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7章

作者:殆火

但,我们不怕。

因为我们是天子近卫。

“吾等乃天子近卫!”

殷破败望着一名同僚喊着口号,义无反顾的冲向袁福通,以肉体之躯阻挡奔跑中的快马。

很快就被一枪刺于马下,大肚子被破开,血水流的一地。

后悔吗?不后悔,我们是天子近卫。

他们不像恶来将军生撕虎熊,不像孔将军道法通玄,但他们是天子近卫。

一个又一个的近卫冲了上去,前赴后继,以血肉为盾,以筋骨为墙。

“吾等乃天子近卫!”这声音,比任何时候都要响亮。

殷破败热血沸腾,他也冲了上去。

自己不是又破又败,他要破尽一切与纣王为敌的人,他要败尽一切与纣王为敌的人,因为……

“吾等乃天子近卫!”

殷破败感受着长枪入体的冰冷,没有一丝后悔。

身为天子近卫,自当为天子战死沙场。

唰。

一道光芒落下,袁福通定在马上,手中长枪脱落,坠马。

枪尖就点在殷破败的肚子上,有点疼,但最近伙食好,肚子上脂肪多,没伤到内脏,不碍事。

殷破败倒下的前一刻,他看到了淡笑的孔宣,看到了坐在中军不动如山的飞廉。

不愧是陛下钦点的将军,这等风姿,常人望尘莫及。

其实飞廉是被吓坏了,吓得动都不敢动,妈的什么玩意,一个抱头鼠窜的袁福通突然要上演乱军之中取上将首级?

幸好,有他们。

缓过来的飞廉看向满地的尸体,看向只剩下不到三十人的近卫,满是赞叹。

……

朝歌,九间大殿。

也就是朝会的地方。

“请大王三思!”

闻仲一回来,就抢了黄飞虎武将之首的位置,此时正拜倒在地,忠心劝谏。

在他身后,黄飞虎等一干武将同样拜倒在地。

他们的目的,是阻止子受继续练兵。

我就不听。

子受坐在宝座上,无动于衷。

闻仲从北海回朝之后,就一直在劝阻子受训练近卫。

这算什么训练啊?大跨步?歪七竖八?这是士兵吗?这是亲卫吗?

下次出行,这群肥头大耳路都不会走的亲卫撞倒几个老头老太太被索赔事小,影响帝王形象怎么办?

天子近卫就这模样?

天子的形象可见一斑。

子受当然不同意,就靠他们收割昏庸值了,你闻仲再怎么劝我都不听,我就不听,我昏君啊!

已经一个月了,闻仲每次朝会都在耐着性子劝谏,子受一概敷衍了事,这种行为,也能增加些许昏庸值。

等闻仲啥时候沉不住气了,仗着三朝太师、托孤重臣的名义,指着自己鼻子骂一通就完美了。

最好再用雌雄鞭来几下,疼肯定疼,但昏庸值铁定暴涨。

子受就等昏庸值结算的时候换几粒丹药吃吃,这辈子还没体验过修仙是什么感觉。

闻仲劝谏完之后,黄飞虎也开始附和。

一开始黄飞虎是不在乎的,要练就练呗,可当他发现,纣王因为日夜操练近卫而不进后宫的时候,就觉得事情很严重了。

他老黄家可是外戚,除了自己家世传承外,宫里的妹妹也很重要。

自己的妹妹黄贵妃连孩子都没怀上,纣王怎么就不宠幸了呢?

即使生不出孩子,平日里吹吹枕边风,探听些消息也是好的。

子受其实也不想,美女谁不爱呢?后宫妃子他见过,最低都有七分。

但不熟,不好意思下手,再者万一被戳破穿越者了怎么办?

只能徐徐图之,最直接的昏君方式沉迷美人裙下,暂时实施不了。

“北海急报!”

这时一名传令兵也不知跑死了几匹快马,冲到了大殿上,刚将竹简拿出来,就口吐白沫倒在地上。

“拖下去埋了吧。”子受挥挥手,强忍内心激动,一定是飞廉平叛失利了吧?

就是有点对不起牺牲的大军。

想到这里,子受心情又复杂起来,自己这么做应该吗?为了当昏君,白白葬送了大军性命?

一名亲卫挺着大肚子趾高气扬磨蹭半天,才走到传令兵身边,探了探鼻息:“禀陛下,他还活着。”

子受心情仍旧复杂,想了想,道:“给他修个好点的墓,总归是要死的。”

听听,这是人话?

活人被奖赏了一座坟墓,这行为肯定够得上昏君标准。

传令兵到一旁交给太医诊治,竹简传到子受手上,刚看几眼,手一抖,掉了。

这下他不复杂了,平叛成功,袁福通授首。

里头用词是大胜。

一个文官会带兵打仗呢?

一个文官能一个多月就安排封神演义里闻仲十五年才搞定的袁福通?

竹简滚落到闻仲脚底,闻仲捡起来粗略看了几眼,不出所料,平叛成功。

但让他惊讶的是,飞廉为百名天子近卫所表的功劳。

他们到底有着怎样一种悍不畏死的精神?用生命为主将阻挡敌人?

一瞬间,一切都不重要了。

形象?不重要,步伐?不重要。

天子近卫能悍不畏死的用生命保护天子,这就够了。

闻仲带着惊喜的表情,山呼大王圣明。

将竹简上的内容念完后,文臣武将都跟着山呼大王圣明。

一边的太医也跟着喊了起来。

子受黑着脸,不知道这家伙凑什么热闹,一看,得,传令兵真死了。

第9章 冷静分析

听着一阵阵的山呼,子受心里很不是滋味。

昏庸值跑了,仙丹跑了。

冷静分析,稍加思索。

这里头一定有问题。

子受回忆竹简上的内容,有了,问题出在孔宣身上。

孔宣是谁他当然知道,准圣级的人物,圣人以下无敌手,他出手北海叛军能蹦跶几时?

问题就在于,飞廉那个王八蛋怎么想到把孔宣带去平叛的?

我看过封神演义你也看过封神演义?

不应该啊!

一切只能归功于巧合,以及帮飞廉调走孔宣还不上报的黄飞虎。

要是当时黄飞虎及时上报给自己,自己将孔宣留下,这场胜仗一定能够避免。

不过也好,这就是惩罚黄飞虎的理由,镇国武成王声望很高?我先给你贬个官。

再然后,是那百名近卫。

按照子受的想法,大敌当前,这些人不临阵脱逃都是好的,怎么可能一个个冲在最前头,用生命给主将挡刀?

可他们偏偏就这么做了,于乱军中护住了飞廉,整支平叛大军敬佩不已,连孔宣都甘愿让他们居于首功。

天子近卫平叛首功?

当然是大王训练的好啊!

一个个近卫如此忠肝义胆,帝王又该如何英明神武?

子受甚至都已经想到大军回朝的场面,一定已经在大军心目中竖立了一个明君形象。

近卫是他练的,主帅是他换的,就算想辩解都做不到。

还是教育不完全,跋扈心态没竖立好,大成之前不能把近卫外派了。

闻仲不劝了。

大王这兵,练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闻仲看着子受身边的几名近卫,怎么看怎么顺眼。

肥头大耳又怎样?没有宽厚的身板,怎么给大王挡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