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上幽灵船的我被迫当了船长 第120章

作者:朋克面具

“这就是主场优势,如果换做是密大也一样会利用这个规则。”贝拉·韦恩小姐思路倒是清醒得多。

你来人家主场挑战,自然会有许多不利因素。

只是现在再去讨论公正与否没有意义。

作为答题者之一的艾琳娜·魏玛已经开始低头冥思,稍加思考,迅速在纸张上开始书写起一串优美的字符。

不愧是大家族培养出来的贵族小姐,无论是拿笔的姿势还是字迹,工整排列中带着一些娟秀,令人心旷神怡。

“不知道魏玛小姐会怎么写。”

凃夫用余光偷瞄了一眼她的答卷,快速浏览起来,“如果你是我眼眶中一滴泪,为了不失去你,我将永不哭泣。如果金黄的阳光停止它耀眼的光芒,你的一个微笑将照亮我整个世界……”

“这样的诗果然很符合这个年龄段文学少女的想法。”

凃夫对此做了一番点评,很优美的诗句,有青春伤感文学的风范,总的来是篇质量上佳的作品。

“嗯?”

艾琳娜创作时注意到有人在偷瞧,一抬头便见到她旁边的几人都低着头,也不知道是谁在偷看。

不过这会儿的凃夫也开始思量他脑子里那几篇耳熟能详的诗句。

这样的题目对他也是不小的挑战,上次临时想起一句忽悠文学少女倒是没问题,可真要是从国外抽一篇名诗全背下来倒有不小难度。

“高考必备古诗词64篇我倒是还记得一些,可这也实在用不上。外国诗词,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太多也太久远了,完全记不住。

雪莱的西风颂,那似乎也不是情诗,用来搞革命倒是差不多,罪过,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普希金?这位……这位最出名的貌似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内容也完全不符合要求。

叶芝呢?他的情诗倒是出名,只是从题材和内容上不太符合我这个青葱岁月的孩子。”

啃着笔杆的凃夫十分纠结,想了许久倒不是写不出来,而是脑子里的东西记得实在太多太混,一时纠结决定抄哪篇。

毕业后这些年里,光是为了生存便要拼尽全力,更别说接触那些只有学生时代才喜欢的东西。

“等等,那首一定很合适。”

凃夫冥思苦想好半天,想到了一首他在年少时爱慕着某个女孩,有口难言,只能偷偷发在博客上发的那首极度闷骚的诗歌。

这首诗不知代表着多少文艺青年压抑在内心却始终张不开嘴的爱恋,相当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的少年。

几乎是他那个时代每个文艺青年都朗朗上口的必背诗歌。

想到那首诗,最先是一个白发长须的老头身影逐渐在他脑海里出现,同样是文学大咖,还拿过诺贝尔奖,咖位绝不算低。

如果在他那个时代挑选出毫无争议的文豪,一定有这位一个名额。

“决定了,就是你。”

决定之后他便不再犹豫,原先怎么都挥不动笔的手,快速在纸张上划过,他飘逸的字体不带丝毫停留。

靠记忆倒是回想不起完整的诗句,但凭本能在纸上快速略过,也不自觉的念出后面的诗句。

瞧见凃夫前后的反差,几人都忍不住想打量起他的大作,可惜凃夫的速度太快,完全不用思考一气呵成的写完。

落笔的瞬间便合起了试卷,他完全是靠肌肉记忆迅速将那首诗完整的默写下来,即便有模糊不清的地方也一笔带过。

也差不多过去小半个小时,其余参赛者的诗歌作品也一一作答完毕。

这样的比赛对人文社科院的学生来说并不算难。

尤其是热情奔放的哥廷哈根大学,最差都是中产阶级出生,从小对诗歌、乐曲这类高雅的爱好耳读目染,有天赋的学生不在少数。

前五分钟有思路的基本都写完了,若是一直想不出来的直到最后也写不出来。

幸好,只需要从团队中中挑选两份质量上佳的作品,然后直接递交给主办方即可。

这时,艾琳娜·魏玛率先提议,“不如我们先相互检查,然后选出质量上佳的两篇优先递交上去。”

见大家都没有意见,也趁着这个机会,魏玛小姐不经意的拿过凃夫刚刚的答卷,装作因为是执行公事的原因才去赏读。

这是一篇较长的诗歌,跟她那篇用词反复斟酌,显得生涩的诗歌完全是两种风格,每个篇章都简朴而整齐,文字中带着凄美和淡淡的伤感。

全篇没有特别的隐喻,但每句话每个字都蕴含着强烈的个人情感。

全篇读下来令人动容,倍感遗憾。

“卡佩先生,不如把你这篇就交上去吧,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作品。”

魏玛小姐沉默了一下,将这篇诗歌轮流交给其他几人观赏。

“咦,这是你写的?”

“很不错的作品,甚至不亚于很多成名已久的诗人。”

“我猜这首诗对在场不少人的轰动一定不亚于电灯。”

在看过之后无论是公子哥戴维,还是史学少女贝拉,在快速浏览过这篇作品后,自小培养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同时意识到这是篇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克兰和戴维更觉得遗憾的是,如果这篇拿给他们,这会儿大概都勾搭上文学系的少女了。

这样的作品用来比赛,实在令他们觉得很遗憾。

经过几人的一致商量和比较,最终还是由魏玛小姐将她和凃夫这两篇诗歌递交上主办方的老师。

“你好,我们是密大人文社科学院的学生,这是我们小组要递交的作品。”

“密大的人文社科院?”

接手的老师轻松笑了笑,这个项目主要是两校人文社科院之间的比拼,恰好两家高校这方面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专业,比试起来倒也有趣。

他随手瞄了眼题目,其中一首是名为艾琳娜·魏玛的《一滴泪》。

这首的诗歌先不谈质量怎么样,光是魏玛这个姓氏就足以值得拿满分。

于是他将目光瞥向另一首,那是首标题很长的名字,题目简朴又意味十足的诗歌作品。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凃夫·卡佩。

第132章 蒸汽抽水机

哥大会堂。

庄重、压抑的气氛中,哥廷哈根各大高校都递交上本小组的诗歌作品,待到两轮比试都结束后,由专家评分后再让学生打分。

不过谁都知道第一轮的比试不过是道开胃小菜,即便有差距也不会太大。

接下来的第二项,才是重头戏。

“天哪,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来观赛。”

作为本校的近期风头正盛的红人,苏菲·温斯特连同她的好姐妹夏奇拉一同到达比赛现场。

只是她在到达以后第一轮比试刚刚过去,正好来到第二轮比赛开始。

一位来自密大机械技术院的参赛者,向评委与学生们讲解着他们名为动力纺织机的机器,而底下现场乌泱泱的人群挤成一片。

“怎么看不见人。”

哪怕她努力探头也无法在人群中见到那个熟悉身影,他实在太普通也不起眼了,一旦放进人海便根本无法寻不到人。

苏菲努力做这样的尝试看向前排,听说参赛的选手都被安排到了前排。

可唯一能见到的只是人头涌动,除非在座位上站起身来才能看见人。

但有良好礼仪的小姐不该做这样粗鄙的举动。

她同班的同学夏奇拉·巴雷拉,一位同样甜美可爱的小姐,在看过第一组的演示后便得意地抬起头颅,

“看来这就是密大最拿得出手的作品,只是在原版的纺织机上稍作改变。

这样的发明显然比不上古蒂那一组,或许在往年这样的作品有机会拿奖,但今年完全没戏。”

苏菲虽然不愿承认,但也的确认为这样寻常的作品没机会,“或许,密大的其他参赛组还有机会。”

“噢,我亲爱的苏菲,看来你对那座学校完全没了解,他们首个展示的纺织机大概已经是最拿得出手的成品了,你绝对猜不到那座学校古怪的天才们会做出什么人意料的作品。”

夏奇拉听闻这话差点没笑出声。

她对密斯卡的作风还是相当了解,比起机械技术学院,其他那几个学院更加没谱。

“你不知道的是古蒂的父亲可是工程部的部长,他们要展示的蒸汽抽水机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稳定测试,在我看来比赛已经结束了。”

夏奇拉很笃定,可她越是这样说,本来抱着看笑话心态的苏菲反而不服气。

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观看挑战杯前抱着看某人笑话的心思,此刻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夏奇拉,不如让我们来打个赌,如何?”苏菲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服输的倔强,“我认为密大能赢下挑战杯,你去你押哥大怎么样。”

“你认真的?”

“当然,赌注是10克朗。”

“无所谓。”

这样一笔小钱对家境优越的夏奇拉不算什么,比起赌注她更想看苏菲输钱后的沮丧。

“快看,古蒂上台了。”

也正是两人说话之间,终于轮到了哥大的机械学院展示作品。

这时,从台下走上去一位长相异常英俊,一头蓬松的金发的学生,他目不斜视,表情冷峻,这般高傲的出场方式当即引起了在场不少哥大新生,尤其是哥大女士们的热烈欢呼。

这样的人气足以说明这位哥大新生在这一届的人气。

“不知道如果古蒂真的获奖,会不会做出些惊人举动,你该想好应付的对策才是。”

夏奇拉嘴角挂起笑容,现在全专业都知道这位公子哥在追苏菲,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了。

但只有她这个身边人却清楚实际上两人连话都没搭上几句,苏菲对待这位公子哥的态度始终异常冷漠。

连最基本的敷衍都不愿意。

“你说的这些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说实在的,苏菲,古蒂家里有一位王国工程部的父亲,她母亲更是《中心城报》的主编,这样的家世放在哥大也算不错的选择。

何况他本人也没什么花边新闻,要是压着密大再拿下这个奖项,未来一定是哥大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我实在不明白你为何要拒绝这样的人物。”

夏奇拉小姐像个媒婆一样,明明自己也是单身,却总喜欢跟自己的姐妹碎碎念谈论感情方面的问题。

“天哪,我刚刚一度以为是我妈妈在跟我说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