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 第371章

作者:黑天魔神

他很幸运,正好掉在古老基地中下部分层的管道开口,刚好被柔软的部位抵消了下坠力量,顺势滑入一具仍在运作的培养舱。

那是一台以地热为能源供应的古老仪器。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基地大部分区域被毁,但这台培养舱刚好处于医疗区,周围的外壁非常坚硬,外来撞击没有引发空间坍塌,只是引发了主控电脑程序紊乱,自动打开了舱门……就这样,仪器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处于开机状态,因为能量供应稳定,附带的清理程序仍在持续着,不知疲倦维持运转。

第五百三七节 约瑟夫

约瑟夫顺着管道滑入了培养舱,触发了这台机械的自动控制系统,他当场被当做入舱灌入大量麻醉气体,进入了封闭休眠状态。

文明时代末期,各国制订并执行的秘密计划区别很大。严格来说,约瑟夫不慎掉入的这具培养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休眠舱,更不具备天浩所使用那种机械应有的长期休眠效果。再加上频繁的低烈度地震,导致加百列城地下这座古老遗迹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虽然负责这一区域基础功能的电脑能量来源稳定,却出现了程序方面的偏差,导致培养舱每五年一次的清洗维护间隔提升至三年。

三年后,熟睡的约瑟夫被唤醒。

他对这个陌生的地方感到恐惧,但约瑟夫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心理素质过硬。他虽是圣主信徒,却并未因此禁绝了他对自然世界及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负责控制该区域的电脑与“老嬷嬷”类似,都有着文明时代特有的智能问答系统。约瑟夫虽是外来者,可是他在培养舱内休眠了三年,已经通过血样和基因方面的初步认可(同族)。智能电脑当然不可能将他误认为主人或最高指令下达者,却因此给予了约瑟夫在基地内部最低级别的使用权限。

“只对同族开放”,这是文明时代所有国家基地通用的规则。

大部分培养舱都集中在基地医护区,也就是约瑟夫意外掉落进入的这个区域。基地空间按照不同功能进行划分,通常分为战斗、生产制造、后勤、训练等几个大类。其中“后勤”这个大区内部又细分为多个小区,包括医护、仓储、饮用水净化、食品加工……

约瑟夫很幸运,他一直把自己在那时候的遭遇归结为圣主显灵,以及对自己的眷顾——虽然整个医护区损毁严重,却仍有两具培养舱保存完好。走过六十多米长的通道,对面就是第一百一十八仓储和食品加工区。

天浩在大陆北方发现的基地使用中文,约瑟夫在加百列城地下发现的这个古老世界使用英文。

冷库里封冻着多达数百吨的猪肉和牛肉。这些文明时代的遗留物从宰杀时就被剔骨,在生产流水线上被切割成块,送入特制模具,压成三十厘米见方的正六面体,送入冷库长期封存。来自地底的岩浆确保了这座基地能量供应,也因此在大灾变的时候启动了应急措施,这一区域的冷库没有受到影响,以至于约瑟夫打开仓库大门的时候,这些密闭了漫长岁月的冻肉仍可以食用。

作为拥有最低权限的外来者,智能电脑授权并以图文方式教会了约瑟夫使用某些生理维持功能,其中包括食品生产与加工车间的基础操作。那是一个巨大的圆柱形房间,各种农作物种子在预制的人工平台上播种。没有土壤,整个平台其实是规则分部的密集孔洞,机器在每一个小孔里播下种子,注入营养液和所需的水分,通过设置温度及光照,确保作物在预定时间内成熟。

第一次走进多功能栽培车间的时候,约瑟夫目瞪口呆,内心充满了巨大的震撼。

他终于知道原来小麦这种东西不需要土壤就能存活,只需要自己在控制台上随意敲击几下键盘,面积超过两千平方米的栽培车间就会自动运转。“单层栽培面积两千平米”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数字,在这个巨大的,从地底朝着地表不断延伸的圆筒状房间里,无数个培育平台层层叠叠,就像整齐有序的蜂房。站在车间正中的控制器旁边抬头仰望,可以看到大量机械臂围绕着这些平台工作。这相当于数百个“两千平米”,甚至上万个“两千平民”栽种面积的叠加。

只要精确设计好每一季的采收时间,注入对应的营养液,小麦就可以在四十五天内成熟。

一个半月,栽种一季粮食……约瑟夫在备受刺激与震撼的同时,也明白如果将这里的秘密公开,将会引起何等的混乱与疯狂。

通过对电脑资料的查询,他很快明白这种短期栽种不可能常态化。即便是以文明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基地生产的小麦成熟期正常情况应为三个月,也就是九十天。四十五天周期的栽种模式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比如粮食储备因为某种意外全部损毁,必须尽快生产一批粮食以供维持生命。超短周期栽培的农作物味道不算好,无法保证足够的人体所需元素,可是这样做的好处也很明显——能在关键时候救命。

约瑟夫完全不明白电热原理,但这并不妨碍他从智能电脑那里学会了如何使用电磁炉、微波加热器、电子保温箱、电烤炉等各种家用电器。

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超时空鲁滨逊。区别在于这里不是荒岛,而是文明时代在时间长河中留下的一点点遗骸。这里没有山羊、海龟和鸽子,却有着口味稍差但并不影响食用的巨量冻肉。鲁滨逊那个可怜的家伙对区区十几颗麦种万般珍惜,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好不容易才攒够了成熟麦子吃到面包,约瑟夫根本不用镰刀和锄头就能得到这些,而且还有着储存在电脑里关于面包烤制的各种工艺流程。法式长棍、德式黑面包、俄罗斯列巴、英式小甜饼和意式松饼……只要不过分追求味道和口感,忽略因为没有牛奶等配料的问题,就能轻轻松松填饱肚子,甚至在闲暇的时候尝试制作意大利面和简略版汉堡。

在这个相当于独立王国的地下世界,约瑟夫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硅胶人体,也领略了岛国式动作猛片的精华。他那段时间对影视作品很是着迷,沉溺了好几个月。没有圣主、没有米字架,也没有每天必做的功课,更不要说是每周一次的弥撒……放纵果然是快乐之源,也没有高级教士对自己进行监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样的生活虽然有趣,却很孤独。约瑟夫每天都在与智能电脑进行交流,他知道了很多关于文明时代的秘密,当然,仅限于他拥有的“同族”身份。

军事、文化、科技……文明时代的一切在约瑟夫眼前展开。他通过影视作品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看到了一颗就能毁灭整座城市的原子弹,还看到了飞机和火箭,明白了世界并非《福音书》中所说的那样,而是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球体。

来自圣主的压力是如此沉重,这些事情如果拿到外面公开,约瑟夫肯定会被裁判所以“异端”的身份处以火刑。他的信仰崩溃了,进而萌发出想要离开这个地方的迫切心理。

他从智能电脑那里得知了一些与自己相关的秘密——人类的寿命其实可以通过对细胞活化处理的方式加以改变。正常情况下,健康的人类生命极限为一百年左右。这是一个存在于理论上的极限数字,其实大多数人在九十、八十、七十,甚至六十岁就步入死亡。然而培养舱的出现使生命延长成为了可能。就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饮食规律,加强运动,直接效果会促使身体全面好转。只要进入培养舱,接受为期一年的休眠,就可以在电脑帮助下强化细胞活力,达到延长寿限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在休眠期间,智能电脑根据休眠者自身状况进行生理调节,使休眠者体能、精神、反应能力等综合数值达到最优状态。

在文明时代,这曾经是顶级富豪与权贵的专享权利。随着科技不断进化,逐渐进入了中上等级人类群体。约瑟夫很幸运,他被智能电脑默认为“残存同族”,于是相关权限下放并得以扩大,除了无法接触到核心机密,他已经成为这部分基地空间实际上的主人。

他花了大量时间研究自己掉下来的那条通道,并在智能电脑帮助下制作了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械。在休眠苏醒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约瑟夫对这些设备进行了安装,找到了一条自认为成功概率很大的逃生之路。确定了这一点,他再次进入培养舱休眠,开始了长达一年的生物调配期。

第二次苏醒,约瑟夫感觉自己精力十足,浑身上下力量充沛无比,就像重新回到最具活力的十八岁。

他离开了地下世界,凭着强健的体魄和过人技巧,攀上了悬崖,重返人世。

在地下遗迹的那段时间,约瑟夫一直在思考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圣主和所谓的神灵在他心目中早已失去了价值,他再也不会主动亲吻神圣的米字架,听见圣主之名也不会主动下跪祈祷。但这并不妨碍约瑟夫继续以教士的身份隐藏在教廷内部。他对教廷内部制度非常熟悉,直接把目光瞄准了研究部。那是专属于教廷的“科学部门”,尤其是那些颇具身份的教士研究员,他们深居简出,身边几乎没有朋友。

约瑟夫选择了其中一个叫做鲍勃的家伙,将其暗杀,成功取代。

长时间久居地下,加上充足的营养与运动,约瑟夫外貌产生了一定幅度改变。再加上他第二次进入休眠仓的时候要求智能电脑以内部调节方式对自己外观进行修整……他出现在人类世界的外表与之前相符程度约为百分之八十。

确定无人怀疑之后,他开始抛出具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米伽尔药剂。

是的,就是佩里亚斯神父研制的那种同名药剂。“米伽尔”这个药剂代号实际上是约瑟夫提出,当时并没有佩里亚斯研究成品那么显著的效果,只是一种强化型精神药剂。

约瑟夫之所以选中这种药剂作为重返教廷的突破口,是因为这种药剂有着广泛的受众。他曾经是个下级教士,知道很多神职人员在每天日课的时候都会打瞌睡,尤其是晚祷就更是感觉疲惫,却必须打起精神以应付来回监管的神父和戒律执事……这不是区区几杯浓咖啡就能解决的问题,毕竟提神饮料不可能对所有人产生效果,但经过提炼富含咖啡因的浓缩成分则不同,只需要成年人手指大小的那么一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提炼成本不算高,刚好在教廷可接受的范围内。

初代的米伽尔药剂一经推出,立刻在教廷内受到欢迎,也彻底改变了教士们在日课与晚祷时恹恹欲睡的怠惰形象。约瑟夫因此获得嘉奖,并受到时任的红衣主教和教皇接见。他充分利用了这些机会,利用自己的谈吐和不凡见识,巧妙与神学领域结合在一起,很快成为了教廷高层眼里的“优秀神职人员代表”。

接下来,就是一次次晋升,约瑟夫也顺利成为了裁判庭的副审判长。

这是他曾经担任过的职位。

约瑟夫从未想过要谋求更高的位置,他选定的目标就是副审判长。这刚好位于权力核心,有资格参与重大事务讨论,却不会被红衣主教等人视作潜在竞争对手。在中、下级教士眼中,裁判庭通常是黑色的威严形象,副审判长受人尊敬,能指挥圣教军,拥有军事实权。

三年时间过去了,约瑟夫培植起隶属于自己的庞大教士系统。他拉拢了多达数千名下级教士,尤其是神学院当年毕业的学生。他很清楚,想要拉拢那些在职者难度极大,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则不同,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是身份极高的大人物,一句话,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让他们备受鼓舞,甚至直接成为自己最强有力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保罗二十一世、施瓦本、黑色朗顿、红鼻子卡尔森、善良的都铎……约瑟夫侍奉过多任教皇。他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辅导者、暗中引导、控制大部分,但绝不能成为出现在公开场合的主要人物。

第五百三八节 想法太多的人

约瑟夫给自己规定的在教廷存在时间只有三年。时间一到,他就以各种借口和方法从人们视线中消失,沿着那道深不见底的悬崖通道进入地下世界,重新进入培养舱,开始长达一年的休眠期。

智能电脑说过:培养舱可以修复和强化人体细胞的,只要按时进入舱内休眠,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换句话说,只要定时返回那个孤独的地下世界,就能长生不老。

智能电脑一丝不苟执行着固定程序,约瑟夫是它感应范围能接触到唯一的白人。在接下来的时间,约瑟夫重复着一次又一次在人类世界出现,做好各种布置,然后一次又一次进入地下世界休眠的过程……就这样,他活了好几百年,身形相貌仍然没有变化。

他小心翼翼进行着秘密计划。为了掩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消失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约瑟夫以裁判庭“审查资料”为借口,编造了离开教廷前往其它地方“调查”的谎言。他选择了一些下级教士成为亲信,加以培养,扶持这些人不断往上爬,得到更高的位置。这样一来约瑟夫就得到了保护伞,也能顺理成章进行他的各项秘密工作。

人总是要死的,一百岁的长寿者令人惊叹,两百岁还仍然活着只会令人产生“怪物”的想法。在漫长的岁月里,约瑟夫总共“死亡”了六次。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真不愿意这样做,但掩人耳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留下了大笔“遗产”,每次都会在“临死前”安排好后事。在旁人看来,约瑟夫是个具有天才般实力的研究者,那些得到他好处,被扶持上位的高阶教士对他心存感激。约瑟夫会给他们留下书信,在信中叮嘱这些人“帮帮我的家族后代”。

每次都是一年后,一个相貌与约瑟夫年轻时极其相似的人出现了。他自称是约瑟夫的侄子,从小就接受约瑟夫在神学方面亲自指导,希望进入教廷研究部门,或者裁判庭……那些受过约瑟夫恩惠的高阶教士接下来会安排“新约瑟夫”接受理论知识考试,只要通过就能免去入读神学院这一必要环节。“新约瑟夫”总是应答得体,他在神学方面的知识丰富无比,甚至还有一些令人惊叹的独到见解,所有这些都证明他是一个虔诚的圣主信徒。

最初,约瑟夫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生存。然而在第三次“复活”的时候,他开始谋求更多。

人类的也行总是随着时间膨胀,约瑟夫也不例外。他不再把优秀人才当做培养目标,而是选择了自己久未联络的家族成员。

他对自己的家族进行了长达十二年的观察,刚好是约瑟夫在人类世界的四个正常存在周期。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约瑟夫深思熟虑的结果——想要得到并长期掌控权力,就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支持者。对于外人,约瑟夫的计划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他寄希望于“血统”,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可堪培养的家族成员。

在那个时代,约瑟夫选中的第一个培养对象名叫珍妮佛。她是一个相貌普通的农家少女。倒不是约瑟夫偏爱女性,而是他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他出生在一个人丁单薄的穷困家庭,从掉落悬崖至今,前后过去了一百多年,约瑟夫以各种方法悄悄向自己的家庭及后人给予了各种好处。主要是金钱方面,总额度加起来超过六十万镑。按照约瑟夫的想法,这些钱可用于改善生活,更重要的是用于培养家里的年轻人。

其实约瑟夫还可以给家里送去更多的钱,但他没有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连续多任家主,也就是他的父亲、弟弟、侄子……嗜好赌博的基因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尤其是约瑟夫的弟弟,在六十三岁生日那天,竟然在牌桌上一次性输掉七万多镑,如果不是约瑟夫得知情况后紧急派人暗中处理,整个家族完全有可能倾家荡产,进而分崩离析。

从那以后,约瑟夫不敢再给家里太多的钱,每次都控制在三百至五百镑左右。这是一个相对平衡的数字,不至于让获得者产生暴富感,而且给予的渠道也公开公正——给家族成员们工作的机会,购买他们在田地里的收获。

长期担任裁判庭副审判长,约瑟夫看到了太多富家子弟挥霍家产引发的恶果。他相信只有勤劳的人才能得到幸福,所以选择了珍妮佛。

她是一个做事情很认真的女孩。在约瑟夫派人或明或暗的引领下,珍妮佛对圣主越发虔诚,她日夜苦读《福音书》,终于能够一字不漏的完整背诵,并以此为凭,考进了神学院,成为一名见习修女。

毕业后,珍妮佛直接晋升为教区执事。她虽然认识约瑟夫这位外表严肃的裁判庭副审判长,却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有今天都是拜他所赐。

约瑟夫对于珍妮佛疼爱极了,不是出于爱情,而是真正的长辈对后辈关爱。他给予了年轻女执事各种照顾和便利,珍妮弗得以在三十岁的时候升任大区修道院院长。按照教廷内部的规矩,只要在接下来的大考和评选中得到优等评判,她就能顺利跻身于十二位红衣主教行列,进而成为竞争下任教皇的候选者之一。

五年后,珍妮弗成为了红衣主教。女性神职人员坐到这个位置的不算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不过就数量来看仍是男性占绝对多数,珍妮弗也因此引来很多候选者的嫉妒,各种针对她的阴谋也在暗地里展开。

约瑟夫对这一切毫无察觉,更重要是他当时正好面临“回归时间”,必须前往地下时间休眠一年。他把各种注意事项交代给自己的亲信,叮嘱对方一定要照看好“珍妮弗主教”,然后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进入黑暗的地下,开始休眠。

一年后,约瑟夫重归人世。

珍妮佛死了。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没有了约瑟夫在暗中保护,一个没有太多生活阅历的女性红衣主教在这个世界上可谓遍地荆棘。对手们使用了美男计,以爱情诱惑她放弃了对神灵的虔诚,主动破戒,进而怀孕。即便是宽大的教袍也无法掩盖高高隆起的腹部,谁也没有想到本该纯洁神圣的红衣主教竟然是个毫无羞耻感的裱(和谐)子。她在怀孕后的第六个月被发现,也就是约瑟夫结束休眠,返回地表的前半个月。珍妮弗被愤怒的教士们从主教工作间里揪出来,像野狗那样拖到加百列城广场上,当着多达数万名信徒的面,将她用石头活活砸死。

约瑟夫花了两年时间查明真相,对所有制定并参与施暴的人处以惩罚。裁判庭有正当理由和借口对付大多数人,只要宣布某人为“巫师”或者“巫婆”,可以不经审判当场处死。对于那些觊觎珍妮佛红衣主教职位并阴谋将其加害,但一时间无法找到攻击理由的人,约瑟夫先以各种理由将其发放到偏远的教区,要么派人在路上暗杀,要么制造意外,使其死于非命。

最惨的莫过于珍妮佛的情人。他很英俊,是一个被雇佣的歌剧演员。在一个寒冷的早晨,他的尸体在河边被人发现:身上的大部分皮肤被剥掉,男性象征物被割去,腹部破开,肠子围绕在脖颈上,另外一端连接着横贯在楼房两侧的木梁上,以这种可怕的方式处以绞刑。

从那以后,约瑟夫彻底放弃了对家族女性优秀成员的挑选。陷入爱情漩涡的女人毫无理智可言,相比之下还是男性更容易把握。

更重要的是,通过珍妮佛的悲剧,约瑟夫看到了教廷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他的思维也由此产生了变化,不再将教廷当做家族成员的唯一选择,而是更多的选择世俗空间。

约瑟夫曾经有两个儿子,都是资质平平的农夫。珍妮佛死后,约瑟夫对自己的直系后代暗中培养,花了两百多年时间,造就了三名男爵,一名伯爵,还有一名中级教士。

马克西米利安是所有培养目标当中的佼佼者,他成功登上了教皇之位。欣慰之余,约瑟夫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候,向他公开了自己的身份。

在各种家族秘闻和证据面前,马克西米利安不由得不信。然而他更感兴趣的是——这位实际年龄超过好几百岁的祖先,究竟是什么方法永葆青春?

约瑟夫对此闭口不答。他很了解人心的贪婪,马克西米利安与自己是亲戚,可彼此之间仍需要更进一步的信任感磨合。没有确切把握,他不会带着马克西米利安前往地下世界,让教皇亲自感受培养舱的神奇功效。

可是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更加棘手。

王国联军败了,教廷也损失惨重。这个世界总有很多事情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比如北方巨人,约瑟夫从未将他们列入计划,他一直认为那些野蛮人不足为虑,只要派出军队就能轻松灭杀。

“我认为这是一次意外。”思考了很久,约瑟夫认真地说:“我们对北方大陆很陌生,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其中有一项就是‘地形’。锁龙关以北从未有人踏足,我们对北方巨人的所有了解和认识都停留在以往的传说和战斗方面。我们的文明在进化,他们也不例外。但就整体来看,北方巨人不是我们的对手,永远不是。”

教皇抬起头,眼睛里释放出疑惑目光,打量着这个外表远比自己年轻的祖先:“理由?”

“他们的数量太少了。”约瑟夫直言不讳:“五大王国加上我们,总人口超过三十亿。据目前收集到情报显示,北方巨人的种群数量大概只有两千万。”

这是非常准确的数字,来源于维京公爵弗拉马尔在峡谷一战后对虎族俘虏的“感化”。那些被俘的虎族人从一开始就怀着必死的复仇之心,想要得到敌人的信任就必须说些实话,何况总人口数量这种事情在虎族战俘看来不是什么秘密。

“两千万?”马克西米利安眉头皱得更深了:“你确定?”

“实际数量可能比这还要少。”约瑟夫的语气单调又沉稳:“北方巨人缺乏粮食,所有会动的东西在他们看来都是食物。历次锁龙关大战,他们都会把战死者带回去,从不浪费。”

教皇听懂了他话里的潜台词:“你的意思是,让五大王国顶在前面,让他们去对付北方巨人?”

“教廷的财政状况比国王们好太多了。”约瑟夫的笑容看起来有些冷酷,同时夹杂着毫不掩饰的讥讽:“历代教皇积累了大量黄金,我们还掌握着二十多个储量丰富的银矿,什一税更是极其重要的进项。无论是招募军队,还是重整装备,我们都有着雄厚的资本。”

“其实想要国王们与北方巨人打起来,只要提高各种与巨人有关的货物价格就行。”约瑟夫在这方面有着独到见解:“奴隶,还有巨人骨头打磨的装饰品,只要把现在的市场价提高一倍,就有数不清的,想要发财的人主动站出来,代替我们冲在前面。”

马克西米利安一边思考,一边缓缓点头:“这是个不错的办法,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你说的没错,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得靠我们自己。”约瑟夫严肃地说:“必须立刻加大圣教军的选拔力度。”

“还有那些暗藏在加百列城地下的科技。”教皇对此也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先拿出一部分用着,比如膛线和枪械连发装置,你觉得怎么样?”

约瑟夫没有立刻回答,他低头沉思,陷入了长达两分钟的沉默。

等到他抬起头的时候,眼眸深处闪烁着不确定的光。

“我觉得对那些技术的运用必须谨慎。它们……它们有很多概率对我们造成威胁,甚至有可能是致命的威胁。”

第五百三九节 金雀花与莱茵

约瑟夫说这些话并非毫无理由。

上了年纪的人都很怕死。他们更喜欢和平安定的环境,而不是无法控制未来走向的战争。

在地下世界生活了那么多年,约瑟夫对“战争”的理解早已超越常人。他从智能电脑那里得到授权,看过无数关于战争的资料和影视作品。其中最令约瑟夫感到震撼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那两颗毁灭了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

这是科学技术发展到极致产生的可怕武器,只要投下一颗就能毁灭整个城市。无论再勇猛的战斗,再坚固的盔甲,再锋利的刀枪,任何东西都无法抵挡。只要最高权力者一道命令,亿万人将因此变成亡魂。

智能电脑储备着大量关于核武器的相关资料,主要是文明时代的网络评论。在那个时候,“反战”得到大部分人共鸣的话题,约瑟夫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进而产生了对科学研究,尤其是军事用途的恐惧。

“不能使用?”教皇眼中的迷惑更深了:“你的意思是,继续封存那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