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敌 第639章

作者:上汤豆苗

旁边一名心腹恭敬地道:“是,侯爷。”

第1194章 千里快哉风(八)

虎城西南,西吴中路军营地。

如今南路军在张青柏的指挥下稳步前行,虽说梁国定西军的抵抗极其顽强,但是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前提下,定西主帅齐新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青柏性情稳重张弛有度,这样的性格不太容易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意外胜果,却非常适合这种真刀实枪的攻坚战。

张青柏昨日派人急报,南路军已经拿下定西大营外围最后一座勇毅寨,定西军被迫龟缩于定西军城之中,双方即将展开最后的苦战。从明面上看来,只要梁国无法抽调出足够的援兵,南路军拿下定西军城继而打通西南要道只是时间问题。

北路军也已包围长弓军城,两万骑兵埋伏于梁国境内,随时准备围歼谷梁手中仅有的援兵。

中路军的进展并不大,这是因为梁国中线的防御体系十分完备,尤其是驻守在虎城之内的六万大军,始终能对吴军的后路造成威胁,以至于中路军无法全军深入。如今中路军主力围困虎城,同时分兵进攻卢龙等军寨,或者说在等待梁国金水大营的军卒出动援护。

大体而言,南北两线齐头并进,中路形成相持态势,吴军总体上占据主动和上风。

然而一封来自北路军主帅谢林的急报打破了这种格局。

圣驾行营之内,宣武帝双眼微闭听着内监的诵读,面色越来越沉郁。

下方一众文武官员无不噤若寒蝉。

两万铁骑伏击梁国援军,对方是数量相等的步卒,而且有近半新兵蛋子,在堂内任何一位文臣武勋看来,这都是一件手到擒来的功劳,倘若能够生擒或者击杀梁军主帅谷梁,那么此战便可底定结局。然而最后竟然是对方仅损失数千人,己方两万铁骑只逃回来不到四千骑。

相较于萧乾山的粗略叙述,谢林的这封奏报更为详细,他几乎询问了所有生还的将官和一部分士卒,对于发生在梁国灵州东庆府境内的伏击战有了完整的了解,尤其此战中梁军使用的古怪烟火武器,更是一五一十没有任何遗漏。

奏报的末尾是谢林的请罪折子,即便萧乾山和左效对此战溃败要负很大的责任,他还是将所有问题都归责于自己身上。

内监读完奏报之后,堂内一片死寂,久久未有人声。

宣武帝缓缓睁开双眼,望向武勋班首的那位亲王,漠然道:“为何都统院没有查到关于那种火器的任何消息?”

大都统、宁王高程愧道:“启奏陛下,此事确是臣办事不力!去年梁国开平帝死于一场爆炸,但是因为梁国朝廷严控消息外露,是以臣等一直无法探明细节。当时臣等以为是王平章等人利用烟火让殿宇垮塌,继而刺驾弑君,没想到梁国竟然掌握威力如此强大的烟火,并且将其用在战场上。臣有罪,愿领责罚!”

宣武帝神色复杂,片刻之后说道:“朕将都统院交予你手,希望你能明白这份职责的重要性,切不可再犯类似的错误。”

高程汗颜道:“臣领旨,谢过陛下恩典!”

宣武帝在听完内监的奏报之后,心中怒火滔天,恨不能立刻就将高程夺爵处死,但是他很快就冷静下来。且不说对于梁国而言,那种新式火器肯定是最高的绝密,都统院派去梁国京都的探子基本没有可能接近这种秘密,光是大战当前自断手足便会影响到军心士气。

否则他根本不在意宁王的生死。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便是稳住阵脚,因此他平复心情之后,环视众人说道:“谢林此战虽然犯了轻敌的毛病,但是有一点他没说错。梁国这种威力强大的新式火器数量必然不会太多,可能会影响到一场局部战事的胜负,但是无法决定全局的走势。”

刚刚知道北线战果的时候,堂内的文臣武勋很难不生出惊慌的情绪。

那种埋在地里只要碰到就会爆炸的火器,还有随时都可以投掷出来引发爆炸的火器,用在正面战场上几近于所向披靡,血肉之躯完全无法阻挡,北路军两万铁骑的覆灭便是明证。由此引申开来,这场国战想要取胜的难度无限上升,甚至极有可能酿成一场大败。

举国之力东征,最后损兵折将狼狈逃回,这已经不是战事本身胜负的问题,而是会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如今听完皇帝陛下这番平静的分析,众人相互对视,不由得渐渐安定下来。

宣武帝继续说道:“如果梁军真有足够数量的火器来决定这场国战的胜负,谷梁定然不会用在那场伏击战中,而是用在关键时刻对付朕。战胜我军骑兵固然重要,但以谷梁戎马半生的眼界,不可能忽略朕的存在。”

镇北大将军周德威颔首道:“陛下圣明。由此可见,梁军亦只有少量的火器,虽说此战出其不意,但也仅限于此。如今我军有了应对和准备,不必太过忧虑。”

镇西大将军刘知远留守安阳,协助监国太子坐镇后方,因此周德威便是堂内说话最有分量的武勋。他和宣武帝一唱一和,很快便让堂内的气氛恢复正常。

宣武帝赞许地看了一眼周德威,继而说道:“众位卿家,北线战场的损失令朕很心痛,但是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判断梁军的下一步动向。谢林在得知战果后立刻领兵后撤到贝苕江以西,朕认为他没有做错,因为谷梁极有可能领军西进,利用北线战场盘活整个战局。”

周德威沉吟片刻,正色道:“启奏陛下,依臣之见,谷梁所率两万援兵加上长弓大营的兵力,合计五万左右,想要从贝苕江以西的平原上战胜我朝北路军,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但是取胜的概率极低。除非他有藏于暗处的兵力,方能达成这样的战略谋划。”

兵部尚书忽觉脑海中灵光一闪,小心翼翼地道:“陛下,臣记得梁军在固原寨有守军五千人,莫非谷梁是想用这支军队截断我朝北路军的后路?”

宣武帝闻言微微挑眉,与周德威对视一眼,后者摇头道:“五千兵力不够,谷梁不会这般自大。如今梁国京营尚在途中,谷梁可以动用的兵力不多,更不必说长弓军和灵州厢军之中有很多新兵。这些人用来守御还行,若是野外作战绝非我军百战老卒的对手。谷梁在军事上的造诣极深,他不会冒这样的风险,除非天上掉下一支精锐雄师协助他完成对我朝北路军的包围,比如——”

他猛然皱起眉头,声音也提高了许多:“虎城!”

堂内肃然一静。

第1195章 千里快哉风(九)

抛开北线那场伏击战中梁军突然拿出来的神秘火器,两边如今的军力配比几近于明牌。

西吴北路军总兵力九万,在损失一万多骑兵以及在攻城战中的伤亡,如今退回贝苕江以西还有六万余可战之兵。南路军总兵力十万,张青柏的稳重和细节指挥上的能力可以避免太多的伤亡,如今尚有近九万大军。

中路军总兵力接近十七万,除去两万正兵负责保护后方的辎重运送,可以用在正面战场的兵力足有十五万,牢牢掌控着中线的各处要道,逼迫梁军各自为战固守坚城。

梁军在三条线的战场上都处于劣势兵力,想要达成局部优势兵力,必然要从其他地方抽调军队,可是这一点极其困难。

直到周德威一语惊醒梦中人,堂内的文臣武勋才反应过来。

周德威面色凝重,继续道:“梁国之前裁撤北线的军寨体系,唯独保留贝苕江拐角处的固原寨,用意并非是指望这座军寨里的数千兵卒力挽狂澜,而是靠他们来掌握虎城北出的要道!”

虎城修建于定军山畔,堪称易守难攻之极致,但是也有一个问题,那便是如果被大军围困,城内外便失去了联系的渠道,唯独北面有小路可出。两年前的那场大战中,谢林便是提前派兵掐住那条小路,如此才能放心进攻北面军寨体系。

这次谢林并未照猫画虎,自然是因为中路军可以给到虎城足够的压力。

年近四旬的宣武帝缓缓道:“谷梁如果想要破局,北线是唯一可以谋局的战场。周卿家,你认为谷梁会不会抽调虎城守军北上,配合他麾下的兵力围堵我朝北路军?”

周德威沉吟道:“启奏陛下,臣认为极有可能。”

他顿了一顿,继续分析道:“从目前的战局来看,谷梁一开始便做好在北线打开突破口的打算。他让南线定西军死守不退,中线各军固守军镇,同时又将那般重要的火器用在北线伏击战,想来下一步就会领兵渡过贝苕江,让虎城守军暗地里北出小道,截住我朝北路军的后路。一旦他做成这件事,梁国西军肩上的压力便会极大地减轻。”

宣武帝赞许颔首,不急不缓地问道:“如此又该如何应对?”

周德威沉声道:“对于虎城而言,守军六万还是四万在短时间内并无区别,只要将两万兵力派往北面战场,出其不意地截断北路军的后路,谢将军将会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而我军也很难利用这段时间攻破虎城。但是,既然猜到了谷梁的下一步打算,我军可以做两手准备。”

宣武帝道:“详细说来。”

其余大臣无不凝神细听。

周德威从容地道:“虎城守军一旦选择北上支援,那么我军主力便不需要担心对方会出城袭扰侧翼,毕竟兵法虚虚实实,对方也会害怕这是一个陷阱。在这个前提下,我军主力可以东进直逼古平军镇,在梁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打开进入梁国灵州的通道!”

他目光炯炯地望着宣武帝,胸有成竹地道:“如今梁国灵州境内已是空城,后方一旦陷落,梁国边军自然不攻自破!”

宣武帝思忖片刻,悠悠道:“北线又当如何?”

周德威应道:“北路军当然不能放弃,陛下只需提前派出一支精兵驰援北线,至少可以保证北路军不会有失。只要北线形成僵持态势,我军同时在中线取得进展,在梁国京军抵达之前,我朝大军便能奠定胜局!”

宣武帝目光愈发明亮,问道:“一支精兵……你是说?”

周德威重重点头,一字字道:“安阳龙骑!”

……

灵州西北,长弓军城。

西吴北路军已经退回贝苕江以西,持续七天的攻守战终于结束,长弓军的损失颇为惨重。

三卫共计四万兵力,阵亡者超过六千,重伤者逾四千,轻伤者接近两千。满城哀重悲戚之氛围,在谷梁率领援军到来之后稍有缓解。

节堂内,长弓军主帅霍思齐敬陪下座,对谷梁说道:“末将不敢虚言,之前在收到侯爷的帅令时,怎么都想不明白两万步卒如何能够击败两万西吴骑兵,心中难免忐忑不安。如今方知自身见识浅薄,远不及侯爷万一。”

谷梁微笑道:“本侯其实也很担心你守不住此地,若是让谢林攻破长弓军城,前期的所有努力和谋划便会付之东流。如今看来还是陛下更有识人之明,霍将军不愧是大梁军中干城。”

这番对答让堂内其他武将都笑了起来,气氛愈发显得轻松和谐。

霍思齐也没想到传言中的谷阎王竟然如此平易近人,不由得生出几分敬佩之心。

灵州左卫指挥使齐简趁势说道:“侯爷,敢问我军何时渡江西进歼灭西吴北路军?”

谷梁抬手点了点他,温和地道:“不必着急,军功少不了你的。”

齐简尴尬一笑。

谷梁继续道:“谢林锐气已失不足为惧,张青柏困于南线无法抽身,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小觑西吴将帅。虽说吴国皇帝御驾亲征起到的作用是鼓舞军心,他本人并不擅长兵事,但那位镇北大将军周德威乃是沙场宿将,并不是很容易对付。如今他们应该能猜到我军接下来会在北线动手,说不定已经提前扎好一个口袋等我军钻进去。”

众人纷纷颔首。

谷梁环视众人道:“接连大战不休,将士们疲惫不堪,需要时间养精蓄锐,故而诸位不必心急。接下来整肃军队,等待时机到来。”

他没有细说何时才能发兵,但众将已经听明白逐客的潜台词,于是接连起身行礼告退。

片刻过后,堂内已经安静下来,谷梁起身走到西面墙边,凝望着墙上的高阳平原地形图。

谷芒和谷范对视一眼,静静地肃立在旁。

“西吴皇帝是一个很固执的人,所以不会选择退兵,反而会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谋求胜利。从他们的视角看来,我动用虎城守军围攻谢林的北路军乃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所以他们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将主战场放在北线平原,二是保住北路军的前提下在别处取得进展。”

谷梁微微一顿,转头望着两个儿子笑问道:“你们说他们会如何抉择?”

谷芒陷入沉思,谷范壮着胆子说道:“父亲,儿子觉得他们会选择第二种。”

“为何?”

“虎城在我们手中,他们如果要将战场放在北线,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调动不可能瞒住我们,如果只是调动小部分精锐北上支援谢林,或许能做到瞒天过海。”

谷梁笑了笑,淡然道:“果然有了些长进。”

谷芒亦回过神来,问道:“父亲,如果他们选择第二种,儿子认为可以将敌方的援军考虑进去,然后维持先前的谋划,吃掉谢林统率的北路军,如此大事可成。”

谷梁不慌不忙地道:“你们记住,为将之道切忌被敌人牵着鼻子走。为父年过五旬,终有归隐之时,越哥儿那孩子有天赋之才,为父并不担心,倒是你们若想将来有所作为,必须要牢牢记住这场国战的所有细节。若是能有所感悟,也不枉为父带你们走这一遭。”

两人肃然道:“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谷梁的目光落在地图上,悠悠道:“此战不必急,且让吴军再想一想。”

谷芒和谷范不解其意,微露茫然之色。

谷梁话锋一转道:“稍后我有几封密信,分别给虎城主帅尹伟、金水大营主帅赵贤和藏锋卫韦睿,你们派遣得力人手送出去。”

“是,父亲!”二人齐声应下。

谷梁望着地图上古平军镇的标识,神色平静地微微一笑。

第1196章 千里快哉风(十)

大梁京都,卫国公府。

“国公爷,这是两位执政大人让下官转呈的西军第二批粮草转运章程。”

户部尚书陆之涛面上难掩疲倦,但眼中精光熠熠,显露出几分老而弥坚不弱壮年的气度。

在很多人看来,如今朝堂上的文臣集团中有两位高官与裴越的关系极为亲近,分别是礼部尚书盛端明和工部尚书简容。这两人与裴越的渊源极深,过往曾数次挺身而出为裴越助阵,擢升一部尚书亦与裴越有关,可以说身上有着鲜明的卫国公一系印记。

这也是裴越和王平章的不同,他在军中的底蕴不及后者深厚,可是相较于当年满朝文官对王平章的抵触和排斥,他的处境要宽松许多。虽说没人相信盛端明和简容这样的骨鲠之臣会沦为裴越的爪牙,可是很多时候他们的态度足以加深裴越在朝堂上说话的分量。

只不过没有人知道,户部尚书陆之涛才是最早暗中投向裴越的衣紫重臣。

早在很久前的开平三年,裴越用三万两银子买下京都北郊的首阳山天然煤矿,走的便是户部的路子。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时任户部尚书孙大成卖给谷梁的面子,极少有人注意到真正经手的是当时的户部侍郎陆之涛。

裴越在祥云号取得的分红,每年都会拿出三万两通过隐秘的渠道转给陆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