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26章

作者:殆火

石矶便命身边的彩云童子请哪吒进洞。

哪吒在洞外面,看见过来一人,暗自想道:“打人不过先下手,这里是她老巢,反为不便。”

于是拎起乾坤圈,一下打将来,彩云童子不曾提防,夹颈一圈,“呵呀”,一声,跌倒在地。

石矶听到洞外喊声,急忙走出,彩云童子已经倒在地上,怒目切齿道:“好孽障!还敢行凶,又伤我徒弟!”

哪吒见状,又先下手为强,一圈砸去。

石矶一眼认出此乃太乙真人的镇洞之宝乾坤圈,便明白了哪吒的身份,只是把袍袖向上一迎,接住乾坤圈。

哪吒大惊,转身就跑。

石矶取出丹药,往重伤的彩云童子嘴中一送,保住性命,又对李靖道:“李靖!不干你事,你回去罢。”

她是个恩怨分明的人,既然主犯是哪吒,也不想再追究李靖管教不严的罪过。

言罢,石矶便向哪吒追去,以她的修为,哪吒只手可擒,但她没有,反而只是不急不缓追着,一直来到金光洞。

她心地善良,也明白碧云童子死于意外,哪吒虽射了箭,又重伤了彩云童子,但始终是个孩子,是小辈,还是向哪吒的老师太乙真人讨个说法更合适。

很快,石矶便追着哪吒来到金光洞前,哪吒躲进洞去,不一会儿,太乙真人便走出洞外。

……

第35章 天命于我人族何加焉

石矶看到太乙真人,情绪缓和几分,打了个打稽首,道:“道兄。”

太乙真人答礼。

石矶问道:“道兄,你的弟子射死贫道的碧云童子,又打伤彩云童子,还用乾坤圈伤我,道兄,好好让哪吒出来道歉,万事俱息,若道兄遮掩,反为不美。”

太乙真人护犊子,道:“哪吒在我洞里,要他出来不难,你只到玉虚宫,见我掌教老师,他让我交给你,我便交给你,哪吒乃奉御敕钦命出世,辅保明君,应和天命,非我一己之私。”

石矶皱眉,怎么这般不讲道理?只得道:“道兄差矣!你纵徒行凶,杀我徒弟,还以天命压我,难道欺我修为不如你?”

太乙真人摇头,道:“石矶,你乃截教弟子,吾乃阐教弟子,当知吾辈一千五百年不曾斩却三尸,犯了杀戒,故此降生人间,有征诛杀伐,以完此劫数,今天命如此,成汤合灭,周室当兴,玉虚封神,应享人间富贵,当时三教共签封神榜,吾师便命我教下徒众,降生出世,辅佐明君。”

“今哪吒乃灵珠子转世,辅周灭商,奉的是天命,他伤了你的徒弟,自是天命,也是定数,我知你道德高尚,又何苦如此?似你等无忧无虑,无辱无荣,苦修得道便可,为何偏要碍了天命?”

天命?定数?

天命就让我那童儿死去?

他做了什么遭天谴的事?

整日侍奉自己,除此之外便是清修采药,又碍了谁的事?

想到这里,石矶忍不住心头火,叱喝道:“这又是何道理?”

太乙真人强辩:“此乃天命,自有道理。”

天命?道理?

哪吒射死碧云童子,石矶忍了。

哪吒打伤彩云童子,石矶忍了。

太乙真人护犊子,石矶忍了。

太乙真人抬出元始天尊,石矶忍了。

可现在呢?

哪吒行凶杀人,她憋屈地表示,只要道歉就不计较,可太乙以天命大势压人,哪吒连个面都不愿露,何况道歉?

天命就可以如此吗?

石矶知道太乙真人是阐教亲传弟子,自己只是截教普通弟子,身份差距较大,可她咽不下这口气。

“非要做过一场才是!”石矶当即提剑。

太乙真人将剑拦下,呵斥道:“你不过是一顽石,经地水火风侥幸得道,然根源浅薄,道行难坚,怎敢在我乾元山逞凶?!”

“便是凶了又如何?”石矶已然动怒。

太乙真人自知不是对手,当即祭出一物,那物中腾腾焰起,烈烈光生,九条火龙盘绕:“我不欲多造杀孽,石矶你可识得此宝!”

石矶大惊,她又怎会不认识九龙神火罩?其内有三昧真火,即使自己修为通玄,也挡不住。

憋屈。

继续打下去?

太乙真人有这法宝,分分钟收拾自己。

这就是亲传弟子和普通弟子的区别。

太乙真人一身宝贝,还能给弟子整出全副武装,而石矶呢?

八卦云光帕、八卦龙须帕、太阿剑,没了。

两张手帕,一把破剑,仅此而已。

看到石矶犹豫不敢进,太乙真人也放下心来,幸好有九龙神火罩,不然单论修为他还真不如石矶。

随后他又仗着九龙神火罩在身,道:“天命不可为,你还是速速退去。”

石矶正恼火呢,听到太乙真人又搬出天命,心有戚戚。

早前她还对纣王的“吾即天命”、“制天而用”不屑一顾,现在呢?

如果天命就是杀人不偿命,如果天命就是至亲童子无妄遭灾,那她石矶也不信这天命了!

看着太乙真人手中的九龙神火罩,石矶一咬牙,往朝歌而去。

半路上她向通天教主传一玉简:“弟子在老师门中听道千年,感激涕零,然坐下童子无辜横死,索性便逆了天命,弟子不愿牵连门中,今日便脱离截教。”

……

火云宫。

此处云生八处,雾起四方,挺生秀柏,屈曲苍松,乃人族三圣居所。

其内三人,当中一位,顶生二角,乃天皇伏羲;左边一位,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乃地皇神农;右边一位,身穿帝服,乃人皇轩辕。

“兄长可听得当今人王之言?”神农问向伏羲。

伏羲淡笑:“可是那句治民者推崇礼义、尊重贤人,则王天下,注重法治、爱民如子,则称霸诸侯?我觉得颇有道理。”

轩辕大笑道:“兄长何必遮遮掩掩?从天而颂之,不如制天命而用之!我人族何时要依赖天命了?”

神农抚须:“自我人族立于世,何曾依过天命?刀耕火种围兽捕猎,创造文字,采摘草药,制耒耜种五谷,若是依天命,我等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族,本该灭亡!”

轩辕也赞道:“涿鹿一战,九死一生,难道要说此乃天命才得以胜利?那我如何与三军将士交代?北海至今又有多少亡魂?”

轩辕和神农都不信命数,而且纣王举出两个逆天而行的例子,更是博得了他们的好感。

精卫填海的主角女娃,是神农的小女儿。

禹王治水的主角大禹,是轩辕的玄孙。

听到其他二圣如此,伏羲也道:“但言天命而废人事,置人族先贤于何地,也罢,也罢。”

伏羲颇为感慨,纣王不仅有天命之论,还有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辩,而自己妹妹女娲以招妖幡掌天下妖族,对妖族亦有些眷顾。

上天让妖族遁世,谁愿意呢?

难得见到一名不问出身能够平等待遇妖族的人王,伏羲自是欣喜。

轩辕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严肃道:“终有一日,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将迎天命而战,天地大劫,天命将颠。”

伏羲也道:“吾闻之,天定破人,人众者亦能胜天。”

三圣皇相顾一笑,便继续论道,天命于我人族何加焉?

没过半日,便有童子进宫中相传:“启老爷,外边东海碧游宫上清圣人前来论道。”

……

第36章 狼烟起,朝歌北望

论道又是半日。

半日后,通天笑着从火云宫出,骑着奎牛离去,那奎牛脚下的云雾,都好似画成了笑脸。

当时三教共签封神榜,阐教弟子上榜甚多,元始天尊不忿,只言截教弟子俱是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怎与自己门中有道真修相比,窥不得大道,理当全部上榜。

通天是个暴脾气,那时候就和元始干上了,闻仲入商为臣便是试探。

你阐教弟子都是有道真修,我截教弟子就是披毛带角?

大家还是兄弟,有你这样说话的?

我上清道法就比你玉清道法差多少了?

三教助周灭商是天命大势,也是最初商定的大劫方向。

可元始天尊不愿自家子弟上榜,要用截教弟子来填,通天愿意?

就算愿意,面子上也过不去。

更别说,通天在意门下每个弟子,即使是对那些记名弟子,也许少了些关注,但教导中绝不会藏私。

这次石矶的事情,成了逼他反水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阐教是这样,天命是这样,反来助商灭周又如何?

石矶虽然不是他的亲传弟子,也没有什么法宝,但却是教中心性最好,最懂分寸知进退的一个。

一句“不愿牵连门中”就想脱离截教?

没门!

问过我通天了吗?

不敬师长!

笑话,截教门人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门中俱是兄弟姐妹,一时有难,岂会畏首不前?

我通天又怎会如此没用,还保不住门下弟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