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134章

作者:殆火

只见用来祭祖的鼎中,站出两个人。

刚才鼎一直在黄飞虎身后,没人知道里头有什么。

两名护卫自鼎中而出,虽然没有甲胄兵刃,却都是百战精兵,现在的局面是四对一。

贡方首领没有一点机会。

护卫正要上前,窦荣急忙道:“别靠近,他跑不了,让他自裁。”

贡方首领咬牙道:“难道你们不想砍下我的头颅请功吗?”

窦荣断然拒绝:“不想。”

贡方首领将短剑横在脖子上,心凉了半截。

他身上还有暗器,只要有人靠近,便能趁其不备偷袭,能带走一个是一个。

可惜在窦荣的话下,没人上前。

黄飞虎的护卫们已经上了高台,底下原本蠢蠢欲动的各部族首领们,彻底禁声不敢多言。

贡方首领绝望道:“我想问一句,窦将军,你早就预料到这一切了吗?”

窦荣一愣,预料到这一切?

没有啊,他甚至完全不明白贡方首领为什么会突然暴起。

他就是怕,万一有人在这种场合搞刺杀怎么办?

这世上有仙人有妖怪,自己一介凡人,武力智慧也实属平庸,比不上别人,只有慎重一点才能活的久一点。

窦荣摇头,斟酌道:“凡事只要慎重一些,总归不会出错。”

贡方首领凄然一笑,自刎当场。

上了高台的尤浑一见,嗖的一下冲上前去,一个恶狗夺食,便将短剑拿在手中,对着贡方首领尸体的胸口一刺。

功劳啊!尤浑的手甚至在发抖,他亲手斩杀叛逆了!

窦荣眼前一亮,看向尤浑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赏。

难怪陛下会如此看中这个看似无能的尤大夫,原来尤大夫和陛下一样行事谨慎!

窦荣一直都很敬仰纣王,尤其是结盟中斩杀土方首领后,不忘将头颅踢进河。

他深知仙人术法,万一有仙人出手,将土方首领身首拼合,可就功亏一篑了。

窦荣秉着学习精神,斩下贡方首领的头颅,接着一脚飞出,将无头尸体踹下高台,摔成肉泥。

黄飞虎提着贡方首领的头颅,大喝道:“贡方首领已悬头于此,各部族若能战,便率部来攻,若不能,何苦久居幕北寒苦之地?”

各部族首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了看四周。

尸体落地的烟尘都还未散去呢!

窦荣斥声道:“何人是草原神灵后裔?”

明着以言语吸引所有人注意,暗地里,他挥手示意让高台上的侍卫都下去,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找准机会制服那几个带头搞事的。

还不待有人上前,那几个之前撺掇各部的首领们,就猛然嚎道:

“我是穷桑氏之后啊!中原就是我的故乡!”

“我也是我也是!”

“我是九凤氏七十八代孙!”

“我是夏后氏苗裔!”

……

第181章 矿藏

这一刻,各部族首领才发现,鬼方、土方首领带了一个多么好的头。

认祖宗就好了,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好意思下毒手吗?

再说了草原神灵……

草原神灵说不定也是XX氏之后啊!

带头搞事的几个首领猝不及防下,被侍卫们扑倒在地,不过他们心里同时松了口气,没有痛下杀手就好。

黄飞虎在高台上,仍旧提溜着贡方首领的头,其实他很爱踢足球,脚法不错。

他看着跪倒在地,纷纷认着祖宗的异族首领们,只觉得功劳天降。

黄飞虎背着手,上前一步:“如果你们一起率部而反,应该是有机会的。”

窦荣心头一紧,确实,蛮夷人多势众。

不过他已经给马下了药,算算时间,都已经吃上了,大概早就肚子拉得四蹄酥软,没了马的异族,算不得什么。

泻药不能掺在马血里给人吃,会影响会盟,但给马吃就没有丝毫问题。

听了黄飞虎的话,这些跪在地上的首领们,仍旧不敢有半点反心。

他们只觉得脚有点软,站不起,也不想站起来,这样跪着,很有安全感。

有几个机灵的首领抹着鼻涕眼泪,大哭道:“贡方贼人,胆大妄为,竟敢破坏我们认祖归宗!我们这就去灭了他的部族!”

黄飞虎淡淡一笑,语气缓和了几分:“不必了,他们也没什么过错,我西北都护府代表着陛下,理当明辨是非,大家一起来祭祖吧。”

恩威并施,这是纣王教给他的。

纣王对他的处置,贬谪到升迁,再到都护一方,甚至针对异族的拉拢、用兵,无不是在诠释这个道理。

刚才已经杀了人,威慑了异族,现在就应该收余下之人的心。

祭……祭祖……

原本祭祖的只有黄飞虎等西北都护府的大商之臣,现在又加上了各部族首领。

一旦祭祖,就代表着各部族彻底与草原脱离了关系,什么草原神灵,都是过去式了,他们现在是炎黄子孙。

可他们能拒绝吗?不能啊!

刚才才认的祖宗,现在就不祭祖了?

万一黄飞虎给他们加一个不敬祖宗的罪名,大开杀戒怎么办?

繁杂的祭祖开始。

每一个部族首领的心思都不在祭祀上,全都暗自埋怨着贡方首领。

不少人看着那具无头尸体,甚至还有种挫骨扬灰的冲动。

如果不是这个憨比玩刺杀,他们至于从原本的普通会盟变成认祖宗?

会盟还能撕毁盟约,新认了祖宗,原本的草原神灵还会庇护他们吗?

南方的于越首领就是因为认了祖宗又反叛,左右不讨好,不得先祖庇佑,才招致了瘟疫!

北方部族都是愚昧的,就信这些。

祭祖结束,当黄飞虎领头遥望朝歌,喊出陛下千秋万岁的时候,爆发出了阵阵欢呼。

各部族首领也彻底没了心思,本来就是草原上讨生活的小部族,内迁吧,认祖归宗吧,算了,就这样吧。

……

黄飞虎找上了飞廉与孔宣。

听到黄飞虎说搞定了北方部族后,飞廉和孔宣具是一脸难以置信之色。

他们不得不佩服纣王当初设立西北都护府时定下的三不原则。

如果没有这三不原则为约束,恐怕早就和鬼方开战了。

那些小部族也不会因为鬼方臣服,而试探性的来到北海寻求物资支援,更不会就这样从属于大商。

只有真正让他们看到了利益,才会内迁南下啊!

不过,这也是个麻烦。

对于如何管理草原各部族,大家也没有什么经验。

能用怀柔做到这个地步的,古往今来似乎只有黄飞虎一人。

这也是黄飞虎为难的地方:“北方大定,可越是如此,我越是担忧,越觉得如履薄冰,收服蛮夷倒是做到了,可要治理蛮夷,才是最难的事。”

“还是如以往一样,安置牧民圈养牛羊,调遣他们去修筑长城或是去修路?”

这等大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这时,季胜道:“孩儿认识一人,兴许有些办法。”

飞廉看向季胜:“嗯?”

季胜引荐了孔宣、申公豹,每次都恰到好处,这次又会引荐谁呢?

黄飞虎也期待了起来。

季胜道:“孩儿于山林间采摘野果酿酒时,遇到一人,名辛甲,交谈之下,其人身怀大才,专研史事,博古通今,也许能有办法。”

飞廉让季胜去找辛甲,辛甲来到府上,黄飞虎将北方部族的事情说给他听。

辛甲沉吟片刻,问道:“武成王可知北方各部族为何要南下?”

黄飞虎皱眉,这是个极简单的问题:“极北之地,人烟稀少,小部族只能占据极其稀少的草场为生,生活苦顿,又因为苏将军与土方征战,他们不堪其扰,不得不南下,来我大商寻求庇护。”

辛甲微微笑道:“北方部族日子过得不好,但来到我大商,可以修长城,可以修路,这些都能换来温饱,对他们而已是莫大的恩赐,可长城与道路总有修完的一天,到那时候,又该如何安置蛮夷呢?”

黄飞虎皱了皱眉:“迁于乡里?”

辛甲摇头:“有多少普通百姓愿意与蛮夷为邻?”

“那该如何?”

黄飞虎明白了辛甲的意思,西北都护府都护西北,想安置北方诸族,就必须思虑更加长远,若只看眼前,那么这都护府,也就没有了意义。

辛甲道:“挖矿,矿产挖之不尽,而且是消耗物,挖矿不仅要人力,还需要运输,冶炼,人便会因此越聚越多,与修路、长城不同,矿藏位置固定,人一多便会形成城镇,北方各族不仅有事可做,也有了定居之地。”

黄飞虎皱眉,道:“未尝不是长治久安之策,可铜禄山为主等铜矿都在南方,北方部族久居苦寒之地,去了南方,只怕水土不服……”

辛甲笑吟吟的道:“轩辕黄帝曾对大臣伯高道: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