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367章

作者:殆火

当初就不该给李燧那块牌子。

不给,至少还能拖一拖出兵的时间,而不是落得个生米煮成熟饭,书信发来的时候,姜文焕都已经带人打出长城了。

殿中无论是百官还是贵族,皆是寂静一片。

有人心里咯噔一下,如此布局,莫非那一天已经要来了?

上下一心,利益捆绑,将内敌化为友方,接下来就是对各路诸侯动手了吧?

陛下……如此深不可测!

不过这倒没什么惊人的地方,毕竟纣王计略超绝,已是无数人公认的事实。

第467章 天庭之神

桥山。

准确来说,山没了,露出来的昆仑城也没有了遗址的样子,反倒有几分古城的气息。

广场正中就是登皇台,高高挂着一面巨大的玄鸟旗帜。

这里是祭祖的地方,子受一声令下,便将筹建许久的祖祠从云梦山搬到了桥山。

反正……多坑点贵族的钱,总归是好的。

而且子受早在昆仑城出世的时候,就和姬发打了招呼,说来年在这里举行祭祖,完成自己的昏庸值大计划。

可在羊吃人之后,这一计划不得不稍稍提前一些,没办法,照这么发展下去,连最大的昏庸值依仗贵族们,都成了舔狗,还打穿个鬼的天道,鹿台自焚就在眼前!

祖祠的存在加上昆仑城处于西岐边界的特殊地理位置,足以将各地诸侯都吸引来,这样一来,子受的计划就更好展开了。

这里,就是最闪耀的舞台。

作为礼部尚书,伯夷负责昆仑城祭祖的一切布置。

到了现在,羊毛营帐已经扎好,供给各地而来的诸侯临时居住,食物方面也不曾缺,全是酒池肉林中的上品,绫罗绸缎、钟鸣鼎食,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伯夷和叔齐开始了今天的巡视,虽说只是个祭祖,但却是从未有过的共同祭奠人族百位先祖,必然要更加重视。

而且,还得费心思安排住所,早在祖祠筹建之初,就有不少贵族因为先祖地位的事情明争暗斗,甚至还有大打出手,入了圜土,像这种有矛盾的群体,就得将住处安排的远一些,尽量不要让他们有接触,不然到了祭祖的时候闹出乱子,可就麻烦了。

伯夷道:“我特意让陛下先将御林军掉过来,此地虽然在我大商境内,但距离西岐甚近,姬发已有不臣之心,谋反在即,不可不防。”

叔齐点头:“还有那些火炮,我还以为象棋的炮是写错了字,没想到真有火炮一物,现在火炮都装配给了御林军,西岐便是率大军前来,也讨不了好。”

伯夷道:“我唯一担心的,还是那些仙家中人,陛下在仙人子弟之中的名声,似乎并不好,而且陛下一向不敬天神,天神会不会……”

叔齐安慰道:“兄长放心,这些事自有国师处理。”

伯夷默默地点了点头:“说的也是。”

最让人感到无力的,不是差距太大,而是差距太大却根本不知道怎么弥补。

人与仙几乎是两个层次的生物,便是伯夷这种忠贞高洁的贤人,也不免升起几分担忧。

昆仑城里的游人,也有不少。

有的是附近的平民百姓,秋收已过,冬日农闲,没啥事干,听说不远处出土了一座黄帝时期的都城,便特意跑来凑热闹。

不过更多的是贵族子弟,这群游手好闲的人就喜欢到处凑热闹,看到这种正儿八经的名胜古迹,即使相距千里,也要特意跑来留下足迹。

伯夷看着往来的人群,问道:“门票都收了吗?”

叔齐点头:“嗯,也是笔不菲的收入,去除掉祭祖的花费,还有盈余。”

伯夷面色古怪:“陛下……陛下还真是……”

顿了半天,伯夷都没说出后头的形容词。

昆仑城作为黄帝的都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纣王不仅没有封闭,反而大肆开放,对入内之人收起了……门票费用,也不知到底在想什么。

就在此时,两人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这年头人们因为生活艰苦,都长得普遍老成,娃娃脸极少,几乎是姬发的标志。

叔齐赶忙道:“兄长……这……这不是姬发吗?”

伯夷顺着叔齐的手指,也看到了姬发。

姬发身边跟着三五个护卫,正在昆仑城里闲逛着。

叔齐有些费解,心中顿时又几分忌惮:“兄长,姬发特意来此,莫不是有什么诡计?”

伯夷道:“他应该只是来刺探情报的,不过有探马来报,说是西岐有八千人马陈列在边境,可能就是在等陛下祭祖。”

叔齐担忧道:“那要不要告知陛下?”

伯夷摇头道:“不必了,陛下早已发下诏令,姬发要如何,任由他去。”

“为何?”

“陛下不觉得姬发会在祭祖时耍什么阴谋诡计,量他也不敢。”

“这倒是……”

叔齐深以为然,姬发与纣王的斗争再怎么激烈,也不会在祭祖这等大事上玩花样,无论是谁,惊扰先祖都是份大罪过。

而且姬昌还在羑里,姬发很难主动发难,一旦有所动作,恐怕要和伯邑考一样,背上个不忠不孝的名声。

说来伯邑考倒也惨,好好一个天下闻名的孝子,竟在贵族们的口口相传中,成了个人人得而诛之的恶人,也是讽刺。

叔齐忽然升起一个疑问:“如果那八千兵马要以护卫姬发的名义入驻昆仑城怎么办?毕竟数月前陛下与姬发在此有过争执,驻军防备……也可以理解,说不准各路诸侯都会带兵来此,以防不测……”

这倒不是叔齐无故担忧,而是纣王以前的行为导致。

说兵围诸侯就兵围诸侯,一点信用都没了,这次诸侯会因为祭祖来到昆仑城,可绝不会孤身来此,带个千八百的兵马随行,实属正常。

伯夷想了想,道:“由他们驻扎吧,反正钱粮他们自己负担,对了,如果要驻扎在昆仑城内的话,记得收门票。”

……

若有人能一眼望见云巅,就能见到,一点点星光逐渐聚集,如同金光一般耀眼。

这种星象,叫做太白,是“变天”的象征,是暴发改革或天下异变的前兆,代表要发生大事了,汉书就中曾记载“太白经天,乃天下革,民更王”,玄武门之变前,太史令也曾密奏李渊“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金光渐渐化作一个白发苍苍、表情慈祥的老人,正是太白金星。

在他身边,还有一个女子,气质冰清玉冷,皮肤如象牙般白皙质地细腻,身姿像拂柳一样,随风摇曳,是为九天玄女。

“不过如此,听闻龙脉成人道昌,但从这些人身上,根本看不出来,不过尔尔,即使有了蚩尤的火器,也不可能逆转大劫。”

太白金星目光扫过四处巡视着的御林军,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御林军加上火器,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可在天神眼中,依旧不过是随意拿捏的棋子。

第468章 山雨欲来

“稳重些,人道气运至今已镇压普贤、慈航、文殊三名道门二代弟子,就连应劫的哪吒,也被收了去,莫要小觑。”

九天玄女声音清冷,这些玄鸟卫虽然不咋地,但人道气运值得他们更慎重一些。

毕竟她当年参与过黄帝与蚩尤的大战,亲眼见到过人道气运的功用,而且那时龙脉还未成。

他们下界的原因,就是特意来看看。

虽说不怎么担心,但纣王做出的事情屡屡惊人。

以人身镇压仙人,这可是千年未有之举。

不过天神大多碰瓷嫦娥下界历劫,人手匮乏,因而本就缓慢的下凡手续办得更慢了,到了现在,才来到凡间。

来到凡间的这段时间里,他们查出了不少东西,也越发感叹纣王的作为。

七年不鸣,一鸣惊人,外镇蛮夷内定不臣,不断打压诸侯贵族,改善民生,知人善用选贤任能,还协助大禹塑龙脉,一点点让人道昌盛起来。

甚至还识破了天帝的大计划,不敬天神,破除天神庙宇、雕像,将气运、香火都归于先祖与自身。

这些事情,虽然简单就能概括,但无论哪一条,只是说出来让人震撼不已,哪怕只是做出一项,都足以称得上是有为之君。

可这一条条,全都汇聚在一起,这样的君王,若是放在上古人族大一统时期,足以媲美三皇五帝。

可是……

有用吗?

就算三皇五帝复生,他们对大劫也无能为力啊!

纣王越是努力,就越是显得毫无意义,不过是鼎中烹煮的咸鱼,在努力翻身罢了,根本逃不过被吃掉的命运。

因而太白金星与九天玄女虽然有些在意,却也并未太过担心,当年黄帝与蚩尤相战,天帝令天神相助黄帝,强大的蚩尤就败了,现在也一样,天神助周,商则败亡。

你是千年难遇,万古一出的圣君,看这样子若无他人插手,甚至可以一统天下,效仿三皇五帝神圣事。

但也正是因此,才越要干翻你啊!

否则再让纣王继续这么下去,某天天下一统万民臣服,真就人道永昌了。

到时候天庭算什么?

天庭要在朝廷之上,要享人间香火!

“是不是太过重视了?就连公主下嫁了人间帝王,陛下也不曾追问,看陛下似乎是打算任其自然?”

太白金星微微摇头。

九天玄女淡淡道:“陛下智慧渊深如海,算计远远比我等看的多,哪怕纣王改变不了封神,但他若真得人道气运相助,说不定会如同三皇一般入得火云宫,到时候也可凭这道关系引为助臂。”

太白金星点头赞同:“也是……公主犯了大错被罚在凤凰山禁足,与其被封在山中,倒不如让其有些作用。”

九天玄女叹了口气,她有些同情龙吉,竟是成了生父手中的工具人。

正在天庭中督查三界,通过各种灵材质量以小见大,彰显以神为本的天帝打了个喷嚏,喃喃道:“香火少了,这蟠桃果然差了点味儿啊!”

说着,他就把手上剩下的半个蟠桃吃完了。

其实味道不味道的,他并不在乎,最多也就是伙食差了点,神仙不满卸任离职,比起这些,他更担心的是龙吉。

本来在凤凰山躲劫躲得好好的龙吉忽然入了劫,万一染上杀劫上了封神榜,可就不妙了。

好在不少天神都转世了,到时候大劫开启拿回法力,在战场上看到公主,肯定会留情几分,甚至从旁保护,这也算是为数不多值得欣慰的事情。

天帝抓了一把仙露、蟠桃,继续开始他咸鱼般的督查三界,至于大劫的事他实在管不上,呆在天庭不能随意离开,这时候又没有顺风耳千里眼,管东管西的累不累啊?

此时,太白金星与九天玄女已经下了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