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 第549章

作者:相位行者

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看到什么生物,应该出去探索一下呢,目前琳发现了这里的岩层里有一些稀有的未知结构。

琳觉得有些希望可能找到和传送器相同的结构,以此来自己制造出一个。

虽然舰长不是这么想的。

它就一直待在炮舰里,偶尔检查一下外面的植物状态,大部分时候则都在看电影或者睡觉,偶尔它还会做一些研究,研究这里的土壤之类的东西。

并不是有什么目的,它好像只是单纯地喜欢观察研究这些东西的结构。

就像是另外一个虚民一样。

“这真是奇迹!”

学者,就如同它的称号一样,一直在研究着绒球的事情,目前它则非常热衷于研究绒球上的各种生物……

“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进化出来的?感觉真不可思议!这个世界的生态系统究竟经过了多久?太多不可思议的生物了。”

利用从舰船那边运过来的设备,学者在观察着东之大陆的一种生物——干瘪怪的习性。

而在之前,它就已经研究过很多了,几乎每次看到一种生物时,它就会感叹无比。

特别是在研究分工型物种的时候,最初它认为,印加虫群和脑袋虫这类生物,全都是属于琳的,不过它现在发现它们和琳都不是同一种生物,因此对它们的出现也是大呼奇妙。

这反而让琳觉得有些奇怪,虚民的母球上难道没有类似的生物么?

不过这也难怪虚民都普遍认为,一种生物如果发展壮大,它一定会因为繁殖过多或者种种原因毁灭当地环境,以至于整颗翻滚者的环境变得很差,同时整个世界也应该到处都布满了这种生物。

所以,它们在当初看到绒球遍布的丛林时,就认为这里没有什么强大生物,看到螺旋生物的部队,立刻就当那是异星来的。

这样的判断等于直接让它们自己毁灭。

先不管骸龙,分工型物种会毁坏自己居住环境的几率太低了,一般来说发展中的反而有这种现象,但是一个成熟的分工型物种是不会对环境有什么伤害的。

为什么是成熟呢?了解这个世界的大小就差不多算是成熟了,毕竟分工型物种做出任何决定要简单的多,不会像个性生物有那么多的反对声音。

“这里的多细胞物种应该进化了十亿年以上,”学者现在一边研究,一边自言自语着道:“那么多奇特的生物……这个地方的历史比我们的母球要长很多,不然不可能产生那么多智慧生物……”

“你在说什么,这个速度简直比翻滚还慢。”

另外一个生物也待在它附近一起研究的教长,通过翻译的兵种,它们能听懂对方说话,同时像是时间还有重量单位都会自动翻译成对方所熟悉的。

因此教长经常觉得学者很烦。

不过琳觉得把它们放在一起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它在以前的时候,也学过很多东西,都是螺旋生物给它的教育,就像是在教白骸龙一样,里面也包括了生物的知识。

虽然说教长学这些基本都是为了研究有关于控制者的事情。

“什么翻滚……”学者最初对教长它们是用很尊敬的态度,不过在知道不是琳后就换了另一种态度了。

“你不要老是用这种奇怪的比喻,你是想说这些生物的进化没有那么久么?”

“当然。”教长说道:“那个干瘪怪,在一千万年前它是个地面上爬的鱼,然后就变成那种东西了。”

“这怎么可能?”学者又看了眼干瘪怪,随之说道:“演化不可能那么快的,难道这是突变产生的生物?”

“什么突变?”教长道:“它就是从鱼变成那种样子的,慢慢长成那种样子,它自己喜欢种植物,然后就和植物混在一起了。”

干瘪怪是和一种植物达成复杂共生关系的生物,似乎学者认为这东西不可能那么快产生。

教长似乎没什么兴趣,答得很随便。

“你难道不懂吗?”学者说道:“演化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它们需要严格的选择……”

“什么选择?”教长疑惑道:“我说了它们是喜欢做这种事情然后变成这种样子。”

“不,你说的事情只可能发生在个体上。”学者说道:“如果要达成群体的演化,就必须选择出优秀的突变,而这种突变是随机的,有有利变化者才会活下来,不可能那么快就能完成,就算它是鱼变成的,到这种形态起码要一亿年。”

教长稍微疑惑了几秒,然后说道:“我懂了。”

“懂了就好……”

而学者的话还没说完,教长就继续道:“你们的族群是随机出来的,所以才会那么的愚钝。”

“你……”学者虽然背叛了自己的族群,但在这一个瞬间它却产生了极度的愤怒……

不过在数秒之后,它又冷静了下来道:“我……知道了。”

琳发现,学者还是喜欢用虚民的惯用思绪去处理问题。

就算环境相似,也会有完全不同的生物机制,这应该是很正常的现象才对。

不过……虚民见到前所未见的古怪生物会有什么反应?

第1000章 奇妙的世界

“这里的生物后天行为会影响它们的基因,我这么说你懂了吗?你这个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随机出来的低等生物。”

面对教长的话语,学者没有去回答。

而教长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对这个来了兴趣:“原来你们全都是随机出来的,所以才会那么的弱又那么愚蠢,被光线射两下就一片一片的倒下。”

“以后就叫你随机怪好了,怎么样呢?”

“……”学者依旧沉默着。

它们果然会达成很有趣的组合。

虽然琳在看着它们,不过也在看着另一边……现在琳在想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办?封印起来?或者说杀掉比较好呢?

……这个创造者的幼仔。

琳的贝希摩斯现在在海洋上空漂浮着,而在它的体内有着一个球形的小生物。

这个生物是螺旋生物所生产出的两个创造者之一,也是琳最初见到的那个幼仔,而它现在在两个大的死了之后,依旧还活着……

果然还是先封印起来好了呢,利用类似虚民的那种冷冻方法。

如果单纯的关起来,创造者会知道,然后它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逃出来,要让它完全失去意识的冻起来才行。

这种奇怪而难以控制的生物似乎杀了觉得有点可惜,而不杀的话就只能关起来,留下来以后再看看有什么用处好了……

而在另外一边,这里是舰长的迷失之星,琳在这里也看到了一些奇怪的生物。

“它们又出现了。”在舰长的炮艇内,舰长正在不断地将它的发现输入记录里……

“身长:2米,身高1米,有五肢,体型完全不对称,外壳像是岩石……”

舰长在输入的时候,它面前的立体影像也显示着该生物的摸样,这个生物看上去像一个……螳螂。

不过没有头,而且只有五个肢体,外壳看上去像是和地面差不多的岩石组成的。

最近,这种生物连续几次出现在远处的平原上,而且每次舰长一见到它它就瞬间跑开。

但是,舰长还是将它的形态记录了下来,并且对它进行了一些研究之类的,舰长观察了半天,得出的结论就是这种生物可能是食腐生物,所以只敢在很远的地方晃悠。

但是舰长还是十分戒备,它怕这种生物伤到它,所以它在基地周围摆了几个自动机塔。

而琳则直接去捕获这种生物了。

现在,绒球飞在一片黑色的平原上,这里一望无际,很难看出有什么生物。

而之前总是出现的生物,现在也没有发现,它好像躲藏到了什么地方去一样。

下次等到能量多了,再弄多一些绒球一起搜索好了,不过现在琳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这个东西耸立在黑色的平原上,它像是一颗直径三米多的球,而底下则有很多像是树根一样的结构支撑。

绒球飘到了这个球体上面,摸了摸它的外壳后,琳感觉这个东西似乎有一种奇怪的成份。

没有见过的成份……

琳让绒球绕了一圈,发现这个东西是密封的,因此绒球开始在外面钻洞,并把绒毛伸进了钻出的洞之中……

这里面……是水?

不对,是一种液体,不过里面似乎什么都没有,没有细胞,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小型生物。

这种液体对绒球生物来说算是有毒的,看上去虽然这东西很像是生物的构造,但用绒毛在里面探测了一阵,琳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现,小型的碎屑倒是很多。

随之琳直接让绒球从外面钻了进去,然后钻进了这个‘水球’的最底部。

看来这个不是什么生物,但应该是什么生物造出来的,因此直接在这等就好了,总会有生物回来管理这个东西的。

而且这里似乎也能获得水分,虽然大部分是有毒物质,不过琳能试着将它们和水分离开。

因为这个翻滚者上目前发现的水分很少,这些水分大有用处。

就这样……昼夜慢慢的过去……但琳一直都没有看到有什么生物过来。

而绒球也差不多吸干里面的水分了,再加上最初琳开的那个洞没有被补上,这东西里面都几乎没有了水,变成了一种完全干燥的状态。

球里现在只剩下一个吸满水而变得肥胖的绒球,还有一堆的碎屑。

可能这是被遗弃的东西吧,琳这么想着的时候,便让绒球将绒毛伸出去,在周围的地表开始种植自己的植物了。

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期间,琳也发现了这里的特点,就是……这里的白昼持续的相当久,因此很长的时间内,这个世界都处于一种炎热的状态,这个世界的空气,一直维持着几乎能把恐龙蛋煮熟的高温度。

舰长种的那些植物,虽然在迷你温室里能够维持正常生长温度,但它维持温度所消耗的能量要的太大。

舰长原本是用太阳能作为能量,它摆了很多块银色的金属板去吸收阳光,但是现在慢慢地已经维持不住,它必须要用到炮舰的储备能源。

琳发现虚民的金属阳光吸收板的效率没有螺旋生物的结晶吸收板高,如果用构造体的太阳能吸收板的话,完全能支撑这种能量消耗。

不过琳完全没有帮助它,就想看看它怎么活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舰长终于打算离开炮舰了,之前它除了去看了一下坠毁点外,就没离开过炮舰一百米的范围……

而现在它不得不为了能源,再次骑上它的沙地车。

因为开炮舰很消耗能量,它打算骑车去,因为沙地车是太阳能的。

琳看见它准备离开时,随之也让绒球从那个水球里飞出来,并且跟上了它,一民一球,再次游荡于异星的荒野中。

不过,游荡不是很对,因为舰长还算是有目的的。

它在之前已经放过了一些小型的遥控机去侦查,在这里的东边,有一片奇怪的地方,那个地方虽然也没看到什么生物,但却很奇怪……

因为和这边的长久白昼不同,那里好像有一种黄昏的感觉,光线也没那么强烈。

舰长认为那里的温度可能低一些,但这种遥控机无法取得温度数据,所以必须亲自去看一看才行。

“这个是!”忽然,舰长停了下来,它发现路边长了一颗绿色的小植物。

它看到这个顿时激动无比,立马从沙地车后面的物品箱里拿出一个圆罐还有小铲子,它用铲子小心翼翼地铲着植物附近的泥土。

‘嗖!’忽然,植物一下缩进了地底,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