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疯神狂想
根据描金的用色和画面的绘画技巧,应是雍正朝制品。
清代算是封建王朝最后的辉煌,这一时期出现的精品漆器并不少见。
像是剔红枫叶秋虫图盒,这是盒枫叶式。
它通体朱漆雕枫叶细密的筋脉作锦地,压雕秋蝉、蝈蝈各一。
盒内髹黑漆,内底刻楷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盒下承枫叶形座,边刻海水及莲瓣纹。
清代雕漆重刻工而轻磨工,乾隆时雕刻尤为精工纤巧。
当时雕漆的新风格,往往通雕锦纹而不多加装饰。
或锦地面积增大,缩小花卉草虫等纹饰。
此盒即利用枫叶细密的筋脉作锦地,仅雕刻两只秋虫。
以自然物象刻成锦纹图案,匠心独具,细微精妙至极。
这只盒子是乾隆雕器漆中,出类拔萃的一件。
综合看来,虽然霓虹漆器传递着其特有的静谧、清雅的和式风格之美。
他们以精美的制作工艺和莳绘艺术见长,而我国古代漆器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各朝代所达到的巅峰造诣也是无价的。
抛却国别和艺术风格,我所能从这些伟大的漆器艺术中,领悟到的就是古人们对生活中美的极强的感受力和对艺术的极致追求。
一个普通的碗也能吃饭,但如果是一只漂亮精致的碗,可能一想到吃饭这件事就开心愉悦,这种精神享受是多少金钱都不一定换得来的。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些东西从古至今也只有有钱人才消费得起,普通人不过都是在为那“碎银几两”疲于奔命。
可恰恰是在这样快节奏、信息过载的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有按下暂停键的能力。
偶尔停下来打开自己的感官细胞,去倾听、观察、感受生活中的美,甚至可以去创造美。
比如从观察一下路上爬行的蚂蚁队形,或者听听雨水落下的节奏声开始!
如果我们的生活都被工作占满,眼里也只看得到钱,那么我们和工厂里冰冷的机器又有何区别呢?
其实以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多的时候生活水准关乎生活态度和个人审美,而不一定关乎金钱。
古代贵族们的奢侈和特权观念固然不可取,但他们对待生活的满满仪式感,我们又何尝不可以借鉴一二?
第1926章 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陈文哲现在肯定不会为了碎银几两而忙碌,所以他会有更多追求。
不管是雕刻、书法,现在他都有兴趣涉略一下。
原来他搞收藏,不稀罕书画等纸质作品,不是因为他不喜欢,而是因为他没有条件保存、保养,甚至是修复。
但是现在却不同了,他已经有条件好好保护一下书画等容易被破坏的宝贝。
古代的名画、孤本典级,他一时之间找不到,但是一些文房用品,却是可以先准备一下。
文房器物,种类可是太多了,之前陈文哲收集、制作的都是瓷器。
很显然,木器才是文房用品的大宗。
我国古代的文房器物,在清代已经形成,并且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是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
这些文房器物具有使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很大程度上也具有把玩性,成为了文玩的一种。
文房器物的体型一般都不大,是一些小玩意,但是都具有一些丰富而且又独特的功能与造型。
逐渐在历史的发展中,这些文房器物就形成了一种艺术,能够将文人的那种雅致展现在世人面前。
文房用品之中,笔类用具是最多的。
比如笔架,笔架又称为笔搁或者是笔格,用来架笔之用,是最常见的文房用品之一。
主要是为了在书画构思,或者是休息之时,避免毛笔沾染其它物品所用。
笔架是明清时期体现文人雅趣生活的一种象征,直到现在也是很多人热衷于收藏的精致物品。
再就是笔筒,笔筒也是文房清玩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器具,多是一种筒状的盛笔用的器皿,多是直口直壁状。
一般来说造型比较简单,但是也有很多在笔筒外身有精致雕刻的,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关于笔类的文房用具,除去笔架、笔筒之外还有笔插、笔床、笔海、笔船等等,都是用来放笔之用。
还有像笔屏笔匣之类,也都是与笔相关的用具,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与收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房清玩。
除了笔类,在就是墨类用具。
像是墨床,墨床是专门用来承搁墨锭的小案架,因为墨锭在研磨之后会比较湿润,乱放容易沾污其它物品。
一般墨床都不会很大,宽不过二指,长不过三寸,形态也都不一,虽然很小,但是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再就是墨盒,墨盒的主要功能就是储藏墨锭一类的物品,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器物,有些上面会有精美雕刻。
也有完全素面的墨盒,虽然体型不大,但是方寸之间尽显精致,是非常具有文房风度的器物。
笔墨都有了,自然更是离不开纸,相关的最出名的就是镇纸。
镇纸是专门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的一类物品,最开始是一些小型的青铜器或者是玉器,后来多见木雕镇纸。
很多木质的镇纸,会有精美的雕刻,除了有一定分量能够起到实用之外,还有把玩与欣赏价值。
再就是臂搁,臂搁是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用具,主要功能是为了防止墨迹沾染在衣袖上面。
用臂搁书写的时候,会让腕部感觉比较舒服,会让腕部少用力,很多臂搁都有精美雕刻,非常精致美观。
这些东西随着年代的不同,到了现在已经重新换发出青春。
虽然毛笔现在已经不是主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联系书法的反而更多。
甚至一些小学生都在学习毛笔书法,这样一来,文房四宝就又有了用武之地。
有人用,就有市场,所以在阳洛这座达成,根本就不缺出手文房四宝的店铺。
当然,陈文哲寻找的肯定不是普通店铺,而是古董店。
这不,就在一家叫笔趣斋的店铺里,陈文哲就发现了不少有意识的东西。
比如竹制品当中的毛笔、笔筒、笔架等等一系列竹制文玩。
当然,如果只是这么一些东西,陈文哲自然是不会感到惊讶。
因为他在这里首先看到的居然是一件竹衣,这是一件用竹子做的衣服?
竹制品在我国并不稀奇,从古到今人们的日常中就有各式各样的竹篮、竹筷等。
但是夏日纳凉用的竹衣,你见过吗?
早在唐朝,我国南方地区就出现了竹疏布,即用竹子作原料织就的布。
元代开始出现成品竹衣,到了清朝,竹衣在南方便已经十分流行,一度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帝。
除了比较惊讶之外,其实陈文哲之前早就知道有这种东西,就是没有见到过。
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想到,现在还有人做这种奢侈品。
真是奢侈品,一件好的竹衣最少也需要几百上千块,这个可比很多人穿的整套衣服都要贵了。
当然,相比一些所谓名牌,还是差了不少。
这家竹制品店,还真是很有特色。
除了竹衣,还有七轮扇。
我国古代的扇子种类多达几十种,其中以折扇最得文人喜爱,而又以蒲扇最受老百姓欢迎。
而且在酷热的夏日,古人还发明了巨大无比的“七轮扇”。
最早记录于《西京杂记》:“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每个轮片一丈长,一个人运作,满屋里都是凉风,甚至冷得让人直打寒颤,比现在的空调还管用。
当然,这种七轮扇使用的前提,也是需要有人力运作的。
再就是一些精美的竹榻,榻是古代供休憩、躺卧的小床,在夏日为了纳凉。
有些人家便会选择用竹子制作小榻,躺上去凉意阵阵,最舒服不过。
当然,竹子做的床,肯定不会吸引陈文哲的注意。
吸引他的是床上的竹夫人,它是一种圆柱形的竹制品。
江南炎炎夏季,人们喜欢竹席卧身,用竹编织的竹夫人是热天消暑的清凉之物,可拥抱,可搁脚。
竹夫人,长约1米左右,是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物,中空,四周有竹编网眼,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供人取凉。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无数神奇而又让人惊叹不已的艺术品。
“竹夫人”便是古人智慧的一种象征。
第1927章 一器之微,穷工极巧
“竹夫人”又称青奴,是用竹青编织的一种圆柱体工具,四周多为小孔,而中间中空。
古人到了夏天可以将其抱在怀中降暑,类似于现在凉席的作用。
如果家境富裕,还可以制作多个,将其挂在门口或是房间内部。
当微风穿过竹夫人的时候,可以起到聚风的作用。
“竹夫人”一词最早起源于北宋诗人苏轼的笔下:“问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
正是因为如此,原本被叫作青奴的它有了“竹夫人”这样一个文雅的名称。
其实“竹夫人”的历史早已有之,唐朝文人墨客的笔下已经有了很多的记载,因此竹夫人最早的起源便是唐朝。
清朝年间乾隆皇帝与一方丈打趣说:“你有几个妻子?”。
方丈回答说:“两个。夏拥竹夫人,冬怀汤婆子”。
乾隆皇帝听后大笑不止,由此也可见得竹夫人在当时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地位。
除此之外,竹夫人还是古代男性的一种象征。
因古代很多部落和地区,都有对“生殖器官”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