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372章

作者:殆火

这第二条,是在说妲己和妇女联合会的事儿,竟然让女人掺和到大大小小的事情里,先扣个牝鸡司晨的帽子再说。

第三条中的重用小人,是事实,虽然没选出几个给力的奸佞,但不止是费仲、尤浑这样的奸佞才算是小人啊!凡是出身低微的人,奴隶、平民、落魄贵族,在诸侯贵族眼里,通通在“小人”的范围内!至于后面的横征暴敛,收商税收田地,就是去年发生的事儿。

第四条也没错,新法就是重刑辟,炮烙这种玩笑式铁板烧先放着不说,凌迟这种千古酷刑,也是他发明的,剐了几个医闹捅人的,几个造反谋国的,哎呀,实在太残忍了。

第五条,也落到了实处,什么长城啊、阿房宫啊、摘星楼啊,这还不叫大兴土木啊?还有正在扩建的朝歌新城以及还没来得及修的商始皇陵没算呢!

第六条,言之凿凿,剖腹产,包皮环切,可不就是剖腹切皮吗?至于什么活下来的难产孕妇更多了,什么生育率提升了,不管不管,意外,意外懂不懂?

第七条,寡廉鲜耻,纵淫败度,这个不用多说,小黄书还流通着,说不定在场的某位诸侯贵族怀里就揣着本,但都不碍事,看归看,骂归骂,一码事归一码事,不含糊。

第八条,不敬天神,焚书坑巫,老生常谈了,除了自家的龙吉老婆,子受就没给天神好脸色过,巫祝都绝脉咯。

第九条,忘祖绝宗,真的不能再真,当面就有先祖棺椁摆着呢,就差来个秽土转生了。

第十条,杀害诸侯,压迫贵族,确实如此,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在场的诸侯贵族,又怎么会反,姬发又怎么会得人心呢?

子受砸吧砸吧嘴,我真是大昏君。

十条罪名还真不少,尚书里只列了六条,到了春秋战国,变成了七条,到太史公时期,史记里才完善到了八条,这还多了两条呢!

不过倒是和封神演义里数出来的十条罪行数目一致,只是内容上有区别罢了。

这么看来,这个昏君当的,应该还算成功?

“朕……”

子受的语气极为平淡,甚至有些懒洋洋的,用尽力气憋着笑:“早在去年还是前年,总之还是你们这些人,那时候朕就说过了,朕乃昏君,朕,早就承认了啊!”

这一刻,本来期望纣王出言反击的群臣,忽然愣住了。

纣王怎么忽然和之前反问大逆不道的时候不一样了?

随后纷纷恍然,暗笑不已。

是啊,昏君还是明君,这重要么?

重要的,是他们这些忠贞之人的立场,明君自然好,就算是昏君,那也要助纣为虐。

难不成还指望这些诸侯贵族,指望这些社稷蛀虫来繁荣大商?

终究是要有一战的,这些人都是敌人,在乎虚名,又有何用?

难道这些蛀虫会因为纣王是千古圣君,就俯首来降吗?

就算是千古圣君,他们也能黑白颠倒!

第475章 揭棺而起

纣王的回应,在诸侯贵族们看来,显得苍白无力。

最多只能团结原本支持大商的群体,而真正主宰天下的诸侯贵族,却是可以借着这十条无法反驳的罪名,讨伐大商。

至于这每一条罪名其实都有后续,其实都带来了莫大的好处,那根本不重要,阉割一半留一半,让各路诸侯师出有名就足够了。

只要每个贵族阶级都认可这十条罪名,白的也能刷成黑的。

百姓方面就更好糊弄了,舆论掌控在贵族手中,反商的贵族多,纣王无道的言论就多,百姓们在这样的影响下,自然而然会产生误解。

诸侯贵族们心情舒畅,毕竟,他们握住了大商的命脉,主导着大商的命运,又怎能不舒畅呢?

姬发站在八骏辇上,一动不动,气氛一时间极为压抑。

他四下望了望先祖雕像以及破土而出的棺椁,心中隐隐约约有种玄奥的感觉,不由一凛。

“商纣有罪,罪大于天,不配祭祀,然我等敬重先祖,打断祭祀已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若继续祭祀,祭拜先祖。”

姬发拱手道。

诸侯贵族纷纷意动,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在先祖之下问罪纣王,而纣王的十条罪名,不管是真是假,都实锤了!

“周天子说得是,商纣有罪,先祖的祭祀却不能中途停止,这是大不敬啊!”

在场的诸侯贵族,都不是蠢笨之人,个个精明。

纣王跌倒,天下吃饱。

扳倒了大商,人人都能得益。

姬发带头一礼,忽的眼神微动,目光落在了无数棺椁之上。

棺椁之上,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但姬发却能看到了一股云气,莹莹半尺,犹如灯火,不那么谣言,却直击内心。

而这云气之后,竟是隐隐有着虚影,一个接一个,每个棺椁上都有,那模样也和对应的雕像,差不太多。

“先祖……显灵?”

“你们……当初不想参与祖祠之事的时候,有没有见着先祖牌位异动?”

“那时候好像就是这样的光……”

不少人附和着,却并不觉得奇怪。

有仙有神,祖宗有灵不是很正常么?

甚至还有不少人很是兴奋,这下,纣王的罪名就彻底落实了。

先祖难道能宽恕一个搬移棺椁的君王吗?

先祖难道能对纣王妄议祖宗视而不见吗?

纣王甚至对禅让都提出了质疑啊!

……

火云宫。

三皇五帝皆在,如果有人在此,就会看到从崆峒印上脱离的五帝,从原本的虚影,变为了凝实的魂魄。

“这分开的人道气运,终究是差了些,气运与我人族息息相关,气运越盛,人族越兴盛,禹王舍身铸龙脉,实是高义,可惜,可惜……”

神农遥望着远方,天色并不好。

“可惜气运分散,无法凝为一体。”

轩辕黄帝接过话,沉声道。

伏羲摇头道:“大劫已至,自然要应劫,无可避免。”

“大劫……今日始皇领诸侯祭祖,还真是大劫。”

轩辕黄帝语气中带着几分唏嘘。

“咦?紫气东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眺望远方的神农眼神微动。

“六爻全阴为坤式……”

“今予发……登临九五!”

“天命……在周!”

伏羲一愣:“这卦算的,倒是没错。”

轩辕黄帝轻哼一声:“哪有什么错不错的,不过是为了自己罢了。”

“哎……”

随即,轩辕黄帝又是一声轻叹。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当年启也是么称的天子,一直延续了千年,直到纣王,才开始弃天子之号。

也是那一阵子,他才明白天子完全是来自天庭对人族的算计,想要以天神代替人族先祖,受人族香火祭祀。

至于这么一来是好是坏……

没人说得清楚。

哪怕是他们这样在人族中地位至高无上的三皇,也只能枯坐火云宫中,对人族兴衰,起不到任何作用。

反倒是天神,如果天神真的愿意帮助人族,在各种灾害前伸出援手,人族会好过许多。

固然,人族先祖都是从微末之中杀出来的,可有多少人不想要更为安逸的生活呢?

过了片刻,三皇又见着天际的紫气,以及影影绰绰的虚影。

“共鸣?”

三人对视一眼,都看见了彼此眼中的惊骇。

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七魄皆散,天、地、人三魂仅余人魂,就连为人族做出卓越贡献的五帝,也是因为崆峒印以及人族气运上涨,才得以神魂显现。

而现在……

轰隆!

一股庞大盛极的光芒,猛然冲上天空!

嗡嗡嗡,嗡嗡嗡!

昆仑城广场中的先祖雕像与棺椁,不约而同的发出了颤抖!

随后,无数先祖虚影齐齐发出了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这声叹息,几乎传彻天下。

那股哀叹,似是浸透到了每个人的骨子里,让每个人感同身受。

惊了不少人,也吓坏了不少人。

这……这诈尸啊?!

只是短短一瞬间,天下间的修仙之人都看见了一股惊人的气运长龙,而在所有人都没有察觉的地方,那一瞬间,也起了一些微小变化。

火云宫中的三皇,均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轩辕黄帝率先坐不住,起身要走。

神农出声道:“皇弟,我自然知晓你的心情,可我等若是出了火云宫,只怕……”

神农没有把话说完,三皇出不了火云宫,轩辕黄帝若是想强行出关,只恐身死道消。

“为何出不得?昆仑城乃我故都,莫非我也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