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 第268章

作者:贼眉鼠眼

许敬宗神情严肃,长揖道:“臣以为,可行。”

李治又望向许圉师,含笑道:“许左相呢?”

许圉师也整了整衣冠,道:“臣也以为可行。”

顿了顿,许圉师又补上一句:“大唐州县若能道路相通,国祚必延千年,盛世不远矣,陛下文治武功,远迈古今帝王天子,臣为陛下创此千秋功业贺!”

这句马屁虽有马后炮之嫌,但力道还是很足,拍中了李治的痒处。

许圉师补上的这句倒不是纯粹拍马,主要是在修路一事上,他已落后许敬宗一步。

老狐狸无耻得很,不打招呼便提前改站了阵营,差点让天子对他许圉师产生了坏印象,所以这句马屁必须补上,挽回失去的分数。

两位宰相都赞同了,最反对的刘仁轨也不吱声了。

殿内群臣纵然还有反对的,一时也不便再出声。

这时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站了出来,躬身道:“老臣以为,李县伯之谏有利无害,老臣是领兵之将,朝政之事老臣不懂,但若大唐境内州县道路相通,老臣敢保证,大唐从此再无谋逆之变,若有,王师朝发夕至,须臾可定。”

梁建方也站了出来道:“各州县若道路相通,王师无论开拔何地,后勤粮草在路上的消耗可少大半,每逢战事,可节省粮草不计其数,李县伯此谏功莫大焉。”

薛仁贵这时也站了出来,道:“李县伯昔日在并州调遣宁朔都督府将士三万余,助并州官府挖渠修库,此法大可借鉴,若选取一州之地试点,臣建议借用此法,与当地百姓互为相辅,以徭代工,以工代赈,事可定,路可通,千秋功业,荫其子孙。”

随着一位位将军出班力挺李钦载,群臣面面相觑。

尼玛,军方都下场了,情势已呈一边倒,反对者完全失去了声势。

还反对啥?还有啥理由反对?

寂静的大殿内,李治环视群臣,缓缓道:“诸卿还有话可说吗?有话尽管道来,朕兼听则明,纳谏如流。”

没人吱声。

等了许久,李治眼中的笑意越来越明显,就快掩饰不住了。

捂嘴咳了两声,李治端庄地道:“既然无人反对,那么……此事便定了吧,如李钦载所言,至于选取何地试点,待朕与左右相商议后再定。”

……

朝会散去,群臣慢慢走向宫门。

滕王一个箭步窜到李钦载身边,仰起鼻孔道:“今日你欠我一份人情。”

李钦载愕然:“我欠你啥了?”

“刚才朝会上,若非本王出声,阻止刘仁轨那老货满嘴喷粪,你的那番谬论有机会说出口吗?”

李钦载眨眼:“没机会说就不说呗,修不修路的,对我有影响吗?我能得到什么好处吗?”

滕王一愣,道:“倒是……得不到什么好处。”

李钦载双手一摊,道:“我不过是个穷乡僻壤的教书先生,陛下拿我凑数,我今日才会参加朝会,修路什么的,也只是顺嘴一提,大家若都反对,不干便是,我依然领我的俸禄,赚我的钱。”

打量了滕王一眼,李钦载又笑了:“倒是滕王殿下你,若修路一事在金殿上被废止,殿下猜猜此刻你应该在哪里?”

滕王意气顿丧,叹息道:“本王应该在贬往洪州的路上。”

李钦载点头:“然也,但是幸好此议已通过了殿议,马上要施行了,也就是说,殿下有差事可干了,所以……殿下是不是欠我一份人情?”

滕王脑瓜子嗡嗡的。

李钦载的话乍听没毛病,可滕王还是没理清楚其中的逻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滕王立马回过神来,警惕地眯起了眼睛:“本王可不加钱了!”

李钦载推了他一下,嗔道:“加什么钱,说得我好像敲诈过你似的,你我都是体面人,钱财什么的,不必常挂在嘴边,殿下领我的情便够了。”

滕王刚准备露出狼狈为奸的笑容,随即突然想起什么,警惕地道:“本王也不拿女儿做任何交易!”

“越说越过分了,殿下就不能把我当成正人君子吗?”

滕王忍不住道:“正人君子会把本王弄得身无分文,还欠了一屁股债……”

李钦载正色道:“欠债归欠债,殿下不要动不动提你的屁股,你欠的不是屁股债。”

滕王仰头,深呼吸。

跟这孽畜聊天真的好累……

李钦载看着他,又道:“修路一事,朝议已定,接下来要看殿下了,陛下和宰相选定州县后,殿下要马上赴任,监管工程和用料钱粮,切记不可怠职。”

滕王哼道:“用得着你说?”

李钦载严肃地道:“不跟你开玩笑,殿下身负重任,朝廷调拨的钱粮也要由你经受,殿下不仅代表天子,也代表朝廷,钱粮皆是万千子民的活命之本,切不可贪墨分毫。”

“别的官员贪墨,顶多罢官流徙,殿下若贪墨一文钱,则会永远失去陛下的信任,滕王一脉从今以后只会被越贬越远,甚至会被陛下除爵问罪,为了那点钱财,不值得付出如此代价。”

滕王顿时也严肃起来,点头道:“本王知道,这一次是我翻本的唯一机会,我断不会因小失大的。”

说着滕王又道:“当初并州粮商以重金拉拢我,劝我同流合污,本王便严词拒绝了,我名下田产商铺无数,不缺那点钱,更不会拿不干净的钱。”

李钦载欣慰地笑了:“那么,我便祝殿下一路顺风,殿下放心上路吧,令媛在长安,我会帮你好好照顾的。”

滕王惊怒道:“大可不必!离我女儿远点儿,祸不及家小,有啥冲我来便是!”

第三百八十二章 狄仁杰归京

李钦载自己都不知道,他已成了滕王殿下的一块心病。

两人的关系很微妙,利益不冲突的情况,两人可以狼狈为奸,合起伙来暂时结成同盟。

一旦提起利益,李钦载却仿佛成了滕王的克星,三番两次敲诈勒索。

利益倒也罢了,滕王最怕李钦载突然提起他的女儿,他总觉得这货一直在惦记金乡县主,而且非常卑鄙地时常用女儿拿捏他。

眼看滕王就要被调往外地监管修路工程,金乡独自留在长安实在不放心,可他又不忍金乡陪他在野外餐风露宿。

只能回头严厉叮嘱她,一定要离这货远一点,没有家长陪同禁止登门探望某个已婚闺蜜。

滕王离开后,李钦载怅然若失,走得真洒脱,挥一挥衣袖,不仅没带走一片云彩,连女儿也没带走,心真大。

第二天,宫里颁下旨意,将试点的城池选定为并州,秋收之后择日开始建窑动工修路。

李钦载对李治的决定丝毫不感到意外。

换了是他,也会将并州定为试点的城池,没有之一。

李钦载在并州任过刺史,在任期内为了帮助百姓度过旱灾,他动员三万余宁朔都督府将士在当地挖渠修库,也就是说,并州施行以工代赈其实早已有了民众基础。

其次,并州是李唐龙兴之地,当地士民官商对李唐社稷的拥护比别的州县更牢靠,而且当地唯一的大世家是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经过李钦载三番两次的打击和李治有意无意的敲打,如今早已老实得像鹌鹑,世家的势力这一两年来被大大削弱,对朝廷的政令已然不敢违抗,否则恐有灭顶之灾。

在并州施行修路试点,就算偶有触犯太原王氏的利益,相信王氏也会忍气吞声,不敢有什么动作,政令之推行可谓通畅无阻。

地点选得很妙,李钦载表示很满意。

李治的旨意里还有一件事,他知道李钦载无心掺和朝政,于是让李钦载推荐一位可以主持修路一事的官员。

李钦载思索半晌,决定推荐狄仁杰。

狄仁杰断案是专长,但人家精通的可不止是断案,事实上他可是未来的宰相之才。

未来的他能把整整一个国家的政事都担下来,如今让他去处置一城之事,应该能胜任。

这件事被闹得沸沸扬扬,朝野无数双眼睛盯着,事情若干成功了,对狄仁杰未来的仕途绝对是闪亮耀眼的一笔资历。

于是李钦载果断向宫里送信,推荐狄仁杰为并州别驾,主理修路一事。

没多久,宫里李治回了信,允李钦载所荐。

最后李钦载派出部曲,急召甘井庄的狄仁杰回京。

至于庄子里那群被散养的学生……狄仁杰走后,怕是没人管束,让崔婕以师娘的身份管他们,以崔婕的柔弱性子,只怕会越管越乱。

李钦载索性不管,反正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后,他就解脱了,回到庄子里再给那群散养的小孽畜们一记狠的。

第三天,狄仁杰匆匆赶回长安。到长安后首先便奔赴英国公府拜见李钦载。

令李钦载意外的是,李素节居然也跟着狄仁杰一同回了长安。

这只孽畜真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他这哪里是什么散养,分明是脱逃。

国公府内,李钦载与狄仁杰见过礼后,目光不善地盯着李素节。

“你回长安作甚?打算辍学了?”

李素节的表情有点反常,他眼眶泛红,神情悲戚,却在李钦载面前强自挤出一丝微笑。

“弟子思念父皇,想回宫看看他。”

李钦载打量了他一番,道:“你这表情不像是思念,反倒像是心爱的女人移情别恋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李素节摇头:“无事,弟子真是回宫看看父皇的。”

见他不愿说,李钦载便不再多事。

李素节是皇子,他若不愿说的事,想必与宫闱有关,李钦载不想多打听。

与李钦载见礼之后,李素节便告辞,匆匆赶往太极宫。

狄仁杰轻声道:“下官动身前,四皇子央求我带他一同回长安,当时看样子是哭过的,下官再三询问,他不愿说,下官只好带他回来。”

李钦载嗯了一声,道:“没事,或许真是被某个心爱的女子甩了,男人嘛,总要经历这一遭的……”

目光投向头顶的苍穹,李钦载唏嘘地道:“想当年我被甩的时候……”

狄仁杰耳朵立马竖了起来,身子微微前倾,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谁知李钦载话到半截儿突然顿住,然后便是长久的沉默。

狄仁杰正等得不耐烦时,李钦载猛地一拍大腿:“哎呀,突然想起来,我好像没被人甩过,这该死的魅力。”

狄仁杰:“……”

要不是你官儿比我大,这会儿本官该上狗头铡了,多贱呐!

招了招手,李钦载示意狄仁杰往堂内走。

“怀英可知这次为何召你归京?”

狄仁杰道:“下官不知,还请李县伯示下。”

“怀英之才,久居学堂做些琐碎之事未免屈才,陛下欲选定并州为修路试点之地,我向陛下推荐你任并州别驾,专司修路一事,你可不能让陛下失望。”

狄仁杰一怔,接着大喜过望,当即躬身长揖:“多谢李县伯器重,下官定肝脑涂地,绝不辜负李县伯之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