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35章

作者:殆火

但是他不能这么做。

别说这些人能不能理解命令,就算他们带着兵马走了,也不可能瞬间逆转百姓的看法,而且他没昏庸值,处理不了剩下的叛军。

子受终于明白了历朝历代君王们的身不由己。

当昏君都已经这么困难了,当明君肯定更难吧!

站在烽火台上,怀中抱着妲己,子受一时之间百感交集。

幸好他足够坚强,为人君者不可轻易哭泣。

除非哭能让别人觉得自己昏庸。

他怀中的妲己目光中闪烁的崇拜。

妲己觉得很庆幸,庆幸遇到了这样的纣王,有力敌叛军的勇武,也有掌握一切的智慧。

她越来越不相信女娲所说的成汤基业只剩二十八年气运,有着这样雄才大略的君王,哪怕一时有乌云遮蔽天空,他也会像太阳一样,光芒太盛,终究照出个云开见日。

就在子受努力给自己打气,准备重提信心的时候,远方传来了呼喝声。

“杀呀!”

还有人?

有完没完啊!

诶?好像有点不一样?

约莫七千人左右,身无片甲但都配置着刀剑,从北门外郊野冲来后,就和冀州军杀在了一起。

叛军?

子受有些疑惑,雷开带领的是他原本掌握的兵,没有多余,而崇黑虎手上的曹州兵马和北伯侯兵马应该都败了,不然黄贵妃和鲁雄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那这些叛军是哪里来的呢?

妲己幽幽的声音传来:“大王,这些贼人应该是黄花山上的山贼。”

叛军还勾结了山贼?

还真是准备万全。

子受回忆了一下,演义里也提过黄花山山贼,里头似乎有人略懂道法。

好像麻烦了。

无论是苏护还是殷破败,在凡人里都算得上武艺拔群,但对付会术法的奇人异士,很吃亏。

贼首邓忠青面红发巨口獠牙,一柄开山斧到处乱砸,力大无穷勇猛异常,好在苏全忠表现出色,一人一戟甚至略占上风。

但其他人就没那么好对付了。

比如那个肋生双翅飞在天上拿着锤钻无可阻挡的老二辛环。

分明就是个低配雷震子,锤钻迎面相交,便能带走一条人命,偏偏还能飞,根本打不着。

老三张节使一杆长枪,殷破败提着青铜犁对敌,吃了武器亏,幸好他体重大,底盘扎实,能死战不退。

老四陶荣最过分,祭出了法宝聚风幡,一旦摇动霎时间飞砂走石,播土扬尘,天昏地暗,不少士兵都被迷了眼。

连带着山贼与雷开所部的叛军士气都被提起来了。

主将越猛,士气越高昂。

“爱妃且暂留台上,孤去去就回。”

子受叮嘱妲己后,便下了烽火台。

昏庸值肯定结算不了多少,没能力一口气扫平叛军,又有山贼突袭,战事不利,很危险。

这些人打乱了子受的全部计划,现在他没办法,也没工夫管昏庸值的事情,先得把叛军摆平,安然度过这次叛乱。

刚才恢复了些体力,自己又力大无穷以一敌百,肯定能影响战局,看到大王都如此奋勇,士兵们士气也会回升,能减少他们的压力。

最起码,也能少死些人。

虽说是刻意在当昏君,但子受到底还是个正常人,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将士们为了保护自己而倒下。

在昏君之前,他是人族之王,大商之主。

反正结算时间都过了,接下来的四个月努力昏回去就好。

“孤当与尔等同战,同袍同泽同捐躯!”

第46章 烽火镇诸侯

“大王至圣,犹死战,吾等何人,岂能更惜身命?”

自从子受加入混战后,商军这边便个个不惜性命悍不畏死的冲杀。

士兵不是瞎子,他们看得见。

纣王明明可以在烽火台上搂着美人看他们生死搏命,但没有,而是踏着烧得滚烫的石路,下到地面,与将士同战。

说一百句鼓舞士气话,也不比得亲上战场。

殷破败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了,虽然因为体积过大,目标太明显,面对的敌军最多,但他不怕。

我们的王就在身边同战,有什么后退的理由呢?

看着纣王英勇的身姿,殷破败作为曾经的近卫,有种说不出的荣耀感。

只有子受自己知道,在这英勇身姿下的无可奈何。

子受看着一个个打了鸡血的将士,心如刀割。

今夜在这群将士中留下的印象,也不知要多久才能淡去,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啊!

这个局面,简直是满盘皆输。

古代就是这样的,在士兵们看来,纣王无比尊贵,却愿意和他们同袍同泽同捐躯,那他们也要给与回馈。

可他们身无长物,有的只有满腔热血与忠诚,那么,便只能将这些献给王了。

子受也没办法,不这么做,本就处于下风,对方还有空军和法宝,万一让叛军打赢了咋办?

忽然发生了件匪夷所思的事。

只见一团磅礴气浪激射而出,霎时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叛军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全军覆没。

便是邓忠、辛环、张节、陶荣也没能幸免,纷纷被裹挟其中。

也不知持续了多久,此前被烽火招来的诸侯,也终于紧赶慢赶的来到了朝歌,第一时间就发现北门附近的战事,接连到场,全都看到了这奇异的一幕。

他们看到烟尘散去之后,近万叛军栽倒在地,而那几个无可阻挡的修士,竟也无法起身。

半空中一柄宝剑孤悬,径直飞到了纣王手中。

又有一女道人鱼尾金冠,神穿大红八卦衣,麻履丝绦,乘着青鸾从天而落,对着纣王拜了拜道:“贫道石矶,乃一散修,大王手中之剑名曰太阿,此剑无形、无迹,但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而凝聚,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即成此剑。”

子受已经麻木了,他不知道石矶为什么会在这里,也不知道太阿剑为什么会飞到自己手上,他只知道这一套连招下来,事态越发严重了。

这年代的人们都信仙信神,这么多人目睹气浪激射飞沙走石,又有乘青鸾而来的仙人背书,估计在场所有人都把自己推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地位。

大概是大魔导师子受?

就算抛去这些人对自己的崇拜,天命之论带来的昏庸值恐怕得减少一大堆。

天命之论针对诸侯贵族,而诸侯们刚到,正好亲眼见证了这一幕,这不正是“孤即天命”?

连先天剑气都协助纣王平叛,这不是制天而用?

子受还想挣扎一下,嘴角抽了抽,道:“道长说笑,此剑岂能有如此威力?”

他尽力放大声音,让诸侯们都能听到,一定要把这锅扔到石矶身上啊!

石矶又怎么明白子受的意思,按照正常君王的思维方式想了想,回应道:“剑本无此之威,然太阿剑乃威道之剑,今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乃内心之威具现,激出太阿剑之威,得平叛军!”

子受:“……”

不行,我要坚强。

子受勉强打起精神道:“剑,铁尔,岂能如此?定是道长从旁相助!”

石矶沉吟片刻,道:“时各有使然,天皇、地皇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石,神物也;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伐树木为宫室,玉,神物也;夏禹之时,以铜为兵,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铜亦神物也。”

“天下通平,因神物,亦因圣主之力!今大王以铁为兵镇压叛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此太阿之威,亦是大王圣德。”

石矶顿了顿,生怕别人听不到一样,大声道:“剑之威,盖因大王之神!”

“……”子受张张嘴,得想个办法把你嘴巴堵咯,逼逼叨叨的更加玄乎了,于是露出一个微笑:“孤明白了。”

求求你闭嘴吧!

子受不再搭理石矶,转身将妲己接下烽火台,命人整理战场后,便回宫去了。

鬼知道呆在这里会不会扩大影响,赶紧回宫去,至少眼不见心不烦,看着将士憧憬的目光和诸侯战战兢兢的表情,他都瘆得慌。

平叛军有锤子用啊!不能吊打三清鸿钧,还是被烧死的命!

烽火台上的火都不算大,现在脚底上还热乎着,真要鹿台自焚是什么感觉?想都不敢想!

子受回宫后,诸侯也前来协助清理战场。

叛军没死,只是失去行动能力,这种奇怪的场景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西伯侯姬昌也在其中。

他一早就到了,虽然在最西边,其实比苏护来的还早。

因为他一直派有耳目关注朝歌的信息。

姬昌心有余悸,如果不是自己及时反应过来,倒在这里的叛军恐怕就是自己的军队了。

要知道他当初也差点想趁乱起事。

这些叛军都被利用了!纣王早就知道他们要谋逆,特意建造烽火台,只等事起便引诸侯来观,以平叛震慑之!

真正的目的,还是诸侯啊!

姬昌心中不断感叹,当今纣王不是个好对付的人。

可他经营西岐多年,选贤用能收买民心,又怎么轻易放弃?

不过纣王这一手烽火镇诸侯,让很多事情都麻烦了起来,看来还得再做周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