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 第204章

作者:黑天魔神

憨厚的立道一阵语塞,他舔了舔厚嘴唇,犹豫着回答:“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今年缴粮的时候还有人说,百分之五十太少了,别的寨子都是交百分之六十,甚至更多……”

天浩脸色一沉,低吼道:“族规是怎么写的?”

“我不识字。”立道的回答完全出于本能,他立刻反应过来不该这样说,连忙改口:“年度缴纳的粮税是百分之三十,所有寨子都一样。”

“既然是这样,你们为什么不遵守规矩?”

天浩缓缓转过身,威严的目光从其他与会者身上扫过,在一个身材高瘦的男人身上落定。

“唯平寨的头领智昆,站起来。”他发出不容抗拒的命令。

巨大的音量产生了震撼式效果:一个六十多岁,脸上满是皱纹,头发几乎全白,下巴和面颊上挂着稀稀拉拉白色胡须的老人猛然从椅子上弹起。年轻族长的命令对他而言就像弹簧,在强烈的畏惧和惊吓中本能而为。

“殿下……我……我是智昆。”他磕磕巴巴的发出回应。

天浩转身从王座旁边的木桌上拿起一份报表,这是之前就准备好的资料。他用冷漠的目光盯着智昆,将手中的报表高高扬起,让大殿里所有人都能看见:“整个雷牛部,今年就数你的唯平寨缴纳税粮最多。我指的是额度,不是数量,足足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

这些话产生了堪比风暴般的剧烈反响。

人们被惊呆了,继而爆发出无数惊呼和议论。

“神灵在上,百分之九十五,这……这是真的?”

“天啊,这简直不可思议。”

“智昆一定是疯了,上缴了那么多粮食,唯平寨的人明年吃什么?”

天浩在平台上踱着步,他以王座为中心不断来回。不要说是台下多达数百名村寨头领,即便是心理素质极好的他,第一眼看到这份粮税上缴报表的时候,同样惊讶于如此高昂的缴纳额度,进而在脑海深处引发了思索。

他知道需要一点时间让这件事情发酵。过高的税粮缴纳比例并不合适,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做法,就需要找出一个典型加以问责。

天浩很有耐心,他一直等到台下众人议论的差不多,声音逐渐沉落下去,这才抬起双手,做了个向下按压的动作。天浩缓慢收手,带着部族之王特有的威严与庄重,目光仿佛无形的铁笼,将站在原地的智昆牢牢罩住。

“按照这种比例,唯平寨几乎没有存粮。就算侥幸熬过这个冬天,明年怎么办?你们怎么度过春荒?春耕的时候拿什么做种子?”

智昆苍老的脸上一片惨白,他卑躬屈膝忙不迭回答:“启禀殿下,我……我已经派出了狩猎队,打到了一批猎物。”

“具体有多少?”天浩语气森冷,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他。

“两头鹿,一些野兔,还有……还有……”智昆一直舔着嘴皮,他半低着头,焦急的双眼不断在前排椅背和地板之间搜寻,仿佛那里的某个位置隐藏着可供自己过关的答案。

“两头鹿,六只野兔,别的就什么也没有了。”天浩以严肃的声音终止了他无用的思考:“唯平寨有两千多人,就这点儿东西,能吃多久?”

准确的数据击碎了智昆心中最后那点倚仗,他身子一歪,重重跪倒在地,额头上全是冷汗,苦苦哀求:“启禀殿下,我对您一片忠心啊!粮食……那些粮食我一点儿也没有私藏,全都交到了城里的公用仓库。交接的时候仓管大人验过,我真的没有欺骗殿下啊!”

“本王没说你骗我。”

天浩发出令人心悸的低吼:“我看过历年来的统计报表:十年前,唯平寨的人口超过五千,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你开始缴纳超高额度的粮税,当年就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从那以后,你每年缴纳的粮税一年比一年高,百分之七十、八十、九十……今年更是登峰造极,竟然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反过来,唯平寨的人一年比一年少,现在只有两千七百零三个,这还是把上个月刚生下来的四个孩子都算在内。”

跪在地上的智昆猛然直起身子,他嘴巴张得老大,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站在台上的年轻族长。

这数字太精确了,而且新任族长对唯平寨的情况了如指掌。

“十年的时间,将近一半的人没了,你是不是该给本王一个合理的解释?”天浩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他。

“我……我卖了一些人……换粮食。”智昆胆战心惊,好不容易找出这个看似能搪塞过去的理由。

天浩从平台上跳下,带着凶狠狂放的气势大步走进人群。联排座椅前后距离很宽,他从左侧通道走入,一直来到智昆面前,周围的人纷纷站起,会场秩序瞬间被打乱,头领们以天浩为中心围成一个圈,没人敢在这种时候说话,他们在静默中观望着事态发展。

“吃不饱的时候卖掉几个人,这种行为可以理解。”天浩外表很平静,却透出野兽掠食前的危险:“可是寨子里近过半的人都被卖掉……这不正常,也说不过去。”

“……我……地里的庄稼收成不好,我……我养不活他们。”智昆搜肠刮肚寻找合理依据。

天浩平静地注视着他:“真有那么难吗?只要把缴纳的粮税额度降下来,百分之七十的存粮就算不能让所有人吃饱,维持到第二年的收获季节应该没有问题。”

“……是的。”尽管极不情愿,智昆也不得不承认。

“牛伟邦从未下发过要求各村寨提高粮税缴纳额度的公告。”天浩语气变得森冷:“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智昆一阵语塞,他忽然觉得事先准备好的种种回答都失去了作用。

“别告诉我这是所谓忠诚。”天浩逼视着他:“我没有诋毁先王的意思,但你得明白,我和牛伟邦最大的区别,是我执掌过一个寨子,我知道超过正常额度的粮税是怎么回事,也很清楚你这样做的理由。”

大殿四周燃烧着一个个炭盆,墙壁外侧还有特殊的供暖管道,跪在着温暖的环境里,年迈的智昆却感到遍体发寒,忍不住浑身颤抖。他从天浩眼睛里看到了捕食者的目光,明白自己正面临危险,然而这一切都无法辩驳,巨大且不可推卸的责任如山一般死死压在自己头顶,无法卸掉,无法轻松,无法逃离。

“十年前,你五十一岁。”天浩的语调平稳,其中透出一丝讥讽的意味:“你从那时候就谋划着想要得到一个姓氏,你想要成为贵族。”

智昆弯着腰,直不起来的上身几乎趴在地面上。他无法反驳,也不敢辩解。

“有目标是好事,这样可以激人向上,产生旺盛的斗志。”年轻族长的话如重锤般狠狠砸中智昆心脏:“你完全可以用其它方式获取姓氏。战功、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寨子,争取人口过万。”

“……这太难了。”智昆嚎啕大哭:“所有的耕地都用上了,唯平寨周围都是山,种不出庄稼。”

“为什么不能往北走?”天浩冷冷地问:“只要翻过背面的那座山,就有一个湖,那里有一块很大的平原。不要说是五千人,就算养活五万人也不成问题……哼!别告诉我你不知道那个地方。”

智昆呆住了,他止住哭泣,抬起头,呆呆地看着站在面前的年轻族长,甚至忘记抹掉脸上的泪水和鼻涕。

“你根本没想过要改变现状。”天浩一针见血点出问题核心:“你只想着用最简单的办法得到姓氏,成为贵族。反正你家里有足够的存粮,哪怕全寨的人统统饿死,对你来说也无关疼痒。百分之九十五的粮税额度……果真是人上了年纪,做事情就肆无忌惮,无所畏惧。”

巨大的恐惧就这样突然降临,智昆感觉浑身血液被冻结,他好不容易才让僵硬的身体产生了少许晃动,翕张着嘴唇,瑟缩且狡猾地发出哀求:“我错了,求殿下您饶过我这一次。我……回去以后我会带着人翻过山岭去北面的湖区开荒,明年我保证……”

天浩打断了他的话:“你已经没有机会了。死了那么多人,你觉得你还有资格继续坐在头领这个位置上吗?”

“顺便说一句,你的家人已经被我下令从唯平寨抓来。十年,将近三千人,你和你的家人,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不!”智昆猛然从愕然中惊醒,他发出颤抖的狂吼:“您不能这样!”

第三百零一节 众议

天浩的回答冷酷无比:“我是组长,我必须为那些死去的人讨还公道。”

智昆在疯狂与绝望中挣扎:“……可是,不光是我一个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啊!”

“你是最突出,也是最极端的那个。”天浩的回答富有逻辑,令人无法挑出毛病:“其他村寨头领的粮税最高缴纳额度只有百分之七十,他们的想法和要求跟你一样,却没有你这么丧心病狂。我知道以前有过这样的例子,以超过正常额度的缴纳,换取专属于个人的贵族身份。那个人成功了,是他让你们看到了希望。可那是以前,只要在我这里,在雷牛部,以后永远没有这种可能。”

他弯腰俯视着瑟瑟发抖的智昆:“百分之九十五……你可真做的出来。用两千七百多人的性命,换取你一个人的姓氏。如果放任你这种疯子继续活着,总有一天会天下大乱。”

说完,天浩转过身,围观的人群自觉分开一条路,带着说不出的畏惧和尊敬,默视着年轻族长离开。

炎齿带着两名侍卫冲过来,把瘫成烂泥的智昆从地上拎起,倒拖着带出大殿。

重新回到王座上坐下,看到台下众人战战兢兢,天浩用力拍了几下巴掌,威严洪亮的声音再次响彻全场。

“认真阅读并理解发给你们的新订族规。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必须背下来,一个字也不能错。”

“本王再次重申对粮税的规定:每年最高缴纳额度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我会每年核定一次人口,按照上一年各村寨的实际人口数字,与第二年的人数进行对比。如果两个数字持平或者略有超出,所在村寨的头领及百人首以上官员都能算是工作合格。具体的条款和规则你们自己查阅文册,我就不多说了。”

“本王要提醒你们,从明年开始,雷牛部全面实行首领负责制。从各村寨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务、耕种,以及人口增长,都将成为量化考核的评分标准。不管你们现在是否听得懂,在接下来为期半年的训练和学习过程中你们都会明白。”

“人口增长是族群发展的核心。本王现在郑重宣布:从即日起,雷牛部全面启动‘私掠制度’,无论任何村寨,都可以视自身实力,首先向本王直属的军事部门报备,然后对其他非牛族的部落进行私掠。只要你们有能力,有眼光,有胆量,就能成为新的贵族。”

“不管以前是什么规矩,现在都不一样了。别跟我说什么其它部落,别人怎么做是他们的事。记住,在雷牛部,头领之位不再是永久不变。做得好你就能上,做不好你就下。本王的评判标准很简单,人口!人口!还是人口!”

凶狠的声音充满威慑力,与其说是暴虐,不如说是冷酷。天浩用看待臭虫的眼光扫过全场:“别跟我提什么权力,也永远不要用以前的规矩跟我讲道理。如果有谁觉得本王的新规过于苛刻,难以接受,只要说一声,我保证让你卸下身上的重担,永远回归普通人的身份。”

“我不是牛伟邦,我也无意对他制订的族群管理规则提出质疑。总之都过去了。诸位,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要珍惜,要努力,要认清你们的身份与职责。头领不是骑在广大平民身上作威作福,你得让他们吃饱,让他们在寒冷的时候有衣服穿,真正感受来自族群的关爱,让他们觉得温暖。”

“只要是人总有一死。你们是这样,本王也不例外。”天浩双手微微捏紧,又缓缓放松,轮廓线条近乎完美的脸上浮起坚毅表情:“十年、二十年,或者更久,当你们老了,走不动路,只能躺着、坐着的时候,你们是愿意被治下的百姓当做圣人那样拥戴,每天都有无数人对你们嘘寒问暖,还是愿意守着一堆随时可能被人抢走的财富,提心吊胆的度过每一天?”

台下一片肃然,整个大厅里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不仅是各个村寨头领,就连站在四周值守的侍卫,以及侍女,每个人都在沉思。

广胜听得心潮澎湃。

坐在旁边的广涛用力握紧拳头,整个人看上去陷入强烈的激动状态,他低声自言自语:“说的真好,就该这样。”

前排的一位中年男子满面钦佩:“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族长。”

“是啊,我可不想老了以后被人用刀子指着脑袋,跟我一笔笔算清往日的旧账。”右边侧后位置,一个头发花白的头领用手抹着脸上冷汗,心有余悸,也有些庆幸,他扯了一下旁边同伴的衣服,低声道:“这趟真没白来,我早就觉得咱们不能一直超额缴纳粮税,可是大伙儿都这样做,我也不好说什么。先王对这件事的态度一直很暧昧,咱们身份卑微也不好问太多,现在好了……我以后再也不用被寨子里的人在背后戳着脊梁骨骂,说我用大伙儿的粮食给自己买姓氏。”

同伴有些犹豫:“……可是,我真的很想要个姓氏啊!”

“想要姓氏还不简单?”体制全面强化后的天浩耳聪目明,即便是窃窃私语也能听得一清二楚。他站在台上高声笑道:“努力的方向很多,只要多开垦荒地,多种粮食,何愁寨子里的婆娘们不肯生娃?”

他随即抬手指着那人:“你叫振国,是枯藤寨的狩猎队长?”

振国颇为畏惧的从椅子上站起,恭敬地行了一礼:“回禀殿下,是的。”

他很意外,可以确定这是第一次与新族长见面,却没想到天浩直接就能叫出自己的名字,这让振国有些隐隐的期待。

“枯藤寨有一千三百人二十八个人。这是上个月统计的数字。”天浩视线下移,然后偏转少许,看了一眼坐在振国旁边的中年男子:“你叫祖辉,是枯藤寨的头领?”

祖辉赶紧站起,忙不迭行礼道:“是的。”

天浩的声音很平静,也不高:“本王跟你们打个赌,只要你们按本王说的做,五年之类,枯藤寨的人口数量肯定能过万,到时候你们都能得到姓氏,成为贵族。”

这句话仿佛砸入水潭的巨石,立刻在大殿里激起无数反应。

“我没听错吧!五年……只要五年时间,就能得到姓氏?”

“枯藤寨的情况我多少知道些,这怎么可能?”

“是啊,祖辉的寨子只有一千三百多人,就算半数以上是女人,年年都怀孕,年年都能生,五年时间也不够啊!”

议论纷纷,绝大部分参会者都表示怀疑。

天浩站在台上一动不动,他高傲地仰起头,低垂的眼睛里却流露出冷漠与嘲讽。这是一种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特立独行的做法。现实是一面镜子,不是每个人都能透过反射看清自己,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透过镜像寻找自身缺陷。这是文明和经验的累积,他并非看不起这些野蛮的家伙,王者与领主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以各种方式展示能力与威严。杀人震慑,更重要的是摆出成绩,让他们心悦诚服。

“光寿!”年轻的族长直接对山源寨头领点名:“你的感受应该比较深刻,你来说说。”

身材高大的光寿连忙站起,对着天浩拱手行礼,然后转过身,对大殿内的众人发出洪亮声音。

“我叫光寿,是山源寨的头领。有些人可能听说过我的名字,有些还跟我很熟。咱不来虚的,就直话直说。我是前年才认识大王,那时候山源寨只有三千人,我和你们一样,缴纳百分之五十的粮税,每年地里收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旁边有人点头赞同:“光寿说的没错,我以前去过山源寨,跟他说的没什么区别。”

光寿转身看着发出声音的方向,笑道:“是啊!可那是从前,现在不一样了。山源寨现在有七千多号人,只要再努把力,明年……最迟后年,寨子里的人口肯定能过万。”

大殿里再次一片哗然。

“前年到现在,才三年时间,乖乖……足足翻了一倍啊!”

“不止!你没听他说吗,现在都七千多了。”

“你们别打岔,让他把话说完,好好听听人家是怎么做的。”

光寿很得意,他的确有骄傲的资格:“还能怎么做?当然是跟着大王,一起种庄稼,一起挖矿石吗,一起打仗。”

他说的很简单,却很实在。

能当头领的都不是傻瓜,结合天浩此前发下的族群新规,很多人若有所思。

“我来说两句。”广胜也站了起来,他语调清晰,中气十足:“我叫广胜,是平林寨的头领。我认识大王的时间比光寿兄弟要早一些,算到现在,差不多有四年了。那时候平林寨只有两千多号人。我也想得到姓氏,成为贵族。按照族规,要么寨子里的人口过万,要么有战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贵族。我也想给子孙后代留点儿好处,可是每年缴纳的粮税至少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寨子里的人吃不饱也饿不死,就这么熬着,遇到饥荒就得杀人,要不就是把寨子里女人卖到外面……”

“那时候苦啊!寨子里到处都是死人骨头,女人根本不敢生娃,因为生了也是白生,没粮食谁也活不下去,最后就是大人孩子一块儿死。我跟寨子里的祭司和狩猎队长商量过,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得想办法改变,另找出路。”

说到这里,广胜忽然变得激动起来:“诸位,你们大概不知道以前的磐石寨是什么样。我问问你们,有谁认识以前的寨子头领孚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