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 第365章

作者:黑天魔神

咆哮城的居民们,千万不要忘记你们过去遭受的苦难。想想究竟是谁给了你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做人要懂得感恩,让我们一起向摄政王殿下宣誓效忠。

享受和平,享受摄政王殿下给我们带来的一切,紧跟摄政王殿下的脚步走向最光明辉煌的未来。

这样做的代价大吗?

最多就是一、两千人,付出的薪酬比平时略多一些。然而他们造成了风暴式的群体效应,成功引起了咆哮城内绝大部分平民的注意。口号式洗脑的效果非常好,强大的音波灌输在所有听者脑海中形成了烙印。就算是那些对龙族统治者天生没有好感,对三族合并报以强烈反对的家伙,听多了诸如此类的宣传口号,潜意识当中也会不由得生出少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诡异认同感。

阿依穿着一件裁剪得体的白色缎面上衣,下面是一条款式简单的同色修身铅笔裤。辐射导致大陆南北动植物区别迥异,虽然北方也有桑蚕,产出的丝线却很粗糙,无论半径还是质感,更像是文明时代的钓鱼线。

她身上这套衣服的材料来自上主之国,是萨维丁侯爵送给天浩的礼物。白色丝绸质感细腻,光滑的触感足以令所有女性为之发狂。

阿依穿着一双高跟鞋,皮质加上木托,将她的足弓绷直,展示出狮族人从未见过的另类美感。

当然,正在顺序接受礼物的狮族人不觉得这是一种美。他们只觉得怪异,不明白为什么身份尊贵的摄政王后要站在木头高跷上做这件事?

其实阿依最初也不喜欢高跟鞋,可是天浩喜欢。她性子柔弱,也习惯了服从丈夫的意志,穿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习惯,到后来更是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现在阿依就算穿着高跟鞋爬山也行动自如,她的整体观念也随之改变,不再像从前那样认为肥实粗壮的女人才是美丽加性感,只有苗条的身材才能吸引来自丈夫的注意力。

她是因为天浩产生了颠覆性意识的最显著例子。

从不明白到接受,需要时间,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漂亮的丝质衣服一看就不是便宜货,以王后高贵的身份公开穿上高跷般的鞋子就更是令人感觉迷惑……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狮族人已经把“高贵”与“神秘”联系在一起。至于以后他们会怎么想,事情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引导。

晚上,在欢迎王后的盛大晚宴上,巫且顺便向所有参加者公布了新的狮族开发计划。

有资格参加宴会的狮族人都是新贵。他们经历过战争,认同天浩并对年轻摄政王给予了支持。接下来,他们将以百人为单位,分批前往黑角城接受训练。

狮族的领地虽然广袤,却同样存在着种植物不均衡,配比不合理的问题。

关键因素是油脂。

大豆与油菜籽种植从前年就被提上了龙族议事日程。这些年天浩一直在大力推动油料作物的种植,尤其是从“甲四十三”得到高产油菜籽种子后,龙族北方新设的湖区城寨开始了大面积播种。至去年收获季,巨大的产量成为了稳定族群供应,满足平民需求的充沛来源。

脂肪不是一个贬义词。人类从诞生到进化至今,来自基因深层对脂肪的渴求是如此强烈。文明时代女性爱美所以对脂肪的深恶痛绝,是因为营养摄入量普遍过高,但这样的问题在野蛮人看来实在难以理解。脂肪在他们看来是如此珍贵,尤其是动物油脂,每次猎获獠齿猪,或者暴鬃熊,随着刀子剥开外皮,看到厚厚的白色脂肪,那一张张常年被饥饿折磨的脸上总会绽放出微笑。

光靠动物油脂显然不足以支撑人口数量超过千万的庞大族群。只有规模化的油料作物种植才能将这种好处公平分配到每个人身上。巫且公布的计划其实天浩制定——从公告发布即日起,所有狮族城寨耕地必须按照随后下发的标准进行播种。每年上缴的粮食由黑角城统一收购,增加大豆与油菜种植面积,同时对豆粕(含榨干后的油菜籽弃料)进行统一管理,鼓励各地兴建獠齿猪和家禽养殖场。

师新和师全是军人,他们很难理解这些政令背后的意义。然而参会者当中有很多狮族官员来自社会底层,他们以自己的经验和管理经历对天浩的命令给予支持,甚至是双手赞成。

公告中提到了一个在他们看来非常陌生的词——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磐石城开始,到黑角城,龙族早已实施了多年的制度,在狮族人看来是如此新奇。其实这不难理解,以往的税制符合贵族利益,狮王就算知道有这种制度存在,也决不会在狮族内部使用并推广。那意味着给予平民更多的自主权,释放劳动力创造属于他们自己更多的产品。这在以狮王为首的贵族看来毫无兴趣,毕竟收获再多也不会增加固定收益,而且这样做还会出现更多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

管理平民就是如此头疼。饥饿的时候他们会造反,可如果让他们吃得太饱同样也会造反。人类就是这样,得到太多就想要更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半饥半饱,只要在年节时候让他们吃饱肚子,或者有一顿肉,所有穷鬼都会跪下来对统治者感激涕零,感恩戴德。

天浩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龙族综合实力早已超过虎族和狮族。再加上超越这个时代的军事科技,他左手掌控经济,右手稳拿军事大权,双管齐下,对两族形成强势的绝对控制。

翌日,工作组和民政官员把一份份连夜印刷的公告张贴在街头巷尾,并对文中的内容进行公开讲解。

狮族人很快发现生活与过去变得不一样了。

各人名下的田地被重新测量,上缴的年度税粮变成了货币形式的税金。

几乎所有人都要参加军事训练。无论是家中颇有资产的富人还是官员,只要在年龄限定内的所有人都得早起,在龙族军官的带领下排成队伍,沿着城市外围,开始绕城两周的晨跑。

一些城内的建筑被强行拆除,道路被拓宽。这当然不是龙族人倚仗实力蛮横为之,官员们给予了拆迁户经济补偿,分给他们更多地荒地,并在城内其它位置加盖了新房。

那是一种狮族人从未见过的全新建造法。简单来说就是挖掘地基,加上钢筋混凝土浇灌。据说这是年轻摄政王的发明,龙族人早已使用了很多年。辅以从附近山上采掘的大块石料,这种高达五层的楼房安全又牢固,更重要的还是干净整洁,屋内有足够的通透感,明亮大气。

厕所不是什么新事物,可是在咆哮城内大规模兴建厕所还是头一次。同时进行的还有地下排水道安装与建设项目。负责施工的人来自龙族,成群结队的狮族人站在挖开深度超过五米的地表,傻兮兮地看着工人们用砖块和水泥修砌管道,一个个啧啧称奇,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城市的全新规划与建设。

从来就不会有任何事情都能得到来自平民的全数支持。有些人对修建厕所与地下排水管道很是不满,他们认为这样做阻断了城内交通,给自己带来不便。于是趁夜进行破坏,故意向正在开挖的通道内填土……巫且下令展开全城大搜捕,将所有嫌疑人冠以“反叛者”的名头,全部用长枪刺穿,高竖在工地与广场上,以血淋淋的残酷现实对那些跃跃欲试者予以警告。

第一块整治好的街区投入使用,狮族人惊讶的发现这一切是如此美好。没有横流满地的肮脏粪便,道路两旁新栽的树木虽然因为缺水看上去有些发焉,却是相当不错的风景。更重要的是排水管,只要坐在家里就能倾倒污水,不用像以前那样必须拎着脏水桶走很远的路。

这一切都是因为摄政王。

他是工程设计者,也是决策者。

宣传机构再次爆发出强大的行动力。更多的狮族人对这片街区感到羡慕,也真正感受到来自天浩的善意。

第五百二八节 筑路人

阿依在狮族领地来回巡视了一个多月,按照行动日程返回了咆哮城。

她受到了比上次更加热烈的隆重欢迎。更重要的是,这次欢迎不是由巫且组织,而是咆哮城平民们的自发行为。

一些女人已经开始穿上高跟鞋。虽然她们的鞋子看起来很怪,没有平衡的着力点,也没有适合足底的水台,感觉是普通鞋子后跟上加了一个三角形木托。

一切都在改变,人心在潜移默化与各种政令中越来越多倾向于年轻的摄政王。

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法律。

一个皮匠带着一块棉布和一袋盐回家。在路上,因为内急就在旁边的树林里解决了一下。为了方便解裤和放水,他把布和盐挂在旁边的树枝上,粗心的皮匠舒服过后竟然忘记拿起自己的东西就匆匆离开。走了好一阵子,皮匠才想起这件事,赶紧回去取。结果看到一个陌生的农民正打开自己装盐的袋子。

这能算是一起盗窃案吗?

按照文明时代的观点,当然不算。

可是按照狮族以往的旧律,这就是盗窃。

皮匠很激动,他有自己的理由:我只是离开了一小会儿,农民应该很清楚那不是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不要说是打开袋子,甚至连挂在那里动都不能动,所以这是典型的盗窃案。

农民则辩解:自己仅仅只是好奇,而且从树枝上取下袋子的时候已经大声喊过,周围却没人回答。我只是打开袋子看看,甚至连手都没有伸进去,所以这根本不能算是偷窃。

农民很激动,也很害怕。如果你了解狮族的法律,就会明白其中的缘由。“偷盗必死”是狮族法律的原则,通常被判处斩首,或视情节轻重处以断手之刑。因为盗窃被视为歪门邪道,是懒惰的犯罪体现,整个狮族社会以重刑来表达对盗窃行为的不齿。

因此皮匠与农民之间的问题不是简单的纠纷,尤其农民还有着明显的盗窃嫌疑——毕竟他动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硬伤。

如果是在咆哮城之类的大城市处理这类案件,农民必死无疑。如果换了是偏远的村寨,刑罚会变得轻一些,他得挨上结结实实的几鞭,还要拿出一笔钱赔给皮匠。

龙族法律的制定者是天浩,他在这方面界定的非常细致。除非罪大恶极,或者造成严重的不良社会性影响,否则族群内部的犯罪问题都会交给当地法庭解决,大多处以流放,很少出现死刑。

请注意,这是针对龙族人,而不是异族。

天浩之所以没有在大战结束后立刻宣布登基为皇帝,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强行称帝没有好处,他需要至少一年时间缓和与虎族和狮族之间的关系。光是干掉贵族阶层还不够,如果不得到来自平民阶层最广泛的认同和拥护,即便戴上皇冠,也只能成为名义上的皇帝。

……

彼得看着脚下被野草覆盖的土地,挥舞手中的锄头,重复着机械单调的挖掘动作。

从被俘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放眼望去,南北两端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群,几乎所有人都在做着同一件事——筑路。

究竟有多少莱茵人在战争中被俘?

这问题也许永远找不到答案,至少彼得不可能知道。

他只知道在这里干活的所有人都是白皮。

听不懂巨人语,很多事情最初只能通过比划手势进行。后来这种情况得到改变,来了一批监工,都是白人,有萨克逊人,有维京人,当然也少不了金雀花人和莱茵人。他们没有像俘虏们那样穿着囚服,而是身穿款式简单的黄白色粗条纹制服。据说所有白人管理者都是这样,可是在彼得看来,那种制服感觉很滑稽,就像马戏团里的小丑。

再没有什么比身陷囹圄听到同类语言更令人倍感激动的事,尤其对方还操着自己熟悉的莱茵腔。首次与那些军官接触的时候,彼得认为一定是自己虔诚的祈祷引起了上帝怜悯,派来了拯救自己的天使……可是接下来他却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所想的那回事。

他们是真正的管理者,是能够与巨人沟通,将各种意图和要求传达给俘虏们的中间人。

他们懂得巨人语,当然有时候看起来似乎不是那么熟练,还得在交谈过程中加上一些手势。不过目前掌握的巨人语足够这些白人军官应付现状,毕竟他们不是与魁梧彪悍的女巨人谈情说爱,也不是与男巨人就相同(和谐)性别之间超乎友谊的关系展开私密谈论。他们管理的范围仅限于战俘本身,以及相关的筑路工程。

彼得听不懂巨人语地名,他只知道这份工作艰苦又单调。以前从未见过这种形式的筑路:挖开泥土,将下面的土层夯实,铺上大块岩石,再铺上泥土夯实,然后是碎石,用沉重的实心钢铁在上面来回滚动,最后铺上一层用黑色热油混合细碎石头颗粒而成的灼热物质。

那玩意儿很刺鼻,难闻到极点。运来的时候它们呈冷却状,是大块的黑色坚硬物体。必须用旺火加大锅烧化才会形成半凝固状。搅拌砂石的时候很痛苦,很多人被浓烈气味熏得昏过去,后来用湿毛巾围在脸上感觉才好了很多。

彼得特别留意巨人对这种黑色物质的叫法,巨人语发音似乎是“离芹”,或者“立群”。

入伍前,彼得是个农民。他每年都要替领主免费工作一段时间,其中也包括修路。

莱茵王国的修路比这简单多了。基本上就是加土夯实,讲究些的会垫上一些石块,或者石板。

眼前这种复杂的筑路方式彼得从未听说过,也没有见过。但不可否认,这样的黑色路面非常坚硬,而且平整度极高,走在上面非常舒服。

在筑路开始的第一个星期,包括彼得在内的很多人都在相互打听:巨人到底抓住了多少白人俘虏?

他们一直没有找到答案,也很快把兴趣转移到其它方面。

毕竟,有很多比这值得关心的事情。

比如伙食。

吃的东西不能说是很差,只是包括彼得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感觉不是很喜欢。金灿灿的玉米面与莱茵人想象中区别非常大,那是直接把整个干玉米连同内芯一起磨碎的做法。如果按照正常食用标准,能吃的部分顶多占到一半,然而俘虏在这种事情上的抗议毫无效果。彼得亲眼看到巨人用这种玉米粉掺水捏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中空团子,放在屉锅里蒸,每次发放食物的时候每人一个,再加上少许的盐。

所谓“拳头大小”,当然指的是巨人标准。

这种团子谁也吃不惯,毕竟白人的主食是面包。尤其掺入了磨碎的玉米芯,粗糙的口感简直令人难以下咽。为了表示对这种品质低劣猪食的强烈反对,一些俘虏随便吃了几口就把直接扔掉。为了表明心中的愤怒,他们甚至当着巨人的面,用力踩碎了扔在地上的玉米团子。

后来彼得才知道,这种团子叫做“我我偷”,是北方巨人的传统食品。

他没有参与那些弃食者。莱茵军队的士兵来源复杂,其中有像彼得这样的农民,他们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知道食物来之不易。尤其是荒年的时候,黑面包里还要掺上一定比例的锯末和草籽,那玩意儿冷却以后硬得像砖头,必须用慢火烘烤,再加上汤水才能啃得动。

城市里有很多失业者,他们同样是重要的士兵来源。还有一些身份特殊的富家子弟,比如某家族的私生子,或者没有继承权的那种……这些人的生活条件虽然算不上优越,却也足衣足食。

对战俘随意抛弃食物这件事情上,巨人表现出令人恐惧的狂怒。

他们用烧红的铁钎贯穿弃食者面部,用铁链打穿那些人的鼻孔,像对付懒惰的牛那样拉着往前走。伤口化脓,鼻孔里一直流出黏白色的液体,受刑者一直在惨叫,却被暴怒的巨人用刀子割掉舌头……他们死得很惨,直到最后时刻仍然饱受折磨。

有些弃食者没有公开这样做,他们背着巨人偷偷把难吃的玉米面窝头扔掉,却被同样有着白色皮肤的军官管理人发现,然后上报……巨人命令这些弃食者挖出一大堆泥土,撒上一泡腥臭的尿,让他们自己用手搅拌,然后捏着一个个网球大小的团子吃下去。

没人会把这种泥团当做食物,拒绝者很惨,他们被巨人抡起铁锤当场砸烂两只脚,或者放出体型巨大的黑狼扑过去乱咬,等到受刑者熬不过张口求饶,就拉住黑狼,仍然强令他们吞下可怕的泥团。

一直吃到死。

这些事情令人不寒而栗,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胆敢抛弃食物。

事实上,随着接下来几天的高强度劳动,所有战俘都对之前没有跟从弃食者的行为感到幸运,也觉得每天只能得到两个玉米面窝头实在是不够吃。

窝窝头越做越小,后来虽然增加数量,变成每顿两个,每天四个,体积却足足缩小了两倍多,还不到白种成年人拳头那么大。

那些军官管理人对此幸灾乐祸,他们告诉彼得等俘虏:这是巨人老爷们为了惩罚那些弃食者对你们做出的连带惩罚。当然,目的不是为了让你们活活饿死,只要老老实实干活,就能确保生命安全,还能得到更好的食物。

接下来的那几天,伙食的确变得比过去好太多了。

每天都是大锅炖煮的熟肉。方块状的,至少超过五厘米,表面漂着厚厚一层油,搭配着粗面窝头吃起来很顺口。只是这种炖肉腥味太重太浓,彼得第一次闻到的时候直接吐了起来,然而强烈的饥饿感压倒了一切,他不顾一切舀了一碗吃下去,感觉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精神十足。

吃饱了才有动力。

筑路的进度比以前更快了,沥青铺成的黑色路面一直伸向远方。彼得相信北方巨人有着不亚于白人的艺术感,因为他们居然命令在道路两侧栽种树木。虽然只是低矮幼小的树苗,但随着时间延续,总会成长为葱郁的参天大树。

战俘营里开始传开可怕的流言,据说那些大锅里的炖肉其实是自己人,也就是被巨人杀死的俘虏。某某人在吃饭的时候吃到了手指,还有疑似男性象征物的东西,甚至还有眼球。

彼得对此表示怀疑,他每次吃肉的时候都会用勺子在汤锅里来来回回找上很长时间,却从未发现过这些骇人听闻的可怕器官。

时间长了,听的次数多了,彼得干脆把这些流言当做一种消遣。无论巨人们是否这样做,在他看来都不重要。因为那些白种军官管理人说过:北方巨人其实没有恶意,你们应该牢牢记住,是你们的国王发动了这次战争。作为胜利者,巨人有权支配你们的自由,以及生命。仁慈的巨人王不希望仇恨种子生根发芽,但你们必须为战争中做过的暴行付出代价——苦役、工作、辛勤和汗水,十年后,所有战俘都能获得自由,返回家乡。

有希望才有动力。

最初,很多人都怀疑这种说法的真实性,认为根本就是假的。

后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白种军官管理人没有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