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401章

作者:一虫

  虽然他有一个不错的死鬼老爹在上面压着。

  可是,曹操虽然讲究情义,但终归也不是什么只讲仁义的存在。

  若不然的话,他也就不会屠城,不会屠城,不会屠城,不会杀人,不会杀人,不会杀士子,不会杀名士……了。

  这就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因此,面对这样的人,典满还真不敢确定自己老爹的名头能够继续用下去。

  所以,他上面必须要有一个顶缸的。

  国渊就很适合,毕竟他典满之所以出兵,本就是因为对方的指引。

  这一点,不论说到哪里他都没错。

  “将军若是觉得可战,便去战,若是不可敌……”

  大概是醒悟了过来,国渊看到典满的表情之后,连忙便开口说了起来。

  他说的是一个在自己看来无比稳健的打法。

  但是在典满看来,这个打法却并不是那么稳健。

  黄忠太可怕了。

  就在刚才的时候,对方已经杀了将近五名小将。

  那些小将,可都是一县副将啊。

  也就是说,哪怕换了他这个主将过去,他可能也撑不了太久。

  “那就退!”

  国渊终于将退字说了出来。

  “好!”

  典满当即点头,转而便开始向前方传达命令。

  是的,他虽然脑子不够清醒,可是他却有点怕死。

  根本不像他的爹一样,完全不惧死亡。

  这大概就是老子英雄儿废物了。

  但他们的作为,却是犯了天下间最大的忌讳。

  怯敌。

  而且还是自己的地盘上怯敌。

  这要是不输,那这天下间的大胜之战,简直就没有天理了。

  所以,他们很快就败了。

  数万人马,短短时间内,就被黄忠带兵杀了十分之一。

  而后,他更是勇猛无双地开始向四方伸出触手。

  恰好也就在这个时候,黄力跟荀信二人的作用也到了。

  陆浑民孙狼杀县主簿,起兵三千,正式宣告造反。

  梁郏群盗推王山为首领,起兵一万三千,正式宣告造反!

  霎时间,襄城周围的局势便彻底变了。

  拥有将近四百万人口的区域,就这么突然地成了刘备名义上的地盘。

  一战之后,天下皆惊。

  曹操在许都听到消息的瞬间,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

  第二个反应就是,快跑。

  因为他已经看不到希望了,完全看不到了。

  幸好也就在这个时候,陈群站了出来,向他表达了此时陈逢的处境有多么艰难。

第369章 朕险些错过杀敌良策!

  “典满、国渊等人战败,实因仓促,非战之罪也。”

  “另外刘备、孙权、刘璋三人的关系,也并非如同表面上一般亲如一家。”

  “只要陛下愿意,随时都能将他们挑起争斗。”

  “因而,”

  陈群深吸了口气,郑重道:“陛下若是当真北迁,方才是中了计!”

  不得不说,陈群的脑子还是很清楚的。

  当然了,这也是应该的。

  若非如此,他也爬不到这么高的位置上面。

  “附议!”

  也就在陈群说出自己见解的同时,司马懿连忙站出来做了第二个人。

  曹操原本还在思索,听到司马懿的声音后,突然便愣了一下,而后则是绕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

  这一眼当中,包含的东西极多。

  有欣赏,也有其他,但更多的还是欣赏。

  因为司马懿的年龄在那摆着呢。

  他比陈群还要年轻将近十岁。

  别看只是这十岁,但实际上来说,这已经将近是一代人的时间了。

  而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未来陈群早夭,他也还有人可用。

  司马懿自然看懂了曹操的目光,心中不由得一阵激动。

  真不能怪他激动。

  实在是他如今的地位,很是尴尬,几乎可以说,除了陈群之外,头上还压着最少十七八个人。

  这样的地位,太低太低了。

  司马懿根本无法满足。

  所以,在得到曹操的欣赏目光之后,他也就忍不住激动了。

  什么?

  历史上司马懿一直都很……

  别逗了。

  历史上的司马懿,也就是能活。

  实际上来说,他们家的历史,前面的一些东西,更多的是在创造历史。

  毕竟,三国志就在那摆着呢。

  但凡是个有点文学底子,看过一点三国志的人都能明白,晋史到底有多么的夸张。

  就说最起码的一点吧。

  司马懿的地位,确实不怎么低,但那也是要看跟谁相比的。

  如果是跟一些无名之辈相比,他的地位确实很高,也有那么几分的枭雄之相。

  可他要是跟荀彧、荀攸、程昱、钟繇、陈群……乃至何夔相比,那就差的太多了。

  所以,实际上的历史,曹魏对他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忌惮。

  曹丕对他根本无所谓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他上面的人太多了。

  光是一个杨修,就能把他死死地压住……

  好吧,杨修死的太早了,但何夔、徐奕这样的,那可没有死的太早。

  而司马懿,恰好就在这些人的下面。

  也就是说,他如果想要站起来,最起码就得先熬死自己的这些同龄人。

  当然,最终司马懿显然是做到了这一点。

  要不然的话,后来史书上也就不会有忌惮一说了。

  给自己祖宗创造历史嘛。

  总是要做一些艺术加工的。

  别的不说,就说最夸张的一点……从北方邺城出兵,一直到房陵。

  咱就不说普通人了,就说像是夏侯渊这样的人,那该需要几天?

  三日五百,六日千里……

  然后呢?

  这中间的距离,按照当前时代计算,差不多是两千里。

  也就是说,夏侯渊这样行军速度快的,抛开一切不提,都得需要十二天时间。

  可司马懿呢?

  按照历史记载,人家就用了三天。

  有一说一,御剑飞行怕是都没这么快。

  还说没加工?

  显然加工了啊。

  因为三国志当中早就有了记载,只不过比较隐晦罢了。

  怎么隐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