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横推万界 第49章

作者:平步庆云

  王五见状,不由笑了起来:“看来冯小兄弟你还不知道吧?你剿灭白莲教匪徒,单枪匹马,拳打段二眯,掌毙岳迷功,刀斩赵金环,名声早已在绿林之中传遍了。”

  “如今谁人不知,这庆元县出了一位【横练铁拳】冯少侠?”

  冯骥不禁哭笑不得,想不到自己居然也在绿林之中混出了名号。

  不过虽然出乎意料,但是冯骥仔细一想,却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赵金环、岳迷功、段二眯皆是山东赫赫有名的江洋大盗,官府抓捕多年都没有抓到过。

  如今在抢劫庆元县时,被冯骥一人,单枪匹马杀光了,他的名头自然轰动绿林。

  其实这也和庆元县的府衙李茂成县令宣传有关。

  上次匪徒杀入城内,是真的吓坏了他,若非冯骥,这庆元县真的要被匪徒攻下,他这个县令吃不了兜着走。

  故而他给冯骥送上美名,对外宣扬冯骥的勇猛,借此交好冯家。

  另外一点,如今山东大乱,义和拳暴民到处煽动民众滋事,他也存着借冯骥之名,镇压一些宵小之辈。

  只是冯骥一直在家闷头练武,不知道外面这些情况罢了。

  此时听到王五所言,他才知道,自己在山东绿林,竟然有自己的名号了。

  “横练铁拳……这个名号倒是起的不错。”

  他一身功夫,确实都在横练功夫上,出手也的确以拳法和爪功见长。

  短短四字的外号,却是道尽了他的特点。

  果然,这江湖上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冯骥抱拳笑道:“王大侠过奖了,小弟也是机缘巧合罢了,想不到江湖上朋友竟如此抬举,实在惶恐。”

  王五笑道:“是不是抬举,王五看得出来。你这龙行虎步,脚下根基扎实,步伐沉稳,一看便是桩功了得之人。”

  “另外别叫我王大侠了,若是不嫌弃,可叫我一声五哥。”

  冯骥顿时大笑:“那五哥也别少侠少侠的叫我,唤我冯骥即可。”

  王五心中高兴,笑道:“今日来这里,一来是找方老配备一些药,二来便是见见你这位【横练铁拳】,今日一见,果然是条好汉。”

  冯骥大笑:“五哥过奖了,早就听方老说过五哥大名,可惜一直未能相见,今日一见,五哥你果真是人中龙凤,相貌堂堂。”

  “哈哈哈,你这小子,年岁不大,怎么也学的油嘴滑舌。”王五大笑起来。

  “哈哈哈,五哥,你我一见投缘,今日别走,小弟设宴,为五哥接风洗尘。今日务必不醉不归。”

  “好,王五最爱结交天下英雄好汉,今日能结交你这少年英雄,合该痛快喝上一场。”

  方老笑道:“少爷,我这就命人去庆丰楼设宴。”

  冯骥笑道:“有劳方老了。”

  谈笑间,冯骥与王五越聊越投机。

  王五是个典型的热血心肠,更是一位愤青,张嘴闭嘴,便是痛骂朝廷无能,怒斥洋人畜生。

  冯骥从后世而来,对清朝自然没有好感,忍不住也骂了几句,说起洋人,他更是坚定道。

  “五哥,洋人得意不了多久,我中华儿女多奇志,未来早晚有一日,会超过这些狗杂种。”

  “说得好,冯小弟,你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却能不惧洋人,为你这句‘狗杂种’,就该喝上一大碗。”

  “想想现在,多少人成了慕洋犬,甘心做洋人走狗。”

  “便是朝廷,都他娘的怕了,见到洋人就要点头哈腰。”

  “我堂堂华夏儿女,怎可被这些蛮夷之辈骑在头上拉屎撒尿?”

  冯骥心中暗叹一声,现在别看虽然是清朝末年,科技落后于洋人。

  但是中华儿女的心志傲气可都还在,人人都以自己是中原之主为荣。

  外国人虽然船坚炮利,但是在国人眼中,依旧是化外蛮夷之辈。

  大家面对洋人,仍旧心存傲气,脊梁骨挺得笔直。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华夏儿女的脊梁骨就被洋人打断了。

  以至于多少年后,还有不少人一听到洋人、海归,都会下意的畏惧几分,甚至跪舔。

  也许是一次次的割地赔款,也许是清廷的一次次懦弱忍让,也许是一次次反抗的人们被镇压了。

  华夏的傲气,华夏的脊梁,在这一次次的过程中,散了,断了……。

第54章 国术里的轻功

  未来不管如何,只是现如今,冯骥看到的依旧是那个传承五千年,拥有文化自信的华夏人。

  他与王五越说越是投缘,二人到了庆丰楼,酒过三巡,不禁聊起了眼下山东局面。

  王五大笑道:“山东汉子们,向来血性足,此次朝廷战败,还签下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也难怪大家伙愤怒,只是不知道这义和拳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会不会又是一个太平天国。”

  冯骥笑了笑,喝了一杯酒,道:“便是成了下一个太平天国,这些人也难以成事。”

  王五顿时诧异,不由问道:“此话怎讲?兄弟你不看好他们?”

  冯骥点头,放下酒杯道:“这些人皆是被欺压的百姓组织而成,反抗清廷,打击洋教,但是他们的初衷,是为了有口饭吃。”

  王五疑惑道:“天底下造反的,哪个不是因为吃不饱饭?这有什么问题?”

  冯骥摇头:“他们的思想层次不够高,没有统领这股力量的思想策略,就注定这会是一次失败的反抗。”

  “思想层次?”王五眉头微皱,有些不能理解。

  他此时虽然在绿林之中名声颇大,但是对于这些政治上的东西,确实不懂。

  冯骥懂得也不多,都是从后世课本上看来的。

  他笑了笑:“只有思想统一的队伍,才能干成一番大事。”

  “便是那太平天国,都有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几何乖离浇薄之世,其不一旦变而为公平正直之世也,这样的口号作为理念,收拢人心。”

  “可你看看义和拳有什么口号?反清灭洋,杀贪官,灭洋教,这些口号,都只是一时之争,却不是理念。”

  “就这些而言,它注定无法走远。”

  王五忍不住道:“那依兄弟之见,这义和拳该树立什么样的思想纲领才是?”

  冯骥笑而不语,不是不说,而是时机未到。

  农民起义,局限就是思想层次不够高。

  后代课本上都写的明明白白了。

  眼下想要造反成功,必须要等到人民思想解放,那些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前行者,高声喊出他们的思想理念。

  在一次次试验总结之中,才能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道路。

  冯骥看向王五,笑问道:“五哥为何这般关心义和拳?”

  王五顿时神色一滞,旋即苦笑一声,看了看冯骥,道:“小弟你年岁不大,但是思想境界却比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什么也瞒不过你。”

  他神色肃穆,低声道:“小弟,你我一见如故,我便与你实话说了吧,我其实另有身份,可听过北方的大刀会?”

  冯骥一愣,旋即了然:“原来五哥是大刀会的人?”

  王五笑了笑,点到即止,没有深入。

  冯骥也识趣的点头,笑着转移话题。

  “五哥,我练武之初,便常听人提起你的刀法,不知道你这刀法是什么名头?”

  王五不由笑道:“江湖上朋友抬举我罢了,我这门刀法,师承河北双刀大侠李凤岗恩师。”

  “我恩师从小修炼六合拳,刀法自然也是六合双刀。”

  “我天资不如恩师,索性以六合拳为母拳,习练六合刀,加上了一些我自己的感悟,略有小成。”

  冯骥恍然,原来王五所练刀法是六合刀。

  六合刀是六合拳的器械运用手法之一。

  六合拳在北派拳法之中,赫赫有名,被称之为天津母拳。

  后世更发展出各类旁支拳法,诸如心意六合拳、少林六合拳等等。

  传闻这六合拳,乃是南宋名将岳飞所创,与岳氏散手等武技并列。

  可以说,王五的武艺根脚,那可是真正的师出名门了。

  冯骥当下心头惊喜,忍不住抱拳道:“五哥,小弟可否见识一番六合拳的威风?”

  王五哈哈大笑:“这有何难?此地窄小,不便施展,你我下去!”

  王五太熟悉冯骥的眼神了,练武之人,面对高手,都难免技痒。

  他纵横北方武林,这样的眼神见过太多,他也来之不拒。

  只见他拉着冯骥,也不走门口,直接推开窗户,身形纵越。

  四米高的距离,他轻松落地,已经落在庆丰楼的后院之中。

  冯骥顿时拍手叫好:“好轻功!”

  他不甘示弱,单手撑着窗户边沿,整个人纵身一跃而下。

  嘭的一声,他落地宛若一块巨石一般,砸的地板四分五裂。

  冯骥双腿纹丝不动,站立原地。

  他低头看了看脚底,再看王五刚才站立之地,不由苦笑一声。

  “五哥这轻功,却要比我厉害多了啊。”

  王五却也露出佩服之色:“小弟,你这般横练硬功,当真了得,如此高度,我都须得轻功卸力,你却实打实的落地,砸碎青石地板,不伤双腿分毫,该佩服的人是我啊。”

  冯骥忍不住道:“我若会这般轻功,又何须用蛮力,五哥,这轻功练习,可有窍门?能否传授一二?”

  王五大笑:“所谓轻功,实则也是气血运用之法,我这点微末伎俩,与名满京师的燕子李三比起来,实是难登大雅之堂。”

  冯骥心头顿时一动,不由问道:“五哥认识燕子李三?”

  王五大笑:“谈不上认识,只是交过手,这家伙滑不留手,轻功一绝,便是我也留不下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