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192章

作者:殆火

……

第246章 存钱

卖炭翁卖了一车炭,足足赚取了一百贯。

寻常人家,不吃不喝,赚取一贯也起码需要三个月,一百贯恐怕需要三十四年才能挣够。

如此一笔巨资,卖炭翁心中不安。

平日里在路上走着,都得带上斗笠遮住脸,小心翼翼。

好好的人生,活得跟叛贼一样,生怕被人盯上,给套了麻袋。

与卖炭翁抱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再少数,除了一开始获得大量钱财的欣喜外,余下的便都是担心。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身怀巨款的百姓们,一个个都活在担惊受怕之中。

就连朝歌城,都没了往日的生气。

“大娘,这几天不卖菜了?”

卖炭翁压低了声音,像极了后世接头的特务,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啊?

他只不过想买些无心菜回家吃,还得掩人耳目?

老妇同样压低了声音:“这几天都去烧炭了,老翁你这一次就赚了一百贯,人人羡慕着呢!”

卖炭翁摇头:“哪有的事,我成天担惊受怕,生怕第二天就看不见太阳咯。”

老妇将老翁拉到一旁,悄声道:“那捕蛇的、捕鼠的、卖油的,都去砍柴烧炭了,一样赚了不少,大家都和你一样担心着呢。”

卖炭翁嘴角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他们赚了多少,没几个人知道,可人人都知道我赚了一百贯啊!”

老妇毫不担心,笑眯眯道:“这几日你不敢出门,却是不知赵道长早就想出了应对之法。”

卖炭翁惊疑:“还有这事儿?”

老妇消息相当灵通:“赵道长可是仙人,北市的多宝道长就是他的师兄,还能信不过?走,今天就是钱庄开业的日子,你随我一同往北市一行,就知道了。”

自从买炭立信之后,人人身怀巨款,几十几百贯的铜钱又重,又无法随身携带,人人恐慌不已,甚至造成了一些混乱。

于是老赵陷入沉思,试图解决问题。

某天他坐在树底下沉思,被树上掉下来的果子砸到,他便灵光一闪,掐指一算,想出一个办法。

在北市建立一个钱庄,以木牌代替大额铜钱,如此一来,百姓们将铜钱存入钱庄,就可以随时取兑。

百姓们方便了,手里带着木牌即可出行,储存容易,又安全,要取钱用,来钱庄便是。

唯一的难题在于只能存取。

在钱庄里,赵公明以及萧升、曹宝等可以在木牌中打入法力,进行识别,防止造假,但在市集中却做不到。

所以市集里不能直接用木牌交易,虽然市面上的货物没什么需要用到大笔钱财购买的,但多少也是个麻烦事。

而且他们是仙人,可以用法力辨别一时,可又如何用法力辨别一世呢?

他们来此是专门赚取功德,无法惠及万世的事情,根本没有功德可言。

不过暂且还是先用带有法力的木牌对付一阵子,再想其他办法。

今天就是钱庄开业时日,虽然不是什么吉日,但不重要。

赵公明就是仙人,手底下的萧升、曹宝以及人手短缺被他拉来打工的弟子姚少司、陈九公,都是仙人。

何况他还拉了极富盛名很得人心的师兄多宝道人来站台,今天就是吉日,不是也得是。

一直担心此事的箕子听闻,主动出面站场子,还找来酷爱演戏的子衍,带人演出,吸引更多百姓前来。

也算支持钱庄,钱庄既有皇室成员参与,又有有道真修,百姓们更加信任。

看着满大街熙熙攘攘的人,赵公明捧着不知从哪儿捡来的玉石,笑着道:“少司,把钱都搬进钱庄存起来!”

“是,师尊!”

姚少司立即令人抬出十多口沉甸甸的大箱子。

一箱箱铜钱一出,吃瓜群众们自动空出了一条路来,无数双眼睛看着这些沉甸甸的大箱子,议论纷纷。

“这里头难道装的都是钱?”

“应该是吧,听说钱庄就是存钱取钱的地方,宫里又融了许多青铜器铸钱,不差钱!”

“这么多箱子,里头该有多少钱?”

“一箱恐怕有几千贯,这里足足有十几箱。”

“那岂不是几十万贯?”

“几十万似乎……也不多。”

“也是,那卖炭翁一人就赚了百贯,一千个卖炭翁就有十万贯了,虽然不一定人人都赚了一百贯,但朝歌卖炭赚钱的人,又何止一千?”

听到有人议论自己,卖炭翁拉低了斗笠,压低声音问道:

“这么多钱存到钱庄里,难道不怕被人偷走?”

“谁敢偷?”

一个砍柴的樵夫都被这智障言论逗笑了:“有赵道长和多宝道长,谁敢偷?”

对啊……

这可是仙人。

“还有当今王叔与王兄作保,有什么不可靠的?”

百姓们议论纷纷,赵公明听到人们讨论到信用问题,立即道:“有多少铜钱入库,则发放多少木牌,若是有人取兑,收上来的木牌,当面销毁,木牌上有贫道法力验证真伪,箕子王叔和子衍殿下,都可作保。”

卖炭翁毫不犹豫出列,他实在不想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了,有仙人代为保管,总比天天捂着,连日子都过不安生要好:“那我存一些,不多,就……五贯。”

卖炭翁也是个精明人,一次存一百贯太引人注目,一点点存,方才是上策。

有一个人开头,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不信都不成。

赵公明与多宝全是有道真修,箕子王叔又颇有贤名,子衍更在朝歌之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为钱庄作保的人,极为可靠。

至于监守自盗?

倘若这个世上,连修道之人都贪得无厌,要偷取百姓钱财,那也不用想办法守财了,仙人随便一个土遁或者五鬼搬运,钱财就没了。

众人纷纷道:“好,我也存一些钱,三贯……十贯!”

“我也存,我也存!”

“我存……”

“不行,我得去找找,我记得把钱埋在哪儿了,好几贯呢……”

“好好好,大家不要急,不要急。”负责收取存钱的姚少司笑开了花。

师尊隐隐算到了钱庄的功德所在,现在虽然还没开始赚取功德,但开了个好头。

只要继续办下去,想方设法不断改进,总能赚取到功德,师祖说过朝歌遍地是功德,果然不虚。

他开始和陈九公一同点验每一文铜钱,为他们发放木牌,百姓们一个个喧嚣起来,热闹无比。

……

第247章 双重保险

等子受发现朝歌全是千金买虎的求贤之名时,已经晚了。

甚至连戏曲都已经开唱了。

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葬虎会变成爱才。

好在问题不大,张大的眼神让人很放心,有张大在,管你什么贤才都能按住,还有文武交叉选才这一天才构思,能选出人才那真是见到鬼了!

至于赵公明开设钱庄的问题,倒也不急。

钱庄的确是因为自己融了大量青铜器铸钱,让市面上流通的铜钱不断增加,才应运而生。

虽然有些砸自己脚,但实际上没什么大问题。

毕竟钱庄赚不到任何美名,反而还会因为这时代的经济不稳定,只要稍稍有波动,出个天灾或是战事之类,导致人们恐慌,大额取兑,瞬间造成信用危机。

而且老赵的钱庄功能单一,只能存钱取钱,根本不用太过担心,铜钱才推广多久,还想一步到位进入信用货币时代?

连纸都没有!

你赵公明能用法力应付一时,难道还能一辈子在大商为官?

不过有赵公明的没事找事,子受觉得应该要稍稍重视一下这些截教仙人了。

今天一不留神弄出个钱庄,虽然疏漏百出,只是临时应急之举,成不了气候,但却对其他仙人开了个坏头。

除了赵公明还有罗宣、吕岳,这些人多半都是看上了功德。

因为赵公明与石矶的成功,这些截教仙人相当有自信。

他们肯定都知道,为大商效力能赚功德,开始想方设法搞事情。

但子受又不能明着赶他们走,虽然对破系统的能耐有些自信,但总归还需要兜一层底。

万一不小心昏的太狠了,有截教仙人在,就能拖延时间,等到结算期,安全系数大幅上升。

所以,子受要想办法让截教仙人远离权力中心,干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情,还得让他们觉得这些事应该做。

就像萧升、曹宝推广铜钱,赵公明推广度量衡一样,都是不得不做,却又对君王风评没太大影响的事情。

怎么操作呢?

子受原本觉得扔去地方会不错,但石矶在灌江口干的太不是事了。

一开始算命算得好好地,结果弄出来个精盐。

虽然详细情况不知道,但胶鬲是姬昌的人,哪怕有心提炼精盐,也不可能如此效率,一定有石矶从旁出手。

炼丹还有比修士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