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228章

作者:殆火

“噢,石将军在城外负责管理花石纲吧?正好,让北境立功的奴隶归来,从属于其麾下。”

子受忽然想到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奴隶之中要筛选一番,若是孤儿绝不收纳,只将有家室的奴隶收入军中。”

重用奴隶,除了为了昏庸值,也是为了之后的战争考虑。

自己要亲上战场,三百近卫以及御林军肯定不够用,还得来上一批人,奴隶军就不错。

但绝不能有孤儿。

汉武帝有例在先,那支赫赫有名的羽林卫,前身就是孤儿军,奴隶得到重用肯定感恩戴德,如果这些奴隶直接是了无牵挂孤儿,那效果不就更强了?

直接成了羽林卫威力加强版!

子受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等到在群臣力阻中美滋滋的安排完奴隶,子受开始说第三件事:“贵族经商,往来贸易,朕欲收商税,卿等以为如何?”

群臣一愣,商税是个新词,不过很容易懂,和田赋一样。

当即赵启出列奏道:“贵族经商,却也需要知晓何为国,何为君,陛下修路,设立西北都护府,造四轮车,方便贵族经商,他们自然也应该投桃报李,将收益上缴,收取商税乃是丰盈国库的善举。”

子受笑道:“诸卿支持,那就好,朕决定朝歌收取三成商税,地方收取三成商税,各路关卡再收三成商税,若是要去西北运输矿产,那便让西北都护府设立矿监,再收三成。”

群臣面面相觑,这是个什么鬼魅操作,三成又三成,收的商税比赚的还多?

赵启慌忙阻拦道:“陛下不可,如此重税,层层盘剥之下,原本一贯钱的货物,最终须得卖到十贯钱以上,方才能有利润,否则便要折本。”

“若是如此,贵族必然不再经商,民间货流不通,百姓不便,久而久之,便无商税可收。”

子受一惊,说的也是。

自己太想当然了,想着收重税就能赚取昏庸值,可事实上却得多方考虑。

一次收太多,就成了一锤子买卖,赚上一笔昏庸值,下次就没有了。

既然决定细水长流,就不应该涸泽而渔,商税要控制在一个度上,既能让贵族不满,又不会让贵族直接放弃经商。

不过子受还是有些不死心:“若是只关卡收取三成,矿监收取三成,如何?”

商路四通八达,朝歌只是其中一个贸易点,只在朝歌收税肯定行不通,必然得从运输途中以及货源处收税。

赵启道:“商业之道,臣虽不太懂,但却清楚,朝歌之外,地方小吏上下其手,更有诸侯领地夹杂其间,若直接交由地方关卡收取商税,只怕……”

子受咧嘴,朝歌有一堆重臣看着,自然不用担心贪官污吏,但地方上就没那么简单了,毕竟贪腐是存在几千年的大问题。

这……正好!

趁着商税选择一些贪官污吏出来,好好用上一用!

还有灌江口的胶鬲,灌江口是贵族贸易食盐的主要地区,小卧底胶鬲想干什么,很容易操作!

“朕相信他们,我大商官员绝不会欺上瞒下,关卡三成,矿监三成,就这么定了。”

子受心中窃喜,别看商税不算特别高,但他还有正在安排的水泊梁山!

偶尔抢上一把,贵族怨念朝廷不出兵剿匪,美滋滋!

在群臣的指指点点中,子受喊出了退朝。

这次趁着重臣休沐的朝会堪称完美,不仅表明自己重视男女平等,又提拔了奴隶,还收了商税。

贵族不满,马上要来朝贺的诸侯也必然心生怨气!

只要到时候操作一番,昏庸值大把大把的赚!

开年挨的几刀根本不算什么!

“等等……”

子受忽然想到了一件事,翻开随身的小册子,找了找。

目光在赵启几人之间游移不定,面色阴沉:“来人,将赵启、夏招、孙寅拿下,这三人今日休沐,却依旧上朝,罚一月俸禄,加休十日。”

第292章 你刺不着!

次日。

子受一觉醒来,肚子饿了。

妲己不在,没有黑暗料理吃。

本打算让寺人送碗羹粥过来,不想御厨休沐去了。

没办法,自己弄吧,休沐虽然有些不便,但卓有成效。

已经稳定轮休了两三个月,政务一直处于缓慢处理的状态。

即使还有如赵启、夏招一样偷偷上朝处理公务的人,但影响不大。

就像昨天一样,很顺利的就执行了政策,而且还逼出了曾秉这种猪狗不如的东西,越往后,蹦跶的人就越多。

对于这一点,子受还是特别满意的。

只可惜再两个月闻大爷就回来了,四五月份雪都化了,看雪也不合适。

烧了二三十分钟,鼎里的汤底开了。

子受让邓婵玉陪着自己涮火锅。

羊不仅能望幸,望完还能吃。

邓婵玉轻轻对着肉片吹了口气,送入子受嘴中。

子受一边吃着,一边琢磨接下来该怎么办。

现在看来,昏庸值还比较稳定。

213的昏庸值,到结算期结束,应该能翻好几倍。

这样也就不急于兑换,攒多点看看能不能换更好的东西。

摸了摸大长腿,子受问道:“爱妃,你那弟弟可还好?”

邓婵玉脸色酥红一片:“前阵子父亲有书信传来,说秀弟正在苦心练武以求报效国家。”

“这样啊……邓老将军身体如何?”子受沉吟片刻,觉得小舅子可以用用。

邓秀当年被于越伏击,太鸾冲出重围报信求援,但最后也没好到哪里去,大败一场,损兵折将,自己也险些挂了。

据钱保说在三山关疫情时邓秀很活跃,但改变不了他是个蹩脚将领的事实。

这可是自子受穿越以来,第一次听到的败绩。

子受琢磨着快打仗了,肯定得选些纸上谈兵的将领,邓秀就不错。

“父亲身体不错,三山关自疫情之后,万众一心,却是更繁荣了,说是连太阳都明亮了几分,前阵子钱大夫在休沐时写了册《说疫气》,送给了父亲,父亲还特意托我感谢一番。”

子受:“啊?”

“写书?”

邓婵玉道:“是啊,臣妾听闻,不少休沐的大臣都想着著书立说。”

子受:“???”

一时有些懵逼。

什么玩意?闲得慌著书立说去了?

“爱妃先吃,朕有要事!”

子受也不折腾了,自己穿衣,御驾出宫。

天气很好,阳光很灿烂,光天化日之下竟还想刺我?

……

杜元铣府邸。

只半日,在玄鸟卫的情报下,子受就抓到了狗。

看着纣王急不可耐的样子,杜元铣与万年有些懵。

“陛下这是……”

万年摸不着头脑,陛下不在宫里呆着修养身体,怎么特意出宫来到了大臣府上?

子受道:“朕今日偶然得知二位卿家打算著书立说,特来一观。”

子受看了看桌案上一大摞纸,敏锐地发现了问题的严重之处。

这事并不简单!

果然又有人偷偷摸摸地在背地里搞事情!

幸亏我发现得及时!

要不是邓婵玉突然提到,说不定又要被捅一刀!

就万年这超乎时代的姿势水平,谁知道会著出什么牛逼的东西?

万年颇有些不好意思,道:“臣在外游历已久,有些心得,便想记载一些游历见闻,当不得著书立说一词。”

万年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简而言之,就是万年走南闯北,看了许多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心生感慨,想记录一下。

正好杜元铣又是他的老师,便找到了老师润润笔。

听完了万年的讲述,子受陷入了沉默。

游记?

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次是自己吓着自己了。

就说嘛,虽然有纸了,但是还没有印刷术,光是写出来之后传播,都得花上几年功夫。

再说了,普通平民百姓也看不懂,能看懂的知识份子,谁在意一本游记啊?

正儿八经的著书立说毕竟是个大工程,没几年功夫写都不一定写完。

子受觉得有些庆幸。

虽然没事,但为自己提了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