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第164章

作者:七月新番

然后相互帮忙在眉毛上画红泥,乘着黎明时分,赤眉主力朝困守成昌的王师发动总攻之际,带着队伍出了林子,拔腿就跑。

虽然有了掩饰,又靠耿纯麾下几个本地人用言语搪塞,但丁壮们的眼神依然像惊骇的兔子,一路上尽是混乱的战场,官军和赤眉的尸骸倒毙于野,被弩箭射杀的、被刺死的、逃跑中死于友军践踏的。

毕竟是二十几万人的大乱战,这片点缀着尸体的旷野大得让人麻木,亏得他们早就在无盐见识过真正的鬼蜮,眼前的肚破肠流不算什么,大多数人尽量看着前边人的脊背,只想活着走出去。

他们都是来自豫州的丁壮,虽然也多是被强拉来的穷苦人,可赤眉哪管那么多啊,路上常见赤眉逮到了官军后,让他们跪在地上,用当地话询问,答得上来,活;答不上来,死!

赤眉平日里不舍得用刀,刀砍到骨头会钝,处死的方式是命令对方将衣裳鞋履统统剥了,然后赤眉战士举着块大石头,就往官军后脑勺砸去!一下,两下,直到脑浆迸裂。

然后赤眉军就心满意足带着没沾到一滴血的衣裳离开,他们想要过一个暖和的冬天,不会放过任何一点织物。

彭宠带领的豫州丁壮没有一个人试图去救“袍泽”,他们早已麻木,只希望自己安全。

倒是耿纯忽然想到:“若是伯鱼在此,靠着他会各地方言的能耐,肯定不会被认出来,指不定会反过来混入赤眉高层,做个‘第五巨人’呢!”

偶尔他们也会被机敏的赤眉军阻拦刁难,耿纯这时候便发挥了他文武全才的能耐,指挥丁壮们持刀兵将阻拦者手刃,然后迅速撤离。

渐渐走出了战场范围后,赤眉少了,那些最早溃散的官军却多了,瞧见耿纯他们一身赤眉装扮行来,都仿佛见到了鬼怪,或稽首求饶,或仓皇而奔,成昌一战将他们吓破了胆。

而在这片黄泛区的平原上,都是溃不成军的,疲惫而潦倒的王师同僚。

耿纯若有所思,叮嘱彭宠等人:“将赤眉洗掉,换回官军旗帜。”

清点人数,才发现仍有五百多,靠着耿纯的机智,他们没有损失太多人,顶多有掉队被抛下的数十个倒霉蛋,希望他们能保持缄默,不要被赤眉认出来。

但危险仍然存在,成昌之战结束了,赤眉军的三老、从事以数百上千人为单位,依然向外围搜捕官军,必须继续走。

此外,已经缓过神来的官军校尉、军司马们也在收拢残部,即便做打家劫舍的乱兵,也得人多才行。但瞧见耿纯他们保持建制,还都保留着武器,也不敢贸然来犯。

而耿纯也开始竭力让自己收拢的小部队壮大。

彭宠对此不解,以现在的人数撤离不是更快么?何苦要一路收拢残兵?

“伯通肯定见过大雁吧。”

耿纯抬头,指着南飞的鸿雁,地表上人类的自相残杀仿佛不关它们的事。

“大雁飞成两行,或为人形,老弱与受伤的被挟在中间,几百只小翅膀变成两只大翅膀,能飞万里!”

耿纯就打算组建一个雁群,而不是各自乱撞的小麻雀。

而他也自有号召残兵们加入的筹码。

每到一处亭舍、里闾,耿纯都纵马跑到那些垂头丧气坐在地上,靠在树旁,不知未来去往何处溃兵处,自来熟地聊开了。

定陶在南方,被赤眉主力遮蔽,耿纯暂时没法去找父亲了,但他并不打算空手而归,第五伦不是在为兵力不足发愁么?

耿纯笑着邀约各路溃兵、壮丁们:“汝等,可听说过河北魏成郡?”

……

第190章 董王

大野泽与后世的梁山水泊地域重合,处于梁宋齐鲁之间,乃是济水中游的蓄水大湖,方圆数百里,山幽水深、灌木林莽。天下承平之际,这是梁王、昌邑王等诸侯的游猎之所。到了乱世,则是盗跖、彭越等大盗落草为寇之地。

领导了湖畔“梁山赤眉”的董宪,他的身世和楚汉之际的彭越差不多,都是打渔的苦出身,朝廷搞什么五均六筦加大对渔猎的苛税后,他落草做了盗贼,聚集了一帮渔家少年,又乘着赤眉兴起之际窃其名号,果然吸引了更多人投奔,半年聚众数万,成了气候。

但和当初坐等“两龙相斗”,反秦时全程摸鱼的彭越不同,董宪却成了抗击朝廷大军的主力,先击退太师王匡五万大军,又率部赶赴成昌合战,一举击溃了东征王师。

董宪虽然出身底层,但可没少听彭越等人从黔首翻身跻身名王的故事,满脑子都是王侯将相那一套。

先前他号称赤眉别部,就让别人称自己为“将军”,如今得到大胜,董将军名望即将遍布兖州,董宪就更是志得意满,野心滋生,觉得自己未来可以做一做……

“董王!”

但这名号现在可不能亮出来,董宪琢磨着,自己现在顶多就一个吴广,真正引领天下首义的“陈胜”,还是泰山赤眉樊崇,如今王师已溃散,是时候跟他会面,商量赤眉军接下来的去向了。

虽然一起打败了官军,但两部互不统属,连口音也不大一样,为了避免火并冲突,梁山赤眉驻于成昌之南,居太师王匡故垒。泰山赤眉居成昌之北,吃着更始将军部众丢弃的粮食。

既然对方强而自己较弱,那主动登门的姿态就得摆出来,董宪让人带上些甲胄之类的战利品,前往樊崇驻地。董宪虽然出身低,如今赢了大仗,也开始讲究排场,让人将太师丢弃的仪仗扛着,身披一身缴获的甲胄,擦得铮亮。

董宪得到几位“卒史”一路指引,走到更始将军大帐时,却见到一群蓬头垢面的赤眉战士挤在外头烤火,为首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汉子,额上褐土还未洗去,正哈哈说笑着与旁边众人分食缴获的粮食热饭,不用碗筷,脏兮兮的手握着一捧,黄色米粒粘在他的浓髯上。

再一抬头,瞧见被高高悬起的廉丹头颅,因为被无盐人痛恨,廉丹的尸身居然被与他有血仇的当地人分食,连眼睛都被抠走,只留下两个血窟窿。

这时候大帐被掀开,一位气宇不凡的中年人走了出来,有硬朗的直子,衣着得体,身被铁甲,站在与农夫无二的赤眉当中犹如凤立鸡群。

董宪下意识以为这就是樊崇了,遂朝他作揖:“樊王!”

此人一愣,连道误会:“我乃赤眉从事,琅琊临沂人徐宣。”

徐宣在县里当过狱吏,还读过《易》,不但有文化,还会阴阳卜算,在赤眉军中是二把手,他已经听说董宪要来的事,只引导他走到帐外团团坐的赤眉战士处,指着那位吃粟米糊了一胡子的浓髯大汉道:“这位才是樊三老!”

这是董宪万万没想到的,这樊崇除了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外,身上竟无任何能凸显他地位的装饰,衣着与旁人没什么区别。

“樊王……”董宪只好上前见礼,不料对方却板起脸来:“再称呼我王、公、将军,我可要翻脸了!”

董宪听愣了,他原本还想按照投靠自己的那几个读书人所言,吹嘘樊崇:“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新,功宜为王。”

然后来个成昌相王,彼为樊王,他为董王呢!

徐宣连忙对董宪道:“泰山赤眉里没有什么高低贵贱,虽然有三老、从事、卒史,但平日里,众人都是以巨人相称。”

这是什么狗屁规矩?不是为了做人上人的话,造什么反?董宪根本无法理解,但既然在人家的地盘,又想约樊崇做大事,只能告罪。

直到他改了称呼,樊崇才露出了笑,只唤董宪坐下,谈起这几日的战事来眉飞色舞,对董宪感激泰山赤眉来救则摆手道:“不必客套,既然都叫赤眉,那便是一家人!”

不多时,另一支参加成昌之战的赤眉领袖,“大河赤眉”的女头领迟昭平也来了,她的打扮则是故作神秘,毕竟人设是仙姑。

赤眉三巨头就此汇拢,开始谈及今后的去路。

董宪说道:“樊巨人年初时杀了景尚,败官军两万,如今吾等又杀更始将军廉丹,击溃官军十万,赤眉天下无敌,只要樊巨人带着吾等挥师向西,我看这濮阳、定陶都能打下来!”

朝廷为了打这场仗已经府库空虚,几个月内再征召不出十万以上大军来讨伐,关东诸郡绝不是赤眉对手,他们正好可以趁机发展势力。

“我提议,往西南走,去打定陶城!”

董宪说起定陶的富庶,简直是眉飞色舞:“定陶是大都会,粮仓里的食物足够三部赤眉吃一整年,又是天下之中,家家户户门口挂着丝绸,占据了那儿,就能将整个梁楚囊括到手中来。”

不料迟昭平却出言反对:“定陶才被官军十万人吃了几个月,哪还有什么余粮,樊巨人,依妾薄见,还是应该向北走,去打河北!”

迟昭平描述了魏地的安定,笃定地认为那里一定储藏着大量粮食,当然,她最终的目的,还是带着赤眉大队人马进攻元城。

“杀了更始将军还不够,只有烧了王莽皇庙,掘了他的祖坟,肯定能得到更多人响应。”

二人都有各自的目的,在那苦劝樊崇,倒是樊崇就一声不吭地吃着手里的米,末了抹着嘴巴道:“冬天快到了。”

“要论暖和,何处能比得上故乡暖啊。”

“我想家了。”

樊崇站起身来,看着坐在他周围各有创伤的赤眉战士们道:“众人也一样。”

他当初只是一个普通农夫,因抗税被官府逮了,鞭打一夜后杀了税吏落草,其余人也差不多。

“过去是被官军拦着堵着回不去,可现在,谁还拦得住吾等?是时候去将吾等丢掉的物什,夺回来了!”

被豪强兼并的土地、被官府强取的租税、离散的父母妻女、还有他们原本平静安乐的生活!

樊崇高兴起来:“明天,就带着所获的粮食衣物散伙,想回泰山的回泰山,我要带着跟我几年的老兄弟们,去往故乡琅琊、城阳、东海!”

这不一定是徐宣等三老、从事们想要的,也和董宪希望能效仿陈胜吴广,做强做大,王侯将相的目标相背。因为东海等地在东方,在天下的边角角处,一旦去了,如何再主导反新大业,如何号召天下人响应?

但这肯定是底层赤眉战士渴求的,赤眉士卒们也打累了,如今缴获颇丰,确实应该回家炫耀炫耀,都欢呼起来。

樊崇抿了口酒,看着目瞪口呆的董宪,以及只能依靠自己的迟昭平:

“什么定陶、魏郡,都是好地方啊,汝等去罢,我就不同行了。樊崇只想带着众人,打回老家过冬去!”

……

“经此一役,赤眉已成陈胜吴广之势啊!”

在带着一群溃兵去往魏成郡的耿纯眼中,赤眉打完成昌之战,已经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去岁关东大灾,飞蝗遍地,不止是大河沿岸,各州郡加起来,流民数量恐怕已经超过了汉武帝时的两百万,百姓对新政的忍耐已经到了一个极限,此为天时。

而赤眉大败官军,太师王匡西奔,洛阳以东再无一支万人以上的王师阻挡赤眉,耿纯想着,自己若是赤眉领袖,当务之急是统合梁山、泰山、大河诸部,然后便聚十万之众,西取济平……

没错,就是他老爹耿艾做二千石的定陶,这让耿纯越发焦急。

“定陶自春秋以来便是天下之中,南临淮、泗,北走卫、魏,当豫、兖之道,控梁、宋之郊,自古四战用武之地也。赤眉必围取定陶,然后遣一将夺卫地濮阳,扼大河之津。此为地利。”

“托了李焉帮忙,他不是四处宣扬什么‘江湖有盗,自称樊王,姓为刘氏,万人成行’么?若我是樊崇,一定会应了这谶纬,在定陶,这汉高称帝之处,宣称自己是汉家刘姓宗室,又能骗一群士人拥戴,陈胜初建张楚之势必成!”

只要这旗号竖起来,人和也齐了。郡县苦新者,四处遍布的刘姓豪强,必刑其长吏,杀之以应赤眉,很多地方甚至能传檄而定,朝廷重新征兵东讨前,成皋敖仓以东只怕不保。

巧了,太师王匡也是这么想的,这才一路奔逃千里,直接往洛阳去了。

耿纯唯独没料到,那樊崇战术上简直是个天才,没有建制的情况下让十万人跟着他干,但在战略眼光上,却是一言难尽,说白了就是目光短浅,不考虑长远,想去哪就去哪。

不管如何,此役之后,形势大变,他们耿家的“三窟”之一定陶成了最危险的地方,所以耿纯才念着要给魏成郡多拉点兵卒,壮大第五伦实力,抵御赤眉的同时……

“也能让我在魏成,多些说话的底气。”

所以耿纯在招揽残兵时越发卖力,兖州皆已大乱,河北俨然成了上佳的安身之所,溃兵败卒们如同惊弓之鸟,生怕赤眉追来,听说魏成有大河阻隔,都被耿纯说了一通那里的稳固,都纷纷加入其中。

越往西边走,他们的队伍就越是壮大,并且不断有散兵加入,保有建制的队伍瞧着让人信任。

路上没吃食时,耿纯直接带着众人号称赤眉,打下一个本地豪强的小堡垒,取其存粮之半,却没有害土豪的性命。

至于那些想要乘机祸害妇女的,被耿纯下令处死,不知不觉,他已经成了这支败兵的首领,众人都争着表现,希望过河后能得到更好待遇。

到十月初,他们抵达白马津时,队伍已经长了很多倍,粗略数下来,起码三千人,而耿纯一路号令呼喝,嗓子都喊破了。

魏成郡已经得知了成昌大战的结果,第五伦也料到,除了避难的百姓富户外,必有残兵败卒慌不择路欲遁入河北。

对岸的黎阳县渡口驻军增加了一倍,甚至派人一队人来到治亭郡白马津地盘上维持秩序。

但还是没想到,会一次性来这么多溃兵,居然还是保持建制的,守军大为警戒,直到耿纯出面解释,又让彭宠留在南岸维持秩序,他渡河去与第五伦说明情形。

在船上回首,耿纯看到了三千对期盼的眼睛。

哪怕收拢的败兵良莠不全,哪怕里面有人屠过无盐,但耿纯决定,自己一定要说服第五伦,让他们渡河。

只有这样,他耿纯才能和马援一样,手里有了兵。倘若日后定陶当真被围,耿纯要跟第五伦“借兵”去救老父亲时,也不至于开不了口。

这就是耿纯公义之外的私心,魏成郡丞一职,不再是给朋友帮忙,得当成宗族容身之所来经营了。

踏上北岸时,却见第五伦深衣大冠,身披裘袍,已亲临渡口,正在翘首等他。

耿纯跳下船,似乎恢复了往日的洒脱,哈哈大笑着往第五伦走去,对朋友的称呼却发生了悄然变化。

“郡君,我收拢了三千兵卒来投奔魏成,此事值得欢庆么?”

第五伦听着耿纯嘶哑的嗓音,靠近时又瞧见他担忧局势和父亲安危,数日未眠的满眼血丝,能想象一路的不易。遂走到河边,竟解袍给被河风吹得哆嗦的耿纯披上。

上一篇:这个剑修有点稳

下一篇:渡劫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