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上幽灵船的我被迫当了船长 第89章

作者:朋克面具

“叮冬~”

按下门铃过后,来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的女佣,凃夫主动报上名字过后,直到好一会儿才见到年轻充满着阳光活力的乔治·麦格文。

即便是早晨, 这位戴着金丝眼镜的教授先生也穿着一身得体的马甲西裤,这个人的打扮似乎永远都是这么儒雅、精致, 自带一种属于精英阶层的气质。

注意到凃夫打量的目光,乔治·麦格文轻声笑了笑,“过往在卡佩先生手底下做事时,他总是以身作则的教导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在任何时候体面大于一切。”

“体面大于一切。”凃夫点头称赞,这也是温斯特家的一项规矩。

很优秀的家教,像这样的精英阶层培育出来的孩子,只要不是自甘堕落一般都不会差到哪去。

“玛姬,给客人上一份锡兰红茶和甜点。”

麦格文教授像凃夫伸手示意他进来,并祝福女佣去准备招待客人的红茶,并主动介绍,“这是产自南大陆斯里兰地区茶园的品种,经过那里茶工几个月的种植,热带地区的醇香口感时常令人忘返,这简直是自然界馈赠给人们的礼物。”

“看来我们得赞美南大陆人民的勤劳无私。”凃夫半开玩笑的迎合,这话让麦格文短暂发愣后,同样为他的幽默感而会心一笑。

麦格文家同样是一座复试的住宅, 不过跟具有生活气息的温斯特家想比, 这位年轻的教授家里更简练一些, 家中几乎所有置物架都摆放着书。

进门就能看到一个庞大的书柜,品类杂乱,关于历史、哲学、考古学研究手记,甚至是相关神秘学的书籍,应有尽有。

粗略浏览一遍,只怕是有上千本私人珍藏。

看来对更上层的人士来说这个时代比克朗还有珍贵的也唯有知识。

“我猜你一定考得不错,瞧,这上面还有你做双缝实验的题目。”麦格文随手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袋,正是今年全国高等选拔的试卷,“如果换成是我,这件事能跟同伴们吹嘘一辈子。”

“不出意外,应该能达到七校联盟的特殊招生名额的要求。”

凃夫也没有刻意谦虚,实话实说,“不过在此之前,我并没有想好该去哥廷哈根的哪座大学和所选专业。

先生,您能给些意见吗?”

“真是奢侈的选择,我小时候也总在考虑该去哥大还是密大,但后来才发现我想得太多了。”麦格文用一种自黑的语气让谈话变得轻松。

“其实并不难选择,哥廷哈根大学是两个议院和拜亚政府支撑, 近年来靠着集拜亚全国之力全力打造的北大陆第七座顶级高校,挖了其他高级学院的不少教授每年还有令人羡慕的教育经费。

学院里的势力交错复杂,商业氛围很浓重,主要几门学科是工程、冶金、管理、建筑之类实用的专业性很强,这些专业即便在七校联盟的排名都在前几位。

不过这座学校里大多是大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后代,不夸张的说随便在学校里面扔块砖头砸中的学生,他们父母或许都是哥廷哈根某个机要的科长,从发展人脉的角度思量选择哥大的确不错。

而且从哥大毕业的孩子拿到金字招牌后,多半在那之后进入王国各个政要系统,成为家族的骨干力量,从未来前景来看也的确是去哥廷哈根要好一些。”

麦格文教授分享着自己的经历,“值得一提的是,平民家的孩子进入后想混入他们的圈子可并不容易,你得明白贵族和平民永远都是两个圈子。”

凃夫点点头,对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外,“那密斯卡史塔克呢?”

“密大的情况要更特殊一些,他们背后的真正靠山其实是拜亚王室,王座上的国王威廉二世,哥廷哈根权力的另一个顶点,或许两者间有些特殊利益往来。

但我可以肯定密大从未是权贵手里的武器,以后也不会是,他们标榜着思想和学术自由的旗帜,搭建最好最淳朴的学术风气,大多时候评选也以学术轮而不是身份轮。

比起哥廷哈根,维勒多小镇上的学术氛围会更浓郁一些,进校的学生尽管也不缺乏王族和贵族子弟,但数量上来说占比却小了很多。进入这座学校的也有不少寒门子弟,这些人才是学院未来的苗子,他们更有潜力,也更愿意在追逐真理的道路上奉献一切,比起只看重利益交换的傲慢贵族们,这里的其他学生更容易结交成人脉。

专业问题相信你也听说了,密大的历史、考古、民俗、心理学均是业内最顶尖的位置,也绝对是七校联盟之首,并且在南北大陆甚至高风险区都有数不尽的投资探索,甚至有一条专门为学校开辟的航海线,如果能搭上这班快船,对你个人的眼界开拓和学习绝对有很大帮助。”

麦格文滔滔不绝的讲着这些要事,彷佛年轻时他真的考虑过该去哥大还是密大。

其中的一个重点是密斯卡每座学院的师资规模,以历史学院为最,那是整个历史学界研究者们的圣地,学界起码一半的知名人物都在密大历史学院担任各种职务,绝对是优先选择。

“明白了。”

听完对方的比较后,凃夫已经有了心里打算,比起看中身份哥廷哈根大学,他还是更喜欢学术氛围强烈的密大。

不过让他真正担心的是温斯特小姐去哥廷哈根大学后,会不会遭到那边圈子的排挤。

麦格文教授的偏向性已经很明显了,而后他又打了一张感情牌补充,“而且密大多年前也是组织与你父母的那次特殊考察的金主,这是十分值得注意的事。”

“所以,麦格文先生,我父母他们当年究竟是去做什么?”

凃夫忽然严肃的问道。

之前每次谈到这个话题时,麦格文或者叔叔他们总是推三阻四的,关于那件事的相关资料也根本无从查起,彷佛是涉及到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现在该是时候该告诉你这件事了,即便是你叔叔也不能永远把这件事隐瞒下去。”

但那是之前,现在高等选拔结束,麦格文自然也没有顾虑了,“1480年的9月2日,我永远记得那个日期,是那支联合了许多学术界的知名教授,生物学科、物理学科、气象科学和古生物学的行业大拿,组织的考察团共同从拜亚的汉伯格港口出发,沿海岸线一路南下,穿越北威尔洋,他们最终的目地是位于禁区的极地。”

“极地?”

凃夫对这个地名也有些熟悉,从北威尔大洋向下顺着南大陆的位置继续往底下走,直到过了德克萨海峡就能抵达那个由冰雪组成的大陆。

据说那里零下几十度,海拔极高,无论春夏秋冬永远都是冰天雪地,也很少有生物存活,绝对是这个世界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

而神话和七神教会的宣传是,极地曾经是七神镇压着异魔的地区,她们将那些恐怖的怪物都放逐在了这样一个苦寒之地。

同时也列为禁止人类进入的死亡禁区,凡是擅自闯入者都会受到神灵的诅咒。

所以在史书记载中, 无论是谁贸然闯入极地最终都难逃暴毙的下场。

“既然冒这么大风险跟七神教会立下的规矩相悖,我不明白他们去到哪里打算做什么?”凃夫对此十分不解。

“还记得历史学科一个知识点,关于第三纪亚述帝国的统一吗?”麦格文忽然提到这个问题。

“因为狮心王的横空出世,跟周边国家合纵连横,又创立了最强悍的骑士军团,正是因为这位雄才大略的伟大帝王在国家各方面的改革,创立了最强大的军队,又经历几十年的东征西战后才使得北大陆统一。”

刚经过高等选拔的凃夫,自然不会被这个简单的知识点难倒。

“你说得不错,可实际上亚述帝国在那之前并没有那般强盛,甚至在诸国家中头谈不上强国。

在史学界有一个有趣的观点。据说狮心王在接受亚述王位之后,不顾教会势力的诅咒,曾经派遣过船只去往极地然后又回来了,但那件事并未被记载过或者可能被抹去了。

从那之后亚述帝国才正式崛起,也就有了后来一统北大陆的事。”麦格文侃侃而谈。

嗡!

听到这个新奇的说法,凃夫脑子里忽然宕机,他忽然领悟了麦格文的话,狮心王曾独自去过禁区,或许是窃取了极地的力量。

七神教会严厉禁止人们过去,彷佛想掩盖什么。

结合“守门人”告诉他的秘密,也就全对应上了。

正因如此,那位雄才伟略的王才遭到了七神的诅咒,在晚年发疯后落得暴毙下场。

第97章 动荡的王国

追逐真理是每一位学者毕生的梦想,尤其是发掘一个世纪王朝最大的隐秘,任何史学界的学者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凃夫完全能够理解自己那对便宜父母的做法。

朝闻道,夕死可矣,

或许在真理道路上去追逐那疯狂的真相直到死亡,才是这些探秘学者们的宿命。

“自从那次事故之后,人们总是说那是来自神的诅咒, 北大陆各国政府也压下了这件事。直到现在,在密斯卡、佛里尔、圣诺丁、杜兹等七校联盟各大学派仍有不少人关心这件事,说不定再过些年还会有转机。当然,我也这样认为。”

麦格文轻咬嘴唇,眼眸中流露出罕见的决心,“你去密大也能更近的接触真相, 过些年等羽翼丰满后兴许有机会推动这件事。”

凃夫点点头答应下来, “我会试着去做。”

“其实无论你打算去哥廷哈根还是密斯卡,最后的目的地都是国都,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几年那座城市或许会很乱。”

“怎么说?”

麦格文刚刚压抑的心情释放了少许,他端起锡兰红茶微笑,“从近期的一些政策苗头来看,这个个国家或许会迎来一次大变革,身处权力中心的人总归小心些没错。”

凃夫忽然瞪大眼睛,“您是收到了什么消息吗?”

麦格文教授从茶几上拿起那张今年的考试试卷,他指向了通识学科的最后一道大题,

“有时你可以通过报纸上的一些新闻去判断这个国家的动向,比如你在做这道题时有没有察觉到什么?我是说透过这个题目去看它的本质。”

“这道题是让考生给王国提供一项政策性提议。”

凃夫定睛细细看过去,其实他心里一直有一个猜测,却没敢大胆去设想,听闻这番话后他不确定的开口:

“难道是有人通过高等选拔的方式广征民智?”

“啪。”

麦格文打了个响指,他的话语中带着赞许,“我猜也是这样,我曾有幸参与过前些年的改卷, 他们会根据答题者的身份将试卷划分开来改,贵族那边的尺度会宽松一些。

当然,如果用来征求各阶层的办法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法子。”

“就像上议院和下议院那样。”麦格文又用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

“您是说抽样调差。”

凃夫给出了一个更很恰当的说法。

国家议会组成的上议院都是贵族的后代, 由国王直接任免的特权阶层。

而下议院则是由人民投票选举,下议院的代表人也是按照个人缴纳的税率分成了三个档次。

而参与高等教育选拔的有贵族后代,有新兴资产阶级、有中产阶级,按照比例从三方选出相对人数所代表的势力。

尽管每一届的考生不少都出自贵族和新兴阶级,但起码还有一半人来自中产或低收入家庭,高等教育选拔的方式,能将各阶层掌握一定知识文化的意见领袖筛选出来。

不同阶层的考生背后自然也代表着不同的势力,他们的答案自然也会带着偏差。

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孩子会偏向于维持现状,对外发动战争来转移阶级矛盾。新兴资产阶级一定是想继续通过工业化来做大蛋糕。

“而对那些向七校联盟这样的顶尖学校申请者,他们的试卷答案也更有价值偏向,一定会被人关注,以便一些政治团体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提前收纳这样的潜力股。”

乔治·麦戈文用自己曾经批改试卷的经验向凃夫述说这个道理。

凃夫脸色越发白净,尤其是听完麦格文说的这些话后,哪里想到一次普通的选拔考试还藏着这么多弯弯绕绕。

“该不会……有人关注到我试卷上的答案吧。”

凃夫心头一惊。

“如果你考上七校联盟那么答案是必然的,如果没有考上,即靠着你‘光学奠基人’的特殊身份, 我想仍然有许多人愿意关注你的观点。”

麦格文笑起来时两只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条缝隙, 幸灾乐祸的语气简直让凃夫想一拳招呼上去。

“好在上次丹尼尔爵士帮你分担了一部分压力,以他的身份能挡住许多不必要的事。”麦格文提到的这件事倒是让凃夫意外,他还以为那位受人尊敬的老爵士会干这种没品蹭照片的事。

“所以,你做这道题的选题切入点是什么?”

“没什么,一点小建议而已……真的,只是很小很小微不足道的提议。”

凃夫“咕噜”的咽下了口水,中气不足的解释了一遍“福利社会”这个概念,并将两个切入点“劳工立法”和“社会保障立法”两个角度去诠释自己的概念。

详细讲述了一个没有996,工人有工作时长,超过时长有加班费,退休后还有相关的福利待遇那样的一个美好设想国都。

麦格文从期初的漫不经心,在听到这个方案后,两根眉毛持续向上扬起,连血液循环都加速了不少,随着凃夫对这个概念蓝景的描绘,他的呼吸声越发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