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君:从上品金丹开始 第143章

作者:金丹摘除手术

  即使如此,也有无数人甘冒生死之险,想要闯过南海大雾,进入南瞻洲中。

  传闻数千年前,便有散修前人,一叶扁舟闯入南瞻,搏得凝丹大药,无数修道之宝归来,竟然成就上品金丹,继而炼就元婴,最后成道元神,出入青冥,逍遥天地。

  这个故事,可说激励了无数郁郁不得志的散数修士,乃至宗派门人,世家庶子,去往南海一搏,最终再无声息。

  或许他们之中,有人气运通天闯入了南瞻洲中,揽得无数宝物归来,深谙怀璧其罪,不敢声张,但更多更多的,不是埋骨南海之中,便是进得出不得,永远陷身南瞻之中。

  无论如何,南瞻洲的传闻在修道人中,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如今道辰真人却道,南海大雾竟然还有散去之日?!

  对于弟子的疑惑,道辰真人老神在在道:“南海大雾,本来便不是一成不变,随天数运转,也有短暂开散之时,或许正是因为玄魔争劫之势,南海大雾如今已有了开散的势头。”

  周钧沉声问道:“敢问掌教真人,南海大雾何时开散,又会维持多久?”

  道辰真人并不吝解说,直道:“照此趋势,南海大雾当在五十年内开散,具体时日,随着时日渐近,才会更加清晰。”

  “如此一来……”妃凡烟凝眉道:“南海大雾开散时日一至,恐怕掀起腥风血雨。”

  莫说三宗六派,四大魔门,便是其他宗门,天下修士,谁人不想进入南瞻洲中,届时鱼龙混杂,各方修士争采大药,定要引起无数争斗厮杀。

  妃凡烟对此宝地将开,不敢欣喜,反而怜悯道:“南瞻洲再无大雾隔绝,反会更加凶险,引得无数修道之人埋骨,何其可悲。”

  “此为天数,不可逆也。”道辰真人轻叹。

  “既是如此。”周钧沉声道:“要么约束门人,禁往南瞻,要么便当做足同魔门妖人,乃至各方修士争斗的准备了。”

  话虽如此,禁绝门人前往南瞻洲,却绝不是上法。

  “照理而言,确当如此。”道辰真人一笑,却道:“不过天数不可逆,却可顺而变之。”

  “我本便有借南瞻宝洲,丰足本宗,提升门人修为之念。”

  道辰真人淡淡道:“既是如此,何必与魔门分羹,我待布下大阵,提前驱散南海大雾,令我太素正宗门人,抢先进入南瞻洲中。”

  “同时,我会令门中所有元婴修士,镇守大阵,阻绝所有魔门修士进入南瞻采药。”

  “什么!”周钧与妃凡烟齐齐一震。

  “不过我太素正宗虽要先人一步,却不好独占南瞻,恶了玄门同道,更不欲绝天下修道人一线进路。”

  “所以我仍会放开些许限制,令天下除魔修之外的修道人,都可在我太素正宗之后入内采药。”

  “届时鱼龙混杂,就算阻绝魔修,恐怕仍有穷凶极恶之徒,而且即使玄门同道,也未必便生不出争斗。”

  随着他的话语,大殿之中似乎盈起肃杀之意,仿佛飞剑铮鸣。

  道辰真人肃声道:“你二人是我太素正宗一十三代真传弟子,也是门中金丹修士之领袖,届时进入南瞻洲后,便要由你二人,肩负起带领门人的责任。”

  “可知晓了么?”

  二人面容齐齐一肃,朗声应道:“弟子周钧/妃凡烟谨遵真人法旨!”

  “善。”

  道辰真人赞了一声,似有一股温润之力拂过,瞬间扫去肃杀氛围,语气缓和下来,呵呵道:“德行,你的金丹大典,可是我太素正宗近千年来首次恢复操办。”

  “届时天下玄门皆会来贺,你要好生表现。”

  周钧忙应道:“弟子省得。”

  “嗯。”道辰真人应了一声,言道:“为南瞻洲大计,宗门会再赐下一次洞真殿的修行资格予你二人,待你金丹大典过后,你二人再寻机前往吧。”

  洞真大殿的修行资格,何其宝贵,即使炼成上品金丹,晋位真传,也每百年才有一次机会。

  虽说是为宗门大计,但如此赏赐不可谓之不厚了,周钧大喜应道:“谢掌教真人。”

  妃凡烟面上也露出浅浅笑意,礼道:“谢掌教真人。”

  道辰真人没再多说,淡淡道:“去吧。”

  两人复又行了一礼,退出大殿,才在知行童子的引领之下,出了云宫之外。

  甫一踏出宫门,周钧脑海之中忽然冒出一个声音。

  五行童子啧啧道:“依我之见,如今定鼎时代走向之人,当属你们这掌教真人一位才是。”

  周钧面不改色同妃凡烟道别,架起遁光飞去,望着万里云海,才缓缓应道:“确当如此。”

  ……

  过了约有柱香时间,白衣胜雪的明镜真人忽然出现在大殿之中,疑道:“道辰,你定下此计,似乎未同其他祖师商议吧。”

  道辰真人微笑道:“此事我意已决,章程可以留待后议。”

  明镜真人无言道:“你是当代掌教,自有决策之权。”

  “不过想要提前开散南海大雾,却不是一件易事。”

  道辰真人应道:“师叔放心,我心中有数。”

  “如此便好。”明镜真人想了想,又道:“如此施为,难道不会引起我太素正宗与魔门的全面冲突么?”

  “魔门气运犹日渐长,或许每过一日,便多一分实力。”道辰真人悠悠道:“在达到鼎盛之前,即使先天魔宗,也不会贸然与我太素冲突。”

  “不过也正因此,才要借此机会,遏止魔门势头,免得他等以为,大势所趋,便是万般顺遂了。”

  “厉害。”明镜真人不由赞道:“如有需我帮手的,你可尽管提来,我定尽己所能。”

  道辰真人哈哈一笑,应道:“正因有师叔在,我才好定下此计,否则若真出了差错,以我才堪炼成元神的道行,恐怕收不了场。”

  明镜真人摇头道:“道辰何必自谦,以你之能,现在强渡一次灾劫,当也能有一定成功之望。”

  “纵观玄黄同辈,也无人能够与你比较吧。”

  道辰真人笑了笑,应道:“这却未必。”

  “如不是魔门行事日渐猖狂,我都不知道先天魔宗那劫子,竟然都已渡过了风、火二灾。”

  他摇头轻叹道:“看来魔门气运两千年前,就已有了大兴之势,竟然诞下如此人物。”

  “两千年修行,便渡过风、火二灾的道行,确实骇人。”明镜真人说道:“不过这其中,也有先天魔宗劫法太过厉害的原故。”

  “何况你有太素辟虚剑在手,未必也不能同他较量一二吧。”

  道辰真人只是一笑。

第191章 韩法寿

  撇去闲话不谈,炼就了元神的玄门真人,才思之敏不暇多说,道辰真人同明镜真人几句话间,已粗略议定了南瞻之计的章程。

  明镜真人越想越觉,道辰此计可为。

  值此魔门方兴未艾之际,正是挫其起势的大好时机。

  “不过依你之计,虽不至于恶了玄门同道,但也绝难能得助力,阻绝魔门,仍是以我太素一家之力。”

  明镜真人说道:“以如今门中力量,足可做到么?”

  若说宗门底蕴,太素正宗当可自豪,开派祖师传下道统至今,由初时稳步发展,至五代祖师玉寿真君证就纯阳,正式中兴太素,各代祖师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才有太素正宗今日的鼎盛。

  但是太素正宗,或者说凡是玄门正宗,为长远之计,培养门人弟子之时多以心性为上,从不揠苗助长,毕竟不成元神,不得长生,即使再多元婴修士,也不足以能够继承道统。

  因此如说太素正宗到底能否以一家之力,同时与四大魔门角力,明镜真人稍是计算,却觉得未必乐观。

  毕竟魔门早有兴盛之兆,连厄圣樊那样的人物都早早出世,近千年来魔门实力,尤其金丹、元婴修士,定不可能没有迎来增长。

  不过于明镜真人此问,道辰真人却淡淡微笑道:“师叔放心。”

  明镜真人眉头一挑,道辰真人目光不知望向何处,泰然道:“我有仙‘锋’一柄,世人皆知其利,不过在我看来,他还尚未真正显露光寒。”

  “哦?原来你是指望道妙子。”明镜真人沉吟道:“这小子的功底,确实闻所未闻,毕竟丹成九窍……”

  他想起琅嬛阁中那卷《三相六印九窍凝丹秘录》。

  许庄横空出世,无疑引起了门中不少高人兴致,但据各方推演,却觉九窍丹法,有如天方夜谭,根本非是人能成就。

  莫说九窍丹法,便是六印丹法,对太素正宗而言,都实在稍显鸡肋了些,时至今日,只有一位门人得蒙赐下六印丹法,因此还给许庄添上了一笔善功。

  但最终这位门人凝丹却是棋差一着,本来十拿九稳炼成中品金丹的功行,平白废了前途。

  如此结果,无疑令门中高人对《三相六印九窍凝丹秘录》兴趣大减,明镜真人不由摇了摇头。

  他道:“道妙子留下一具法身在门中应付了事,自个却是浪荡去了。”

  “你可要将他唤回了么?”

  道辰真人老神在在道:“由他去吧,有舆宇浑天仪符箓在,待到时机成熟,再唤他回返不迟。”

  ……

  而此时,远在广元界巍云仙城之中的许庄,却正离开了一座横檐翘角,飞阁流丹的宝楼。

  这却不是太素阁,而是玄黄界灵宝宗所立的上景金鉴阁。

  无论易庆是为人亲和,还是有意同许庄这前途无量的‘千载仙风’结交,总之许庄与他可说相谈甚欢。

  了解过了玄黄形势之后,许庄心中也稍稍多了几分紧迫之感,决意尽快动身。

  虽说他也有静修一段时间,梳理近来所得的想法,不过有渡虚宫在,即使在途中亦误不了修行。

  因此辞别易庆,离开了太素阁之后,许庄又往瀚元洞一行,同岑风鸿正式别过之后,才又往此阁而来。

  上景金鉴阁列于巍云仙城一十一家通天宝阁之一,与太素阁不同,一应买卖俱全,还有一项专事,是其他宝阁远远不能与之比拟的。

  上景金鉴阁中专设了三层,专为客人堪鉴宝物。

  传闻之中,无论是什么宝贝,如是摸不着头脑,到这上景金鉴阁中堪鉴,无论什么来历,总能摸个十有八九,如是法器之物,莫说禁制的高下、多寡,连器身质地都都给你道个清楚。

  甚至只要能够出的起价,将宝贝到上景金鉴阁中的一桩法宝——大通金鉴之前走上一遭,莫谈那些等闲物事,就是幻形法宝的祭炼法门,都能为你推演出来。

  巍云仙城,号称万方交汇,繁华鼎盛,所流通者何其众,各种稀奇古怪之物更不必多说,如无厚实的底蕴,亦或强大的推演能力,显然做不到这般堪鉴之能。

  所以许庄对这大通金鉴,倒是十分有些了解兴致,不过他身上不是万万不能显露在外的秘密,便是寻常之物,却不值得往大通金鉴之前走上一遭。

  而且他到上景金鉴阁,也非为此目的,一则因弥远道盛情相邀,许庄却即刻便要远行,特来告别。

  二则是因,太素阁虽是本宗产业,但碍于不做寻常买卖,他却无法在太素阁中,备些所需之物。

  自然这些等闲俗事,托付易庆也可做成,但倒无此必要。

  许庄自上景金鉴阁中,以元磁炁真,太阴元精,冰极元精之类,身上暂时派不上用处的元真之属,俱数换置为了五行元精、阴阳元精做为修行用度。

  除此之外,他身上也少有其他物事,可以等价元真了。

  莫看许庄身上似乎不缺元真之属,其实也是借助渡虚宫,在虚空之中苦苦采摄才能凝练得来,少许例外,还俱是因与元神真人的缘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