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443章

作者:殆火

而现在却是几千具战死的尸体在大阵撤去后,突兀显现,哪怕心理素质再好,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恢复常态。

入阵的一万周军几乎死伤殆尽,能够站起身退回阵中的,不超过两千人,便是为首的两员将领,姬叔启、姬叔伯也是浑身带伤。

当然,商军这边的损失也不小,足足有两千余,不过在士卒素质不如周军的情况下,有这种战损,已经很不错了。

姜子牙领着残兵退去,表情有些阴郁,不过从他根本不打算收捡战场上还有气的周军士卒来看,似乎根本不是因为斗阵败了而心情不悦,更像是有什么目的没有达成。

倒是子受不愿就这么放他走,大喊道:“姜子牙,今日斗阵胜败仍在五五之数,明日……不,三日后,三日后两军再来此斗阵,不见不散!”

有了这番话语,场面依旧能看,周军也没落入下风,姜子牙不太可能特意去摇人,肯定会再斗上一斗做打算。

至于三日之后的斗阵如何解决,子受心里也已有计较。

申公豹见姜子牙退去,忽然明白了什么,若有所思的望了闻仲一眼,随后催动法力引动招魂幡,将阵亡的商周两方士卒魂魄收入幡内,足足持续了好一会儿,战场中的阴郁之气才稍稍淡去。

闻仲看着退去的周军以及满是狼藉的战场,眉头紧皱,身子微微摇晃动,一脸凝重,他也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喃喃自语道:“不可能,这般死伤,难道不怕因果业力吗?”

这等阵法很强,此前闻仲为什么不用?

其一是需要提前准备,两军交锋可没有那么充裕的时间来布下如此大阵,其二便是忌惮这因果业力了。

寻常征战,虽有死伤,但因果都分散在每个人身上,不是很明显,可一旦布阵,大阵内的因果业力,就都算在布阵人的身上了。

八门遁甲之阵内,两军合计阵亡近一万人的因果业力,以闻仲的修为能承受一时,但势必对道心有损,而且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到反噬,业力缠身,陨落身亡。

可闻仲奇怪的也正是这个,这份因果业力得分做两半,一半在他身上,另一半则在姜子牙身上,他闻仲难以承受,姜子牙就受得住吗?

更别说姜子牙仙道难成,修为还比他差好几个档次,应该更加受不住才是。

“老太师且留步。”

嗯?闻仲眉心一跳,发现申公豹喊住了自己,应道:“国师有何事?”

申公豹道:“贫道曾听闻,姜子牙乃应劫之人,此大劫之中,有七死三灾之厄。”

“七死三灾之厄……”闻仲明白了,什么七死三灾,说白了也就是个噱头,就算是圣人也不可能在大劫之中算得这么准,尤其是应劫之人。

反正多退少补嘛,要是少了,走路上不小心坠马也能算作一灾,要是多了,那就挑死得惨的算,最后凑足七死三灾,那就是算准了。

实际上的意思,是姜子牙应劫,背后有人保,无论怎么惹因果染业力,死了都没事,正好死了复活把之前的因果清算一次,然后继续作。

可闻仲就没那么深的背景了,染了因果业力后一个不慎,死了可没人帮,落下一句合该上榜了事。

申公豹语重心长的道:“老太师,陛下虽然不通仙道,但因果业力一说,还是懂的,此番鸣金,是不想要老太师晚年不详啊!”

一直到撤回汜水关内,闻仲都在思索着。

第594章 这老头莫不是被夺舍了

“好!老太师的八门遁甲之阵果然厉害!”

终于熬过斗阵的子受轻舒一口气,只怕回去之后少不得一阵口诛笔伐,毕竟大优势撤军,再宽容也会有所微词,他看了看天色道:

“今日虽然未竟全功,却也可喜可贺,众将士征战一日,疲乏无比,咱们三日之后再战,朕又调来一批舞女歌姬,接着奏乐接着舞!”

说完之后,就不管不顾自饮自酌起来。

没过一会儿,营帐内就传出了争执声。

“陛下,太师所创之阵这般厉害,可明明已经将周军围困其中出入不得,为何要撤军?”

“只要赢了这一阵,就能让周军退回西岐,我军压力大减,天下诸侯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啊!”

“就是啊,陛下,哪怕姜子牙临阵反悔,我等也能彻底歼灭一万周军,捉不住姜子牙,也能损其两员大将,大大挫败周军士气啊!”

一时间群情激愤,毕竟只要有眼睛都能看出已经胜券在握,再多一会儿就能将一万周军士卒全灭,可纣王偏偏在这种时候强行鸣金收兵,还跟姜子牙算了个五五开。

唾手可得的胜利不要,非要打个平手,哪有这样的道理?

高继能擦了擦衣甲上的血渍,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的很,刚才撤军时他听到了申公豹与闻仲的谈话,知道纣王这都是为了不让闻太师染上因果业力。

他见众将都一个个像是要纣王赶紧回朝歌,别插手战事的模样,想到平日里纣王最是包容他看重他,终于不忍,出言解围道:

“你们又怎么知道,此阵法有伤天和,若是一举而竟全功,不知道要造下多大因果,业力之下,又不知道得死多少人……”

“死什么死,人什么人?因果业力我也懂些,阵法之中,能以最小的代价击杀最多的周军士卒,为何要留手?”

张桂芳大吼的声音传得极远,显得怒极,他也是悔不当初,当时他是被纣王给整蒙了,忽然找回以前做扩音器的感觉,下意识就听命喊了出口,却不想竟然是鸣金收兵。

他越说越气,甚至就要撸开袖子和高继能开干:“今日留手,明日我们就得付出更多去对付那些周军士卒,陛下一时糊涂,你也糊涂吗?为何要撤了阵法?”

“我……”

高继能想要解释,张桂芳却不给他解释的机会,吼道:“我看你就是担心因果业力你也有份,落在了你头上阻碍修行,当真可笑!”

他嗓门本就大,这一吼吼得人尽皆知。

这……

高继能哑然无言,这张桂芳竟然猜到了自己几分心思?!

他幼时跟随妖怪修炼,走的妖修路子逆天而行,更加得小心谨慎,真要惹了大因果,业力下直接化作灰灰,谁来都救不得。

再说了,他本就是划水性子,出阵前纣王也叮嘱过该撤就撤,这不就撤了吗……

“好了!营内如此喧哗,成何体统?”闻仲三目圆怔,看得子受心头直跳,毕竟布阵的是闻大爷,取得战机的也是闻大爷,自己整这么一出,最生气的肯定还是闻大爷。

“呃……老太师说的是,老太师说的是……”张桂芳喏喏不言,讪讪一笑,和闻仲在南方呆了几年,他如今哪怕再意气风发谁都不怂,也得怂闻仲。

子受也怂,不过他坦然了,有昏庸值才能怼翻圣人打穿天道,这是封神,拳头硬才是硬道理,事都做了,该来的总得来,不就是一顿鞭子么?

只见闻仲一礼,这一礼看得子受更加心惊,先礼后兵,这是要来个大的?

“老臣以为,陛下撤军撤的有理。”

“老太师说的是,朕知错了,下次还……”子受愣了愣:“嗯?”

闻仲又是一礼:“老臣以为,陛下做的没错。”

子受狐疑的看着闻仲,老头儿你莫不是被夺舍了吧?

今天这事我做的是不对,取得战机撤军,这和十八路诸侯讨董打下洛阳后,纷纷吃好喝好各回各家一个性质,这还能对?

闻仲已经闭上了眉心第三只眼,煞有介事的分析起来:“我军在关外干等近一日,士卒们早已支撑不住,颇有怨言,必须要将领出面安抚,才能稳定军心。”

“反观周军,周军士卒皆是静静等候,毫无怨言,不仅没有半点要休息的意思,更是无时无刻保持着阵势。”

“诸位将军,西岐自姬厉开始,到姬昌,再到姬发,已有三代,粗略一算,翦商之计谋划只恐已有近百年,兵将自然必不可少,这些全是西岐正规军,个个都是精锐,绝非刚从奴隶转职正规军没几年的我军可比。”

“如此,即便我军斗阵胜了,若是姜子牙趁虚而入,率军奇袭,必能斩获无数,陛下这次撤军,则是给姬发与姜子牙留了几分颜面,也给了我军反应时间,不至于遭受奇袭,无法应对。”

闻仲这么一板一眼的分析,看似很有道理,实际上一点都站不住脚。

两军都在野外列阵,士卒的素质差距又极大,疲惫之后,确实是奇袭的好机会。

可商军这边有张桂芳,虽说只是约好了斗阵没有约好不能半道偷袭,但斗阵就是只斗阵,这属于约定俗成的规矩,要是周军偷袭,张桂芳肯定就直接吼姜子牙、姬发了,到时候局面如何,还是两说。

看着众将一脸不相信的表情,闻仲面无表情道:“今日只是试一试这八门遁甲之阵的威能,阵法在于外力,且不能时刻用于对敌,只能在绝境之时布下,哪怕今日斗阵胜了,让周军回退西岐,往后就不会再有征战了吗?”

“战阵冲杀,阵法是小道,还要靠三军齐心才是。”

闻仲不再多言,这番话已经是他拉着老脸才说出口。

他自然不想因果业力加身晚年不详,可他更不想放弃战机,明摆着优势却要撤军,这好吗?这不好。

但所有人都能说不好,唯独闻仲不能说不好,因为这是纣王为了不让他染上因果业力。

不过闻仲虽是出口解释,却没有顺着高继能的话,继续在因果业力上纠缠,而是胡乱说了一通。

闻仲知道自己在朝中素有威望,若是讲明白了因果业力,说清姜子牙的斗阵实际上是在碰瓷,想算计他,营中诸将必然不会再继续斗阵,往后斗阵也必然收力。

这不是闻仲想要的,所以他糊弄了过去,这次就算了,可下次他必不会让纣王撤军,若有因果业力加身,那便加身了罢。

见闻仲立场坚定,言辞凿凿,众将也没有再有不满。

毕竟无论是阵法还是优势都是闻太师带来的,既然闻太师说撤军正确,那就当他是正确的吧,闻太师向来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含糊,也不会畏惧纣王的强权,这么做,肯定自有一番道理。

此事带过,张桂芳出言建议道:“陛下,既然方才太师所说,周军有可能在斗阵结束之后,趁着我军疲惫偷袭,为何我军不先下手为强,趁着周军归营之际,无营盘依仗,趁机偷袭?”

张桂芳心里痒痒,尽管纣王早前就提醒不要用什么奇谋诡计,走偷袭夜袭这种小道,可他就是忍不住,尤其是今天的撤军,再怎么有道理也让他憋得一肚子气,就想找周军发泄一番。

第595章 画地为牢

“不妥!”

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子受就严词拒绝了张桂芳的偷袭提议。

这种程度的袭营,哪怕成功了,也带来不了多少战果,最多也就是提高己方士气,打压敌军士气。

仅凭这样耿直的袭营,想让周军彻底失去反抗能力,压根就不可能。

退一步来讲,就算姬发、姜子牙压根没防袭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兵折将无数,他们也不可能就此撤退。

伐周是天定的,背后还有阐教支持,周营的仙人不会坐以待毙,反而会弄得更加糟糕。

姜子牙情急之下,必然开始搬救兵,战事一旦上升到仙对仙神对神,那咱们凡人也不用打了,直接凉凉。

而如果失败了呢?

损兵折将。

大家都知道是张桂芳提出的偷袭,要算账要责罚肯定都找他,就算子受硬要背锅,也没人会傻得相信,反倒让张桂芳感激涕零。

这么一看,两不讨好的事情,子受怎么可能做?

不过……

子受眼睛一转,撤军的昏庸值被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的闻大爷给搅黄了,可张桂芳这一出,却是又给了他机会。

他猛地一拍案,将桌案拍碎,做出一副勃然大怒的样子,道:“那姬发乃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南宫适乃是文武兼备百战宿将,姜子牙则是仙道中人能掐会算,足智多谋出将入相,你们难道不知道吗?”

“张桂芳,你到底是何居心,如此戏言,岂有成功之理,想带着我军将士枉送性命不成?”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枉送性命……陛下这未免也太过夸大了吧?

论及文武、韬略、名望,周人确实算得上不错,可他们就比周人差多少吗?

再不济,也是个五五开的局面吧?

就说这西征,败确实败过,可他们什么时候败得一塌涂地,彻底没有还手之力呢?

而且提出偷袭的可是张桂芳,无人能挡的张桂芳,单杀二十几员周营大将,吼得姜子牙高挂免战牌不敢正面应战的张桂芳。

就算偷营偷不成,难道还不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