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559章

作者:一虫

  陈逢说话间,突然张大了嘴巴,一脸不可思议的道:“这可是作为文士最普通不过的素养了,难道你没有?”

  曹使突然就被憋了回去。

  原本还想彰显的气节,也在这一瞬间落了下去。

  没办法。

  他实在是比不过曾经有过出使经历的陈逢。

  甚至真要说起来的话,他的这点气节跟对方相比来看,简直就跟笑话一样。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既然你都已经承认了,曹操自己篡逆称帝,那就给你个回去的机会。”

  看到曹使的模样,陈逢瞬间就感觉没有什么力气了,直接摆手道:“行了,回去吧,记得把我所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告知曹操。”

  “我可以保证,他绝对不会因为袁绍一事而杀你。”

  “当然,你也可以不传,不过到时……你怕死的名声,可就要万古流传了。”

  “某绝不怕死!”

  曹使昂首挺胸,傲然:“再者来说,我家陛下宽宏大量,本就非你这等人所能揣度!”

  说完,他大踏步地就走了出去。

  虽然最终,曹使什么任务都没有完成,也并没有真的如陈逢所说的那样,直接找一座城池开启战争。

  不过,最起码来说,他还是彰显了自己的气节。

  整个刘备集团在开会的那些人,几乎内心里都对他生出了几分钦佩。

  除了陈逢。

  倒不是陈逢不钦佩这种不怕死的人。

  主要是他知道,这个人很快就会死了,而且……

  最关键的是,他的名声会变得很脏。

  这样的下场,陈逢自然也就钦佩不起来了。

  在陈逢看来,气节或许很重要,但更加重要的,却还是存身!

  如果一个人放弃了小命,却连一点气节都保不住,那就着实显得可笑了,同时也失了智慧。

  显然,曹使就是这么一个失了智慧的人。

  这样的人,实在是难以令人钦佩。

第531章 曹操真把人杀了

  “袁本初,草芥也,岂能与我相比?!”

  听完使者的话后,曹操满脸冷笑道:“世人皆言陈子吉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眼下以我观之,却也不过寻常!”

  “在下也这般以为。”

  回来的使者连连点头道:“若非无智,岂能不同意和谈?”

  站在一旁的程昱,听到使者这么说后,张了张嘴,似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却只是微微摇了摇头,只有眼神里多出了一抹感慨。

  论及对于曹操的了解,天下间除了程昱之外,估计也就不会再有第二个人了。

  所以他很清楚,对于曹操来说,袁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别看曹操天天嘴上这个不屑那个不忿的,可实际上来说……

  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那就是,袁绍在曹操的心中,简直便如同心魔一般。

  真要是心中彻底地不忿、不屑,曹操又岂能时不时地提及袁绍?

  真正的不屑,向来都是不在意的。

  只有真正在意,方才会时不时地提上一番,顺便也借助着某些事吹捧自己一番。

  比如立嗣这件大事。

  曹操曾经便数次感慨,袁绍当初如果能和他一样,立下曹丕这般嗣子,北方袁氏无论如何也都不会败亡。

  程昱、刘晔等人都知道曹操是什么意思,所以每次都会适当地吹捧他一番。

  这本来就是皆大欢喜的事。

  偏偏这使者不明其中深意,将话带了回来也就是了,偏偏还要附和一声。

  啧!

  说人家陈逢不智,那你又如何?

  但凡你有点脑子都知道,曹操的那番不屑表示,分明是在说反话。

  简单来说就是,曹操虽然嘴上说陈逢一般,并没有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可事实上,他却是在变相的承认对方利害。

  当然,这里其实也是要看语境的。

  如果曹操前面没有在前面说那一句‘袁绍,草芥也,岂能与我相比’,这番话或许还真就是嘲讽了。

  可问题在于,他把这句话放在了前面啊。

  那么纯粹的语气,那么饱含怨气的感慨,那么……

  但凡是家里有个怨妇,也不至于一点都听不出来曹操这句话到底是在不屑,还是在‘闺怨’。

  可惜,使者根本没有听出来,反而还跟着附和了一声。

  如此一来,不就成了使者觉得陈逢很垃圾,袁绍很废物了?

  曹操真就连试探都没有,眼前这个使者就把底色给漏了出来,同时还把自身的智商不足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等连正反话都听不出来的人以后还想有前途?

  做梦去吧!

  果然。

  “此事非你所能言。”

  曹操深深地看了一眼使者,摆手道:“此行你也累了,且回去休息吧。”

  “????!”

  使者或许很傻,也很天真,可他这么多年到底不是白混的,因此当听到‘此事非你所能言’之后,他就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而且还犯下了严重错误。

  “是。”

  可惜此时再去后悔,已经晚了,使者只能带着莫大的悲哀,缓缓退了出去。

  “砰!”

  刚走出门,使者就听到了身后传来的拍打声。

  声音很重,也很沉闷,足以听得出来,发出这声音的主人,此时此刻的心情到底有多差。

  更为关键的是,使者很清楚的知道,这声音只能是曹操发出来的。

  毕竟,除了曹操之外,总不能是程昱当场拍了桌子吧?

  虽说也不是没有这般可能,尤其程昱的功劳还那么高,可是看过刚才那般情形的使者,只是稍稍一分析就知道了这种论断有多么离谱。

  程昱多谨慎的一个人啊。

  怎么可能会在曹操面前拍桌子?

  除非……

  刘备大军杀了过来,那倒是还有可能。

  但眼下来说,刘备大军依旧蓄势待发,并没有打过来。

  使者想到此处。

  深深叹了口气,摇头道:“无怪陈子吉那时劝我留下,原是知道我不明人心,想要留我一条小命,可惜……我却是放弃了这般机会。”

  说完。

  使者转身要走。

  可是还没等他走出几步,两道气势汹汹的身影就追了上来。

  “你们要干什么?!”

  强汉文士,自有其骨气所在,哪怕面对如此危机局面,使者仍然保存了几分风骨。

  “阁下方才说,先前逆贼陈逢想要留阁下一条命?”

  两道身影当中的一人,淡淡看着使者,问了一句之后,摇头道:“你怎能说这种话呢?”

  “此话有何不对?!”

  使者显然没有想通其中关节,琢磨了一阵后,突然昂首道:“难道陛下想不教而诛?!”

  “阁下岂不闻孔融之事?”

  那身影似乎觉得好笑,又觉得让面前之人就这么死了,确实有点冤枉,最终还是解释了一句。

  “孔融?什么事……”

  使者先是一愣,继而脸色大变,嘶吼道:“陛下,臣与陈逢乃是对头,臣并无其他想法,臣……冤枉啊!”

  他终于明白了。

  自己的错误,根本就不在传回来的话。

  也不是因为其他。

  只是因为刚刚那番的感慨,以及感慨当中下意识脱口而出的逆贼陈逢……

  这看似只是一句牢骚的话。

  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估计也不会出什么事。

  但偏偏,使者虽然不够特别,可是陈逢却是足够特别的那一个。

  别的不说,仅仅跟他聊了一阵之后,直接便拉起队伍搞事情的孔融,便是这足够特别的例子所在。

  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