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爷棍下不留生 第27章

作者:造化斋主

傅子卉气红了脸:“谁要逃跑了,你这是在变着法羞辱我吗?”

“绝无此意,我哪有这样的胆子,表妹你想多了。”

花梵像团棉花一般,浑然不受对方的怒意冲击,他看向徐胜,道:“我修炼过九品‘云游僧’和八品‘土灵童子’,还有本门的一些武功,虽然较之在场诸位乏善可陈,但还是能派上一些用场。”

他心中清楚,侠僧才是主事者,只要这位同意了,表妹再反对也没用。

徐胜思索道:“我记得‘土灵童子’的灵能分别是缩地成寸、飞沙走石和整顿大地。”

傅子卉瞪了花梵一眼,道:“其实就是逃跑、迷烟和耕地,实在无用得紧。”

徐胜却道:“没有无用的灵能,只有无用的灵修,我允许你同行,但遇见妖魔时,不许你临阵脱逃。”

花梵郑重道:“弟子明白,除非得到许可,否则绝不撤退。”

徐胜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帮手嘛,当然是越多越好,就算是一张草纸都有它的用处,更别说一位八品灵修。

傅子卉见侠僧同意,心中再不满也只能憋着,但不忘对花梵警告道:“我不想理你,路上别跟我说话。”

“好的,表妹。”

“都说了,别跟我说话!”

傅子卉气呼呼的去寻廖潇潇。

全程旁听的唐徵明则对花梵比了一个“加油,小子我看好你”的手势,花梵见状,也只能苦笑以对。

众人虽然都有武艺傍身,全力跑起来甚至比马更快,但为了节省体力,还是选择骑马,毕竟接下来的路程并不短。

徐胜正要宣布出发,忽有一道人影疾奔而来,并呼唤道:“空想师弟,请等一等。”

徐胜转头看去,发现来者是空真,便问道:“空真师兄是来替我送行的吗?”

“非也,前些日子宗门公布了恩师的噩耗,我忽然想起恩师尚有一名亲传弟子在青叶寺,因此打算亲自向其转述此事,而此时恰好听闻师弟将以三藏法师的身份前往青叶寺,便想要搭伙同行,不知师弟愿意接纳吗?”

“求之不得,”徐胜点了点头,又为难道,“只是,我并无多余马匹。”

空真双手合十道:“无妨,我用双足即可,行路亦是一种修行。”

徐胜没有继续劝说,因为他很清楚,真要撒丫子跑,众人的马都跑不动了,空真说不定还是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相比之下,让对方骑马反倒是一种拖累。

于是乎,官道上出现了一副怪异的景象,三男三女骑着马在前面跑,一名和尚背着经箧地跟在后面,无论前面的人骑得有多快,他总能紧紧跟着不掉队,甚至从神情来看,如果他想要的话,随时可以超过六人,甩得无影无踪。

一开始,廖潇潇等人总是忍不住回头看,心中有些不好意思,可习惯之后,反倒觉得被同情的人应该是自己才对,或许也可以效仿这位师叔,将行路当成修行。

唐徵明没有这样的念头,他感受着屁股下的平稳舒适,好奇地向徐胜问道:“这马不错啊,上等的良骏,似乎还混杂了妖魔的血统,否则不可能连一点颠簸都感觉不到,你从哪弄来的,花了不少钱吧?”

“有人免费送的。”

“还有这样的好事!你把这位冤大头告诉我,将来有空就去他们家打秋……化缘。”

徐胜白了他一眼,身为佛门弟子,竟然差点把化缘说成打秋风,真是有辱斯文。

他没有回答唐徵明,因为这些马是傅子卉她爹托人赠送的,对方还用极其谦卑的语气,求他在有余力的情况下,照顾一下子傅子卉。

这位父亲显然很清楚自家女儿的脾气,知道靠拦是拦不住,甚至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于是一边顺水推舟的答应,一边暗中请人照拂。

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以及钞能力不管在哪都很好用。

唐徵明没得到答案,也不在意,又问道:“对了,你不是说也请了三师弟吗,他人呢?”

“空梦师兄说他过一段时间再出发,兴许被什么事情耽搁了。”

“故作神秘,我看他是长期待在房间里憋出毛病了,不敢和生人接触,这样可不行,早知道强行踹门也要把他拉出来。”

“别说这些有的没的,抓紧时间赶路,尽量在十天内抵达青叶寺。”

……

八日后,众人抵达了吉祥镇,此处距离青叶寺所在的四谛城只剩一日的路程。

六人骑马一人赶路的模式实在太容易引人注目,因此徐胜等人选择牵马而行,同时好奇地观察着此地的风土人情。

众人第一个印象,就是崇佛之风盛行,经常能在路边看到一尊雕刻精美的佛像,当地镇民经过时都会双手合十拜一拜,而当他们看见众人中唯一光脑袋的空真时,也会很恭敬行礼问好。

每过一个时辰,就会有钟鼓敲响,声音厚重悠扬,颇有涤荡人心杂念的效果。

唐徵明感慨道:“不错啊,比我想象中好得多,本以为边鄙之地,当地居民必然野蛮粗鲁,没想到他们的生活虽然清贫了一些,可人人居家礼佛,吃斋诵经,单论崇佛之风,丝毫不亚于莲花城,这青叶寺在教化百姓上做得很出色。”

他转过头,却见徐胜皱起了眉头,疑惑的问道:“师弟,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寺庙太多了。”

唐徵明闻言,身子一颤,因为他从徐胜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怒意。

而侠僧发怒的后果,自是毋庸多言。

上架感言

又到了出成绩单的紧张时刻,遥想当初开新书的时候,真是……算了,我本人不喜欢卖惨,大家在心中脑补五百字就行了,人总是要往前看的。

记得在群里,有朋友问我新书要写什么的时候,我说要写“侠”,朋友毫不犹豫的说,等着扑街吧,刺猬猫不吃这一套。

但我从来不这么认为,就我的观察来看,刺猬猫的读者接受面还是很广泛的,虽然主流以同人为主,但其它题材只要能写得出色,照样会受欢迎,何况,有些情感是共通的,不分网站的,不过,由于上一本《伪侠》成绩扑街,我也没啥底气反驳,只能用成绩说话,光开头就改了无数遍。

最初递稿子给编辑时,被评价为整体合格,但节奏有问题,期待感不足,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等着扑街吧。

于是我调整了关于力量体系说明的时间点,增加了独一型灵格“鲁智深”(原本主角是靠武功莽过去),把方清白改成了方清月(原本这个角色是男的),还有各种细节上的调整,总算改出一部勉强满意的开头。

原定书名叫“这个和尚有杀气”,也改成了更霸气的现在的书名。

新书上传后,热度不低,给人的感觉像是一部爆款文,可实际上从来没爆过,每天新增日收1000左右,从来没上过榜首,也没有享受过三日新增日收1W5的明星待遇,但胜在后劲绵长,在10~20的位置待了将近一个月,已经超出我的心理预期了。

本书没有找人PY过,前面有过章推的,都是属于心照不宣,倒不是清高,一来觉得频繁章推很影响阅读感,我作为读者的时候就很厌烦这种情况,将心比心不愿意这么做;

二来是真心觉得章推对原创作品用处不大,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如果是同人,读者看到有自己喜欢的作品或许会点进去,但换成原创作品就兴致索然,十几个万收作者的章推下来,可能也就增加几百个收藏,聊胜于无。

当然,我不拒绝推荐好作品,只要是本站原创作品,都可以来找我,本人自认还是挺好说话的。

最后关于更新,必须要说明的是:一、手残;二、没存稿;三、不能看沙雕书友的间帖,少了不少动力。

唯一的好消息是,由于之前开会时偷偷编撰的细纲,接下来的剧情不需要构思,可以流畅的写下去,因此有信心尝试每日三更。

每日更新时间点为9:00,13:00,21:00,如果到了时间点还没有更新,大家就别刷新了,等下一个吧,因为有时候我会选择合并章节,来一个长章。

最后的最后,祝愿自己有个开门红。

第五十六章 佛像下的阴影

“这个……寺庙多有什么不好吗?”傅子卉不解的询问。

倘若徐胜是道门弟子或者官府的人,嫌弃寺庙多倒也情有可原,但他可是大名鼎鼎的侠僧啊,哪怕只是在家弟子,并非出家和尚,也是无可置疑的佛门弟子,寺庙多应该觉得高兴才对。

徐胜没有回答,而是道:“今日不着急赶路,我们先在附近探访民情。”

众人面面相觑,但没人提出质疑,毕竟徐胜才是主事者,就连空真这位搭伙的师兄也没有异议,而且,廖潇潇等人对这种“密探”的行为颇感新奇,这是从未有过的体验,因此充满了干劲。

于是,在寻了一间客栈下脚后,众人便各自散开,分头调查民情。

如此一直到了深夜,众人各携收获而回,表情不一,有人余兴未尽,有人面露疑惑,有人脸色凝重。

徐胜问道:“谁先说。”

“我先来。”

傅子卉拿出一个类似胭脂盒的东西,打开后,介绍道:“这个东西叫栝楼汁,本地女性经常在出门的时候把它涂在脸上,能防冻也能防裂,我们经常在街上看到女性面黄如金,就是涂了这东西,因为跟佛陀三十二种相中的真妙金色相类似,因此又被称为‘佛妆’。”

她对身边花梵招了一下手,后者端出了一个巴掌大的绿瓜,介绍:“这就是栝楼,用来制作栝楼汁的主材料,似乎还是一味草药,有‘疗手面皲’和‘悦泽人面’的功效。”

所谓三十二相,是指佛及转轮圣王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种微妙相,又名三十二大丈夫相等,其中的身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

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因此在表现金色相的造像上,除了被袈裟等遮盖住的部分,佛像的头部、足部等裸露的身体部分多贴金。

空真恍然道:“难怪我去过的寺庙中,以金色佛像居多,看来也是跟风气有关,这栝楼汁我以‘药师’灵能品尝过,确实有抵御风雪沙尘的作用,尤其涂抹一整个冬天,等到春暖洗去时,皮肤光滑细腻,白皙如玉,此效又与三十二种相中的第十六相‘皮肤细滑相’相一致,被本地人称为‘佛妆’也在情理中。”

徐胜点了点头,但明显对此缺乏关注,令傅子卉稍觉失落。

第二个报告的是唐徵明,他用略带不解的语气道:“这里的人全都信佛,而且三里一塔、五里一庙、十里一寺,仅以此论,崇佛之风比莲花城更盛,当地的地主豪绅都会捐资修建佛寺、佛塔,捐资刊刻佛经或是造佛像,百姓每日吃斋念佛、焚香诵经、拜佛礼佛——感觉他们一天下来,都没什么时间做其它事了。”

楚君昭一手抚着脸,同样语带困惑:“我上门问过几户人家,只要你每日诵经念佛,就可以从当地的寺庙领取口粮,而且每誊抄一部佛经,就可以换取十斤糙米或者一匹粗布,因此许多不识字的老妪都会依样画葫芦,像画画一样抄写佛经。”

傅子卉更觉不解:“这不是挺好的吗?不用劳作就能得到粮食衣物,吃得饱穿得暖,百姓心中的地上佛国也不过如此。”

徐胜一脸凝重道:“当然不好,这些寺庙哪来这么多的粮食和布匹?”

空真深吸一口气,道:“我假装外地来的行脚僧拜访,却是从几名沙弥口中知悉,城镇附近的耕田,有六成在青叶寺名下,三成在当地的地主豪绅手中,最后仅一成分摊给其余的百姓。”

众人闻言,尽皆愕然,而徐胜脸上冷意更盛。

其实刚穿越来的时候,徐胜也曾担心过佛寺侵吞田产、不服徭役、不缴赋税等问题,毕竟天朝历史上多次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并引发灭佛运动,而这里的佛门势力更强,还有超凡的个人武力保驾护航,行事只会愈发无度。

但他很快发现这种想法是刻舟求剑,环境不同,不能照搬固有印象。

首先,当地官府的力量十分薄弱,简直就是个挂牌,名义上的君主“燕侯”只管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整日花天酒地,政令不出府城也不在意。

真正在燕州执行官府职能的是莲花寺,包括抵抗妖魔、保护百姓、维持治安、捉拿贼寇……那么他们拒绝捐税杂役也在情理之中,义务和权利相等。

实际上,不止莲花寺这么做,蛮洲各地的大门派皆是如此,他们才是实质上的官府,庇护一方百姓,百姓们遇到困难纠纷,也会第一时间去找他们解决,甚至很多官吏本身就是当地门派的弟子。

其次,蛮洲从整体来看是地广人稀的格局,理论上不缺耕地,但由于野外有妖魔出没,百姓根本不敢远离安全区,因此真正可用的耕地依旧只有靠近城镇的那一圈。

但门派就没有这样的顾虑,只要别去那些妖魔横行的致命区,些许小妖完全可以派门下弟子打发掉,故而他们不需要跟百姓争田,野外多的是地力充沛的无主肥田,像莲花寺这样的大门派还能玩轮耕,也就是今年这块地耕种,明年放着不种,积养肥力,这种奢侈的行为是天朝的百姓不能想象的。

最后,门派不缺人力,像花梵这样修炼了“土灵童子”的灵修,能轻松日耕上千亩地,效率堪比大型机械,根本不需要雇佣佃农。

综合而言,在道德上这些门派无可指摘,甚至因为田产收获丰厚,储存粮食不易,他们经常会把积年陈粮拿出来免费分发给周遭百姓,这也是为何人们总是会朝门派附近的城镇聚集,既为了安全,也为了填饱肚子。

“这么做到底有什么好处吗?野外的肥地都是上等良田,每年收割的粮食都有积余,为何还要跟寻常百姓争地,这不是自败名声吗?”

傅子卉完全不能理解青叶寺这种做法的意义。

“人心总是不知餍足,像那白藕寺的道行方丈,身为五品灵修,他要什么拿不到,衣食住行门派都给包圆了,遇见想要的东西,稍微露出点意向,对方就会主动奉上,可他为何还要侵吞万金公产?须知灵修真正渴求的魂器法宝,用钱也买不到,照理说金银于他而言,跟秽物没有区别,可他偏偏就是拿了。”

徐胜也觉得很荒谬,但类似的情况见得多了,也就不觉得奇怪,就好像明明有着千万身家,月入十万的富豪,却还要占着村里为数不多的贫困户名额,领着每月千把块的救济金,他们到底图什么?

“这便是思维的差异,我们想的是‘既然没必要拿,为什么要拿’,而他们想的是‘既然有机会拿,为什么不拿’。”

第五十七章 惩前毖后

众人尽皆沉默,完全没想到在吉祥镇安贫乐道的皮囊下,竟然会是这幅丑陋肉体。

徐胜注意到,一直没开口的廖潇潇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便催促道:“看来我们刚才讨论的内容还不够深入,檀贞你调查到什么就说什么,何必替这种货色遮掩,难道他们还会感激你吗?”

廖潇潇一个激灵,忙道:“我发现当地的乞丐居然把自己乞讨来的那点钱捐给寺庙,就觉得着实荒谬,再怎么崇佛之风盛行也未免太过了,便是莲花城也做不到这一点,在我再三追问以及拿出两片银刀币后,对方终于开口。”

她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原来青叶寺依照当地百姓捐献的香火份额编户齐民,捐得越多,享受的待遇越好,捐得少了,不仅不能免费领取口粮,甚至遭到妖魔袭击时,他们也会置之不理,人死了,也不会有僧人来做法事,这也是乞丐为何不去誊抄佛经的原因,他们抄了也换不到粮食布匹,因为不够虔诚。

相比之下,香火钱捐得够多的地主商人,出行时可以向青叶寺申请弟子保护,买卖商品时都会有法师随行开光,甚至有一些佛庙是专门对他们开放的,寻常百姓没资格进去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