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94章

作者:殆火

不过这只是做做样子,他很清楚,纣王特意更改朝贺礼物,就是为了针对诸侯,进一步打压诸侯贵族,甚至剥夺一些诸侯的爵位。

崇侯虎心甘情愿,哪怕纣王现在让他交出北伯侯一切权柄,入朝做一个普通臣子,也绝无二话。

他深知自己不是当今纣王的对手,绝无可能对付得了如此明君,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对着干呢?

顺着纣王的想法去行动,才是明智之选!

而且他发自内心对纣王的所作所为感到钦佩,明君,更是仁君。

崇侯虎进了朝歌城,用力深吸一口气。

还是原来的味道,一如既往的沁人心脾。

“申道长,这便是朝歌了,不如先在我府中住上些许时日,道长有此大功,陛下必然不吝封赏。”

崇侯虎对着身边的道人说着,他碰巧遇到了北海伯的朝贺使节,这才发现,纣王竟在北海做出了这么大的谋划。

鬼方归附!而且是举族内迁啊!

这是无数先王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武丁先王堪称不世明君,也只是将土方、鬼方驱逐,却不能收他们的心,让他们心悦诚服。

可纣王做到了!

申公豹轻轻摇头:“侯……侯……侯爷,谬……谬赞了,贫……贫……道不过是……是按陛下吩……吩咐所做,无……无……无足挂齿。”

崇侯虎一脸便秘的表情,这道人什么都好,博学多才又道术通玄,唯一缺点就是口齿不灵,据他所称,这是先天缺陷,就算修道有成也无法弥补。

不过申公豹的确在游说鬼方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他相劝,鬼方也不会这么快归附。

崇侯虎渐渐明白过来申公豹为何能说服鬼方,这说话速度,没人愿意和他促膝长谈,还没听出个子丑寅卯就不耐烦了,可对方偏偏又有大法力,只能耐着性子听下去,为了快速结束对话,便会产生一种达成共识的心理。

申公豹还在一边结结巴巴的说着,崇侯虎一边应着,一边看着街市分散注意力,不然非得被申公豹逼疯不可。

看着看着,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喊道:“赵将军,赵将军留步!”

那人正是赵丙,赵丙是苏护家将,苏护归北伯侯统属,两人有过一面之缘。

赵丙听到有人喊自己,一回头,一看,前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忙是跑来问好:“见过侯爷。”

崇侯虎疑惑道:“你不是调到了北疆吗?是长城出什么事了?”

今年的朝会很特殊,要进贡花石纲,所以除了各路诸侯,就连原本不回来朝贺的各关守将都来了。

飞廉如果不是因为要处理鬼方,也少不得亲自跑一趟。

唯一特殊的就是长城守卫军,作为长城边唯一一支军队,即使是朝贺也不能轻动,而且他们也没空搜集花石纲。

长城守卫军的副将赵丙来朝歌,必定发生了战事。

赵丙答道:“大捷,苏将军领军冒雪北上,突袭土方,杀敌数万,收获牛羊马匹无数,一举擒获新任土方首领伊上斜,我正带着伊上斜等土方贵族来朝歌献降书。”

崇侯虎倒吸一口凉气,纣王到底有着何等战略眼光?

鬼方蠢蠢欲动,现在直接内迁归附了,土方南下围城,首领被杀了,逃回去没多久,新首领又被抓了,还屈辱的亲自来朝歌献降书,一环扣一环,这岂不是说,大商北方再无战患?

崇侯虎又觉得有些不对,道:“这等大功,你们苏将军为何不亲自来朝歌请功?”

赵丙无奈答道:“土方大将乌黎带着一些人马,趁着夜色往更北处的地方逃窜,苏将军领军继续北上追杀,劝不住……”

好吧,苏全忠什么性格,崇侯虎也了解一些,也是跟着笑笑。

“正巧,我身边这位申道长也有方外蛮夷的消息呈禀陛下,我带你们二人一同前往皇宫请功。”

三人一同往皇宫走去,没想到却被尤浑拦在了宫外。

“尤大夫,陛下这是何意?”崇侯虎有些懵,陛下怎么能不见这等开疆扩土平定蛮夷的功臣?

尤浑一脸难色:“这……这……我也不知道啊!前不久就有东夷叛乱与百越叛乱的消息传来,可全都被陛下压了下来,说是朝贺之前不许议论任何有关蛮夷的战事,太不吉利……”

尤浑说不知道的时候,一般都是真的不知道。

崇侯虎皱起眉头,他竟是没想到东夷和百越突然叛乱,若只是一地,倒也能平,可两地齐齐发难,大商的处境就有些为难了。

纣王英明神武,不可能想不到这些,不早日处理战事支援边疆,必然生变,这根本是在耽误战机啊!

到底是为什么呢?

崇侯虎苦思冥想之际,陈塘关总兵李靖与三山关总兵邓九公结伴前来。

尤浑看着两人身上的甲胄,心头一紧。

陈塘关在东,守东夷,三山关在南,守百越。

今年的朝贺虽然各地总兵亲自前来,可东夷、百越叛乱,一关总兵必定走不开,现在两人亲至,一定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多半是看到朝歌久不发兵支援,怒不可遏,甚至不惜披甲入宫而谏。

尤浑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只得硬着头皮复述纣王的原话:“两位将军请回吧,陛下不会见你们的,有关东夷、百越的战事,陛下说过,朝贺之前不可说得半句,要留到朝贺之时,与各路诸侯商讨对策。”

尤浑虽然不聪明,但他也能看出来,如果借用诸侯的力量,东夷、百越不足为虑,可若是在朝贺时提起,必然为诸侯所指责!

此前土方南下,加上现在百越、东夷叛乱,诸侯绝对趁机发难,到时候,纣王声望一落千丈,再无可能让诸侯臣服!

尤浑只能在心中感叹纣王的仁慈,为了减少大商将士的伤亡,不惜以自身名誉为交换,让诸侯出兵,可……

诶。

李靖与邓九公听尤浑说完,先是一愣,忽而对视一眼,目中清明。

两人又说笑着离开了,丝毫不像什么战事紧急的样子。

尤浑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两人都被气乐了?

“二位且慢!”

崇侯虎察觉到不对劲,连忙跟上,我都还没明白呢,你们俩就明白了?!

三步并作两步,带着申公豹、赵丙,便追上了两人。

……

第127章 文明观球

东夷和百越战事,竟然停了!

虽然仍有摩擦,但并不激烈。

晁雷跨海击东夷,让东夷顾此失彼,原本联合在一起的东夷各部族产生内讧,谁都不愿意尽起族中之兵大举西进!

带领着百越叛乱的于越王被麦云刺杀身死,百越一时之间陷入混乱,谁都不服谁,根本无暇北上!

崇侯虎恍然大悟。

晁雷是谁派去的?

纣王。

水师是谁下令建设的?

纣王。

麦云是谁派去的?

纣王。

让麦云行大义的戏曲,又是谁编的?

还是纣王。

这分明都是计划好的!

东夷、百越叛乱,全都在纣王的计划之中!

纣王让尤浑告知前来请功的总兵严守其口,这样一来,知晓叛乱已平的就只有纣王以及各地守将,正赶往朝歌朝贺的诸侯不可能得到消息!

这样一来,只等朝贺之时,遣人奏报各地叛乱,表面上与诸侯共同商议平叛事宜,等待诸侯以此为由发难,再让李靖、邓九公等人出面,直言叛乱已定,便能在震慑诸侯的同时,看看那些别有用心的诸侯到底是谁!

而这些别有用心的诸侯,就是纣王想要以花石纲所打压的诸侯,这真是丝丝入扣的计策啊!

想通透后,崇侯虎决定带着几人去喝酒,快活快活,他在朝歌带了许久,也算半个本地人。

毕竟申公豹、赵丙、李靖、邓九公各自代表一方,又有平蛮夷之功,朝贺过后必将一飞冲天,交好一番不亏。

崇侯虎挑了家酒肆,朝歌作为果酒最开始兴起的地方,已经比原来多出了不少酒肆,口感方面也独具一格,人们竞争,也开始研究起秘方来,这家酒肆,味道独特,据说野果都是从西岐采摘的。

侯爷、总兵、副将,本该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现在却坐在一桌,如火如荼的聊着。

因为他们在这一刻有了共同话题,那就是吹纣王如何英明神武,如何料事如神,如何运筹帷幄。

而且他们还颇有默契的积极向申公豹劝酒,你喝你的,要吃啥要喝啥随便说,有求必应,少说几句话就行了。

申公豹倒也乐得如此,喝着小酒,一双眼睛滴溜溜转着。

还没喝到一半,一个身处华服的人进了酒肆,看到几人一愣,忙是走近前来:“姬昌碰巧遇到几位,不如再加一人共饮?”

崇侯虎放下手中的酒杯,姬昌……?

他微微眯眼,谁不知道西伯侯家里那点破事。

文丁时期起西伯侯一脉就被猜忌,别看现在姬昌表面上没有反心,对纣王言听计从,可指不定心里在想什么。

这次朝贺就是纣王特意用来敲打姬昌这类诸侯的。

崇侯虎心中感慨,这些人蠢笨如猪,称什么诸侯,还不如称猪侯,你们是不可能斗得过纣王的!

姬昌并不在意崇侯虎的小眼神,这人简直是诸侯之耻,他更在意身着甲胄的李靖、邓九公。

看两人如此,定是想要披甲上谏,但却被拒绝了,借酒消愁,估计连纣王的面都没见到。

别人不知道百越、东夷反叛的事情,他可比谁都清楚,毕竟他就是幕后黑手。

朝歌没有发兵,估计纣王是想隐瞒其事,先安然度过这次朝贺,将蛮夷叛乱的影响降到最低,再思良策。

姬昌心中冷笑,不可能的,纸包不住火,只要在朝贺那天以此为由发难,再怎么隐瞒,都隐瞒不了事实。

想到这里,姬昌殷勤向李靖、邓九公劝酒,纣王如此行为,边关将士最容易心生不满,这两人都是以后起事能够争取的对象。

连带着两人酒席间对纣王的夸赞,也被姬昌理解为了反讽。

因为两人言语间竟然没有提到有关蛮夷的事情,就连姬昌若有若无的试探,也没能引出半句话,分明是被纣王的不作为气坏了。

酒后各回各家,崇侯虎等人因为大商有明君而欣喜,姬昌则因为大事可期而欣喜。

总之,有着截然相反心思的两波人,竟都是尽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