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288章

作者:殆火

太高雅文艺了。

子受摸不准这个时候人们对小刘备的容忍程度。

古代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文学尺度非常开放,东汉文学家张衡曾写过《同声歌》,以女性第一人称描写男女在新婚之夜的心情,不仅风靡一时,后世对此诗的评价也很高,认为它“丽而不淫”、“寄兴高远”、“以喻臣子之事君也”。

那本更著名的就更不说什么了。

子受觉得,如果自己写得太艺术,说不定还会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行为,哪怕没有内涵,也能被脑补出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引来人们竞相模仿,就连里面404的部分,可能也会被解释成为艺术需要。

综合以前的事来看,很大可能会这样完犊子。

子受掂量了一下自己的文化水平,估计也写不出来大雅之作,索性一点文雅都不要,莽足了劲往俗里写,决不能故事里带俗,必须俗里带故事。

子受换了张纸,重新写:“阿宾的……并不理想……”

他并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短小,一口气连着写了三个故事。

虽说是俗中带故事,但这故事也经过精心设计,毕竟得靠故事来传播。

低俗之语再好,也不可能有多少人厚着脸皮公开谈论,那些似是而非引人无限遐想的部分,才是加快传播速度的至宝。

不过子受也知道,故事写得太好容易受人推崇,所以只写个开头,稍加描绘,再加上大篇幅的低俗之语后,直接烂尾。

一直这么写了三天,子受让尤浑带着初稿去朝歌贵族开设的书坊售卖。

宫里就有专门刊印书册的书坊,但目前还不能让大臣们知道,最多只能借着工坊印刷,决不能通过朝廷的渠道售卖。

不然就以朝中文武的性子,必然第一时间封杀,毕竟这事简直荒唐地没边了。

到时候无法传播出去,朝臣又出于朝廷威信考虑,对这件事情加以掩盖,白忙活一场。

反之,如果先以他人的身份借助贵族书坊刊印,等传播有一定规模之后,再曝出幕后主笔是当今纣王,影响力可以预见。

……

朝歌东市有三家书坊,全是贵族开设。

自印刷术出现后,贵族们就抓准了商机,商税重也没关系,只要有人买,就有赚头。

更不用说开设这三家书坊的贵族,通过书坊与朝中出书的大臣打通了关系,他们的书坊中由朝臣所著的游记,占了七成数目。

尤浑揣着初稿,一路上掩人耳目,终于来到了姚氏书坊,这是三家中最大的一家。

他路过了云中子的卦摊,但没空考虑云中子为什么还有脸呆在朝歌,也不去想纣王为何不驱逐云中子,他当下要干的,是一件大事。

“杨御史的《东游记》又卖光了么?”

“我今天一早就来了,没想到还是卖光了。”

“公子要不要看看这本,于越侯亲自口述,描述了百越山水。”

“那穷疙瘩有什么好看的?没有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也行……”

在朝中文武的游记中,杨任的东游记最受欢迎,其次是辛甲的临北游,文笔好,看不懂也能拿来装逼。

追捧游记的多是贵族子弟,他们就喜欢这些新奇事物,看看天下的山川风水,除此之外,游记还能帮助他们制定自家商队的行商路线,根据游记所记载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很容易就能找到最佳的贸易方式与最适合的货物。

重额商税虽然让一部贵族苦不堪言,甚至大着胆子跟着娄云衢造反,但也催生了无数富有商业头脑的贵族。

尤浑进入姚氏书坊后,立刻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谁都知道,尤大夫深得纣王宠幸,虽然未有像费仲一样位居六部主官,但却是少有几个能出入皇宫的近臣。

掌柜是姚家的旁系,这种地位的人在面对大官时可没什么贵族的逼格,立即献媚似的迎了上来,道:“尤大人想要什么书?那《东游记》其实还有一本,最后一本专门留给尤大人。”

“不是说没有了吗?”

“怎么又多了一本?”

不说倒好,这么一说,引得书坊内的数个公子小姐一阵不满。

尤浑苦不堪言,果然自己太愚钝了,偷偷摸摸直接找上掌柜不就好了吗?

还非要光明正大进到书坊里,这下成了众人瞩目的中心,他要刊印的可是那种书稿,见不得光,现在想溜只会被人怀疑。

买上一本东游记倒是可以借口离开,但尤浑舍不得,他又不看那玩意,难不成买了垫桌角?还不如多买囤猪肉,过阵子可能又会涨。

今日宫市休沐,彭遵出来逛街透气,刚才的议论让本在挑选彭家商路的他微微抬头,一眼便看见了尤浑。

他有些不爽,眼神之中带着几分厌恶。

改过自新后,他对纣王的手段心怀畏惧,对朝臣的才能心怀敬佩。

他佩服闻仲的明辨奸邪,佩服李靖的刚直不阿,佩服杨任的忠言直谏,佩服辛甲的博学多才……

甚至因为妇联女子入宫平叛的勇气,他微微有些佩服高三,对奴隶也隐隐有那么一丁点的改观。

但他唯独看不起费仲、尤浑二人。

这两个人就是靠着拍马屁上位的馋臣,厚颜无耻。

彭遵刚到上林苑宫市时,他老爹不知道其中缘由,为了让孩子脱离苦海,不知道给费尤二人送了多少财物,两人跟个无底洞似的送多少吞了多少,结果啥事都没办成。

彭遵发现尤浑怀里的书册,起了些心思,道:“这是什么?莫非尤大人是来刊印书册的?”

刊印书册?

掌柜一看,尤浑怀里果然夹着本书,连忙道:“尤大人原来是来送稿的啊,尤大人……”

他脸红了起来:“尤大人博学多识,才华横溢,所著的书,必然也是……”

尤浑的脸也红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的水平,也知道自己在民间的名声,别说是游记,就连这初稿上的东西,他都写不出来!

“尤大人妙笔生花,我便先来看看。”

掌柜伸出手,尤浑也没多做思考,竟是直接递了过去。

交出初稿的那一瞬间,他才意识到不对劲,但已经晚了。

掌柜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极为恭敬地接过书稿,表面态度认真,实则漫不经心地翻阅着。

看了一阵后,他登时色变,这都什么东西啊??!

一开始还好,讲述一个美丽女子年少时受了男子救命之恩,长大后寻到恩人,为报恩以身相许。

到这里,男女之间相互爱慕,嘘寒问暖,感情升温,和普通的爱情故事一样。

没想到竟是笔锋一转,写起了两人的新婚之夜,而且描述的十分细致。

掌柜面红耳赤,甚至想当场将书册扔到地上,但作为书坊掌柜,他觉得自己得有责任心。

万一这是反转呢?万一是通过这些描写来警醒世人,想要批判一番呢?

他红着脸看下去,却被吓了一跳,那美丽女子竟是狐狸精,在最后关头露出了狐狸尾巴。

竟敢在书里写妖怪?

掌柜耐着性子看下去,没想到在狐狸尾巴露出来之后,这个故事就没下文了。

第372章 老牌白金打压未来大神

躁动不安,羞涩难堪,掌柜一时间内心充斥着各种情绪。

怎么能写床底之事呢?

怎么能些人妖相恋呢?

怎么能没后文了呢?

掌柜在这书坊之中,看了许多朝臣写下的游记,鉴赏水平不俗。

有的人,会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世俗体悟,描绘形形色色的风景。

有的人,虽写的不好,但行文老辣,恰到妙处。

有的人,善于使用华丽的词句,而有的大臣文字之中有一些癫狂与玩世不恭。

唯独没见过尤浑这种人。

缺点一大堆,数不胜数。

没什么细节描写,也没什么令人拍案叫绝的桥段。

既不是记载风土人情的游记,也不是缠绵的爱情故事,或是爱恨情仇。

就连从戏曲扩写的麦云刺纣王、击鼓骂纣、脱衣骂友等戏本,都比他强。

太俗,俗不可耐,令人羞于翻页。

彭遵见掌柜表情怪异,心中不解,凑上前看了一眼。

只一眼,他便觉得内心极度不适,仿佛要作呕一般,床笫之事时,对方突然现出了狐狸尾巴?这怕是以后都被吓得不能人事了!

彭遵愤慨道:“真没有想到,竟还有如此低俗不堪的书册,我真想不到怎样恶劣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东西!”

他已经明白尤浑写出这种东西的意图。

市井之中,妲己是狐狸精的言论传的沸沸扬扬,不少人因为妖物作为妃子留在宫中,而对朝廷、对纣王生起了几分不信任。

如果不是朝歌生活好,赌马都能赚钱,恐怕不少人已经收拾行囊搬家离去了,没人愿意和妖怪为伍,保不准那宫里的狐狸精什么时候就会跑出来祸害人。

尤浑一定是发挥奸臣本质,想写狐狸精与人类的故事,再通过传播故事从而让人们接受人与妖物的恋情,更进一步表达出自己的立场,表示哪怕纣王选妖为妃,他尤浑也是忠心不二的舔狗。

多么低劣的人格!

彭遵在心里叫骂一句,换上辛甲这种文笔好的大臣,将故事润色一番,说不定能有些作用,但尤浑这种只会以龌龊之词搪塞故事的佞臣,只会让事情更糟!

不少人看到彭遵与掌柜的反应,他们感到疑惑,这书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一个锦衣女子伸手抢过书册,她是虎侯葴足的女儿葴玉,行事风格无拘无束。

她抢过书册后,刚好翻到床笫之事的那几段,立时便心脏砰砰乱跳,面红耳赤,更是不自觉地夹紧双腿。

这……这……商人怎么如此开放?

又有一个女子凑过身来,看了几眼,同样面红耳赤。

这女子是某个大贵族家的女儿,虽然同样夹紧了腿,但只在心中犹豫了一会儿,便将稿子扔在地上,还狠狠踩了一脚。

“不堪入目,尤大人,霍乱朝纲还不够,还想霍乱百姓?!”

彭遵义愤填膺,他倒也不惧怕尤浑,他久在上林苑宫市,对朝中之事多多少少有些了解,这尤浑虽然得纣王看中,但权柄不大,最多也就在纣王耳边说说坏话,碍不到他什么事。

彭遵继续道:“掌柜的,如果刊印出了这种书册,绝无可能再有人来书坊购书,便是朝中大臣也会不满,怎能让那些游记与这种低俗之书陈列在一起?朝廷有书坊,尤大人为何不去朝廷的书坊,掌柜你也应该明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