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438章

作者:殆火

不得不说,虽然以高规格重礼超度士兵,不那么容易让人接受,会引来无数口诛笔伐,但总体来说,这些经历过战争的将领更容易理解,许多人都怀念起当初的东征西讨,一时间,在这样的气氛之下,连闻仲也禁不住老泪纵横,蹒跚而行。

商军唏嘘着,感慨着,周军依旧笑着,嘲讽着,大肆批判着。

御驾行至一半,子受下车,缓步走着。

近卫护佑两侧,自汜水关门至申公豹所处的阴阳坛中心,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直延伸直到尽头。

好不容易上了阴阳坛,子受与坛上的申公豹错身而站,身边侍立着几个士卒,近卫们上不来,匆匆搭建的阴阳坛能满足规模需求就不错了,质量没有太大保证。

子受向坛上摆放的一个个骨灰罐子行了个大礼,又拜了几拜,看得远处的周军更是开怀大笑,一国之君,竟然向士卒行礼?上贱下贵,岂有此理?

子受开始焚香,原定的牌位是没有的,有太多人甚至叫不上名字,不过骨灰盒也挺好,要说超度祭祀时善待将士吧,你烧他们的遗体做什么?

看着那占满了大半个阴阳坛的骨灰盒,子受的心里,只觉悲怆,他抬头,张口想说点致辞,却发现……忘了词。

或者说,本来就是突然兴起,想到一茬是一茬的超度,根本就没词,子受低头叹息,拍打着身边申公豹的肩膀,踌躇良久,才憋出一句话,大声道:

“一路走好!”

随后又是一阵沉默。

子受歪着头,这下是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憋红了脸,老半天才拿起祭祀用的一个紫柰,也就是苹果,咬了一口。

“……”

“来一口?”子受见着身边的护卫有些失态,晃了晃手中缺了一角的大苹果。

这一下,悲从心起的士卒们,更是悲从心起。

鲜花瓜果,三荤四素,其实要是放得开些,鲜花也是能吃的。

不过还好,自从早些年纣王将祭祖用的牛羊杀来吃之后,一些日子过不去的百姓都开始吃祭品了,吃了活着做一番事业光宗耀祖,总比饿着下去陪着列祖列宗要好。

申公豹连忙上前几步,迅速解围,拿出超度祭文准备念诵。

虽然这祭文是新编出来刚热乎的,但里头的每一个词句,都是逐字逐句,经过申公豹、闻仲等人再三斟酌的。

他们做的是头一遭,以后若是还有超度,他们必将成为范例,一丝一毫都容不得差错。

不过就在申公豹开口的时候,虚空之中,一点灯火摇曳,青天白日之下,竟是能显现出点点灰暗不明的幽光,而这一点点灰暗灯火,更是在下一刻笼罩了天地。

申公豹愣在了原地,他似乎在哪儿见过这灯火,就是一时间想不起来,不过当下最重要的是,这祭文还念不念?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天外天传来了颂念之声。

第584章 元始度人

“上天度人,严摄北酆,神公受命,普扫不灭,八威吐毒,猛马四张,天丁前駈,大帅仗幡,掷火万里,流铃八衝,敢有干试……”

颂念之声一开始,就出现了了不得的东西,具体有多了不得,一般凡人体会不到,大概可以总结为越是复杂,越是玄妙,生僻字越多,越牛逼。

天外天传来的声音不高,但却穿透虚空,直接印在每个人的脑海之中,而那笼罩大地的灰暗灯火也不断摇曳着,应和颂念之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就要出来了。

子受面露难色,颂念声吐字极为清晰,声音温润如玉,温和柔顺听着十分舒服,问题在于,完全听不懂。

一边的申公豹则是悚然,他记不得在哪儿见过灯火,但这声音却不会忘记。

他的老师,玉清元始天尊。

申公豹一颗心剧烈跳动,这是在针对自己?

也是,阐教门下的玉清门人全是助周,就是云中子那个老好人也只是不忍朝中有妖孽,想着除妖,没有延续大商气运的想法,唯有他申公豹,不仅投身大商当了国师,帮助大商平叛延续气运,还身处大商西征大军之中,今天更是作为核心人员,主持超度事务……

难道……师尊终于看不下去了,要对自己出手?

想到这里,申公豹就觉得此时的自己,好像掉入了北海海眼一般,四周都是海水,不断朝他涌来,海潮的挤压让人喘不过气,却又无法挣扎。

无能为力。

即使这是师尊对姜子牙的偏爱,他又怎能说出半个不字?

“夫天地运度,亦有否终;日月五星,亦有亏盈;至圣神人,亦有休否……”

申公豹越听,心中越觉得凄凉无比。

枉他还想着超度之后,在两军对垒时,与姜子牙做过一场,较个高低,未曾想师尊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早该想到啊,姜子牙助周封神,一世荣华,他则是直接投商和姜子牙对着干,师尊向来偏爱姜子牙,现在肯定是想要出手惩治了,如此施为,既能为姜子牙立威,又能震慑助商之人,堪称一举多得。

“渺渺亿劫,浑沌之中,上无复色,下无复渊,风泽洞虚,金刚乘天,天上天下,无幽无冥,无形无影,无极无穷,溟涬大梵……”

申公豹悲苦之余,不禁想起了这些年在玉虚宫中的日子,那时,原始天尊讲道时,也是这般景象。

虽然因为妖族跟脚屡遭歧视,但多少比那些纯粹的野路子妖族修士要强,而且元始天尊平日里对他只是态度比较冷淡,该教的从不藏私,学的也是玉清正统,至于偏袒,其实也只是在大劫一事上,给了姜子牙太多优待。

申公豹自然知道,元始天尊破例收他这种被毛戴角之辈入门墙是为了谋划大劫,可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有传道受业之实,而入玉虚宫修炼的这几十年,也是他修为提高最快的时期。

可为什么……偏偏要偏袒那个仙道难成,法力低微的姜子牙?

申公豹合上了眼,神情放松了许多,还是继续听经吧,以后说不定没机会了。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鬼道乐兮,当人生门,天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

圣人嘛,诵经肯定不用喘气的,间隔只是为了凸显节奏。

此时无论是千军万马还是名臣良将,都像是入定了一般,默默思忖等待着不知何时到来的焕然大悟,天地间静的出奇,仿佛只有这些经文诵出一般。

子受也不例外,紧皱眉头沉思着,前面的经文没听懂,后面生僻字少些,人道渺渺什么的,似乎有点熟悉。

其实这是《度人经》,乃元始玉文,被明朝的《正统道藏》列为开篇经书,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一切法界之源头,有了这册经文之后,才使得以往被驱逐的鬼魂,变成了可以超度的对象。

不过包括子受在内的大多数人,接触到的应该还是“人道渺渺,仙道莽莽”这几句,这几句被仙剑系列拿去,当做了蜀山派的入门法诀。

“即得死魂受炼,仙化成人,生身受度,劫劫长存,随劫轮转,与天齐年……”

又一句之后,颂念声顿了许久,才有九条五爪金龙乘空而来,其后拉着辇车,飞云丹霄,羽盖垂荫。

这一刹那,日月停轮,神风静默,天无浮云,一切静止了好半天,才渐渐能看见两道童侍座,元始天尊悬座空浮于九龙沉香辇之上,唇红齿白,明眉皓目,如琉璃玉体,一尘不染。

圣人真容。

只见元始天尊唇齿轻启:“凡诵此经十过,诸天齐到,亿曾万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升朱宫,格皆九年,受化更生,得为贵人……”

“本命之日,诵咏此经,魂神澄正,万炁长存,不经苦恼,身有光明,鬼精灭爽,回尸起死,白骨成人……”

“至学之士,诵之十过,则五帝侍卫,三界稽首,魔精丧眼,鬼妖灭爽,济度垂死,绝而得生……”

说了这么多,元始天尊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人们跟着他多念几遍,彻底将这册新创的经文传世,这经文念多了有各种功效,能回尸起死,白骨成人,至于在此之后自己私下念经超度没有用,那也不能怪他,圣人念诵和普通人念诵肯定不一样嘛。

子受满心的不愿意,你元始要灭商,还要老子跟你念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绝对是一桩了不得的功德。

和子受一样想法的,还有申公豹,明明是他先超度的,制定礼制也好,念诵祭文也好,明明是他先的啊!

但……不得不感慨圣人法力,其所创经文有着夺天地造化之妙,任他人怎么想,只是自顾自再次从头念诵起经文,便现出了众生法相,任诸侯兵卒还是神仙妖魔,皆陷入到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境地中,忍不住诵经,随他喝唱,颂念之声震动虚空。

随着时间推移,不仅仅是汜水关这一片地界,整个天地间的生灵都开始念诵,似有一种莫名的力量随着经文而动。

就连远在北海,遥距万里,身怀大法力的孔宣也不例外,他比任何人对度人经的体悟都深。

孔宣在北海用五色神光刷妖魔刷了好几年,做的其实就是度化、超度的事,北海的是逐鹿之战的古战场,妖魔大多是战死的亡魂心有执念不得超生导致,柏鉴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柏鉴作为黄帝的总兵官,位高权重,可竟然战死后历经千年都不能出劫,一直以游魂浮世,不得超脱,不得转世轮回,还得再在封神大劫里蹭蹭功劳,才能混个福清正神做做,堂堂总兵官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寻常士卒了,堕为妖魔只怕都是好事,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才是常态。

孔宣听了度人经之后,便一边念诵一边苦思,他度了这么多年,也只能用五色神光一个个刷,做不到创出经文,让他人协同的地步,可见圣人的深不可测,看来还得多多修行,寻些机缘再进一步。

七天七夜。

颂念声整整持续了七天七夜,停止后,汜水关外的土地,乃至山川林木,全都下沉数寸,地面仿若碧玉,没有他色。

唯有笼罩一片的灰暗灯火,光泽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无形间多了一种让人感受到灵魂炼的炙热。

“今作度尸之法……”

第585章 朱陵之宫,流火之庭

“今作度尸之法,则魂神上升于朱陵之宫,受炼于流火之庭,随其处修学功业之深浅,准其年岁日月之多少,时限既毕,则神归复形,便得更生,外虽终殁,经时积稔,有如睡顷,不觉稽久,从兹已往,便得神仙……”

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一刻,所有人都从颂念之中苏醒,转而望向虚空中朦胧的九龙沉香辇,至于辇驾上的元始天尊,根本没几个人敢抬眼冒犯。

子受倒是有心想多看看圣人真容,可惜没有望远镜。

现下元始天尊已经将超度的全流程说完,这度尸之法,就是念诵经文,召请亡者的魂神上升朱陵之宫,在流火之庭受炼,去掉尸气秽质,再根据亡魂修学功业的深浅,确定复形或轮回。

这也算是完整了生灵死后投胎转世的流程,以前虽然也有轮回转世,但并不严格,生灵死后的魂魄归宿统称为九幽或黄泉,当年苏全忠冒雪北上时,说的便是“雪厚,下不得九幽”。

至于后来流传甚广的阴曹地府、十八地狱,现在还没有,阴曹地府的顶头老大是天齐仁圣大帝,也就是东岳大帝,他是……黄飞虎。

黄飞虎还在带着西北都护府与姜文焕一起经略伯邑考掌控的西羌,等他封神了,才有“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的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之下,则是二当家北阴酆都大帝与其手下的五方鬼帝,这些人老家在北海以东的酆都,由于副本还没开,他们目前也算不上仙神,没有正式编制。

再往下就是耳熟能详的阎罗,阎罗分十殿,挑点熟悉的,十殿阎罗的老大秦广王,名讳蒋子文,汉末人,给他封神的是孙权,老三宋帝王余懃,唐朝的地方官,老五阎罗王包拯,黑炭头日审阳夜断阴,老十转轮王薛礼,就是那个薛仁贵。

也有范仲淹、寇准、韩擒虎是阎罗之一第说法,其中韩擒虎成阎罗王的事情,还被写进了正史《二十四史》的《隋书》中。

值得一提的是,最底端的地府公务员除了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外,还有七十五司,执掌催行司的是崇祯皇帝,他这人性急,干这个不会误事。

总之,地府的大量官员现在还没出生,没封神,现在管理投胎转世的是天庭,但天庭的情况大家心知肚明,人手短缺,天帝划水,香火不足导致蟠桃都没味道,甚至还有神仙碰瓷嫦娥下凡解闷的离谱事情。

元始天尊这一手度人经,可谓恰到好处,解了轮回转世的燃眉之急,功德不小。

“只是……”

申公豹已经默默接受一切,反正就算让他来主持超度,他也创不出度人经这种传世经文,别说补全轮回转世,功德都不一定有,不过他还有些疑惑。

封神榜分作两份,有了超度后,一般人好说,无论是大劫还是封神榜都和他们没关系,但兵将士卒死后,魂魄想上封神榜,就多了一道工序。

魂魄得先上升到朱陵之宫,再受流火之庭炼度,可这朱陵之宫、流火之庭又是什么?

下一刻,元始天尊才给出答案。

元始天尊伸手一点,便见那灰暗的灯火渐渐汇聚,从遍布天地化作一团小火苗。

这火苗依旧灰暗不明,但燃烧跳动,不见熄灭,很快就在元始天尊的大法力加持之下,再度喷薄而出。

这次与之前的铺天盖地不同,一道灰色灯火在虚空中无限延伸,竟是环成了圈,只听得空中一阵刺啦的燃烧声,火圈又是层层叠叠由大至小叠成一团,最后直上云霄。

森木颤栗,山石滚落,隐隐约约能见得灰色灯火下渐渐现出一座仙庭浮云直上,周遭白雾蒸腾,丝丝缕缕,清光艳艳,摇曳出万道火光。

仙庭四周的灯火再起,呼啸着往天幕卷去,自下而上仰视,仿佛一直延伸到了天外天,瞬间点燃天际,此前灰色灯火不过是在汜水关一地遮天蔽日,而现在完完全全遍布了整个天空,直至天外。

无论身处何处,只要抬头望去,就能发现天空中多了一道灰暗流转的火焰,就如同天罩一般。

凡是见得此景的生灵,无论是仙是人是妖,皆是俯首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