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上幽灵船的我被迫当了船长 第412章

作者:朋克面具

而自由党和工党的领袖则是意味深长地眯着眼,保持着看客该有的安静,他们已然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

坐在王之侧位,听到这番粗鄙的话,蒂洛脸部神经稍微都抽搐了一下,脸上那条疤痕也随之而动,

“我只是遵循一个臣子的本分,提供一些值得做的方向。无论什么意见,决定权从来都在陛下您手中。”

这话非但没有起到缓和矛盾的作用,更像是火上浇油,令威廉二世表情多了几分愠怒,不惜“啪”地一声拍响桌子,撕破脸低吼道:

“蒂洛!有时我都不明白,在这个国家究竟谁才是国王,不如由你来告诉我答案。”

此话一出,更是将二人多年来的矛盾给直接点明了。

已然到了刺刀见红的程度。

“陛下,您永远都是拜亚王国的国王,这一点无可置疑,也不该有人质疑。”蒂洛将手掌放在胸膛处,将姿态摆得十分之低:

“如果您实在不想再见到我,不如现在就此将我罢免,换一位愿意听您话的首相。

如果您嫌这样做传出去名声不好听,不如由我主动向您递交辞呈,将其中过错都揽在我身上,而您,永远都是大家眼中最光鲜亮丽的国王陛下。”

这看似低姿态的话语,却句句都含有威胁之意。

以他蒂洛·索伦斯在政坛的名气和地位,如果不是由他自己主动递交辞呈,一定会招来非议,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而威廉二世真正要考虑的是必须承担失去最精明能干的人,是否承担得起这份代价。

事实上,

蒂洛·索伦斯首相还真就不是第一次提出辞呈。

在威廉大帝统治的时期,两人便因为政见不合,当着群臣的面在王宫相互大骂。

许多次若不是有大臣拦截,脾气火爆的两人恐怕要动上手。

即便是这样,每次争吵过后,威廉大帝也总是会采纳索伦斯首相的提

议,尤其是知道他做对选择时,更是会不惜放下颜面地私下向他道歉。

别说是同意他的辞呈,在位内阁首相这二十年,哪怕底下无数臣子、国民,因为担忧首相的权力过大无数次向大帝提议,都不曾丝毫动摇蒂洛·索伦斯的地位。

而今,当索伦斯首相又一次提出的辞呈时。

坐在王位上的新国王威廉二世,眼神中尽是淡漠之色,轻飘飘地给出答案:

“如果首相你真想这样做,我便成全你。”

轰!

这个答案像是枚威力巨大的炸弹,震得人三观崩塌碎裂。

似乎感受到了国王的决心,在这一刻,参与会议的大臣里竟没有一个人敢再站出来。

“我知道了。原来这就是您的最终答案。”

尽管蒂洛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面临这样的处境,连一个愿意开口的人都没有,沉默着,静等着他下台。

上了年纪的首相还是忍不住轻叹了一声,当着一众人的面缓缓起身。

向威廉二世鞠了深躬过后,便孤零零地朝宫殿外走去。

就那么一瞬间,在场的官员们忽然发现。

索伦斯那一贯挺得笔直的腰杆,

塌了。

……

待到众多宫外大臣告退,偌大的宫殿中独留下同样孤零零的国王。

一向爱惜的长袍,被拖着地上粘上了许多灰尘却浑然不觉。

他紧紧地攥着拳头,激动到浑身都忍不住颤抖,眼角闪烁着一抹晶莹,仿佛是打赢了一场大胜仗。

威廉二世抬头遥望,目光不经意地停留在了殿内的一幅画像上。

它被悬挂在最先显眼的位置,只要一抬头便能见到。

那是自己登基大典那一天的照片,象征自己无上荣耀的高光时刻。

由国内最古老的公爵家族魏玛亲自指挥者数十位手持军旗的士兵、几百位将官和几十位文官整齐划一跟随走进希尔王宫,

意气风发的自己则在这样的氛围中登基。

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走来,走上王座交接已逝大帝的王冠。

蒂洛索伦斯笔直站王座底下拿着《登基宣言》书认真念诵,而在他身旁众臣环顾。

说起来,他跟索伦斯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种种不合,比如“大陆政策”和“世界政策”的外交理念对立,

海外殖民地的扩张和舍弃的地理观念的对立。

王国这些年发展,使粮食对外进口的迫切最终导致的经济理念对立。

可归根结底,

还是拍摄完那张登基照片后,威廉二世恍然发觉所有人都穿着黑色衣服。

唯独蒂洛·索伦斯穿着一身白色将军装,位于照片最中心的位置,高傲地、习以为常、一腔赤诚地宣读文告。

那万众丛中的一点白,是这般刺眼。

第423章 辞呈

拜亚与萨罗伦帝国的同盟续约仪式确定以后,

全民欢呼。

一周以后,政坛另一桩大事件却让这份喜悦被淡化,被遗忘,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陷入诡异的沉默。

“索伦斯首相即将下野。”

起初只是街边小报的消息,并没有几人相信,那个人在拜亚的地位高得跟神灵一般,轻易没法撼动。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关乎此事的新闻越来越多。

以至于一周后所有官方、非官方报纸同时刊登这件事时,浪涛拍岸般的震动在哥廷哈根这潭深不见底的湖水中爆炸。

王都,国会大厦。

在诸多做工奢靡的豪华蒸汽车中间,一辆镶金嵌银的五匹马的马车停靠在此。

王国的徽章分别印在在马车两边,还有些卫兵守候在马车左右,

可见拥有者身份不低。

在这个两次工业革命交织的时代,蒸汽车已经成了中产阶级及以上必备品之一,其普及程度不亚于在本地有房。

可五匹马的马车,至少是内阁首相、王公大爵等级的配置。

在这样重要的日子里,两个议院所有议院都积极到场,参与起这足以改变历史的大事件。

选出一位新任内阁首相。

这是王国的规矩,如果原首相想要申请辞离现在的岗位,首先需要向国王递交辞呈说明书,然后待到议会选出下一任继任者,以此保证随时至少有一位首相在任,才可正式辞别这个位置。

而现在的议院已经开始票选出下一位接任者。

“425票,恭喜阿瑟·斯特拉先生,您是众多候选者中得票数最高的,按照选举规定您现在便是拜亚的新首相。”

负责人微笑着将宣布票数,将最终票选结果公之于众。

“十分荣幸。”

荣获这个位置的人是一位穿着黑色西装,头顶略显得稀疏的男人,他整个人看起来尤为精干。

这位新任首相是近几年活跃并且十分得人心的工党领袖,其党派正常理论便是推行温和的改革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主要致力于公共住所、职工福利、失业救济、公民教育等方面,也即在原首相改革的基础下,继续提升福利改革力度,这番作为自然容易得到民间赞赏。

在阿瑟·斯特拉向众人讲述了自己的执政理念后,理所当然地获得了无数掌声。

大会选举结束不久,在众人的拥簇下,新任首相斯特拉乘着已经备好的五匹马马车,在众多蒸汽车的护送下招摇过市。

声势浩大地直达圣卢克大街,普罗斯旺路48号。

那栋建筑还有一个别称——首相府邸。

“先生,我们到了,这将是未来您工作的府邸。”

驾驶马车的管家梅森温和地向斯特拉汇报,后者缓缓揭开车帘,看着面前的高墙、铁栏围绕的建筑,许多砖块破损、漆皮掉落,只剩光秃秃的色泽。

仅有几颗寻常的植被种植在府邸,萎靡不振的样子。

只是刚骑乘马车而入,便感觉到一股子的残破、酸败气息扑面而来。

很难想象,在希尔王宫不断地重修、扩建这些年,另一座象征着权力顶峰的建筑却是这般老旧,看样子从未修整过。

不过也反而有种难以言述的威严。

“真是老气的地方,死气沉沉的,就跟这里的主人一个样。”

阿瑟·斯特拉不满意地摇晃了一下脑袋,向管家嘱咐道:“梅森,等我搬进来之后府邸重新再装修一遍,将宅院中这些老旧的东西全部拔除干净。

以修缮重要公共建筑的名义,从国库直接拨款。”

“当然,先生,这是您的权利。”

首相府邸自然隶属于王国,因为分为官邸和私邸两块地界。

首相任职期间不仅在此工作,还可以携家眷入住。

难以想象,二十年来那位将拜亚威名传遍全世界的老首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办公。

按照王国规矩,新旧接替的首相要在此地完成交接,相互嘱咐些什么。

也是当着许多官员的面树立威信。

就好像狼群中的新晋狼王,如果战胜老狼王后就必须将其撵出领地一样。

很残忍,却是一脉相传的规矩。

索伦斯一家早就准备好离别,来接送的马车已经在前院备好,有克兰·索伦斯亲自牵引,他见到来者后神色中闪过几分不岔,强忍住不快。

接着,克兰才恭敬地朝主楼里轻喊了一声:“父亲,他们到了。”

“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