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276章

作者:殆火

“靖今日一观,诚如将军所说,军容齐整,平日的操练也没落下。”

听着高台上李靖的夸奖,萧银些得意,他还以为事发了呢,没想到竟是夸赞之词,最让他自傲的,就是手底下士兵的战斗力。

李靖继续道:“桂天禄将军曾带人占据田产,将百姓田产收作公田。”

“不只如此,贵族商队自灌江口采买食盐,经过临潼关时,原本有十车细盐,仅有五车入册记载,因而明明十车的货物,却收取五车货物的商税,剩下五车的商税,又在何处?”

萧银沉着脸,微微低下头去,周围将士也是一阵安静,好像瞬间落到了冰点。

侵吞田产是事实,不过那也是去年的事儿了,那时候大家还比较老实,从百姓手里弄来些薄田自行耕种,也不算抢,就是威吓巧取,百姓可不敢和这些大头兵对着干。

而且将私田收作公田,这其中缴纳的田赋,也增多了,朝歌同样是得益者。

到了今年,贵族商队开展四方贸易后,他们就不干这事了,田地全都还给了百姓,只留下以前自己开垦的地,转而和贵族商队合作。

无非就是克扣些商税,十车货物记成五车,少收些税,另外五车的商税对半分。

萧银就是靠着这份商税,养活了将士,他还记得当时那个胖贵族哀求的眼神,商税这么重,不偷税漏税,贵族都要活不下去啦!

助人为乐嘛!

可他不能理解的是,这事情怎么会败露?

那些百姓都被封了口,封不住的就扔河里,不存在走漏风声。

商队那边只有贵族知晓,自己知晓,便是桂天禄与其他将士,也只是一知半解,更不可能走漏风声。

总兵张凤更是跟个聋子瞎子一般,一直都被蒙在鼓里。

但事已至此,萧银抬起头,他早就有了觉悟,毫无惧色反问道:“李尚书认为呢?”

这下,群臣也渐渐明白了,临潼关将士哪是因为屯田自给自足!

偷税漏税,侵夺田产,这罪名在新法中极重,更遑论商税是纣王亲自定下的。

鲁雄痛心疾首,看错人了啊!

如果萧银没有这点私念,只凭着屯田之法,也足以高升,可偏偏……人心不足龟吞纣。

李靖与萧银对视,在两条浓眉的加持下,气势更胜一筹。

“看来萧将军是认下了。”

“那么剿灭山贼,其实是杀良冒功,以无辜百姓充数,也是事实?”

看着手中的密信,面色复杂,这是他最不能理解的一件事,甚至一度让他动摇。

杀敌剿匪有功,是他在新法里规定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萧银杀良冒功也与新法有些关系,有了利益才有了动力。

若是以后有更多人学着萧银杀良冒功,该如何是好?

群臣惊愕,杀良冒功?

萧银和群臣一样惊愕,杀良冒功?

这事儿他真没干啊!他胆子还没大到这种地步!

他除了以屯田掩饰钱粮来源外,便是靠剿灭山贼给总兵张凤上眼药水。

一个个山贼尸首,都是将士们拼死拼活拿下来的!

如果不是朝歌征调,他还打算亲自带兵去打打今年新近崛起,聚众无数的水泊梁山。

他们杀得全是真正的山贼!

李靖……

萧银明白了,李靖在给自己泼脏水,只是侵吞田产和偷税漏税,不一定能判处死罪,但杀良冒功一条罪名扔头上,朝歌第一刀余化就有事情做了。

自己这些人,全成了李靖的磨刀石,让新法这柄刀更锋利。

不……还差了点什么。

萧银看着沉默不语的纣王,恍然大悟,李靖严守律法,不可能捏造罪名,唯有纣王。

恐怕从自己入朝歌时纣王就已经知道了一切,费仲与近卫的行为,也一定是纣王授意。

商税是纣王定的,偷税漏税这一点无疑触怒到了纣王,纣王要的,便是用他萧银来震慑那些同样偷税漏税的贵族,不惜为此捏造罪名。

莫须有这一手,纣王比谁都玩的溜。

呵呵……

萧银冷笑一声,如果没有泼这盆脏水,指不定还有回转余地,现在,却是没有了。

既然纣王做的这么绝,那我也不用多顾虑,干脆借力打力顺势而为。

萧银吸了口气,大声道:“将士们,我们所犯下的都是弥天大罪,李尚书容不得我们,新法容不得我们,纣王也容不得我们。”

“我们……洗得干净吗?”

“一旦获罪,那朝歌的行刑台就是我们的归宿!”

“到了这个份上,该怎么做,大家心照不宣,我们是刀头上舔血的人,吃多吃好,赚些钱粮,还不是为了在战场上能活得久一些,家人的生活能过得好一些?”

“既然朝廷不愿意让我们好,那倒不如自己来干,什么新法旧法,谁拳头大谁就是法!”

忽而一股冷风,将萧银吹得一个激灵,他语气飘忽起来:

“纣王……商始皇……始皇帝,呵!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群臣面面相觑,本等着萧银认罪,可不仅没等到束手伏诛,反而说出了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这等虎狼之词。

三四年前子启敢造反,是因为子启血脉正宗,你萧银是个什么东西?

萧银也有些诧异,自己竟说出了这种话,君王之位,可不是谁都能坐的。

若非贵族出身,没几天就得吊死在皇宫后面的老歪脖子树上。

疾风骤起。

李靖见事情出乎意料,微微有些慌乱。

他没想到萧银竟敢大着胆子造反,可临近出门梅德才送上密信,他也没时间反应,只能依着密信内容逼问。

殷破败第一个反应过来,大呼起来:“护驾!”

三百近卫们很有逼数,高台上已经站满文武,如果他们再上去,多半得塌,说不准还会因为拥挤,将几个瘦弱的大臣挤下高台。

没被叛军杀死,跌下来摔死了,太丢份。

近卫们拦在萧银所部兵马的正前方,三百人不多,却组成了一堵厚厚的人墙。

姿势有些怪异,竟是一手持兵刃一手护裆。

因为平日里经常陪纣王踢球的缘故,这是任意球后遗症。

人数更多的御林军也反应过来了,在李烈的带领下如潮水一般,围在了近卫的外圈。

已经到了拔刀相向的地步,萧银一狠心,怒吼道:“杀!”

第355章 二流?一流?超一流?

萧银抬手就是一刀,一刀劈开生死路。

长刀从一名御林军脸上划过,直接削去了半张脸,只余下红白二色的液体。

其实哪怕现在,都没几个人相信没有贵族背景的将军也敢造反。

高台上的群臣慢慢冷静下来。

鲁雄怒不可遏,前几日萧银还提出了屯田之策,解决财政困难,令人开怀不已,现在却成了反贼。

“萧银,你想干什么?”

然而却没有回应。

萧银所做的只是和那声言简意赅的“杀”一样,挥舞着长刀,不断杀戮着御林军。

他是古往今来第一个造反叛乱的将军。

头一个如此大胆的将军。

他没有丝毫退路,任何言语都是空话,对他而言毫无意义。

唯一值得他紧握的,是手中的长刀,是身后的军队,这是他仅有的资本。

萧银身上被血溅得满是,散发着一股骇人的气息。

不知怎的,从萧银喊过皇帝轮流做后,风就大了起来,子受站在高台上,皇袍被风吹起一角。

“陛下,速速换上盔甲,近卫与御林军仅能抵挡一时,还需速速令雷开调兵前来!”

尤浑尖细的声音传来,奉上一套早前准备好的盔甲,就要给子受穿上。

子受低头看了眼皇袍,没有接过盔甲,因为没必要。

他看向一边甲胄齐全满心担忧的鲁雄,微微意动,伸手将其头盔摘了下来,给自己戴上。

皇袍防不住头顶,万一有流矢就不好了。

这场叛乱出乎意料,却也在意料之中。

哪个昏君不会被造反呢?

在马嵬坡驻军个把月立下的flag,终于起了作用。

唐玄宗李隆基开创开元盛世,如果五十岁挂了,绝对能当得起一代明君,说不准还能排进明君总统山,可惜活太久,在安史之乱、马嵬兵变之后,风评急转直下。

这和自己多么相似啊!

虽然世人对自己有一些误解,觉得纣王可能有些小功绩,算得上不错的君王,但现在天上掉馅饼,化解误会的机会送到了眼前!

安史之乱与当前局面有极多类似之处,安禄山和萧银同样是向军,久怀异志,手握重兵,稳了!

唯一让人有些担心的,是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攻破了大唐首都长安,如今萧银之乱直接爆发在朝歌,说不准朝歌也有陷落之忧。

子受看了眼身边的申公豹,安下心来。

这就是罗宣、吕岳等仙人刺过他,仍旧被留在朝歌的原因。

仙人就是最后的保障,你萧银带兵造反,再牛逼还能顶得过仙人不成?

宋钦宗六丁六甲守开封兵败被伏,我一手罗宣、吕岳、赵公明,比六丁六甲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拿了功德要干事的!

当然,朝歌如果不陷落,萧银兵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会有安史之乱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