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211章

作者:一虫

  他只是想根据现有的一些恶劣事件,立下一定的规矩罢了。

  “竟有这等恶劣之人,子吉可是想让我将这些人抓起来?”

  与此同时,渐渐听出不对味道的刘备,脸色也变得阴沉下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有人居然在借助着赈灾的名义,偷偷地收拢灾民为奴仆。

  就这一点而言,这些人便触碰到了刘备的底线。

  当然,这里也不是说他突然就有了国际精神之类的……主要是因为,刘备现在效仿的是刘邦。

  然后,刘邦是怎么做的呢?

  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看到了吧?

  刘邦就是这么做的。

  而且,他大概是所有皇帝里面,唯一一个给予奴隶百姓的人了。

  刘备既然在学刘邦,这一点自然也是要学的。

  现在这些人公然违背高祖,甚至还逆练高祖所行,刘备又怎么可能受得了?

  “若只是抓这些人的话,我也就可以了。”

  陈逢连忙摇头,道:“我只是想让玄德公立下一定的规矩而已,至于抓人……这件事没有律法严明,玄德公凭什么抓?”

  “玄德公不能做这种事的。”

  “好。”

  刘备也没多想,直接点头道:“既是子吉所说,那就这么去做吧……若在此期间有人不服,直接告知于我便是。”

  “喏。”

  陈逢答应一声,这就去了。

  望着陈逢的背影渐渐远去,刘备摸着下巴一会儿后,突然嘀咕道:“我要不要将高帝所行善政,于荆州再做一遍呢?”

  比如那些因饥饿而卖身的人,便都可以当庶民嘛。

  这样一来,他麾下的人口,或许就会直接壮大好几分了。

  不。

  不是或许。

  而是一定。

  别忘了,刘备在荆州可是待了整整七年时间的。

  在此期间,他对于那些大家族的做法,多少还是有所耳闻,或者说是亲眼所见的。

  他很清楚,那些大家族在之前的时候,到底偷偷摸摸地收拢了多少奴仆。

  如果能够将那些人释放出来……

  “子吉说,人口就是一切的根本,不论是打仗,还是耕田,亦或者是开垦荒田,或者是打造兵器……”

  “既是如此,若是我将高祖所做之事再做一遍,岂不便是天大的好事了?”

  “不仅可以让奴仆变成庶民,同时……还能让我的底蕴更加丰厚。”

  “……”

  “或许,可行?”

  一阵嘀咕后,刘备愈发的想这么去做了,不过他最终却还是将这一想法压了下去。

  “战事将至,如今当以安抚为主,还是之后再说吧……”

  “嗯,等到时候且再问一问子吉。”

  “子吉,应该不会拒绝吧?”

  ……

第196章 为了不加班,只能‘无耻’了

  襄阳,新立的军师府内。

  刚刚被刘备选入其中的幕僚们,正在集思广益地思索着陈逢所提出的问题。

  即:如何赈灾?

  “在下以为,若论赈灾,当以安抚为主,次者才是粮食。”

  有人开口了。

  但很快就有人对这番论调嗤之以鼻:“没有粮食,怎能谈安抚?!”

  随即,此人则是顺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下以为,眼下最要紧的,便是先获得足够的粮食,只有如此,方才可以赈灾。”

  “若以尊驾之策,每家每户当发多少粮食,方才算是足够?”

  陈逢提出了疑问。

  “这……”

  刚刚开口的人,瞬间傻了眼。

  很显然,这是一个没有实际工作过的人。

  当然了,如今的军师府里,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比如先前那个提出先安抚的人,也正是这般人物。

  让人难受的是,这些人还不能不招纳进来。

  因为刘备现阶段最关键的便是要得人心。

  而想要得人心,这些有着不小名望的人,也就只能招纳进来了。

  哪怕他们不学无术。

  哪怕他们曾经都是米虫,未来大概率也都是米虫。

  但,这就是当前时代的规则。

  除非,刘备不想用他们家里的人了,或者说是不想得到他们家里人的支持了。

  否则,这些人就必须要安抚。

  陈逢对此倒是没有多少意外,甚至还很是痛快地接纳了这些人。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人确实没有什么能力。

  但问题在于,他们却都是背锅的好材料。

  这就很是让人心动了。

  刘备大概也是考虑到了这一层,所以才会把他们送到军师府。

  ……

  此时,这些大多没什么本事,只会夸夸其谈的人,皆是将目光转向了陈逢。

  而且,他们还都很知趣的闭上了嘴巴。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他们应该是不想被陈逢点名询问了。

  毕竟来说,如果他们也跟先前开口的那两人一样尬在原地,那可就要丢脸了。

  而对于他们来说,丢脸……便是最大的事情。

  “诸位既然都不愿说,那我就说一个办法吧。”

  陈逢随口给了在场众人一个台阶,接着便笑眯眯地从面前地桌子上拿起了一份帛书,转头看向刚刚抵达襄阳的张存道:“处仁,且拿给他们看看,若是没什么问题,那就照这上面去做。”

  “喏。”

  张存点头答应下来,拿着帛书便来到了众人的中心。

  随即,他招了招手。

  刹那间,原本一道道站在原地,颇有几分无所适从的人,皆是向他走了过去。

  ……

  “借粮?”

  “从我等家中借?”

  “三年期,一年倍之,三年……八倍?”

  “这……”

  众人很快就看到了那份帛书。

  当然,他们大多数都忽略了其中的赈灾办法,只是关注着在他们看来最重要的信息。

  自家要出借的粮食,以及陈逢所承诺的八倍还之。

  “诸位以为如何?”

  等到众人皆是看完了帛书,默默散开,陈逢再度笑眯眯地开口了。

  “军师之策,确实高明,然则出借一事……”

  有人当场便露出了苦笑,一副不好做主的样子。

  不过还没等他说完,其他人便已争先恐后地打断了他。

  “我黄家愿出十万石!”

  “我方家愿出八万石!”

  “我杨家愿出……”

  他们一个个焦急无比,仿佛生怕陈逢会不要他们家里的粮食一般。

  八倍利润啊。

  这般的利润,绝对算是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