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上幽灵船的我被迫当了船长 第105章

作者:朋克面具

费了些劲绕路过来,凃夫才找到【人文社科院】的位置,在一个角落的位置摆放着几张桌子。

那里坐着些同样年轻却老气横秋的几个男女,看样子应该是高年级的学生。

注意到凃夫朝这边走来,招录处好几个高年级的穿着时髦的女士对这位人文院新来的帅气男士眼前一亮。

不管在什么地方,相貌条件不错的人总能得到优待。

“你好,我叫戴夫,是人文社科院的学生负责人。”

一个戴着圆形眼睛的男生带着疲倦向前递出一张纸随口道:“请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和专业,我们会派同专业的学生将你送至学生公寓。”

很简单的流程,今天是新生报道的开学日子,各专业都有负责跟新生介绍学校环境和讲解规则的高年级学生。

这几乎成了一种传统。

当然,能来这里的倒不是说能力有多强,几乎都是那种性格不错的老好人,被推来推去后便稀里糊涂来迎接新生了。

“多谢。”

凃夫本能开口想叫一声“学长”,却很难从词库中找到这样的词语。

在北大陆的学校里似乎就不存在学生之间的带有上下级的称呼,自然也就不存在以往他上大学畸形的学生关系社会。

“人文社科学院,考古学专业,凃夫·卡佩……”

当那人读到最后一栏的名字时,刚刚疲倦在这一瞬间顿时消散,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这个样貌帅气的大男孩,眼中尽是不可思议,

“你就是凃夫?那位发现双缝实验的奠基者?”

在他这一声低呼过后,旁边不少招录处的学生也同时一惊,别看那起实验在哥廷哈根民间的传播度不算广,凃夫这个名字不算很知名。

但来此的学生家世背景都不错,他们接触多是上层的信息,又有谁不关注学术界的专刊,甚至在来之前家中长辈便叮嘱要提前结交学校里哪些有价值的人。

双缝实验地点来自一个叫利茨的名不见经传地区,凃夫的名字比那座城市更加出名。

“除非还有一个叫做凃夫·卡佩的学生。”凃夫用幽默来缓解尴尬,“不然我应该就是那个人。”

“天哪,实在不敢相信竟然真的是你,他们都说像你这样的天才应该选择自然科学院或者技术工程院才对。”

带圆眼镜的戴夫瞧瞧看了一眼自然科学院招录处那边的人,在这个名字出现在人群中时不少自然科学院的学生都露出幽怨的眼神,仿佛对这种级别的人才流失感到遗憾。

戴夫悄悄咪咪问道:“这是关于一个我私人比较好奇的问题,为什么你会选择学院的考古学专业?”

“为什么要选考古学专业?”

这个问题其实在以前连凃夫自己都说不清楚,或许是因为盗用了托马斯.扬先生的科研成果而负有罪恶感?

像凃夫这种厚脸皮当然不是因为这种无聊的道德审判。

他不是没考虑过选择一门物理或者化学方向的学科,然后靠着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三年的知识。

吃着曾经那个世界堪称众神归位的索尔维会议的学术红利,光是初期的一些知识便能让他欺世盗名成为这个世界的知名学者。

当一个平平无奇的大学教授,躺在以往的功劳簿上混吃等死,那真是很不错的生活。

这样的想法其实一直维持到利茨那尊邪神的降临,才真正让凃夫改变了原来的想法。

这个世界处处存在着危险,未来国战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爆发,像他和温斯特一家这样绿的普通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成为某次报道中一串冰冷的死亡数字。

他可以什么都不争,可当危险来临时他也什么都做不了,罗曼大叔的教训就在眼前,他不愿重蹈覆辙。

所以凃夫必须变得强大,强大到能扛起自己这个小家庭。

走超凡之路是目前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选择密大的考古学专业也是为了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密斯卡史塔克大学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本校的渠道,甚至还有一条专门的海上航线。

这种便利的条件正是适合他日后探索一些危险禁区有一臂之力。。

冥冥中他总觉得冒险家的后期跟历史学者有联系,哪怕没什么作用,至少挖掘第三纪的历史也有很大好处。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凃夫想通过这些渠道和知识了解“圣玛利亚号”的来历,他总是害怕如果自己有一天无法掌控这艘船,可能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恐怖的灾难。

“原因很简单,或许因为我父母就曾是历史学科教授,我希望能继承他们的意志。”

凃夫沉思了好一会儿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他说瞎话时向来都不用打草稿,全凭临场发挥。

“原来如此。”招录处的不少人同时点头。

毕竟自己的身份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有心人只要稍微一查,就会知道他父母正是当年承载密大提供船只的学者之一,选择这个专业也自然合情合理。

凃夫的出现在密大引发了一阵小轰动,这是可以预料到的。

尽管密大不乏贵族子弟甚至是一些身份尊贵王室成员,也不缺少各学科领域的天才,但已经在某学术领域做出极大贡献者的学者却还是相当少见。

可在这样的年纪跟物理学领域的半壁江山合照留影,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何况老爵士等人还赠予他“光学奠基人”这种夸张的身份。

王国没有授衔只是因为考虑到他的年纪太小,再过几年一旦能拿出更多的学术作品,他的名字将注定在学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两句话的功夫,招录处来围观的学生越发变多,在填写完了个人资料后,人文社科院的学生都争相抢起了负责接送起他的名额。

“不如就让我送卡佩先生过去。”

“不许跟我争,我可比你更熟悉密大环境。”

“黛丽丝,如果我是你的话一定会把嘴角的口水先擦掉。”

身旁几位同学院几位打扮时髦女士早就对这个的同学流露出兴趣,尤其是知道对方的身份后更是努力自荐。

同为密大新生的其他人,更是眼红的看着同一届中这样一尊已经获得提前交配权的人物,眼里只剩下了羡慕。

负责接待的学生戴夫被各专业的同学吵一阵头疼,思量过后还是喊起了历史专业的负责人,

“温妮,既然都是考古学专业的同学,不如由你带卡佩先生去往他的公寓楼。

记住,不要让学校里那些奇怪的家伙靠近他。”

他着重嘱咐道。

“好的。”

在戴夫的嘱咐下,招录处一个身高低于旁人一截的可爱姑娘,从人群中慢慢挤出来迅速带着凃夫向外走。

她那一头褐色的头发和普通的长相在人群中并不出众,可明亮的一双眼眸却添加了不少分,这个名为温妮的同学一蹦一跳的走出来,看起来活力十足。

在一众人的怨念之下,她主动接过凃夫手里一个行李箱,热情的向他介绍起学校的情况,“卡佩先生,我叫温妮·达洛,他们都叫我长不高温妮。

我讨厌这个称呼,天哪,像我这样身高以后找伴侣一定会十分困难。”

“你也可以叫我凃夫。”

看着面前这个话痨属性拉满的姑娘,凃夫用起了擅长的话术:“至于后者,完全不需要担心,因为大家从不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凃夫,很高兴能认识你,我实在很喜欢你说的这些话。”这个矮个子姑娘被夸赞得不好意思,脸上飘起几朵浮云,并主动介绍起学校的情况,

“关于这里有一些很重要的事你必须提前了解,因为密大招生的特殊性,所以这座学校里的同学大多……挺特别的。

所以,等会不管在学校看到什么都是正常情况,千万不要觉得奇怪。”

这个叫温妮的娇小姑娘忽然用郑重的语气说道。

第114章 密大日常

“不要觉得奇怪?”

“是的,即便在密大见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事也很正常,或许这就是本校的校风。”温妮很庄重的说道。

看着面前萝莉面孔的温妮露出严肃表情,以及想到还有人文社科院的学生负责人戴夫所说小心学校里的奇怪家伙。

他们提前打预防针的行为着实让凃夫摸不着头脑,表面很郑重的答应下来,心中还是觉得他们太过小题大做。

“呵,连邪神降临这样的事我都遇到过,我实在不相信还有什么能让我觉得惊讶。”

两人一前一后从招录处离开后,便向着学生公寓的方向走去,或许正是因为地处偏远地带,密斯卡史塔克大学的占地面积着实不算小。

宏伟密集的建筑群让这座名七校联盟的顶级学府在这座小镇上焕发生机。

过了刚才的招生处大楼,一眼望去便是中央行政办公署,大学学堂、纪念教堂还有校史馆一类的地方。

粗略估计下来都得有将近五千亩。

只要从主教学楼而过,就必定会看见一块巨大的石碑和一面照片墙。

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温妮循着凃夫的目光看过去,“这是密大的纪念碑,专门纪念在相机发明之前为学院和王国做出贡献的逝者。

旁边则是杰出校友墙,近五十年在社会各领域拔尖的校友都会印刷在这面墙上。”

凃夫认真点头看去,密大的杰出校友多是些被授予教授勋章、在政商界极有实力的大人物,甚至不乏他国的一些王子和公主,这些人物遍布南北大陆,或许这就是凯恩教授之前强调一座学校的底蕴。

而就在纪念碑旁边,还有更夸张的是几座雕像,分别是这座大学的创始人及拿过学术大满贯的国宝级教授,在某一领域登峰造极的学者,为国捐躯的将军、首相之类的大人物……都是些真正为人类社会做过贡献,即便再过几百年都会被人提起和熟知的名人。

“先定一个小目标,毕业前在杰出校友墙留下我的名字和照片。”

凃夫在内心暗自期待起来。

就在温妮准备带上凃夫离开时,不远处一栋大楼忽然“砰”的一声巨响,毫无征兆的爆炸,令人汗毛几乎都竖立起来。

“一起爆炸案?”

凃夫最先想到的是有人到此捣乱,立刻将目光转向爆炸声源。

照理说在学院里发生这样的大事,理应围得水泄不通,可从爆炸声响起到之后一段时间,校园里竟然没人关注是哪出了问题。

大家目光看过去,竟然都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

“没这么严重,想来肯定是化学实验大楼的家伙,他们可从没让人省心过。”

就连温妮这个二年级的学生都对此习以为常,“是自然科学学院炼金协会的同学,他们在研究一些很私密的东西,反正每过三天左右就会有一次这样大爆炸,大家已经习惯了。”

“原来如此。”

凃夫随即也想明白了,在这个连化学元素周期表都没出现的时代,做些炼金相关实验也难免出这样的意外。

温妮还强调炼金学会的成员们都是些为探索真理而不要命的疯子。

这群人幸好提前被聚在密大,不然迟早有一天会被因为危害公共安全而被逮捕进监狱。

“原来这就是戴夫说的奇怪的人。”凃夫恍然觉得自己理解这番话的含义了。

但显然,他以为的还是太早了。

抬头看去,学校的纪念碑广场旁边便来了一伙抬着木质棺椁的学生,凭着直觉凃夫感觉那棺椁中藏着东西,听到他们的谈话后更是惊讶无比。

“一具第二纪时期的活化石,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不止,看成色就算是一千年也不稀奇,这可是难得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