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荒野大冒险 第605章

作者:甲壳蚁

“不过利用逆风的就比较复杂了,使用的是科恩达效应力,还有伯努利效应力。”

【不好意思,我小学毕业,这两个是啥】

【还好我大学学过流体力学,不然还真听不太懂(狗头)】

【物理大师·方,上线】

【方老师课堂开课啦,孩子物理老不好,多半是直播看得少,打一顿就好】

“根据科恩达定理,当气体或液体以与这个表面相切的方式进入时,它将沿着一个凸面流动。而沿曲面的层流将继续粘附在同一曲面上。”

“这种偏离直线的气流会沿着弧面从帆面上产生力,其结果是垂直于帆的力。这种力主要是现代翼帆使用。”

固定好揽绳,毕方坐在维京号内。

“而根据伯努利效应,当风切向吹过帆的两面时,前一个面的气流通过一个弯曲表面,然后与后一个面的气流再次结合,作为一个弦流向后流动,那么凸面前侧的快速气流将降低其相对于另一个面的内部压力。”

“伯努利效应是流体力学里的内容,一般只有大学专业课里才有,所以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它的案例大家应该比较清楚,那就是压差产生垂直于帆的‘升力’——也就是飞机机翼的工作方式。”

【这个我知道,初中物理学过(捂脸)】

【终于看到了熟悉的内容】

【总之就是逆风也能飞是吧】

“也没有那么夸张,基本上侧逆风都可以,但正逆风理论上是不行的,但完全的正逆风在实际航行当中也并不多见。”

第七百七十一章 尼莫

达到目的地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不是非此即彼。

复活节岛和尼莫点之间并没有任何地形阻挡,只有一片宽阔的大洋,但这不意味着毕方必须直线前进。

风帆的作用是运用各种样的风力,获得正向推进的有用的力。

当顺风和侧风航行的时候,只要调整风帆的方向,获得有用的正向推进里即可。

当遇上角度不大的侧逆风时,也可以调整风帆航行的方向,将侧后向的风力转换成侧正向的力,沿之字迂回航行前进。

【原来如此】

【所以现在其实不是朝着尼莫点的方向?】

【很明显,是这样的】

【现在是迂回时刻!】

“Z字逆风航行并不是三角帆或者纵帆的专利,古代和中世纪的方横帆,近代的竖横帆都可以在侧逆风的下航行,只不过角度限制比较大。”

“相比之下纵帆由于只在单面悬挂,风向调整的余地更大,所以可以航行的角度更大。”

“当侧逆风的角度大到一定程度,正向风已经无法满足时,就要考虑切向的风拉力来拉动。”

“根据伯努利效应来看,竖横帆,纵帆,斜桁帆,三角帆可以获得更大的拉力,而方横帆是几乎没有伯努利效应力。”

“不过切向拉力一来不大,与正向力没法比,二来对帆具的损伤极大,所以也就是保留能力,只有极端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国姓爷收复台水弯时,荷兰人的玛利亚号,一艘斜桁帆船,顶着季风出航,代价是到达巴达维亚时帆具基本上报废了。”

“李约瑟曾经总结过各种帆的航行角度,45度以内的航行能力基本上是靠侧逆风的,而正逆风,也就是当头风理论上讲是无法用风帆航行的。”

现代帆船竞赛,本质是一项技术极其复杂的竞赛。

为了获得极致的速度,选手需要对风有着全面的了解和掌控,确保自己的风帆能获得最大的推力,并且还要有良好的体力,否则在漫长的比赛中,根本没有足够的体力来操纵风帆。

【以前只觉得拉帆船帅的一匹,没想到有这么多讲究】

【还是方神懂得多。】

【李约瑟是谁?国姓爷又是哪个?】

【李约瑟是一个央国科学家,他的李约瑟之问和钱老之问并列,是华夏学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

【李约瑟不知道还能理解,国姓爷都不知道就有点涝了】

三角横帆更加有利于逆风航行,主要有两点∶一是做为横帆,三角横帆两边不对称,受力的方向比方横帆多一倍,可以用纵帆的适用角度航行,航行范围就比方帆大。

再加上可以利用切向风,自然成了传统帆中最适合逆风航行的帆种。

这也是为什么毕方会装三角帆的缘故。

“只不过中世纪末期和近代,阿拉伯人的三角帆船谢贝克载着巴巴里海盗征战四方,成为了拉丁帆最后的辉煌,随着欧洲造船和火器技术的,在近代末期随着巴巴里海盗的覆灭而衰落。”

“19世纪的就连印度洋上已经是都是斜桁帆为主。”

“到了20世纪,阿拉伯的土豪们开始了大张旗鼓的复古运动,举办三角横帆船运动,保留了传承。”

食物充足,再加上两个淡水装置一直在蒸馏,准备如此充足的冒险对毕方而言还是第一次,一时间都不知道干些什么,只能和观众们简单科普一下帆船的历史。

【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是吧(笑)】

毕方笑了笑,指着船帆上飘飞的细绳。

“如果在你的桅杆顶端没有确定风向用的指示器,那就在横桅索——拉起桅杆的绳索——上系上一些旧磁带,录像带,或油线,它们会告诉你风吹向哪里。”

“不过也有些水手发现磁带对风太敏感了以至于不太合适,如果你也发现同样的问题,可以试试录像带或油线。”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去感受风向,去学习用耳朵判断风向。”

“你要做的就是让风吹在后背上,然后缓慢地左右来回转头,直到你感觉左右耳朵‘平衡’。一旦找到了那个点,你就知道了风向。有了这个方法,你不需要眼睛就能捕捉风向。”

【难怪,我说老方为什么要在船头绑着绳子呢,还以为是什么标记】

【又是一个小细节。】

【牛蛙牛蛙】

“几个世纪以来,海洋深深吸引着水手和探险家们。”

“在‘为海发烧’一诗中,约翰梅斯菲尔德说他需要‘一艘大船和一颗指引她的星星’来感受人生的完整。”

“但进入帆船的世界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这里面的门道太多了,在以前,一个经验丰富的水手是极其宝贵的战略资源。”

毕方将鱼钩串上小鱼,抛入大海之中。

趁着现在没有彻底进入南太平洋环流之中,附近还有不少鱼类资源,还可以体会到钓鱼的乐趣,否则再过两天可能就没这体验了。

傍晚。

毕方收起鱼线。

已经航行了将近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内,毕方能做到就是调整风帆方向,以及看看有没有鱼上钩。

好在是第一天航行的缘故,直播间的观众始终保持在了六百万之上,巅峰数据甚至超过了一千万。

海上的风小了许多,整片大洋看上去死寂一片,不禁让人想起来本次航行目标。

这种感觉很奇怪,明明都是海洋航行,这一次却好像比大西洋那次更加寂寥,有种难以言喻的瘆人感。

【话说尼莫点为什么叫尼莫点啊,是以发现人的名字命名吗?】

【总让我想起了海底总动员里的小丑鱼】

“尼莫点名字的由来其实很有讲究,很多人看到‘尼莫’可能第一反应是《海底总动员》里的那只小丑鱼,但很显然不可能。”

“但看过《海底两万里》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个坚毅且果敢的尼莫船长,而尼莫点的命名就是向尼莫船长的致敬。”

“更加贴切的是在拉丁语中,‘Nemo’就是‘无人’的意思,对于这么一个孤独的地点,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名字。”

第七百七十二章 方向

夜晚,星垂平野。

海面上闪烁着光点,水声荡漾。

毕方将木板掀开,翻开棕榈叶,又打开帆布包,一块块码好的鲨鱼肉饼摆放其中,拿起一块,散发出浓郁的烟熏味,中间间或夹杂着点点腥臊。

打成肉糜,又加盐和香料腌制,再暴晒,最后烟熏,甚至是油炸一边,如此复杂的程序下来,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许已经闻不太出鲨鱼肉独有的骚味,但对毕方的鼻子而言,依旧存在,只不过已经基本被烟熏味盖住。

吃起来已经没什么鲨鱼肉的口感和味道了,更多的是盐味和烟熏味,倒也没什么难吃,和普通肉饼差不多。

只不过为了去除毒素和尿骚味,如此复杂的制作,自然流失了不少营养成分,毕方将它和今天捕捉到鱼一起混合着吃,滋味还算不错。

“今天直播就到这里了,虽然没什么大事,但后面才是真正困难的时期,我需要保持精神。”

吃完晚饭,又直播闲聊了一阵,毕方关闭了直播,躺在维京号内仰望星空。

船身起伏不定。

维京号的船体很深,深到躺在里面往外看,只能看到一片星空,虽然狭窄,却反而能给人已足够的安全感。

毕方后脑勺枕着手臂,带着些许疲倦进入梦乡。

第二天。

鱼线绷得笔直,毕方站在船头与海中的大鱼角力,汗水顺着额角淌落,留下道道白霜。

整艘船都被鱼拖着走,阳光散布的阴影下模糊不清,甚至让人看不清这是一头什么鱼。

直到半小时后,再也坚持不住的鱼线啪的一声断裂,大鱼消失的无影无踪。

毕方瘫倒在船上,喘着粗气,将碳水收集装置的盖子掀开,拿起木质水杯一饮而尽,长舒一口气。

他伸出双手,上面满是破裂的表皮,带着些许痛麻,差点被大鱼磨出血痕。

【靠,我感觉就差一点!】

【可惜了】

【我打赌,至少是一条蓝鳍金枪!】

【方神,那是什么鱼啊?快说说】

毕方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全程都在水下,今天天气又太好,水面上都是光斑,我都没看清这是什么鱼,说不定真是蓝旗金枪鱼也说不定,哈哈。”

已经航行一天了,还能碰上这么大的鱼,确实蛮少见的,不过毕方也并不可惜,他并不是为了食物钓鱼。

有最好,没有也饿不死。

“天空中的飞鸟越来越少了。”

毕方坐起身,抬头看向天空,在昨天白天,海面上还能经常性的看到飞鸟,现在飞鸟都看不到了。

这说明独木舟的方向没错,他们正在朝着远离岛屿和陆地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