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250章

作者:殆火

闻仲若有所思,崇侯虎那日拦着他说的话,他一直记在心里。

果然如此,看来早在那日,纣王就开始制定战略了。

本来放掉诸侯,就是因为诸侯之中可能有支持纣王的存在。

不多,但是哪怕只有一个两个,只要在关键的时候添把力,足以起到重要作用。

只是在闻仲看来,现在还没有必要急着结盟。

驱吴吞越约莫还得一个月左右才能初见成效,匆匆派出结盟使节根本不顶用,唯有雪中送炭,等到吴越相争才能牟利。

而且攻打鄂顺压根不需要诸侯帮忙,按照兵贵神速的战略直接奇袭就行了。

这是阳谋,哪怕就这么大剌剌的在朝堂上讨论也没事,鄂顺知道也无能为力,他得先处理鄂崇禹死后的乱摊子,突袭太快,根本没能力应对。

可以说,有了兵贵神速的战略,这场仗很容易打,就算纣王执意要亲征也没事,严格按着奇袭鄂城的方式打,最多也就小败一阵,最后还是赢。

这样的话,御驾亲征反而还能增加纣王威信。

但现在确实不是结盟的时机,只会耽误事,南下求的就是一个“快”字。

闻仲憋不住心底疑惑,试探着问道:

“陛下是想和吴王结盟?又或是越王?”

吴王?越王?

还没想到,子受支支吾吾一阵:“嗯嗯啊啊,没错。”

真结盟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用使节刺激一下刚回家的诸侯,拉一波仇恨!

不过表面上子受还是非常诚恳地道:“诸卿可否推举一些言善辩之士,朕当亲授符印,委其解我大商腹背受敌之患。”

快点儿吧!给我排除错误选项!

“杨大夫能说会道,颇有辩才……”

“太颠颇有胆气,为使可展现我大商气魄。”

“辛大夫通晓史事,典故信手拈来……”

“国师精于口技,仙风道骨……”

好嘞,这些人全都打个叉。

不过排除这些人,剩下的人选还是有点多,还是得拜托张大出手。

子受直入正题:“张卿总览招贤馆,素有识人之明,想必心中早已有了最优人选吧?”

啊?

张大愣了愣,怎么问道自己了?

他眼神不好,刚才纣王虽然讲战略讲的天花乱坠,但他看不见舆图,根本不懂,一直在一边划水。

可问到自己了,也不能不答。

于是张大对着柱子拜了拜,道:“禀陛下,张友仁可为使。”

他本来只是随便推举个人凑合凑合,虽然他认为张友仁有才能,但张友仁在朝中风评不好,纣王如果听了张友仁的事迹,多半会打消这个念头。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纣王却是一脸期待!

“张卿家说的是,张友仁何人?诸卿说来朕听听!”

群臣愣住了,张大有些愧疚,陛下对自己这么信任,自己却想着敷衍了事。

群臣开始不断劝阻,诉说着张友仁的事迹。

张友仁是通过招贤馆入选的新官,二十来岁的年纪,长着一张四十岁的脸。

其实这也有好处,等他六十多岁的时候,不显老,而且面容不变,即使和亲朋离别十几年,也会被一眼认出。

当然,张友仁最出名的一点,是能忍。

事事退让,没有一点风骨,便是农户让他屈尊烫酒,他也心甘情愿。

张友仁能进入朝堂还是因为一件极为传奇的事迹,有人听说他善于忍让,便去府上询问,张友人说自己不过只是凡事不想与人计较而已,那人便提出要与张友仁的妻子同榻而眠,而张友仁……

他……不假思索的答应了,直接把那人给吓走了。

这件事后来传出去,被当做一大乐事,张友仁被当做笑话,张大却认为张友仁身怀大才,还给他发过招贤馆的补助金。

和姬昌那种怀有野心的隐忍不一样,他是真的忍,如果说姬昌是玄武是龙龟,那张友仁多半是绿毛龟。

看到群臣如此,子受心中已有定计,张大才是朕的栋梁啊!

只有栋梁才能选出栋梁!

而且张友仁还有忍者神龟般的忍耐力,子受听了此人事迹之后,更是坚定不移。

外交使节向来强硬,什么班超、苏武、张骞,尽展大国威风。

太强硬了不好,就像申公豹一样,平灵王携郡守以令诸侯,申公豹觉得憋屈,不服气,一张嘴说动了一堆人,好不容易出来的平灵叛乱给他一个月平了。

如果那时候换成张友仁就不一样了,能忍,多半就委身从了平灵王,昏庸值可期!

好在现在任用张友仁为使也不迟。

“好,传朕旨意,以张友仁为使!”

闻仲皱眉:“陛下可是觉得他人为使太过激进?虽然诸侯皆有异心,但我大商也不需要这等忍气吞声之使节。”

呃,闻大爷直接怼脸上了,子受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太师,张友仁却有些不一样。”崇侯虎出列,道:“我大商乃上邦大国,对待诸侯,不好一概只以单纯强硬论之,大国使者对诸侯、弱小国的强硬,若是说得不好听,那就叫仗势欺人,有失国体啊!”

很快,闻仲和崇侯虎就辩了起来,奈何认为张友仁配得上使节的朝臣并不多。

子受看向崇侯虎的眼神中充满敬佩和崇敬。

看你平时跟个吉祥物似的是个摆设,没想到关键时刻还挺顶用!

子受在心里给崇侯虎竖了个大拇指,连连点头:“北伯侯,不,晋王说的是。”

“朕意已决,明日便召见张友仁!”

子受喜出望外,将酒爵中的酒水一饮而尽,大呼退朝。

……

次日,张友仁入宫。

“朕得卿家,如鱼得水,结盟之事,就全仰仗张卿了。”

子受拉着张友仁的手,目光含泪,这个结算期的昏庸值不知道有多少,但是下个结算期,全靠你了!

一年就三个赛季,时间不多!

尤浑觉得有些不自在,水又多了。

让尤浑将小匣子递给张友仁后,子受再度开口:“这是朕的玄鸟玉佩,见佩如见朕,天涯海角,卿皆可去得。”

完事了还不忘在张友仁耳边悄声叮嘱一句:“记住了,朕只有一句话告诉你,出了朝歌,发挥你的长处,一切皆以退让忍耐为主,另外,不许说话。”

虽说张友仁很合自己心意,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最好的方法,是让他当个哑巴。

我用哑巴当使节去结盟,还是个万事忍让再三,甚至有绿帽癖嫌疑的忍者当使节,没有一丝一毫结盟成功的可能性!

将张友仁送走,子受让尤浑召李靖入宫,变法还有大量昏庸值可以深挖,临亲征还有段时间,得处理好。

第318章 大摔碑手见过没?

老李年轻时一定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浓眉大眼国字脸,符合传统审美,看着就舒服。

当然,最主要的是老李虽然刺了自己一刀,但知错就改,通过变法为自己挡刀。

“李卿家,随朕往宫外一行。”

出宫透透气,顺便看看变法的成效,变法作为昏庸值可持续生产的关键,必须全程把控,万一出了什么幺蛾子就麻烦了。

不一会儿子受便和李靖来到了北市,因为钱庄和多宝就在北市的缘故,北市是四大集市中最热闹的。

北市中央立了十块石板,就在多宝的卦摊边上,这里人多。

多宝闲暇时还会给人们讲解一下石板上的律法,毕竟识字的人不多,虽然有派下专门的官员普及,但多宝这种算命的道人更让人信服。

“道长,这阵子会下雨不?”今儿无心菜卖的很好,可赌马又没开,老妪闲来没事便到处晃悠。

多宝收下一文钱,掐指一算:“三日后下雨,雨势较小,五日即停。”

老妪脸上的皱纹皱在一起,笑成了一朵老菊花。

子受有些不解,按理来说,下雨天生意不好做,这妇人怎么会这么开心?

李靖在一旁道:“陛下有所不知,万大人和杜大人以游历见识合著了一篇论衡,里头描述了雨水成因以及多种现象,随着那日焚书时反驳鄂崇禹的事迹传了出去,那老妪多半是猜中了明日有雨,因此而感到欣喜。”

子受点点头,这下人人都可以粗略推算天气了,虽然不能像多宝一样将雨势大小、持续时间推算得一清二楚,但也能最起码知道会不会下。

不过问题不大。

总的来说,万年和杜元铣干的只是归纳总结,就算他们不写这书,这些东西也只是普通的见识经验,流传不广,缺不代表没有。

而且现在有人信这些,是因为出来溜达的神仙少,等封神正式开启,仙人入世,随手就是电闪雷鸣,谁还信这个?

让万年多掉点头发也好,旅游一年发际线都给养回来了,能让他有事可做,写完还能顺手以朝廷的名义推广一波,等仙人动手时相信这些的人岂不是直接怀疑人生,甚至质疑朝廷?!

子受从人群中挤到石板边,看向第一块石板。

“纣王乃始皇帝,为天下之主。”

“皇帝高于王。”

“只可跪拜祖宗,不可跪拜天神。”

“不可杀人,杀人者罚……”

“不可偷盗,偷盗者罚……”

子受眉毛一挑,开篇就无限拔高皇权地位?

潜移默化让皇权通过律法深入人心,李靖好手段啊!

真让你搞成了,骂我的人岂不是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