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988章

作者:误道者

过司议语声淡淡道:“回去之后用法仪将他召回来就是了。”

……

……

第六十三章 渡星入元空

从元夏飞舟出来后,张御安然回到了自家金舟之上。

这次这些元上殿的司议唤他过去,他本来已是做好事机不谐,便设法将之全数扫灭干净的准备了,不过事情到头来却是虎头蛇尾。

他猜测应该元夏上层的态度有所改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能去到元上殿亲自观察一下总是好的。

金舟跟随着前面的指引飞舟往虚空深处行去,约是再过一日之后,便见得前方一个巨大的日星,而指引飞舟却是去势不变,直接就往这个熔炉一般日星之中飞驰过去。

金舟亦是随后跟上,但是还未等靠近那座日星,一股无边烘热之气伴随着灼热的光芒就落到了舟身之上。

左右两侧及后方的元夏飞舟之中,那些元上殿司议都是玩味的看着。

张御乃是摘取上乘功果得修道人,自然不至于被一座日星所难住,但是金舟和他手下之人可没有这等本事,若是其单纯用法力遮护,所也能过去,可到时候恐怕是会吃一个暗亏的。

虽然蔡司议和他们没什么特别的交情,可被张御打灭他们心中也是有些不舒服的,故而他们很是乐意看到那般场景。

张御眸光微闪,他方才见到,那前面领路的飞舟穿入日星之时,没有用任何遮掩,纯凭飞舟自身的力量穿渡。

这除了飞舟本身的区别外,也可能还有特殊的缘故在内,另外,他此刻还能感到周围有着一丝丝的恶意传来。故是他觉得,若以心光遮护虽然简单省事,但却不见得是什么好选择,他向后吩咐道:“许执事,转动‘真虚晷’。”

许成通应有一声,随着真虚晷转动,金舟霎时进入真虚逆转之中。所有人都是隐去不见,金舟在下一刻,就进入了那一层热浪之中,但因为虚无一面朝向世间,所以即便未用外力护持,整个飞舟也是无有任何损伤。

后方几驾元夏飞舟此刻也是跟着穿入过来,先后没入在这一个日星之中。

张御这时感觉到飞舟沉陷入一片虚无之中,似是下一刻就飘荡起来或是从某处抛离出去,感应到这一点后,他立刻又将真虚晷一拨,将金舟又转至实质一面。

几乎是与此同时,一股力量落下,将舟身牵引而去,并从另一端喷吐而出,而对面此刻同样又是一个日星,他提先在感应到后,于瞬间又一次转动了真虚晷,舟身重再化入虚黯。直到脱离了日星灼芒范围,这才又恢复了正常。

这几次转挪全靠他的预先判断精确,但凡有一点偏差,说不定就会与元夏舟队脱节乃至金舟受损。

若在平常,这不是什么大事,可如今他是天夏正使,一举一动都是代表天夏之尊荣,那便不能轻易出得纰漏。

而在他顺利穿渡过来之后,诸司议不觉频频投来目光。

金舟渡过日星,当中一点滞涩都是没有,真虚之转都是在金舟自身内部完成的,单从外表来看,那是一直没有什么变化的。

诸位司议心下惊异。他们是清楚的,这日星其实是阵器,他们所驾驭的元夏巨舟同样也是阵器,犹如幼子入母怀,方能显得契合无比,要是陡然来一个外人,那是肯定要排斥的,这无关乎天夏技艺高明与否,只是双方在根源上并不相通。

他们本来是想看一场好戏的,但没有想到张御这回过来,途中竟然丝毫无有波折,若不是天夏技艺太过出众,那就是这位使者的手段高明,在场之人都能看出,这应当是后者之故,顿时不少人收起了小觑心思。

张御这时察觉到那恶意之感纷纷退去,就知自己方才是做对了。此行他越是展现出力量,越是表现的强势,便越能让此辈知道天夏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不得不重视起来。

至于此举会不会弄巧成拙,此到来之地之后的感觉来看,元夏从来不认为自己拿不下天夏,而一直权衡的是拿下天夏究竟要付出多大代价。所以无论他展现出多少力量,都不会让元夏觉得天夏无法覆灭。

在舟队将身后的日星远远甩开之后,在正前方他见到了一面光滑的天壁,其倒映着虚空,感觉就像是虚空的另一面,里面有着无数繁星,可望之却是清澈干净无比。

他看着位于前方的引路飞舟朝着此天壁冲去,最后往里没入进去,期间没有激起任何涟漪,像是进入了浓稠的液体,无声无息的往里深陷。

他感应了一下,确认这回并无妨碍,于是也推动着金舟往此间渡去,在进入天壁的一瞬间,周围骤然变得一阵浑黯,似乎将所有东西都是被蔽绝了出去,但仅仅是一息之后,感应之中所有事物都是微微一轻,像是骤然浮升了水面之上,一切又都是变得清晰起来。

他放目看去,闯入视界之中的,是一片开阔澄澈的蔚蓝天穹,下方是无边无际得湖泊,远处是绵长重叠的山影,辽阔且壮丽。

天穹之中有一座座巨城虚影,并无数山岳悬浮,并在水面之上投下一个个清晰的倒影,难以分辨出哪个是天,哪个是地。

这个时候,他能看到正难以计数的飞舟及飞车在这方无垠广大的湖面之上出出入入,应该去往这方天地各个角落。

只凭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浮空天城和山岳,就能直观的感受到元夏所具备的实力,或者说是直属于元上殿的力量。

指引飞舟一路不停,继续向前,而旁侧的飞舟飞车便是隔着遥远距离,也是纷纷停下避让,直到整个舟队过去才恢复前行。

半天之后,舟队来到了一处尤为庞大的天岳之前,远望观去,似是点缀着无数细密繁杂的金蓝色光芒。

张御抬目看去,仔细打量着,天夏是元夏之演化,特别是上境大能都是同一人,在一些有意无意的引导之下,连这等天城也有近似之处。

不过此处也确实超乎寻常的庞大,那种感觉几乎是将虚空都是填满,方才一路之上见到寻常天城与此相比却是有若尘埃。有此物做为参照,便连舟队此刻急驱向前,感官之中也好似是静止不动的。

他心念一转,此物之巨看着浮夸,但若这是上层修道人居处,那么这么大的体量还是需要的。上层修道人力量稍微宣泄,就可崩灭星辰,唯有这等存在,才能让诸多上层修道人能自在存身于此。

由此而观,元夏的上层修道人的真正数目恐怕还超过先前之想。

许久之后,金舟跟随指引飞舟进入到了天城之中,并驶入了一片平原之中,而在此时,本来围在周围的天夏飞舟也都是消失不见了。

金舟最后在一处耸入云中的浅灰色裙柱状山岳上停泊了下来。前方那指引飞舟上这时下来了几名修士,为首的正是之前负责过来通传消息的那一位。

这修士来到金舟之前,经通禀之后上得舟来,来到主舱之中,见到张御,便躬身一礼,道:“在下过蝾,乃奉过司议之命,前来负责招呼张正使一行。”

张御点了点头,道:“不知这处是哪里?”

过修士道:“这里张正使可以称之位元上顶,在此最高之处便是诸司议所居之地,元上殿所在。”

他笑了一笑,又道:“元上顶之外乃是三十三世道,而在元上顶之内,则有三十三层天陆,按照各方世道实力变化,天陆会呈上下变动之势,不过并不无妨碍诸真人在此存身,如今张正使脚下所站,乃是以东始世道为名的东始天。”

张御道:“并括诸世,贵方倒也不愧元上之名。”

过修士倒是一点也不避讳,反而带着几分自傲道:“我元上殿乃是元夏中枢,承此名乃是当之无愧。”

他又道:“这东始天内,既有从东始世道采来的胜景,又有我元上殿营造的景物,在此留驻,张正使一行当不会苦闷。”

张御道:“既入贵地,那下来便听过道友的安排了。”

过修士道:“哪里,哪里,在下也只是奉命行事,下来招呼若有不周,还望张正使莫要见怪。”

说过这几句话后,他便躬身相请。张御便跟随着他下了飞舟,一行人再是换上飞车,往远处皑皑雪峰渡去。

此行途中,可见大地之上落有一座座高大坚壁围裹起来的圆形巨城,每一座都是犹如用规尺圈划出来,而且规模异常之庞大,若拿寻常尺度比较来看,可谓座座堪比巨陆。

但是上端却被一层层浓厚云雾所遮蔽。看得出云雾亦是阵器,他的目光只是稍微注视,便就了一些反应,在那里滚动了起来。

他道:“过道友,这是何处?”

过修士撇了一眼,笑道:“那里啊,那是我元上殿圈养人种之所在。此辈与我隔绝,自成一世,根本不知天外之世,这里所有人种都由我元夏供养,从生下来开始便得以丰衣足食,也无需思虑,无有烦恼,安安稳稳便可度过一生,其中若有资才的,便可挑选出来,收入各天陆授以道法。”

……

……

第六十四章 陆原窥浮世

过修士说话之时,似乎是为方便张御看得清楚,把袖一挥,挪开了那一层厚重云雾,显露出了下方的景象。

张御很快看到了城壁之中的诸般景象,只是与他原本所想的一方世域不同,入目所见,乃是一座座矮小的庐舍,规矩整齐,纵横有序的排列在地表之上。

每一座庐舍之中都有一个生人坐在床榻之上,他们目光呆滞,思绪也是无有波动,看去没有任何生机活力可言。

但此辈思绪虽然一片空白,可却是个个体格健壮,气血旺盛,哪怕是看着年齿较大之人也是如此。

他看了一会儿,眸光之中有神光微微闪烁,过往一幕幕景象从眼前晃过,片刻之间就了然了此中具体情形。

这些人种从早到晚就待在这一间居所之内,并不参与任何劳作学习,到了固定时辰,就有一种调配过的脂水流淌到庐舍内供其饮用,维持存生所需,即便是身体之排泄,亦是在此处的沟槽内完成。

这些人偶尔站起来在原地爬上两圈,然而继续回到榻上发呆,其还会在固定之时进行繁衍之事,除此之外,这些人不会有多余的想法,也没有正常的情感。

而每当有新生小儿出现之后,有资质的会被挑走,没有资质的则留在这里继续充当人种,并一直维持着这种头脑空白的状态直至老死,可以说,此辈到来世间后,除了一具空空如也的躯壳,什么都没有。

看罢之后,他又抬起头,望向那地陆之上一座又一座被围圈起来的城池。

过修士却是并不认为做有什么不妥当,在他们眼里,连底层修道人都不算人,更别说这些人种了,与牲畜其实也没什么区别。

要不是上层经过推演,唯有顺应自然而生的小儿才有可在修行之中攀至上境,那他们早就用道法手段来代替繁衍了。

不过所有元夏修道人都认为,这只是因为元夏所造天道尚未代替真正天道之故,只要除灭最后一个世域,得取终道,那么这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只是到那个时候,或许这些人种也没什么作用了,完全可以抛弃了。

在看过这些之后,张御收回目光,飞车继续往前行进,未过多久,他听得隆隆流水声响,转首往某个方向望去。

见那里有一条滚滚奔流的大河,大河边上,有成千上万个身躯高大,瘦骨嶙峋的精怪,正在一名年轻修道人驱使之下堆造山岳,修筑天城。而在其脚下,有着更多与常人差不多大小的异类则在负责处理一些小巧精细之事。

他看了道:“这些都是妖类么?”

过修士道:“我元夏清气灵精遍地,自然会催生出这些精怪妖类,彼辈力大,也有智识,稍加训导,便可驱策,也算有些用处。”他看向张御,好奇问道:“张正使,不知天夏可是有异类么?”

张御点头道:“自也是有的,过去曾有一段时日非常之兴盛,还曾是屡屡威胁我修道宗派,只是经过几场大战之后衰败了下去,而现下亦是不多了。”

对于这些过去之时他没什么可隐瞒的,因为在天夏挨近大混沌之前,元夏是能够推算出一定的天夏天机的,以往攻伐各方外世,元夏一定也没少用这等手段。

只是有了大混沌的搅扰,现在的天夏天机却是无法推算到了,那么内应的作用也就被放大了。这也是他们这些人受到重视的部分原因了,元夏希望能从他们身上寻到突破。

过修士道:“对待这些异类,就该好好教训,别看这次被现在老实,可是但凡有一点机会,就会起来作反,不过要压服此辈其实很容易,只要定时将其中挑头的拔除,余下也与牛羊没什么两样了。”

张御将此默默记在心里,这些东西或许眼下没什么用,但是未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起到作用了。

这一方平陆在飞车疾驰之下很快过去,不久之后,前方出现了连绵高山,山峰顶端都是被皑皑白雪覆盖,十分之壮观。

而在这些雪峰正上方,则有一座浮空山岳,还未接近,便可见得冰泉流瀑,如玉龙悬挂,从万仞山壁一泻而下,最后洒落虚空之中。

飞车顺着那奇丽景物向山岳上方而来,此刻位于上端峭壁处一座突出的石台之上,两个道童正倚着桃树打盹,身前除了几枚吃剩下的桃核,手边还有一只打翻的酒壶。

车驾行进之时,有空空擂鼓之声,听到动静,其中一个道童揉了揉眼睛,向下方看了一眼,顿时急急忙忙站了起来,一脚把身边酒壶踢到了草丛之中,随后扯起同伴,沿着山路向上跑动,口中道:“快醒醒,有新来的老爷到了,我等快去迎接。”

飞车一路越过山壁,到了山岳顶端一座宫观之前停落下来,随着宝光荡开,脚下浓厚云雾也是徐徐飘散开来。

此时那两个道童也是急急跑了过来,整了整衣衫,对着偌大飞车躬身执礼。

张御和过修士从车驾上走了下来,许成通一行人也是陆续下了飞车,跟随在了他们身后。

过修士在宫观台阶之前站定,指了指这座殿宇,道:“张正使,这些时日先请落驻此间,若是有什么吩咐,只需摇动观中金铃,自会有人前来听候吩咐。”

他又笑了笑,道:“这里天大地阔,若是张正使觉得烦闷,也可以乘飞车四处游览一番,我元夏不似那些世道,从无有不可示人之所在。”

张御道:“若如此言,那我去往其余天陆也是可以了?”

过修士笑道:“自是可以,不过地陆广大,各处监束规矩亦是有所不同,若是外世之人,往来穿渡需要观审数日,张正使去往别处天陆,最好先与我等说上一声,我等当会遣人陪同,便可免去这等麻烦。”

他交代了一番后,也不说元上殿什么时候来寻他,只是说让张御先安心在此安顿,随后便告辞离去。

张御也知此人做不了主,故也没有多问什么,在其离去之后,就带着一行人往那宫观之中走入进去。

到了殿内,许成通见这里当是许多时候无人来过了,布置简陋,陈设也是寻常,便立刻吩咐手底下人,开始布置各种摆设,他在奎宿时跟随过张御不少时日,知道张御的喜好,每一处他都要亲自看过才是放心。

张御则是一人行至殿宇最高之处的阁楼之上,走至外间平台眺望远空,目光透过此世屏障,往一处玄妙之地延伸而去,但却发现那里模糊一片,应该是有镇道之宝遮蔽。

他看了一会儿后,便收回目光,转回阁楼之中,见这里摆放了许多书册,便拿起来翻看了一下,都是一些道法论辩之书,不过论辩之人功行有限,落在他这个道行层次的人眼中,没有什么太大价值。

倒是在这里他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那是一摞报贴,看上面的日期,按照元夏历法算,当是三百五十年前的东西了。

上面的内容并不涉及道法,而大部分是元上殿言及自身对元夏所作出的贡献,诸如调和诸世道的矛盾,维定天地道序等等。

还有上面提及,元上殿给当前正在征伐的“夸乘外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支撑,使得元夏征伐顺利,用不了多久,便当可拿下此方世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