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 第602章

作者:贼眉鼠眼

对宋森来说,半岛的事离他太遥远了。

他不知道为何李县公听到新罗国在长安大肆送礼后,神情如此凝重。

“李县公,咳,您若无事,下官……先告辞了?”宋森小心翼翼地道。

李钦载心不在焉地道:“老宋辛苦了,不着急走,留下吃顿饭吧……”

宋森惊喜地道:“李县公您疯了?这可是您头一次主动留下官蹭饭,下官何其之惶恐!”

李钦载终于回过神:“嗯?我主动留你了么?不对,你听错了,天色不早,大家都挺忙的,我就不留……”

话没说完,宋森一个箭步朝前堂窜去,嘴里道:“李县公留客,下官岂敢推辞,久闻贵府佳肴是为长安一绝,今日下官有口福了!多谢李县公慷慨。”

李钦载张了张嘴,这货升了官儿后,本事有没有长进尚不清楚,但脸皮确实越来越厚了。

听不出啥叫客气话吗?人情世故喂狗了……

而且还是空着手登门。

当然,李钦载也没小气到那种程度,宋森是老朋友了,也帮过自己不少忙,让他蹭顿饭还是不介意的。

国公府的佳肴名不虚传,宋森狼吞虎咽,席间发出吭哧吭哧的声音,光听声音就有食欲,猪吃泔水都没这么痛快过,很给面子了。

蹭饭归蹭饭,宋森的礼数还是拿捏得很有分寸的,知道这里是国公府,他一个六品官员能蹭顿饭已经是天大的面子,酒是一滴也不沾。

阶级摆在这里,宋森知道自己没资格在国公府开怀畅饮,那不是他这个品级的官员能干的事儿。

足足吃了四碗饭,宋森终于吃撑了,搁下碗筷,挺着圆滚滚的肚皮朝李钦载艰难地行了一礼。

“多谢李县公,能在英公府上蹭一顿饭,下官这辈子都有吹嘘的资本了,贵府的佳肴令下官一生难忘。”

李钦载呆呆地看着对面矮桌上的杯盘狼藉,叹息道:“看得出,你是真没有一点见外啊,当年我去并州赈灾,那些难民也不过如此了……”

宋森尴尬地笑道:“恕下官失礼了,实在是贵府的佳肴太过美味,下官一时也就放开了肚皮吃个痛快。”

“我家的饭菜总不能白吃吧?”

宋森一愣,苦笑道:“难怪李县公今日如此大方,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不知李县公有何吩咐?”

“小事,不让你为难的,派两个伶俐的属下,将新罗国使臣大肆贿赂我朝臣的消息散播出去,尤其让刘仁轨知道。”

“刘仁轨?”

李钦咋笑了:“刘仁轨那老货虽然一身清高的臭毛病,但不得不说,人家的目光确实看得准,知道百济不可请与于外人,他的眼睛里掺不得沙子,会知道怎么做的。”

宋森不解地道:“陛下对李县公甚为宠信,李县公若主张灭高句丽后大唐不可放弃百济,为何不直接向陛下进谏,反而要借刘仁轨之手?”

李钦载悠悠地道:“有人愿意冲锋陷阵,我何必冒这个头?你只要帮我把这个消息,用一种不经意的方式透露给刘仁轨知道就行了。”

宋森轻松地笑了:“这就能抵下官的一顿饭钱?太容易了。”

“我发现你有时候还真的挺憨厚的,呵,承惠,饭钱两贯,谢谢。”

……

宋森这顿饭果然没白吃,吃完后干活确实很利索。

一天的功夫,长安朝野间的消息满天飞。

本来最近长安城的新闻热点便是诸国使臣朝贺,对大唐臣民来说,这可是很长面子的事,朝堂民间喜气洋洋议论纷纷,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

然而第二天,长安城的一个消息终于给这份自豪感狠狠地降了一下温度。

新罗国使臣进京后不安分,竟敢公然贿赂大唐朝臣,朝臣受贿者约二十余人,皆是朝中大员,新罗国此举不臣,当究其罪。

传言纷纷扰扰,朝堂市井众说纷纭,有好事者自然感到好奇。

新罗是大唐的藩属臣国,其国贫瘠,靠海为生,国主竟舍得付出如此代价贿赂大唐朝臣,他们所图为何?

总不会是新罗国主急公好义,自愿散尽家财给大唐扶贫吧?

人家还没到那境界呢。

于是传言又有了续集。

新罗国之所以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贿赂大唐朝臣,是因为他们想让受贿的官员发起朝议,建议朝廷在灭高句丽之后,将原百济国的土地交给新罗国经略。

长安城舆论顿时沸腾起来了。

本来对于国家大事,百姓们议论虽多,但见识不够。

百济国是弃是留,民间各有说法。

但是新罗国使臣鬼鬼祟祟给朝臣送礼,这个举动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了。

没有天大的好处,你会无缘无故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就为了说服大唐从百济撤军?

你们新罗占领百济倒是得了好处,那么反过来说,大唐是不是吃了大亏?

这就不厚道了,我大唐健儿打下来的土地,凭啥给你们新罗?当初唐罗联军攻打百济时,你们新罗不过就负责后勤运输,在前方冲锋陷阵的可是我大唐将士。

现在百济灭国了,你们新罗倒想来摘果子了。

群情激愤,甚嚣尘上。

这几个流言散播出去,将新罗使臣的全盘计划打乱了。

第九百五十一章 各方反应

国家的布局,是必须未雨绸缪的。

尽管大唐如今还未发兵东征,但大唐周边的邻国都很清楚,这一次东征,高句丽必无幸理。

贞观年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那场战争究竟是胜是败,后人众说纷纭,但至少能肯定,高句丽已是元气大伤。

元气大伤还不够,大唐撤军后,对高句丽实行坚壁清野政策,也就是焚毁高句丽境内的粮田,农仓,时常越境掳掠高句丽的青壮人丁,以及封锁高句丽国境周边,禁止通商等等。

这些政策直到李治登基十几年后,辽东的边军仍在一丝不苟地执行。

高句丽这种典型的山地国家,哪里经得起大唐如此针对,如今早已是饿殍遍野,十室九空,其国已奄奄一息,王臣失进取之意,将士无征杀之心。

大厦将倾,只需一根手指轻轻一推,它将轰然倒下。

大唐如今正在筹备的,便是伸出这根手指,彻底将这个国家从地图上抹去。

周边的邻国都不是傻子,自然早就看清了形势,于是尽管高句丽还未灭国,新罗国却开始未雨绸缪,盯上了百济国的土地。

新罗使臣行贿朝臣的事本来心照不宣,受了贿的自然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有的已经开始暗戳戳书写奏疏,准备上疏进谏天子放弃百济了。

然而贿赂的事一夜之间被捅了出来,闹得满城风雨,受贿的朝臣们顿时哑口无言,人人自危。

舆情汹涌之时,莫说劝谏天子放弃百济,他们自身都难保,事情若闹大,天子震怒下令严查,收了新罗贿赂的人一个都跑不了。

……

四夷馆内。

吐蕃使臣扎西勒神情兴奋,在并不宽敞的斗室内来回踱步。

明明只是代吐蕃大相来长安朝贺大唐天子,万万没想到,新罗国那群猴子居然爆了这么大一个雷。

吐蕃与新罗虽说一个在西,一个在东,中间隔了一整个大唐。

但这次新罗使臣搞出的事情,却跟吐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快,派出快马回吐蕃,禀报大相,就说新罗欲收百济,唐国朝野非议四起,臣如何行事,请大相速速回信示下。”

一名随从不解地道:“新罗与唐国的纠纷,与咱们吐蕃何干?”

扎西勒深深看了他一眼,此刻的他,已不似粗犷耿直的做派,眼里闪过一道精光。

“你可知唐国天子接下来要做什么?”扎西勒问道。

随从不假思索回道:“东征高句丽,据说唐国已开始筹备粮草军械,日夜操练将士。”

扎西勒叹了口气,道:“如今高句丽孱弱,灭国已毫无悬念,那么唐国灭了高句丽之后,你可知唐国天子接下来要做什么?”

随从迷茫摇头。

扎西勒目光望向太极宫方向,叹道:“接下来,唐国便要西征了,准确的说,要与我吐蕃决一生死了。”

随从大惊失色:“唐国怎敢……”

扎西勒冷笑:“唐国怎么不敢?天可汗的子孙并未弱了他父亲的威名,这位唐国天子之英明,可丝毫不逊他父亲,他对唐国未来十年,甚至数十年的谋划,都是清清楚楚的。”

“大唐物产丰富,良田甚广,积攒一两年的国本便可支应起一场大战,而我吐蕃土地贫瘠,自吐谷浑惜败撤军之后,元气一直没有恢复,大相如今的身体也……”

扎西勒叹道:“若唐国灭了高句丽,那么我吐蕃的亡国之日亦在眉睫,吐蕃是大唐的心腹之患,只要他们能腾出手,一定会出兵征伐我们的。”

说着扎西勒脸上露出狰狞之色,咬牙道:“所以,我们不能让唐国灭高句丽灭得太轻松,就算灭了它,也不能让半岛诸国安宁,定要制造事端,牵制唐国的力量,使其无力西顾,给我们吐蕃积攒国力争取时间!”

……

四夷馆的另一头,新罗使臣金文颖正在屋子里大发雷霆。

此时的他像一头暴怒的狮子,任何敢接近它领地的动物都会被他撕成碎片。

“究竟是谁在长安城里传出的流言?究竟是谁!”金文颖怒道。

“我们已说服了唐国十余名朝臣疏议百济之弃留,是谁将贿赂一事传出去的?”

一名不配拥有姓名的随从惶恐道:“金将军息怒,我新罗使团断无人敢泄露半个字,此事绝非我使团内部人所为。”

金文颖冷冷道:“知情者只有咱们使团和受贿的二十余唐臣,不是咱们泄露出去的,难道是那些唐臣嫌命长了自己跟别人说的吗?”

“如今闹得满城风雨,整个长安的人都盯着我们新罗使团,教我们动弹不得,不知何方贼子坏我大事,用心何其歹毒!”

随从讷讷道:“金将军,接下来咱们怎么办?”

金文颖怒道:“还能怎么办?只能安安分分留在四夷馆,什么都干不了!此事恐已上达天听,若唐国天子心生警觉,新罗收纳百济将永无可能,甚至唐罗联盟也将破裂。”

随从小心翼翼地道:“如今满城风雨,我们要不要主动向唐国天子上表,就说所谓行贿唐国官员一事皆是子虚乌有,是敌人在挑拨唐国和新罗的关系……”

暴怒的金文颖突然冷静下来,甚至朝随从露出了和煦的微笑。

“来,你过来,凑近点儿,把你的猪脸伸过来!”

啪的一声脆响,金文颖恢复了暴怒状态,大吼道:“你要不要敲锣打鼓告诉天下人,这事儿跟咱们新罗一点关系都没有?”

“欲盖弥彰,不打自招,使团里怎会有你这种蠢货……对了,你是谁推荐进使团的?你是专门一路跟来蹭饭的么?”

……

太极宫。

流言喧嚣的下午时分,一份奏疏出现在李治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