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139章

作者:殆火

杨任在商容授意下,多次上谏。

朝歌贵族再次哀鸿遍野,儿子入宫市经商了,这也就算了,毕竟是给家族找出路,感恩都来不及,可女儿去行医呢?

成何体统啊!

子受泰然处之,爱咋咋地。

想骂就骂,要骂的响亮。

他就是专门盯着这些人,谁家有女儿,挑来了准没错。

尤其是贤淑良德的女子,那更是一个不能放过。

毕竟是剖腹产,事关人命,还是聪明点好。

人人苦不堪言,若是入宫为妃,或是当了秀女,那是好事,求之不得。

如果自家不仅有女儿,还有儿子,那女儿入了宫,就说明儿子将立下不世基业。

没看见邓九公身染重疾,都要用命将女儿送入宫里吗?

有些事,还是得信。

可现在女儿不是入宫为妃,是去医学院学习啊!

好端端的女子,在家里享福不好?

却跑去行医,干的,还是杀人的事。

如今也就武成王妻儿活了下来,剖腹,不就是杀人吗?

这一剖,就是两条性命啊!

就算退一步,陛下效仿武丁先王,重用女子,那你让女子正常行医也好,剖腹杀人,双手沾满鲜血,这算什么事!

医学院入学的那日,商容带着人求见。

这次商容不想什么明哲保身安度晚年了,自己就一个女儿,不能让她去学剖腹产啊!

子受道:“何事?”

商容见了子受,直接拜倒在地,哭诉道:“陛下啊,臣、臣女年纪尚小,待字闺中,陛下,臣女不可入医学院啊!她身子孱弱,见不得血!”

商容真情流露,哭得更狠了:“臣恳请陛下,念在老臣为官多年的份上,格外开恩……”

哭的好,就怕你不哭,最怕的是不仅不哭,还反过来说什么女儿赋闲家中无所事事,治病救人是社稷之福陛下圣明什么的。

子受一点不心软,我又不是要杀你女儿,急什么?

他看向身边费仲,道:“费卿家,拿名册来。”

费仲拿来名册。

“商青君便是丞相之女了吧?”

商容以为有所转机,连连点头称是。

“年十八,兰心蕙质,温婉娴淑……”子受感叹道:“丞相生了个好女儿,可惜已经在名册上了,这名册上的女子,朕全都要,一个都不能少。”

商容心里咯噔一下,陛下他……他好不讲道理啊!

其他臣子,也哭起来了。

你们这样哭着拦路让我很不好办啊!

子受发愁之际,费仲凛然道:“陛下圣明,臣等因为女儿能入医学院学习,治病救人,感激涕零,人人心悦诚服。”

伏在地上的商容暗地呸了一声,我这是感激涕零吗?

费仲又道:“陛下昨日在朝中时说过,朝中诸卿皆是国家栋梁,臣自思,栋梁家中女子必然家教甚严,才德皆备,寻常病症若是除了岔子,倒也罢了,还有补救之法,可剖腹产子事关性命,寻常人能放心吗?也只有这些奇女子,才能治病救人,才让人放心啊!”

商容很想起来给费仲一巴掌,你是没女儿,你要有女儿,我看你哭不哭?

可偏偏还真有点道理。

子受眼里带笑,费仲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奸臣果然让人很放心。

子受做出一副铁石心肠的样子,慢吞吞道:“诸卿的女儿能学医,那是在为朕分忧,也是在为诸卿分忧,杨卿家曾在朝贺时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诸卿的女儿入医学院学习,既是效忠君王,又是孝顺父亲,这不正是臣子之道?”

什么臣子之道,女子为官,这……虽说不是不行,但大商也没有非到要任用女子为官才能治国的地步啊!

“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子受一甩袖袍,就走了。

商容两眼一翻,昏厥过去。

子受听见动静,回身道:“丞相年老体弱,若是女儿学医,不就有得治了吗?”

这好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商容这病,就是女儿学医气出来的啊!

子受去了朝歌医学院,收了学费后,就赶走了家长。

三霄也来了,老二琼霄虽然有些不愿意,但终究还是决定入学学习剖腹产。

子受更加放心,有这层关系在,女医的生命安全就更有保障了,一个个都是量产昏庸值的宝贝,不能出事啊!

令人意外的是,妲己也来了。

妲己与子受走到静处,道:“陛下,市井间多有流传臣妾剖腹观胎,臣妾便想来学一学这剖腹产子之法。”

子受摇头道:“爱妃哪里的话,市井谣言不足为信,爱妃快与朕回宫。”

妲己却是面上带笑:“陛下,臣妾却是担心,医学院的女医都出自贵族女子,更有大臣之女,若是闹出什么事,传扬出去难以外嫁,误人终身不说,还害了陛下的名声,市井流言多是如此,臣妾从未出宫都有剖腹观胎的谣言,必然会有其他谣言。”

子受一听,感觉有些不对味,这是特意来提醒我的?你不是妖妃么?还管什么陛下名声?

仔细想想,妲己好像也没坑过自己的昏庸值,让她办的事都办的很稳妥,主要是下头的臣子搞鬼。

至于妲己没有像原著一样,多半也是因为朝歌道士越来越多,什么云中子、多宝、赵公明,现在三霄都有了,不好太过分。

“医学院的事情不必担忧,爱妃还是先与朕回宫,日后有了孩子,还能让女医来接生。”

子受也不管医学院的事情了,二话不说拉着妲己回了寿仙宫。

算上刚认的义子黄天祥,自己也才三个孩子,姬昌有一百个,一百个啊!

大商之主,绝不向周人认输!

约莫半月后,西伯侯长子伯邑考到了朝歌。

……

第188章 太太

“这块玉归朕。”

“这个青铜鼎也归朕。”

“这个龙纹盘朕要了。”

“这双象牙箸就留给卿家。”

子受正在宫里与尤浑分赃。

西岐旅游团阵仗很大,足足近百人,数十车架,用来贿赂的财物自然不少。

老规矩,三七分,不得不说,西岐家底还挺厚实的。

分完脏后,子受正色道:“尤卿家,西岐诸人来到朝歌后,在干什么?”

尤浑道:“唱戏。”

“唱戏?”

“是……西岐使节带来了戏班,那西伯侯长子伯邑考更是亲自登台,弹琴而歌。”

这倒是有意思了,伯邑考没有第一时间觐见,反而玩起了戏曲。

“这戏曲你可曾看过?”

“看过。”

“如何?”

“戏曲不如师延所编,但伯邑考琴艺高明,极为吸引人。”

“弹的是什么曲?”

“臣……愚钝,只记得两句。”

“说来听听。”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尤浑显然没有唱歌天赋,尖细的声音唱起来没有一点美感,但歌词却把子受惊到了。

这不就是赫赫有名的关雎吗?

流传千古,必有它的道理。

子受想了想,又问:“西岐诸人所演戏曲是何内容?”

“唱的是三太……”

尤浑一番解释,子受瞬间明白伯邑考唱的是哪一出。

三太就是西岐的太姜、太妊、太姒,有称这就是现在“太太”一词的由来。

太姜是姬昌祖母,传说智慧非凡,以身作则教导自己的儿子们,为儿子们培养了高尚的人格品质。

因为太姜的教导,他的大儿子太伯与二儿子仲雍,知道父亲将西岐传给弟弟王季后,便主动离开,这和伯夷、叔齐谦让孤竹国国君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民间很是推崇太姜。

太妊,就是姬昌的老妈,传说品行端庄,德行高洁,严谨、庄重、诚敬,凡事合乎仁义道德才会去做,在西岐很是有名,朝歌也有些传闻。

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太妊在怀姬昌的时候,认为母亲所接触的外界事物都会感应给胎儿,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非常注重胎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恶言。

每晚上就命乐官朗诵诗歌,演奏高雅的琴乐给她听,因此,姬昌生下来就非常聪明,教一而识百,触类旁通。

堪称胎教先驱,所以在西岐一地,人们推崇胎教,凡是有孕妇女,睡觉不侧身而卧,站立时不左歪右斜,不吃不洁净的东西,不坐位置不正的座位,不观粗俗的举动,晚上必须听人诵歌,接受圣明之道,生下的儿女方能品貌端正,才识过人。

太姒就更了不得了,仁爱和顺,贤德而深明大义,姬昌当年亲自到渭水之滨迎娶太姒,当时渭水上没有桥,于是文王用船首尾相连搭起浮桥,将太姒娶回西岐,关关雎鸠就是讲的姬昌追求太姒。

太姒入西岐后,继承太姜、太妊的德行,极尽妇道,从未有过失礼和过失,还极尽子女的孝道,常回家看看。

西岐多有称姬昌治外,太姒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