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爷棍下不留生 第10章

作者:造化斋主

他的声音不算响亮,却好似给此地制定了规则一样,所有人张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喧闹的房间瞬间变得针落可闻。

灵修高手!

众弟子立即达成了共识,露出了仿佛禅定课上跟同伴聊天被路过的执律僧当场抓住的表情,各自低下头做鸟兽散。

老僧无奈的摇了摇头,缓步走上一楼与二楼之间的中间层,对一名旁观了事件始末,差一点就插手的中年尼姑道:“你觉得怎么样?”

“是个好孩子,虽说锋芒毕露,有刚则易折之险,但毕竟是少年人,若学你我这般暮气沉沉,反倒不美。”

老僧笑道:“年轻一辈中有这样的人物,莲花寺的未来终究是可期的。”

中年尼姑微微叹了一声气,道:“可惜,晚生了十年,已经没有多少时间能让他们慢慢成长了。”

“过去不变,未来不定,贫僧倒是觉得大有可为,说不定会发生奇迹。”

“奇迹……我也希望有,奈何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反过来讲,你认为不会发生,但现实未必按照你的想法运转。”

中年尼姑微微一怔,须臾,仍是摇头,还是那句话:“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老僧坚持道:“终究还是有那么一点的,再耐心等等吧,你我已经等了许久,不差再多等一会。”

中年尼姑沉默片刻,缓缓点头道:“好吧,与金刚寺的合作,我会想办法推迟的。”

第二十章 文武秀才

白鹿学宫,演武场。

方清月与一名中年男子相对而立,前者微微喘着气,显然刚动过手,而后者虽是呼吸如常,却难掩讶异之色。

“贤侄女,没想到你竟然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将《六艺武经》练到了如此境界!若老夫与你修为相同,只怕不出十招就要落败,《六艺武经》虽然只是入门武功,却是出了名的易懂难精,你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它练得炉火纯青,招式变化行云流水,这等天赋便是在春秋学府也是稀世罕见。”

惊讶过后,中年男子竖起大拇指,啧啧道:“武学奇才,百年难得一见的武学奇才!”

方清月有些不好意思,忙道:“其实我是得了外物的资助,否则绝无这般精进。”

她心中很清楚,自己顶多是上人之姿,勉强可称一句天才,但只是相较于普通人而言,决计不是什么武学奇才,更当不上“百年难得一见”的评价,能有如今的成就,九成要归功于侠僧赠给她的“武神丹”。

若说常人修炼武功是用双腿跑步,天才修炼武功是骑马疾驰,那么这丹药服下去后,就相当于腾云驾雾,背后一股飓风呼啦啦推着你往前飞,什么瓶颈困境,统统不存在,就像是创出这门武功的祖师爷将自己的经验强行往你脑子里塞一样。

这等灵丹闻所未闻,必然是稀世珍物,哪怕是对自己照顾有加的袁叔,方清月也不敢透露太多,只用一句“外物”带过。

“外物再好,也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究其根本,还是你的天赋出众。”

说完后,袁叔露出纠结的表情,踌躇半晌,一咬牙,回房间拿了一把纸扇和一把犀角弓出来。

“原本我是打算让你修行文臣一系的灵格,避免打打杀杀,如此也算对得起你爹的托付,但既然你有如此惊人的武道天赋,浪费了未免暴殄天物,所以还是交给你自己选吧,灵修的路,终究要靠自己的双腿来走,别人帮不了你。”

方清月若有所思地接过两件魂器,先是集中精神与纸扇沟通。

【九品灵格:秀才】

【属性:人】

【契合条件:识字】

【晋升仪式:完美地背下一篇五千字以上的文章】

【能力:字字珠玑、诚意正心】

【字字珠玑:口齿变得灵活,说出去的话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书法水平提升,写出来的字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诚意正心:消减邪念,克制欲望,提升对精神类攻击的抗性】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偏辅助向的灵格,对武力几乎没有提升,其中“诚意正心”能降低畸变的风险,可谓稳中求稳。

方清月凝视着识海中头戴文巾,手捧竹简,腰挂玉佩的翩翩公子的虚影,不由得皱起眉头。

要知道,灵格存在一种隐形的提升,这种提升不会以灵能的形式体现出来,而是跟显现的虚影形象有关。

比如修炼灵格“武僧”,会让人的身体逐渐变得强壮,修炼灵格“舞姬”,身段会变得曼妙柔软,步伐更为轻灵,这也是为何有人明知妖属灵格的畸变风险更大,依旧愿意修炼的原因,毕竟绝大部分妖魔的体质都比人族强壮。

就凭灵格“秀才”展现出来的文弱书生的虚影,方清月觉得对方可能还不如她能打,无法带来半分助益,尤其最近随着武艺的提升,她的身体素质也跟着水涨船高,保管能一拳打得文弱书生嘤嘤啜泣。

略带遗憾的放下纸扇,方清月又注意力转移到犀角弓上,与之沟通。

【九品灵格:武秀才】

【属性:人】

【契合条件:文武双全】

【晋升仪式:骑射命中三十丈远的箭靶】

【能力:御术精通、射术精通】

【御术精通:对于所有符合“骑乘”概念的事物,皆可无师自通掌握相应的驾驭技巧】

【射术精通:你对弓弩类兵器如臂使指,修炼相关武功精进神速】

毫无疑问,这一灵格凸显的是君子六艺中的“御”和“射”,传闻儒家先圣在六艺中最擅长的就是这两样,被尊为“御射无双”“飞箭车神”,他能一边驾驶战车,一边用战弓射杀大妖。

没有太多犹豫,方清月握住了犀角弓,果断道:“我选‘武秀才’。”

袁叔叹了一口气,但没有劝阻,反而拿出一本秘籍道:“这是《一贯箭术》,其名源自‘一以贯之’一词,虽然不是什么上乘的武功,但对现在的你已是足够,等你学会了这门箭术,还想学更高明的,就得去春秋学府进修。”

“谢谢袁叔。”方清月接过秘籍。

“唉,我真不知道这样做是对是错,自从灵气被污染后,世道就已经变了,官法滥、刑法重、人吃人、钞买钞、贼做官、官做贼,礼崩乐坏,人心沦丧,好人比坏人短命,多管闲事的好人更短命。”

“但,总是要有人站出来,对这黑白混淆的世道说‘不’,而且,也的确有人在这么做了。”

脑海中浮现那道坚毅宽厚的身影,方清月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

戒律堂,忏悟居。

徐胜拿着毛笔,正在一丝不苟地书写着《楞严经》,当他勾勒完最后一个字,把笔放回笔架后,转头向侧旁问道:“我记得忏悟居不允许探视,你是怎么进来的?”

唐徵明咔嚓咔嚓咬着一颗大苹果,口齿不清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想进来总能找到进来的办法。”

他又提起一袋子水果,道:“忏悟居我不是没住过,其它都还好,唯独一日三餐清汤寡水,能让人嘴里淡出鸟来,最是难熬,故而我特地带了好东西来犒劳你。”

徐胜往袋子里瞧了一眼:“苹果、葡萄还有香瓜,这就是你说的好东西?”

“苹果是真苹果,葡萄是真葡萄,唯独这香瓜内蕴玄奇,另有一番天地,表面上看,它只是一个普通的香瓜……”

唐徵明将香瓜往桌上一扔,那东西撞上桌面后竟然弹了一下,他哈哈笑着将其打开,带着卖弄的口吻道:“实际上它是一道弹跳甲鱼汤!”

第二十一章 自作聪明

忏悟居中除了被关禁闭的犯戒弟子外,还有一些闭关修行的苦修者,因此不允许带肉食和气味极大的食物,这一条没有明文规定,但忏悟居的门卫会将人拦下,不予放行。

这道弹跳甲鱼汤从表面看就是普通的香瓜,掩藏得极好,倒是被唐徵明成功蒙混过关。

毕竟是自家兄弟的心意,徐胜没有拒绝,用勺子刮了一口已经结冻的鱼汁,没有什么气味,送入口中,味淡而高雅,弹性十足,口感极佳。

“美味,在我生平吃过的美食中,虽然还不上最好吃,但也能排进前五。”

徐胜竖起大拇指,不吝称赞,他很清楚,唐师兄图的就是这个。

“哈哈,徐师弟果然是个识货的,不枉我托橘下楼的师傅做这道菜,要说武功,我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师弟你,但要问莲花城中有什么好玩好吃的,绝对没人比我更清楚。”

唐徵明露出了无比满足的表情,看起来倒是比正在享用美食的徐胜更开心。

“对了,这甲鱼是哪来的?我不记得咱们莲花城还有卖这个的?”徐胜吃完后才想起这个问题。

“放生池里的,几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家闺秀,花重金托人百里迢迢运几只乌龟来放生,谁料那鱼商也是个奸商,用几只甲鱼糊弄,反正那几个小妞也瞧不出来。”

说到这,唐徵明面露几分讥笑,接着道:“师弟你也知道的,甲鱼食肉,一旦进了放生池,里面的小鱼小虾就遭了殃,慈悲如我自然瞧不下去,便自告奋勇,孤身入险境,拯救众鱼,用你我之腹完纳了甲鱼的罪孽。”

徐胜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有这钱买龟放生,还不如开粥厂接济贫民,哪怕从功利的角度看,后者的功德也大过前者。”

唐徵明哈哈一笑,道:“师弟这你就不懂了,放生求功德只是人家嘴巴上的借口,她们要的是做这件事的情调,把钱一捐,看灾民排队喝粥有什么情调可言?

当然是放生活物更有趣,你想想,三三两两结伴成群,一边聊天一边看鱼龟相逐,事后还能告诉别人自己去做善事,可谓名实双收,什么功德的多寡,你这种功利的想法实在太庸俗。”

徐胜道:“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都是闲出来的。”

“哟,这个评价出自师弟之口,不免有些轻放,我还以为你会评价这些人都是社稷的蠹虫。”唐徵明略带惊讶。

“师兄把我当什么人了,对一点小错小过都要喊打喊杀的正义偏执狂?跟我追捕的那些恶徒相比,她们已经够善良了,倒不如说,我宁愿有朝一日,天下人都如她们一般闲得到处干傻事。”

徐胜虽然不屑这些人的行为,但除非当场撞见,否则懒得管这等闲事,作为百丈肃众,他盯上的目标都是穷凶极恶的法外狂徒,一群傻妞哪有资格让他在意。

一个人的精力就那么多,事事都管的结果就是事事敷衍。

唐徵明愣了一下,旋即遐想道:“师弟要这么说的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若真有那样的一天,必然是太平安详,无有纷争的世界。”

说完他自己都笑了,那样的世界太梦幻,真要实现了,恐怕就成了地上佛国,西方极乐世界。

“不扯这些,你的事我听说了,怎么关了十四天还不够,你到底受了多重的处罚?”

“住持亲自判的罚,责十杖,禁闭半个月,抄写三百卷《楞严经》。”徐胜轻描淡写道。

唐徵明瞪大眼睛,忍不住道:“对你的惩罚也太重了吧,虽说你的行为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可百丈肃众从属戒律堂,本身也有执法权,更别说对方犯错在先,被当场揭破罪行,众目睽睽之下,证据确凿,你好歹也是百丈肃众的大功臣,怎么如此苛刻,是不是被住持穿小鞋了?”

“你别瞎猜,住持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我,百丈肃众的职权本就容易得罪人,而我又是台柱子,若是惩罚得轻了,不免惹人非议,认为有徇私舞弊之嫌,反之加重惩罚,却能引起众人的同情,为我抱不平。”

徐胜拍了拍肩膀,道:“那十杖没有动用内力,打在我身上跟按摩差不多,禁闭半个月正好用来休息,化解之前积累的戾气,倒是这三百卷《楞严经》抄得我手酸,是唯一的惩罚。”

唐徵明了然的点头:“人红是非多,尤其你的外号是‘侠僧’,那就更要严以律己,若像我一样叫‘浪僧’,自然不会有人苛求。”

“你什么时候有了一个‘浪僧’的外号?”

“就在上一句。”

唐徵明忍不住自己先笑了起来,继而又道:“对了,那个被你当众打了嘴巴的女弟子,你猜最后怎么样了?”

徐胜道:“大约能猜到,应该是把我的条件照做了一遍。”

唐徵明一拍掌:“没错,她找戒律堂自首的第二天,就被迫在数千名弟子的注视下,当众向檀贞师妹道歉,并发誓不会再做类似的事……简直笑死我了!站在台上的时候,想必她正后悔为什么没有答应你的条件,本来轻松就能揭过的一件事,结果搞得全寺的人都知道了,听说后来她的父母亲自登门致歉,脸都丢到姥姥家了。”

徐胜笑了笑,没有继续奚落,这个世界的誓言可不是牙疼咒,因为灵格修行非常重视心性,除非是撒谎成性的一个人,否则一旦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多少会增加畸变的风险,而且发誓时留下的印象越深,影响越大,像这种有数千人见证的誓言,就跟诅咒没有区别。

当然,他也不觉得这个处罚过重。

表面上看,檀敏只是诬陷廖潇潇弄坏了她的书,可考虑到廖潇潇在莲花寺遭受排挤的境况,实际上,她要构陷的罪名是“有人好心帮助廖潇潇,廖潇潇却不领情,反而故意撕烂借来的书,以此报复众人对她的排挤”,从而塑造出一个心怀怨怼,恩将仇报的小人形象。

徐胜曾对檀敏说霸凌者永远无法理解受害者的心情,实际上,围观群众同样不会感同身受。

当时在场围观的人群里,只怕有不少人认为,既然廖潇潇借了书,就有保护书的责任,她没保护好书,就得先认罚,之后再寻求真相也不迟。

可现实情况是,当时廖潇潇真要认了罪,她认的就不只是“没保护好书”的罪,还有“携私报复,心怀怨怼”的罪,檀敏的算计阴险就阴险在这点,专坑老实守规矩的人,所谓君子可欺之以方。

哪怕廖潇潇解释说“没保护好书是我的错,但书不是我弄坏的”,别人根本不会听,只会宣扬“廖潇潇当场认罪”,之后稍加推波助澜,众口铄金之下,她就没法再在莲花寺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