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关
想了一想,终究放心不下,孟姜起身道:“我回宫里一趟。”
孟姜说走就走,风风火火地就离开了。
皇宫大内,她说去就去,说出就出,大概内宫里头,也只有她有这个特权了。
……
“其实陛下不必为此烦恼的。”
杨欣恬将羹汤用银匙轻搅,吹得微凉了,双手奉与唐治。
在唐治吃着食补的羹汤时,甜甜说道:“这叫什么呀,就像是我们杨家的老太爷,想对家务事做些调整,那各房当然都想给自己,给自己这一房的儿孙们多争取些好处。
说到底呀,不管是谁跟谁争,都是希望陛下的决定对他更有利。陛下为天下主,想多给谁一点,少给谁一点,他们喜欢如何?不喜欢又如何?陛下只要想着最合乎自己心意就行了,也不必太看他们脸色。”
“说时容易,做时难呀。”
唐治道:“就说你家,如果二太爷、三太爷,都找到大太爷哭诉自家付出多少,受了多少委屈,希望能对自己这一房多些维护,就根本不管他们感受?还有那曾经为杨家立下功劳的子侄,赏罚能不分明?真要一切只从自己心意,到最后大家离心离德,将是什么局面?”
杨欣恬的想法幼稚了一些,但唐治也不恼,只是笑着给她解释了一下。
她不当家,不知其中难处,哪可能事事乾纲独断?
无论一家,亦或一国,其实是一个道理。
唐治把它当成自己上任以来的第一个磨励,虽然有所烦恼,倒也不会颓废。
杨欣恬俏脸微晕,腆颜道:“臣没想那么多,思虑肤浅了些。”
她现在是尚食女官,负责饮食医药各方面。
现在唐治还在孝期,对于回京的内记室这些女幕僚,现在都是暂且安排了女官职务。
宫廷女官有两种制服,可以随侍外朝的,朝穿女式官袍,戴软脚幞头。
但在内廷活动的,则常着缎衣。
比如杨欣恬,头梳双环髻,身穿窄袖袄,腰系云烟裙,髻上只插一根碧玉发钗,清灵剔透的就像一块美丽的水晶。
“朕没有为此而烦恼,朕是在想,如何以最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件事。”
“思虑太多,会伤神的,陛下还该注意龙体。”
“注意着呢,这不,被你天天食补,再补下去,朕就要流鼻血了。”
杨欣恬脸儿一红:“想是入了秋,天气干燥的缘故,臣去……”
“不用了,朕没那么娇贵。”
唐治摆摆手,把喝完的羹碗递了过去:“你且退下吧。”
说着,他就拿过几本奏章。
一见唐治要处理国事,杨欣恬忙答应一声,莲步轻移,退了下去。
宫廊下,孟姜龙行虎步,大步走来。
迎面,杨欣恬带着两个宫娥,宫娥手上托着托盘,正袅袅而来。
她刚从御书房出来,远远看见孟姜,便先停下,向孟姜笑盈盈地福了一礼,甜甜唤道:“孟姑娘。”
这些杨家姑娘都精明的很,个个都知道这个还没有什么名份的孟姑娘,那可是连谢妃娘娘都要礼敬三分的人物,唐治宠着呢。
所以,杨欣恬执礼甚恭。
孟姜停下,笑道:“是你呀,那个唐……陛下可在御书房?”
她也记不清杨欣恬叫什么,杨家的姑娘太多了,她就只能记住年纪最小的那个,叫葭月,模样挺讨喜的小丫头。
“在呢,陛下正在批阅奏章。”
杨欣恬打量孟姜,赞道:“孟姑娘气色甚好啊,满面红光,气血充盈。”
“是吗?我最近常常犯困呢,大概睡的太多的缘故。哈哈,这一入了秋,我饭量大涨,这气血大概都是吃出来的。”
孟姜性子开朗,就和杨欣恬闲聊起来。
杨欣恬摆摆手,让两个宫娥先持了托盘离开,对孟姜道:“姑娘近来常觉困乏,食量反而大增?”
孟姜道:“说的是呢,近来活动可不比从前。舞练的少了,剑练的也少了,反倒更能吃了。”
杨欣恬蛾眉微蹙,道:“欣恬略懂医术,可以为孟姑娘切一切脉么?”
“有何不可,不过,不会有事的,本姑娘从小身子壮,什么病都不得。”
孟姜说着,已经递过手腕去。
杨欣恬忙邀她在栏杆旁坐了,将她一只手腕托住,三指轻轻搭在脉门上。
只号脉片刻,杨欣恬便惊咦一声。她只觉指下脉搏似来回滑动的滚珠一般,来往迅急。
这且不说,脉象不仅滑腻,而且十分的杂乱,在她所习过的脉象里,从未遇到过这种脉象。
孟姜一挑眉:“怎么?”
杨欣恬迟疑道:“姑娘脉象甚是古怪,我……请姑娘换左手来。”
孟姜递出左手,好奇地道:“不是男左女右么,怎么要为我号左手,难不成我还突然变成了男的?”
杨欣恬这脉象是越号越迷糊,忍不住盯着孟姜。
孟姜摸摸脸颊,纳闷儿地道:“怎么了?”
杨欣恬道:“陛下正批奏章,姑娘不如稍等片刻再去见他。我陪孟姑娘去一趟太医院,请申医正再给孟姑娘切切脉,如何?”
孟姜讶异地道:“本姑娘壮的像牛,不至于得了绝症吧?”
杨欣恬失笑道:“姑娘的脉象虽然甚是古怪,却不像是疾病,这种脉象,太过罕见,反正也不远的,孟姑娘……”
“成,我们走一趟。”
御医也是官,孟姜现在没有名份,杨欣恬这个女官级别也未见得比人家御医高,既然是私下问诊,那当然要主动去太医院,不可能把人家传来了。
不过,大家都是宫里头讨生活的,举手之劳的事儿,太医们也不会拒绝。
“锯腿求生”申医正听杨姑娘说明来意,哈哈一笑,爽快答应下来,泰然请孟姑娘安坐,为她号起了脉来。
跟杨欣恬的反应一样,只号片刻,申医正便惊咦一声。
又号片刻,申医正道:“请孟姑娘换左手来。”
这一下孟姜真有点毛了,一个如此,两个也是这样,难不成本姑娘真得了什么重疾?
申医正号着脉,眉心拧成了一个大疙瘩。
杨欣恬忍不住道:“申医正,如何?”
申医正看看孟姜:“术业有专攻!”
孟姜试探地道:“闻道有先后?”
申医正尴尬起来:“那是上一句。咳,不是,老夫是说,术业有专攻,老夫不是专攻女科的医士。孟姑娘请稍候。”
申医正起身就走,留下孟姜和杨欣恬面面相觑。
不一会儿,申医正带着一个比他年轻一些的长须老郎中走了进来。
经申医正介绍,这位长须郎中,却是太医院第一妇科圣手。
妇科圣手伸出手,搭在了孟姜的腕上,然后他的反应与申医正如出一辙。
号完了脉,两个老头子走到一边,指手划脚,激烈辩论了一番,然后各自转头就走。
不一会儿,两人又各自领回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这两个老头儿年纪明显比申医正和妇科圣手更大。
两个老头儿分别为孟姜号了脉,然后四个老头子又跑到一边指手划脚起来。
饶是一向大大咧咧的孟姜,也不禁担心起来。
她轻咳一声,可怜兮兮地看向杨欣恬:“杨姑娘,我是不是……该立遗嘱了?”
杨欣恬也沉不住气了,赶紧走过去,想问问他们诊视的结果。
就见后来的两个老头儿,争得面红耳赤。
“三个,两男一女。”
“四个,两男两女。”
申医正道:“五个月后,分辨男女更清楚一些,不如先确定一下,究竟是几个?”
“三个!”
“四个!”
杨欣恬本来心里头就有所疑惑,只是初试时有点像,后边脉象太杂,这想法便被她直接否掉了。
这时一听四个老太医这番争论,她如何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杨欣恬忍不住惊道:“这么厉害?”
第691章 狄楼,老成谋国
几位老太医终于拿出了结论:孟姜姑娘有孕了,至于是三个还是四个,现在还有点争执不下。
可问题是,孟姜现在的身份有点诡异,所以当四位老太医从学术问题回到现实以后,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说了。
于是,最后由杨欣恬出面,向孟姜说明了情况。
“恭喜!”
杨欣恬当然知道孟姜的孩子一定是唐治的,恭喜之际,很是羡慕。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古代怀双胞胎、多胞胎是不祥的,由此还衍生出许多故事。
其实那简直是胡扯之极。
多子多孙是福气,多胞胎更是被古人视为祥瑞,认为只有积德行善,阴德深厚之人,才会遇到双生子甚至多胞胎的喜事。
唐德宗在位时,就曾喜获一对双胞胎儿子,为此大臣还特意上表恭贺,认为是莫大之庆呢。
现如今孟姜不但有了身孕,而且一怀就是至少三个,可真是馋死杨欣恬了。
孟姜听了,却是有点懵。
有了?这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