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34章

作者:南山有龙

“既如此,哀家代皇上做主,由兵部牵头,礼部和钦天监配合,准备迎接我大明凯旋之师!”

“臣于谦谨遵懿旨!”

回到兵部衙门,屁股还没坐热乎,又有一名文吏找上门来:“于大人,曹学士有请!”

这位文吏口中的曹学士就是内阁首辅曹鼐,此人原本是跟随邝埜先撤回居庸关,后邝埜不放心前线,坚持留下,由曹鼐、王佐等人带着一众文官和伤员先行回京。

于谦叹了口气,不用说,肯定又是关于郕王监国的事。

本来这些事跟自己没有关系,可是,皇上的诏书中,偏偏钦点自己为兵部尚书,还加了个左都督衔,这下好了,兵部衙门的门槛都快被人踢断了,所有人无论有什么事都是先找到自己。

其实他很不理解,为何皇上会做出这个决定。

当初皇上要御驾亲征,自己是反对声音最大的那个,甚至当着满朝官员的面,斥责皇上不懂军事,兀自劳民伤财,有伤国本。

当时的情形他至今历历在目,皇上气得脸红脖子粗,非要砍了自己以泄心头之愤,是孙太后念在先帝的份上说了些好话,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可是,从张益带回来的诏书来看,皇上哪里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就算先帝在世,在土木堡困局之下,能做的决定也不过如此了吧?

如今皇子年幼,国赖长君,诏书说的清楚,如果皇帝遭遇不测,由郕王继位。

这就避免了叔侄相残的场面,可以让大家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要知道朱家人叔侄干仗是有历史传承的,皇上能够看到这一层,说明他是真正以国事为大,彻底放下了心中的私念。

至于让自己统领京营,这就更加不可思议。

如果前线兵败,也先必定挥师南下,直取京师,群臣之中不乏贪生怕死之辈,到时候肯定有人提议南迁,皇上这道诏书相当于提前把南迁的路给堵死了,由自己奉命戍卫京师,名正言顺。

奇怪了,皇上怎么知道自己铁定不会提议南迁?

看到那份诏书,就好像……皇上能未卜先知一样……

带着满腹疑惑,于谦来到文渊阁,在这里,五位大学士早已等待多时。

首辅曹鼐,往下依次是陈循,苗衷,高毂,张益。

明朝的内阁制度是永乐皇帝创办,至此时不过才二十多年,其作用大抵就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团,权力职责非常有限,还远远不是后人所熟知的那个内阁。

曹鼐抬头看到于谦,赶忙招呼道:“于侍郎,你可算来了,快坐!”

于谦朝着众人拱手行礼,然后坐在下首位置。

“诸位这么急找于某前来,所谓何事?”

曹鼐率先说道:“事情紧迫,就不跟你客套了,如今皇上北伐未归,你有何打算?”

于谦神色古怪,说道:“我等为人臣者,自当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于谦,你就别跟我糊涂了!”曹鼐干脆把话挑明,“有传言说,你带头拥立郕王监国,有没有这回事?”

“绝对没有!”于谦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连连说道,“谣言,纯属谣言!”

“真的没有?”

于谦直接怒了,站起来说道:“曹学士,我于某人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坐下,坐下!”曹鼐摆了摆手,“我们几个老家伙就是找你核实一下情况,你激动什么?”

于谦也是个急脾气,气得胡子都立起来,说道:“我于某人行的端,做的正,现在无端被人诽谤,怎能不激动?”

“那好!”曹鼐点了点头,说道,“就算不是你牵的头,但是风言风语已经流出来了,你来说说看,现如今这形势,是否支持郕王监国?”

于谦重新坐回去,说道:“这种事理应轮不到我来操心!”

“你这话就不对了!”曹鼐摇头道,“你身为兵部侍郎,而且,还是皇上钦点的兵书尚书候选,你不操心,让谁来操心?”

“那好!”于谦无奈,只得说道,“皇上的诏书确实说了,若遭遇不测,让郕王继位。可是,现如今皇上并未遭遇不测,只是暂时失去联系而已,在下认为,在得到确切消息之前,这道诏书就是废纸一张,理应不生效!”

曹鼐和其他几位大学士相互对视一眼,各自点了点头。

“还有!”于谦继续说道,“究竟是谁在这个时间提议拥立郕王,其心可诛,定要严查!”

这时候,张益说道:“这份诏书是我起草的,当时大军被困土木堡,皇上决定拼死一搏,为了江山稳固,这才提前留下诏书,若是有人心怀不轨,想在诏书上面做文章,我第一个不同意!”

曹鼐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说好了,在得到皇上确切消息之前,大家必须团结一致,于谦,这段时间定然会有很多人去寻你,你要做好准备!”

第四十六章 赴宴郕王府

于谦很忙,刚从文渊阁回到兵部,又有客人登门。

他抬头一看,原来是翰林院侍讲徐珵。

说起徐珵,此人还有一个名字,叫徐有贞。

历史上,朱祁镇被俘之后,瓦剌大军南下,直指京师。此时郕王朱祁钰监国,召集群臣商讨应对之策。徐珵托言星象有变,建议迁都南京,以避刀兵,然后,被于谦骂的狗血淋头,甚至当场放出狠话,提议南迁的人当斩!

最终,主战派占据了主导位置,并且在于谦的带领下,打赢了京师保卫战。

自此以后,徐珵彻底沦为笑柄,以致长久不得升迁,他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办法,改名字!

当初提议南迁的是徐珵,和我徐有贞有什么关系?

没想到,这个办法还真的奏效了,自此以后,此人一路仕途畅通,直至英宗复辟,靠着夺门之功直接干到内阁首辅。

自打徐珵一进来,于谦就明白了,不用说,定是为了郕王之事而来。

此人平时所作所为毫无底线可言,眼见王振得势,竟然跑上门去认干爹,简直是清流界的耻辱。

现如今皇帝深入大漠,生死未卜,这种跳梁小丑便跑去拥立郕王,也在情理之中。

说实话,于谦打心底里看不上这货,刚要推辞不见,突然转念一想,借此机会探一探口风也好。

“徐侍讲百忙之中来到兵部,不知有何指教啊?”

徐珵赶忙回道:“于大人,您客气了,在下哪里敢指教您啊?是方才去了一趟钦天监,路过兵部衙门,顺道过来跟您打声招呼。”

“哦,去钦天监了?”

“对,对!”徐珵连连点头,说道,“下官夜观星象,发现荧惑入南斗,甚为疑惑,于是去钦天监与同诸位僚请教一番。”

“荧惑入南斗?”于谦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说道,“此乃何意?”

“这……”徐珵下意识地四下看了看,然后凑上前来,小声说道,“此乃不祥之兆,预示着帝王将有灾祸。”

于谦故作神秘道:“如此说来,岂不是预示着皇上有难?”

“下官可没说!”徐珵连连摆手,说道,“下官只是观星象有变,至于其中的预示,不敢妄言。”

于谦想了想,又说道:“徐侍讲今日来此,恐怕不仅仅是路过吧?”

徐珵笑了笑,说道:“下官此番前来,也是为了给于大人道喜!”

“道喜?”于谦知道,这家伙已经上道了,于是不动声色地说道,“喜从何来?”

“皇上命人从前线送回来的诏书上写的明明白白,于大人出任兵部尚书,加左都督衔,这不是喜事吗?”

于谦淡淡一笑,说道:“皇上是担心战败,这才提前写下诏书,以备不时之需,现如今我军大胜,邝尚书也好端端的,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还是人家的,徐侍讲的好意我于某人心领了。”

徐珵立刻侃侃而谈道:“于大人,您这话就不对了,邝尚书今年已经六十又五,还能干几年?反倒是于大人您正值壮年,这个尚书的职位还不是早晚的事?再说了,既然皇上在诏书中,除了郕王殿下,就只提到您一人,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器重您啊!就算暂时不接任兵部尚书,那还有礼部尚书、吏部尚书……总而言之,您现在是大红人,就连郕王殿下……”

于谦下意识地问道:“郕王殿下怎么了?”

“郕王殿下……”

徐珵一怔,似乎察觉到什么,便笑了笑,将后半句话咽了回去。

于谦顿时大为不满道:“徐侍讲是不信任于某人?”

“于大人哪里的话?”徐珵赶忙说道,“下官的意思是,郕王殿下对于大人颇为器重。”

于谦这些天烦得很,只因为当初曾反对皇帝亲征,现在京城闹出来的流言蜚语,众人下意识地就扣到了他的头上。

正愁找不到始作俑者,现在好了,送上门来了!

“只不过……”于谦脸色有些犹豫,说道,“在下与郕王殿下并无深交,不知郕王殿下……这个……”

徐珵只觉得眼前一亮,他本来还担心于谦会严词拒绝,没想到啊没想到,平时看起来一副清高的样子,其实,不过如此嘛!

这也难怪,皇帝远赴大漠,凶多吉少,若此时拥立郕王,将是从龙之功,这样的诱惑有几人能耐得住?

“这一点于大人不必担心,不如就由在下代为引荐,如何?”

“听徐侍讲的意思,和郕王殿下很熟?”

“也算不上熟,平日里偶有来往而已。”

“原来如此!”

于谦暗暗点了点头,你是朝中大臣,和藩王偶有来往,这要是放在洪武或者永乐年间,怕是早就死了一百次了。

徐珵并未察觉,反而觉得很高兴,因为那道诏书的缘故,于谦现在可是大红人,能把此人拉拢过来,大事可成!

“今天晚上,郕王殿下在府上设宴,若是于大人能够前来,殿下必会十分欣喜。”

于谦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徐侍讲不要说笑了,在下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侍郎,郕王府人才济济,殿下怎会……”

话未说完,只看到一张请柬出现在眼前。

徐珵双手持着请柬,说道:“郕王殿下说了,只要于大人肯赏脸,什么事都好说。”

于谦将请柬接过,看了一眼便慢慢合上,许久,这才说道:“烦请徐侍讲转告郕王殿下,于某人必会按时赴宴。”

徐珵会心一笑,没有再说话,行礼后转身离开。

于谦看着桌上的请柬,心中很是犹豫,想要挖出郕王党,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可是,自己正处于风口浪尖,如果再因为这件事被人误会,那可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去,还是不去?

如果要去,是不是应该和内阁那边知会一声?

思来想去,为了稳妥起见,还是不要通知内阁了。

否则,被那些人的耳目看到,自己的计划就泡汤了。

为了皇上,为了江山稳固,今晚豁出去了,最不济也就是黄泥落进裤裆里,别人怎么看很重要吗?

想到这里,他不禁苦笑,皇上啊皇上,都是你那道诏书害的,我现在是身不由己啊!

只希望你能平安归来,否则的话,你们老朱家叔侄相残的戏份又要重演了!

第四十七章 我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