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990章

作者:误道者

张御扫了一眼,见那通道已是渐渐收缩到了挨近车驾的地方,而另一端出现显露的出口也是在急剧收敛之中。

过修士此刻喝声道:“再快一些。”

车驾内随后响起的鞭声和嘶吼声第一次盖了撞破气障之声,随后两辆车驾如光影一闪,一前一后从通道冲了出来,就在离开那一刻,身后轰然一声,通道骤然闭合!

车驾此刻随着冲势向前飘去,过道人看去心有余悸,望了望后方,又看向张御所在,传声言道:“张上使,休开这只是一条通路,但是却是从三十三天陆中开辟的,承载三十三地陆之重,若是身陷在其中,恐是难以脱出,若只是一个寻常真人,那当场就神魂俱灭。”

张御心中很清楚,这里应当是还有其他通路的,不至于下面之人每回上去都弄得这般惊险,不过是今次是带他到此,除了其人所言他是外世修道人的缘故,想必也欲要给他一个威慑。

此刻他们脚下是一方白色的无边地陆,此时两辆飞车随着冲势逐渐消尽,也是缓缓飘下,沉落在了大地之上。

那四条真龙方是一着陆,便一下累趴在了那里,一动不动,身躯之下有血渍缓缓溢出,只有身躯表层微微起伏呼吸的波动看得出来还活着。

张御仰首往上看去,在他眼中,那一方存在已然可以望见了,只是当中还阻隔着一团团绚烂星云,距离那里显然还有许多路。

过修士道:“张正使放心,下来之路有亿万星辰阻隔,本也不是这些龙种能上去,唯有靠上面派遣炼士拖拽了,我们稍等片刻就是。”

说完这句话,不过是几个呼吸之后,便见一道道流星在星云之上闪烁而出,随后一枚枚向着下方而来,等了一会儿,那些一个个坠至地表之上,在隆隆震动之中,砸出了百多个深坑,一个个体型庞大,身缠金链的炼士从里爬了出来。

与此同时,见那星云之中有一枚枚星辰飞移出来,并由下往下,逐渐排列出一条连接天地两极的星梯。

这些炼士这时上来几个,将四头真龙身上的套索解开,将之随手甩去了一边,而上方更多炼士则是解下身上缠绕的金链,向着飞车抛掷过来,由着他们将那些钩头一个个套在了车驾两侧的环扣之上。

待是扣实之后,这百多个炼士背过身躯,将锁链背在肩头上,而后使力扯动着飞车,向那星梯一步步踏了过去。

飞车再一次向着前方徐徐移动起来,开始一段路速度倒也还算是快,不过在踏上星云之后,明显感觉到了一股滞重之力压下来,越往上去,越是沉重,百余炼士行动也是倍加艰难起来。

他们个个身躯前倾,头颅向前使劲顶住,一条腿前跨,另一条腿使力后蹬,浑身肌肉块块鼓起,每都几步,就会从胸膛里发出粗暴低沉的呼喝之声。

张御仔细了下,这应该就是元上殿外围的屏碍了,这片星云长河将万千星辰之重汇于一体,也就是百余炼士能够并合力量,方能勉力上行,寻常玄尊只需怕就难以自主,靠着自身之力根本难以飞腾上去。

若是外敌到来,一旦失陷在其中,那也别想着能与人交手,只是任人摆动,

众炼士沿着星梯,拖拽着飞舟缓缓上行,过修士看得出是有宝物遮蔽,可即便如此,此刻也已是说不出话来了。

张御依旧从容,与之前没有什么区别,似根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事实上也是这样,毕竟这星云没有达到上层境界,靠着这点力量还压不倒他。

而到了这里,那本来难以感应的所在也是逐渐显露出了真容。

他眸中神光闪烁了一下,往那一方凝视而去,感应中那里好像是诸方诸世之元心,观望之际,似有一幕幕世域崩灭之象映现出来,但下一刻,万事万物齐化虚无,这些景象也是倏然消失,唯余一座沉浸在星海之中似恒常不灭的恢廓殿宇。

……

……

第六十七章 沉道过云劫

两驾飞车在炼士的使力拖拽下在星梯之上艰难移动着,漫长的时间过去,终于通过了那一团星云屏障,来到了上端,一片由各色光华凝聚的平陆出现在了脚下,而那些炼士则是一个个跪伏了下来。

张御望向前方,此刻那一座殿宇终于完整呈现在了眼前,无法用言语将之完整的描绘出来,在寻常修道人的目光之中,那恰如一个包裹在琥珀中的壮丽宫殿,周围则是凝固的光芒,其向外伸延,一直渗透到虚空之中。

但实际上,这也仅只是看到了其中的某一面,在他的目印观察之中,只是此殿身存在,便就显示出了道的存在。

道不是具体的事物,但是无处不在,并可为人所寻。譬如道法就是由修道人总结整理出来,并可传承下去,为后人所探研修持的道理。

道是一直在那里的,修道人所获取的,也仅只是道的片面,只是源自于修道人自身对道的解释,亦或说是自身所能理解的道。

可是这个元上殿,却能让道从无形沉降到有形,使道能为直观为人所见,并使人一看到便知此谓之道。

这是一种彰显自身底蕴的做法,其实修道人即便能望见道,因为自身局限,也无法理解全部的道,仅能知晓这是什么,心中只会升出无尽的震撼和无限的向往。

相信换一个人过来,必会大受震慑,非但不想再与元夏为敌,反可能会生出无限崇慕之心,若是其本来就有靠向元夏的心思,那么可能就此完全放弃抵抗的念头了。

可他不这么认为,就算此道摆在这里,可也仅仅是能看罢了,元夏之中,除却那些上境大能,又有几人能看懂?又有几人能明白此中之道?

更何况,此“道”也不是完美,因为此中还缺失了重要的一环。

那便是天夏。

元夏演化万千世域,斩除诸般错漏,可只要天夏还在,其所诠释的就不是完整的道,而是残缺的,是自身所描摹出来的道,并非真正之天道。

不过这倒也不是没有价值,毕竟元夏已然将自身之道摆在他面前了,若是自己不收下,岂不是辜负了元夏的一片好意?

他当即运转目印,朝此观望了起来。

他不求能看明白此元夏之道,但求能将之先印拓下来,等到功行再进,或是合适的时机再去深入探询。

过修士见张御忽然站定在这里,并且凝视着前方大殿,以为他深受此物震撼,不觉得意一笑,他不无自傲道:“张正使,此便是元上殿了,乃我元夏中枢之所在,亦是当初诸世道各位上境大能合力祭炼而成,而此宫观之宏伟壮丽,诸方世道中亦是无有与之比肩者。”

张御微微点头,玄廷的清穹天舟同样是由数位上境大能联手祭炼而成,最主要出力的就是如今天夏的五位上境大能。

而此殿若是来自于三十三世道合力塑就,那么参与祭炼的上境大能数目极大可能在清穹天舟之上。

过修士又言道:“张正使别看元上殿今番是此景象,可我上次来时,却又是另一番模样,此殿并非固定一形,但却能维固一理,正是彰显我元夏之至理。”

张御看了过修士一眼,这人言语中虽然也说着了一些东西,但并不涉及重点,那些所谓变化其实是最不值得说的。

之所以每回看到的形制不同,那极可能是因为此人前后来此相隔时间较为久远,对道法的理解有所差异,或是有了更多领悟和进步,所以道法映现自也不同。

他转了转念,可能元上殿上层从来没有向下解释过这里的玄机,而道行不曾达到一定程度,便难以察觉到这元上殿实际上将道法直接展现了出来。

这倒也是可能的,过修士只是负责接引之人,只是算得上某位司议的亲信,但论及真正地位,却并没有多高,不知道这些也是情有可原。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元夏对于天夏带着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从进入元顶到现在,就没有真正有分量的人物露面过。

虽然待他还算礼遇,可那不过是想从他这里得到更多,对他的尊重,恐怕也是因为此前他表现出来的强势,而那也不过这是对他个人的高看,而并非是真正看重天夏了。

两人在此说话之际,殿中有一团云雾涌了出来,向着下方铺来,并凝成了一道道可向上攀登的云阶。

过修士道:“张正使,我们走吧。”

张御一点头,便踏着飘渺云阶向上行步而去,只是一脚落下,发现了这里面蕴藏道理变化,若想继续往上走,唯有辨别清楚,才能继续上行。

他毕竟道行修为在那里,只是心念一转,就解得迷疑,脚步毫不停留往上而来。

只是下来每一阶中,都是蕴藏着诸般道法变化,每一步都需要他判断清楚,且道理变化往越往上越是深湛。

而在踏渡之时,殿内等候之人也是望着他的身影。

这些云阶自己只要走错一步或是判别出差,那么前方就会多出更多云阶,若一直错下去,那么云阶会越来越多,乃至永远无法走到尽头。

当然他们不会任何张御陷在这里,他真的没法出来,那么自可以派人将接引出来,不过那个时候,这位遭受到这等挫败,信心和底气必然不足,方便他们提出条件,这也是谈判之前的必要打压。

张御这时也是判断出了云阶之中所藏之玄机,知道自己但凡走错一步,就有可能去到岔路之上,甚或一直会徘徊在此。

他身为天夏使者,此刻代表天夏尊荣,当然要尽力避免出现这等偏差,如此才有足够底气和元夏进行对等谈判,哪怕他知道此行谈不出天夏满意的结果,可表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得,能够争取的还是要争取的。

他不疾不徐往上行走,每走过一步,身后云阶便消散而去,似是告诉他此行无有退路。

他不去理会,依靠着深湛修为破释面前拦阻之路,每回都是踏在了最为正确的方向之上,随着他稳步而行,最终走完了面前所有云阶,来到了殿门之前。在此他站定脚步,朝内里凝望片刻,这才一挥袖,朝里踏入进去。

过修士则随后跟来,此刻他望向张御的目光多了一丝钦佩,他是知晓方才那云阶之用的,见张御如此从容渡去,心中也是由衷叹服。

张御自入此中之中,就觉自身被一股无处不在的道法所包围,感应之中,那道法似随时可以落下,将他这具外身镇灭在此,这应该又是一种威慑手段了,他依旧是不予理会,脚下步伐十分之坚稳。

待过了前殿之后,他抬头一看,却是一个道人站在那里相迎,正是此前见过的兰司议,其人对他执有一礼,道:“诸位上殿司议正在大殿恭候天夏使者,请天夏使者随我来。”

张御心下微动,此前他看了过报贴,听了这话,立时便就了然,这次负责招呼他的乃是一些元老派的人。

他把元上殿诸司议分作“元老,举升”两派,但元夏内部其实是分上殿、下殿的。涉及到对外征战,照理说是下殿之事,但现在看来这些人是被排斥在外了。

这其实是个好消息,说明此辈千年以来的矛盾依旧未变。

他还有一礼,就跟着兰司议进入了大殿之中,过修士这个时候则是站定在了殿外,对着远去两人微微躬身。

张御跟着进入兰司议进入中殿,只觉微微一个恍惚,便见自己来到了一束通天光幕之下,光中有重重天域浮现映照,既现过往,又现未来,而两者之尽头,俱是落在这无尽光芒之中,仿佛此中乃是汇聚道理之所在。

光幕之中,乃是一尊尊玲珑剔透的青玉莲花座,此间座上站着十余名身着仙袍高冠的道人,个个都是仙风道气,身沐氤氲灵光。

他抬首一个个看过来,这应该皆是元上殿的上殿司议了,这些人修为有高有低,他一眼看出,求全道法的有三人,余下大多达至阴阳互济的层次,少数则是寄虚之境。

正如他来之前所想,元上殿势力远胜于天夏,眼前这些人还只是元上殿元老派的部分力量,可是即便只是这个阵容,已然堪比整个玄廷了,而且这里应该不存在那些大司议,不然兰司议一定会提前说及。

兰司议此刻走到前方,对着上方众人言道:“诸位上殿司议,这位便是天夏张正使了。”

张御打一个稽首,道:“天夏正使,张御,诸位元夏司议,有礼了。”

青玉莲座上诸道人也是肃容回有一礼。

这时站在左侧座上一名司议忽然开口道:“闻听天夏使者来我元夏已有半载,觉得我元夏如何?”

张御看了过去,道:“势盛道兴,蔚为壮观。”

左侧一名司议问道:“那不知比你天夏如何啊?”

张御毫不迟疑道:“各有千秋,难分轩轾。”

那司议呵了一声,道:“张正使,你此言恐怕是不尽不实吧?天夏有多少上乘修士,岂敢言能与我元夏相比?”

张御眸光清澈,站在那里从容言道:“若论一界之道,言那境界道法,不都是该比较上境大能么?以此来论,御思之,当还是能比得了的。”

……

……

第六十八章 上下争异名

张御一语说出,诸司议不禁沉吟起来,这话倒是一时不好回答了。

从大方向说,这话是正确的。

因为上境大能几乎就代表着一处世域道法的巅峰了,余下所有修道人无论数目多寡,对其而言都没有意义。

而由于万世乃是元夏所演化,所以万世多数上境大能其实就是一人,从道理上说,元夏有的,天夏亦有。

尽管当年演化之举并不是元夏所有上境大能都参与了,但是天夏作为最后一个世域,自也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在无法窥见到天夏天机的情形下,此方世域很可能也是有其他上境大能存在的,这里不好比较了。

其实这种比较本身也没有意义,因为两边相争,上境大能并不会亲自插手,胜负乃是在他们之中决出的。

可落在话语之中,因为不能否认上境大能的存在,自就不能说张御说得不对。

这时又有司议在莲座之上出声道:“张正使说及道法,倒是令贫道想及,适才见张正使攀渡云阶之时,化解障阻几无阻滞,看来天夏的道法也是不差的,只是不知似张正使这般人,在天夏又得几位呢?”

张御道:“自古以来道法之变乃是由微积广,由小至大,修道之路并非是能凭一己之力攀登向前,御能有今日之成就,自也是仰赖诸多道友,借托前人之功果,而天机时时变转,道法更是日日变化,待御回去之后,许又便多得几位同道了。”

诸司议听到这个,或是皱眉,或是露出冷笑。这时有一名司议摇头道:“谬矣,谬矣。张正使,你们走了错路也。

天理之中颇多变机,既困天心,又扰人意,左右乾坤,混淆阴阳。故道法之途,首要在于斩却变数,以求定根,一味顺从变机?那只会陷入堕变之中,永无证全道法之可能。”

张御看了一眼,出言之人乃是站于正面的一位貌古雅的老道人,亦是此间三位求全道法的修道人之一。

要是单纯从道理上讲,和他方才反驳之语一般,找不太多出错的地方来。

但是世上道理有许多种,在真正的终道拿到之前,谁都是有自己的解释的,要不然世上也就没有那么多相异道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