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169章

作者:殆火

从拔掉龙筋之后,他历经了人间冷暖,那时候的日子,和这些百姓也差不太多。

后来,纣王收下了他,一直没有任用,只是好吃好喝供着。

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龙族考虑,这种不用付出劳动,白吃白住的美好日子,他能过到大商亡国。

可偏偏这些百姓,没有如想象中蜂拥而上。

这是一个个圣人?不食嗟来之食?

圣人也要填饱肚子啊!伯夷、叔齐都甚香了,你们遭了水患的百姓,还能这么硬骨头?

“分割棚户。”

敖丙下令,他得做些什么。

他将棚户粗略分割,各个区域之间用木栏分开,再派人巡弋,维持秩序。

而后又将数口铜锅对称摆列。

敖丙是个雅人,毕竟龙宫富裕,没事就能拿出什么奇珍异宝摆着玩,到了曹州,也就只能摆摆铜锅棚户。

也许让人们减少交流,会好一些。

一连几天,小龙女都在吹着千年海螺,而敖丙仍旧坐在石头上,一动不动。

好在无论在任何时代,美女的影响力都不小。

饥饿最终战胜了不知道因何而在的担忧,几日后,畏缩不敢前的百姓之中,终于出现了第一个人。

那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小心翼翼地,趁着夜色,一步两步,似贼人般的步伐,舀了碗羹。

还没等他退下享用,四周不断有黑亮的眼睛出现,看得他头皮发麻。

而后,第二个百姓出现了。

三个、四个……

什么嘛,我还以为……

次日一早,锅空了。

小龙女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可爱至极,她觉得这也是一份功德,让饥饿的人们填饱了肚子。

心中充斥着满满的成就感,原来这就是功德的感觉,比在龙宫里终日无所事事,要有趣得多。

“三哥,这石头有什么好的,难不成还能孵出小龙来,我们回屋吧!”

小龙女说着,就要将敖丙扶上轮椅。

至于龙族是胎生还是卵生,这个问题她不太清楚,毕竟年纪还小,还没接触到这些生理知识。

敖丙却轻轻摇头,仍旧眉头紧皱,神情凝重。

“三哥,百姓来取食了,你怎么还这样?”

敖丙沉声道:“不对。”

小龙女有些迷茫:“哪里不对?这不是挺好?”

敖丙叹了口气:“他们为什么要趁着夜色来取食?热腾腾的羹,难道不好吃吗?”

小龙女一呆,讷讷道:“或许,他们不好意思吧……”

“这种时候,会有人觉得不好意思?”

“那……”

“等到明日,若是还是夜晚取食,就得深入调查一番了。”

次日,依然夜晚取食。

敖丙正要遣人调查,不远处却来了一批人。

“来了,来了!”

“三老来了!”

迁来的百姓们叫喊着,许多人神情一肃,面色苍白。

还有一些人,将手指伸入喉咙,似是想将吃下的粟米羹掏出来。

然而干呕一阵,吐得只是些胆水。

敖丙看向来人,他听过三老的事迹,三老就是地方上年纪较大,颇有威望的人。

在河水边的这些百姓之中,也有着三老存在。

三老与百姓们汇合,身后还有个老妇人,看打扮,似乎是巫祝。

巫祝是朝歌没有的。

自武乙射天起,商王室就很讨厌巫祝,当今纣王更甚,巫祝避之不及,自然不会自找眉头。

但在地方上,诸侯的领地中,这些人格外受欢迎。

据说巫祝能以舞降神,能调动鬼神之力为人消灾致富,如降神、预言、祈雨、医病等等。

跟随而来的巫祝是个老婆子,看年纪约莫七十岁,跟着来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身穿丝绸的单衣,很是富贵,站在巫祝身后。

巫祝与百姓一番交流后,百姓拿出了些什么东西,老婆子这才佩带着美玉,手持长剑,翩翩起舞。

说是舞,也不那么准确。

巫祝先是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随后再次将右足在前,左足向右,与右足并拢,接着反复一次,只是这次是以右足并左足,交相反复数次后,置脚横直,互相承如丁字,停止。

敖丙冷眼相看,这群人能走路,还真是荒谬。

这是什么所谓的降神舞蹈?

分明是禹步。

别人不知道,敖丙知道。

大禹治水,和龙族相交莫逆,现在敖丙治水,自然有找长辈了解过大禹时期的事情。

在那时,大禹长年行走于湿滑之道,走起路来迈不开步子,只能用小碎步一点点的往前挪,那模样,和刚才巫祝所跳的舞一模一样。

这种步伐能降神?防滑倒是真的。

“三哥?三哥?”

小龙女的声音打断了敖丙的思绪。

敖丙凝视着小龙女,想着前日百姓对自己的惧怕,想着刚才百姓对巫祝的狂热。

“妹子,将我扶到轮椅上。”

“噢。”

小龙女脆生生答道,不管怎么说,三哥终于愿意离开石头了。

万一这石头真孵出了小龙,可就麻烦了。

小龙女推着敖丙走入屋中,一路上,敖丙表情越来越冷峻。

百姓们高呼一声,他的脸就冷上几分。

进入屋中,他才自言自语道:“陛下为何要尤大夫送来玄鸟玉佩?为何要叮嘱疏不如堵?尤大夫为何话里话外,都透露着陛下不急着治水,强调第一件事是迁徙百姓?”

“治水易,治人心难啊!”

……

第222章 河伯娶妻

“本官的车轱辘不见了。”

敖丙以寻找车轱辘为由,乘着轮椅,在百姓的临时居所中出入。

一开始,还有人不愿意。

车轱辘不见了?那你的轮椅怎么还能动?这不是摆明了把大家当傻子?

可等到敖丙从苏护那儿借来的兵到了之后,在兵刃寒芒下,无人敢多话。

敖丙连续调查了几天,终于查明了巫婆与三老为何而来。

他们要给河伯娶妻。

巫婆称,纣王失德,河水泛滥,若是继续这样下去,必有水患。

所以要为娶一个年轻姑娘为妻,安抚河伯。

这几日里,巫婆已经走访了好几家有女儿的人家,挑选好了河伯的良配。

只等吉时,河伯娶妻那天,他们会在河边放一条苇席,让水灵灵白嫩嫩的大姑娘坐在苇席上,顺着水流漂去。

至于到底那姑娘是被河伯娶了,还是溺水而亡,或者暗中救下卖给城中贵族,就不知道了。

敖丙总算明白百姓们为什么都不敢取粟米羹了。

他是纣王派来治水的官员,接受了他的羹粥,不就相当于接受了纣王的好意?

在巫婆口中,一切都是因为纣王失德导致。

接受了粟米羹,必然会有灾害临头!

敖丙慢慢滚着轮椅,到了泛滥的河边。

其实要说泛滥倒不至于,只是水势比较反常而已,并没有太大忧患。

毕竟无支祁被封印千年,实力有限,也就看上去波涛汹涌比较吓人。

一尾鱼在翻滚的河水中被打到岸上,敖丙滑动着轮椅靠近。

河伯娶亲,何等可笑?

别说这条河中根本没有河伯,纠其泛滥的原因,也是妖怪作祟。

这不就等于将年轻女子送给妖怪,白白送了条命?

敖丙越想,越觉得纣王不敬天神的用意之深。

恐怕真的有什么大计划。

天神不会在意凡人的感受,便是自己以前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