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440章

作者:殆火

“咳咳……”姜子牙轻轻摇头,其实……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不过武将都有着自己的尊严,怎么可能为这种事情就改名换姓?并不是人人都有伯邑考那样的决心,若是强迫,必然引来不满。

而且若是对方直接毫无顾忌针对姬发施法,难道姬发也要改名?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姜子牙转而着重开始说第三个办法:“改名换姓不可取,但我等可以围攻。”

“围攻?”姬发连连摇头:“姬叔坤、尹勋等二十余人追杀张桂芳,仍旧被他一一击杀,围攻有何意义?”

“并非如此。”姜子牙摇头道:“此前二十余骑追逐张桂芳会身死陨落,无外乎对这妖术不熟悉,或是第一次应付妖术心中畏惧,没有及时反应过来。”

“这呼名落马之术虽然可怕,但张桂芳想要喊出姓名,也需要时间,我等现下已经知晓其底牌,不需二十骑,只用十员将领杀至张桂芳面前,任他施展妖术,也不可能在众人接近之前喊完十个姓名。”

“这……却是有些道理。”姬发表示认可,这个简单,只需几人做炮灰,便可对付呼名落马之术,而且张桂芳虽然知道周将姓名,但未必能把姓名和容貌对上号,一旦遭受有准备的围攻,很难突围。

南宫适见此计可行,便道:“若张桂芳一直在墙头喝名,我军将领即使想围攻,也势必得强攻汜水关,可攻关的时间足以让我军将领中妖术,那么剩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将张桂芳引诱出来。”

“相父有何良策教孤?”

姬发顿时来了精神,目光灼灼的看着姜子牙。

姜子牙拱手道:“老夫有四策,不仅能够引出张桂芳,还能将商军诱杀,轻松夺取汜水关!”

“相父快讲!”

姬发闻言,大喜过望。

南宫适心里则有些不爽,姜子牙虽然是修仙的,但也是周臣,不就是有破敌之策,有什么了不起的,隔壁闻仲三朝老臣,也没见过他在纣王勉强一口一个老夫。

周人恪守礼法,对这些事情极为看重。

姜子牙并不在意南宫适的小心思,败军之将罢了,他口若悬河:“其一,休书一封与吴王,告知其大商主力已被我军拖在汜水关,让他偷袭大商东南!”

南宫适闻言摇了摇头道:“丞相多想了,我军最多只能调动西路诸侯,那吴王先前虽有吞并越王之举,野心不小,但他和天下诸侯一样,在我军击败商军取得优势之前,绝不会轻动。”

“再说了,大商东南虽无雄关,但还有张山都护的虎方,以及随时准备出兵支援的姜桓楚,吴王又岂敢出兵?”

姜子牙笑道:“若姜桓楚离开临淄呢?”

南宫适疑惑道:“大战已开,姜桓楚仍旧坐镇临淄,就是因为要防备其他各路诸侯,不到万不得已,又岂会离开临淄?”

姜子牙看向姬发,见姬发同样有此疑问,才面露笑容,拱了拱手,继续道:“大王,这就关系到老夫的第二条计策了,北海有一妖王,名唤龙须虎,其少昊时出生,修炼千载,采天地灵气,受阴阳精华,已成不死之身,加上纣王因其……其……嗯……因其所画书册引得妖族不满,只需老夫下令,龙须虎定然携妖兵攻打北海。”

“且慢。”南宫适打断了姜子牙的话语,不解道:“攻打北海又有何用?北海伯飞廉曾平定袁福通与七十二路诸侯,听闻那袁福通也身怀法力,只一个龙须虎与妖兵,真能威胁到北海?”

“南宫将军有所不知,飞廉不过尔尔,其麾下总兵孔宣倒是颇有法力,不过孔宣先前去汜水关送梧桐木之后,便闭关苦修,北海防御薄弱,大有可为。”

姬发目光微动,立时明白过来:“北海地处偏僻,除却盐池等营生外,无法威胁到大商统治,相父的意思是……”

第588章 耳背

“不错。”姜子牙双眼微眯:“威胁北海是假,截断姜文焕与黄飞虎的后路是真。”

“姜文焕与黄飞虎征讨西羌,几乎倾尽全力,无暇顾及后方,而妖兵一旦危及北海,便可断其后路。”

“姜桓楚仅有姜文焕一个独子,若是姜文焕退路被截身陷险境,大商又无余力可派兵相救,必然亲自领军解围,而吴王见姜桓楚率兵离去,必会派兵试探!”

南宫适不再多问,神色有些黯然,无论是龙须虎还是孔宣,他都一无所知,他自问如果能掌握这些情报,也能定制出类似的计策,可惜凡人对仙道的了解总归太少,他也做不到号令妖王这种程度。

姬发则没有太多别样的心思,认真思考着姜子牙的计策。

姜子牙的计策很不错,两策呼应,一但成功,姜文焕与黄飞虎自身难保,还能解伯邑考燃眉之急,甚至吴王还有可能捅了大商后门,从而让天下诸侯群起伐商。

而且没什么风险,这是最关键的。

不过这两计还不足以帮助他们诱杀张桂芳攻取汜水关,因而姬发闻到:“相父后两策为何?”

姜子牙继续说道:“令北海妖兵威胁北海,一旦飞廉无法守住北海,可抑制大商士气,缓解我军士气不振,吴王北上,加之大商境内本就有山贼称王混乱不堪,多方齐下可使大商内忧外患。”

“此二策联合使用,纣王必定会放弃汜水关,回军朝歌镇压全局,西征兵力必然大减,而我军却是大商不得不面对的威胁,纣王极有可能在回军之前尽力攻伐削弱我军,这便是我等击杀张桂芳的机会。”

“等龙须虎压北海,姜文焕出兵后,便可开始后两策,先休书一封于伯邑考,让其率已解围的西羌骑兵南下相助。”

“另外,供应钱粮支持姜文焕西征的贵族,见到战事不利必然另生他心,可派人许以重利,让他们速速转投我方,彻底断绝姜文焕与黄飞虎补给,保证纣王后院起火,加快其回军速度,使其顾此失彼。”

“不错!”姬发已经渐渐理清了思绪,道:“兄长一向与我交好,羌人虽然劫掠西岐,但现在已在兄长的掌控下,我若有求,他必会来。”

“这剩下的第四策,孤已经明白了,除了前三策外,还需另遣一员将领,领一偏军北上,一则安兄长之心,兄长初定西羌便遭姜文焕猛攻,虽掌控羌人,但未尽全功,族中定有不满之人,这支兵马便可作为兄长臂膀亲信,镇压不臣。”

“二则接应西北投诚贵族,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放心施为,以免再有黎侯之事。”

“领军之将孤也心有所属,便派十五弟前去,十五弟向来与兄长交好,又在大商之中做了多年内应,此前办事不利,非他之过,这次便是最好的人选。”

姬发口中的十五弟,便是之前逃回来的姬高,多重考虑,他的确是最适合的人选。

“大王说的是,老夫并无异议。”

姜子牙一拱手,姬发说的正好就是他的第四策,连领军人选,也一模一样。

南宫适见四策完毕,本待回营休息之际,突然想到了一处不足,便道:“丞相四策虽好,可皆需不少时日才能见效,眼下已是十一月入冬,兵马难行,更是拖长了行军日程,而今敌强我弱,商军士气高涨,我军暂时拿张桂芳没有办法,还得防备商军强攻啊!”

姜子牙笑吟吟道:“老夫已有安排,就看闻仲、申公豹之流敢不敢应战了。”

……

却说子受与闻仲领着一小股兵马来到了周营附近。

周军在汜水关西北方二十里外安营扎寨,大营由姜子牙亲自督建,依山傍水,无懈可击。

闻仲此来自然是探查周军大营情况,子受跟着来,则是看看有没有忽悠住闻大爷的办法。

子受与闻仲来到一处山岭上,远远望见周军营寨,他反复打量许久,得出了一个结论,姜子牙多半有强迫症,这大营是左右对称的。

至于这大营是否有什么门道,以子受的用兵水平肯定看不透,不过这并不妨碍他胡说八道:“以朕之见啊,这姜子牙不仅长与谋略,用兵之能也实属顶尖,大营四四方方,整整齐齐,一看就知道绝非凡物,就算是鲁老将军南征北战数十年,也不一定能建成这样啊!”

管他有什么门道呢,先胡吹一通让自己这边的将领不敢轻举妄动。

闻仲闻言点头道:“陛下圣明,此营暗合奇门遁甲,四角呼应天地人三才,精妙之处绝非凡人能够看破,鲁将军的确布不出来,我军若要袭营或是强攻,还需慎重再三。”

子受闻言脸色一沉,还真这么厉害?

“这是阵法?”

闻仲点了点头:“不错,军阵造诣能超过姜子牙者,天底下只怕不出三人……”

也是,武庙都是为纪念姜子牙设立的,就说行军布阵,还真不一定有多少人比姜子牙强。

子受顿时沉默了,来势汹汹啊……

西岐本就有仙人相助,已经是占据优势,如今单论行军布阵,姜子牙也这么牛逼,这就更加难以对付了,看来的确得猥琐守关,多苟一阵。

就在众人准备离开回到汜水关的时候,山下传来一阵大笑。

“哈哈哈哈!”姜子牙人在山下,声音却没有一丝衰减传到了山上:“闻太师,老夫已与你神交已久,而今商纣无道,为何还要冥顽不灵,助纣为虐?”

子受觉得有些尬,你怎么能当着我的面说我坏话劝降我的人呢?

这也怪姜子牙没考虑周全,他完全没想到堂堂一国之君会亲自出关探营。

“助周为虐?你明知道助周为虐,为何不投我大商?”

闻仲反驳一句,老年人嘛,耳背很正常。

“也罢,老夫不与你争这口舌之利,闻太师也是仙道有成又精通兵法战阵之人,不若你我二人,相互布阵,来较量一番,你若败了,便败了,我若败了,便回返西岐!”

“当真?”

听了姜子牙的话,闻仲有些心动,斗阵胜负难说,可败了除却拉低士气外,没什么损失,要是胜了,以姜子牙的承诺,必然得回返西岐,大商就占据了上风。

不过如此诱人的条件,所有人都知道姜子牙肯定另有算计,但这诱惑真的太大了,现在周军不主动攻打汜水关,营盘又极为精妙,不容易攻打,双方就这么僵持也不好,斗阵反而是破局的最佳方法。

“自然当真。”

闻仲望向子受,这时还得老大来定夺。

子受想了想觉得可行,斗阵不就是拖延时间、最大化减少伤亡的绝佳办法吗?姜子牙可真做到了他心坎上,老姜头是好人呐。

不过他也没急着答应,而是让闻仲回复:

“三日之后,再做定夺。”

第589章 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汜水关内,人才济济,武有闻仲、鲁雄、张桂芳、高继能、方相、方弼、晁雷、李烈、殷破败,文有……申公豹。

议事还没开始,前几次议事时人不多还不觉得,现在人多了,子受看着帐内全是穿盔戴甲的肌肉大汉,感觉极其不和谐。

“咱们大商没有谋士吗?”

说来也奇怪,大商有名有姓的文臣不少,费仲尤浑就不提了,无论是商容、杜元铣这种老臣,还是万年、杨任这种中青年,都偏重种田。

要是换成经典的统武智政四维,这些人内政点满,放游戏里都是扔到大后方搞生产发展的人物。

可以说,文臣中几乎没有一个擅长出谋划策的军师型人物。

谋士一词,说的帐中诸人一愣,半晌后闻仲才问起:“陛下可是在说,以谋略取士,也就是长于奇谋妙计、能够出谋划策之人?”

“对对,朕说的就是这个。”子受连连点头,和平时期没有谋士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战时没有谋士,感觉奇奇怪怪的。

方相深以为然:“陛下的意思是,要设立专司谋划之人?”

他知道自己智商不够用,如果有个能出谋划策的人跟着,想来能好不少。

“末将觉得可行,若有人随身出主意,遇到事了,也有个商量对象。”高继能也表示赞成,遇到事了多一个人背锅,下次跑路就有人分担了。

“不可能,朕没有。”子受连连摇头,你越这么说,我越不可能有。

“陛下说的不错,老臣也这么认为。”闻仲开口道:“若谋士只负责出谋划策,而不亲自参与其中,根本不可能想出什么有用之策,武者,可以只晓武艺或是只懂兵阵,文者却不能只有智略。”

“设谋献计,尤其是战时,必要掌握敌我情报,对地势、地形也要熟悉,还要懂得行军打仗、掌控军心,若是对这些一窍不通,再有智计,再怎么长于谋划,也不过是指手划脚,品头论足罢了。”

有了闻仲对谋士的一番贬低,张桂芳、高继能等有些脑子的将领,已经听出这番话的深意了。

看似纣王是在说谋士,实际上是暗指的“谋略”。

西征几番大胜,都是依赖计谋,不少将士,包括他们这些高级将领,都在不知不觉间对奇谋妙计有了一种依赖感,一旦遇上麻烦,就会想着能不能用计策解决。

这是很大的问题,就像闻仲刚才指出来的一样,设谋献计并不是单纯的拍拍脑袋说用火攻、水攻、夜袭就行,还要懂得多方面的事情,而最关键的地方,则是硬实力。

依靠计谋以千人胜万人终归是小概率事件,不能舍末逐本。

调兵遣将才是胜负的关键手,计谋只能用作锦上添花之用。

“陛下圣明。”张桂芳明白过来后,便应和道:“陛下提出的文举也是以务实优先,就连那文状元也得下至地方,所谓的谋士,还是不用的好。”

他已经醒悟过来,至于没有醒悟过来的方相、方弼这些纯粹的肌肉猛男,听了闻仲一番高论,也是连连点头,可不能让外行人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