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970章

作者:误道者

张御向外看了一眼,道:“把他们请进来吧。”

严鱼明称一声是,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三名形貌各异得修道人走入进来,在与张御见过礼后,各自报上了名姓,其中一名符姓修士先自开口道:“听闻又有外世同道到此,我等不胜欢欣,我等都对外世同道的道法感兴趣,故是想来与上真探论一下道法。”

张御道:“诸位也是出身化外之世么?”

符姓修士道:“正是。”

不过三人之中有一名花姓修士却是强调道:“张上真,我等以往虽然出身外世,但现在可都是元夏修道人了。’

另外两人也是点头称是。

张御却是留意到,除了花姓修道人对这个身份好像十分重视,甚至有些以此为傲外,另二人却是带着一丝敷衍和漫不经心,显然并不像他们口中说得那般看重此等身份。

他略一思索,道:“不若我与三位对弈一番。”

三人眼前一亮,互相看了看,符姓修士言道:“妙哉,愿与张上真对上几局,只是还望张上真手下留情了。”

他们境界上来说都是玄尊之境,也即是元夏所言真人,在道行之上他们自知是比不过张御这等摘取上乘功果的上真的,但是他们也不是真个来论法的,而是来攀交情的,所以也不在意这些。

但在修道人之间,弈棋却是等若论道,能够将自身领悟的道理,甚至道法路数尽数蕴于其中,这比直接言语交谈更为玄妙,且也来的含蓄,也更让修道人能够接纳。

张御此刻心下一唤,摆在一边的棋台之上,一枚枚恍若星辰的棋子飞了过来,并在三人面前呈现出一个天地未开之前的浑元之状。

这里道棋与天夏略有不同,不过道理是共通的,他此前稍微看了下便就尽数然了。

三人见他这一手,不觉心下佩服,这里每一枚棋子都是重如日月星辰,合聚一处,方是天地化合之象,要一气挪转这么多,且还轻描淡写,丝毫不见烟火气,光只这份法力就令人惊叹。

张御一拂袖,面前浑元一体的棋子陡然散开,此象征辟开天地,随着棋子一枚枚散开,霎时整个空旷大厅之内都是棋子,而且还在不断分化。

这棋子是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直到消失殆尽,那么就是一局结束。

此刻符姓修士三人神情陡然一肃,各是起法力搬挪了一枚棋子过来,先是各自定占据一角,随后再以此为凭,不停引移漂游旋转的棋子,演化自身道法变化。

这回张御是一人同时对弈三人,三人也不觉得这是小视,毕竟他道行摆在那里,自然有这个资格,若是单独单对他们,那才是不公平。

元夏这里棋路有烈棋和化棋之分,烈棋偏向争斗,重于策略杀伐,化棋只是单纯的展现道法理念,较为平和。

当然这两者也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是可以视情形不同是相互转化的。

若嫌如此对弈尚是不足以展现自身道法,那么在这当中还可下得一种变棋。那就是通过增添棋子之上变数,让棋路自我跳变,棋子会不定时的生灭变化,这样对弈起来就不是强者必然能赢了,有一大部分就是看运气了。

三人与先是与张御下化棋,这是问敬之礼,也是比较客气的下法,让对手大概了解自己棋路道法,不过在此之后,三人便就逐渐转变棋路,化作了烈棋。

唯有争斗,才能尽展自己手段,唯有切磋琢磨,才能从中知晓利弊,明晰己我及对手。

不过三人显然不是张御对手,无论如何展演自身道法,都是一触即溃,三人无论单独上阵还是相互配合,都是在短短时间内落败。

三人叹服不已,这意味着真正斗战,撇开法力高低不论,只是道法神通道术上的比拼,也远远不及面前这一位。

张御见是这般对弈无有悬念,故是一摆袖,却是主动将整个棋局化作了变棋,一时之间,棋局之上顿时充满了无尽变数。

符姓修士和另一名管姓修士顿时目光一亮,若是有无尽变机在,他们说不定能扳回劣势,因为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天道也参与到了这局棋局之中,强者不见得会更强,弱者也不见得会更弱。

这一番对弈的确变机大增,场中局面你来我往,势起势伏,而不是方才那一面倒的局面了。三人在此来回对弈之中,却是渐渐沉浸了进去,都是不自觉道法有了些许长进。

不知不觉之间,忽然大厅之内轰然一震,三人愕然发现,原来是所有棋子都是自行化去了,这一局棋已然终了,可是他们一时仍是意犹未尽。

管姓修士感叹道:“变数,变数。果然道法不可不变,若是固守陈规,终将难得上进……”

花姓修士这时神情不悦道:“管道友莫非忘了么,我元夏之变化,不在于小道,而在于大道,只需攀附大道之变化,由上至下,便可捉拿万般道理,现在去寻变化,反而是本末倒置,

管姓修士心中不以为然,道:“管某只是在说对弈罢了。”

张御道:“确然只是对弈,这只是一盘道棋,只能承载我辈道法些许之理,并无法演尽大道之变。”

符姓修士似在对两人说,又似在对张御道:“道法演化,本就是变数了,我等可不敢奢望太多。”

这一盘棋后,三人也都是耗费了不少心神,感觉好像是与人斗战了一场,于是三人不再逗留,与张御定下下一回论法约期,便告辞离去了。

张御看着三人离去,心中深思起来。因为清穹之气有化劫之用,这一次他也是携带了一缕清穹之气过来的。

此气此刻正藏敛在身躯之内,但是不倒万不得已他不想动用,因为在这里展现出来,若是一旦被所元夏察觉到,极可能会被镇道之宝捕捉了去,从而了解到天夏的这件宝器。所以即便要动用,也需择选一个上好时机。

……

……

第三十四章 明机唤心藏

符姓修士三人退出了之后,三人也都没心思多说话,各自回去巩固修行去了。

唯有花姓修士对行收获似有些抗拒,不过他也没犯蠢,有好处到面前他自然要抓住,故也是匆匆回去了。

符姓修士回到居住,定坐了有一夜之后,却是愈发觉得道之变机才是自己修行的出路所在。

元夏一直灌输给他们的理念,就是待我破灭万世,杀灭了有所错漏,那么我自会带你们一同去摘取成果,同享终道。

可他心里很清楚,这只是说说而已,元夏这会和他们同享终道么?若是真能做到这点,那现在还分什么主从呢?

但他们心里又不得不说服自己元夏会兑现承诺。这是因为元夏掌握着避劫丹丸,制束着他们的生死,不信又能如何呢?

所以长久以来他们的内心一直是很矛盾的。而他们也没有别的路可走,可在看到了张御给他们展现的道法还有一些其他东西之后,他们也由此隐隐窥知到了天夏那一端景象。

他个人则是通过一夜定坐,重新审视了自我,深心之中不觉对元夏更为排斥,并隐隐对天夏那边多了些向往。

可虽然心里生出认同感,但要他现在就反抗元夏,或者投向天夏,那是不可能的,反而元夏要他去攻伐天夏,他依旧会毫不犹豫的动手的。

这是因为他不觉得天夏能对抗元夏,至少在天夏没有表现出足够对抗元夏的实力之前,他是不会有任何逾越雷池的想法的。

不过……

他昨日对弈时,却是隐隐察觉了一件事,故是他想去确认一下。

有鉴于此,他借着任务在身的便利,从居处出来,再一次来到塔殿之中拜访张御,而这一次他是单独来的,并没有和另外两人说定。

此回在见过礼,他提出能否再是对弈一局的求请。

张御自无不可,当下摆开棋局,与他再是对弈了一局。

这一回,待整个棋局终了,符姓修士坐在那里久久不动。

他对那件事比上次看到的更为清楚了,但心中疑虑更甚,他忍不住道:“张上真,符某有一个疑问,不知可否请教?”

张御道:“符真人想问什么?”

符姓修士道:“按照张上真所演道机,只要是有外世存在,劫力是可以通过不止一种手段化解的?”

张御道:“是如此。正如上一局我与诸位之对弈,我与符真人只是在一角之中对抗,可这只是整盘棋局中的一角,在整盘棋局下完之后,事情都是不确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改变的,而变机越多,这等不确定便越大。”

符姓修士心念百转,他已然明白了,正如眼下元夏破杀万世,只要还有一个世域不灭,那么这盘棋就不算结束。

他不由看了张御一眼,凭着道法演化,还有张御所展现出来的东西,他不禁猜测,天夏极可能是有办法对抗劫力的,可是他根本不敢问。

故是他默默站起一礼,“今日多谢张上真指教了,符某便先告辞了。”说着,他急着离开了此地,生怕再多留一会儿自己就会忍不住问出那不该问的问题。

只是他在离去之后不久,管道人却是也来到了塔殿之中拜访,见礼过后,也对道:“张上真,管某不知是否再能请益一二?”

张御同样与此人对弈了一局,并且回答了其一些疑问,这位虽同样不敢是多留,但却是提出过几天会再来拜访,显然比起前面那位,这位更具胆略。

他在送走此人,于心中思忖了下,虽从姜役、妘蕞等人身上了解到不少元夏外世修士的情况,但从这两人身上,他更为直观的感受到此辈内心煎熬和矛盾。

这些外世修道人虽被压榨的很厉害,但是没法摆脱元夏的制束,避劫丹丸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是看不到元夏对抗的希望。

可能他们心里想过有一个能破灭元夏的势力出现,但是随着一个个外世被覆灭,恐怕这个念头也是逐渐熄灭了。

他眸中神光隐现,他世无法做到,那么这件事就让天夏来做。

今朝他只是在三人心中种下了一个种子,等到合适时机自然就可开花结果。

下来时日内,除了符姓修士三人也时不时来拜访过张御,不过他们再问提及上次事,张御也是同样不提,

而纯是用对弈之法将道法变演展示给此辈观看,将三人自身的道法引导并清楚展现在他们自己面前,这比任何言语都有说服力的多。

而元夏那边则见迟迟不派遣人与他会面,也无带他去见元夏上层的意思,对此他也不着急,这般拖延下去也算是为天夏的准备争取时间了,他也是乐于见到的。况且,元夏迟早是会出招的。

一转眼,距离天夏使团到来,已是过去半月时间。

某处殿阁之内,那位年轻道人看着符姓修士三人送来的报书,对于三人的努力感到满意,张御乃是使团正使,若能与之攀上交情,他的后续一些想法就方便施为了。

只是他有些奇怪的是,对他的举动,慕倦安到现在也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好像是任凭他在这里施为,这令他有些不解。直到又是过去几天之后,他才是明白这是什么原因。

族中传出消息,三位族老已然应允了他的这位兄长承继下一任宗长之位,只是正式继任的时间还未定下。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眼中顿时一片阴霾。

要是慕倦安坐上了此位,无论他做什么,最后所得果实都会被其所摘取,难怪一点也不见着急。

不过他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他认为这个消息应该就是三名族老主动泄露出来的,或许主要就是为了告诉他的,让他要做什么就需抓紧了。

明明知道这是族老在怂恿自己,可他还不得不往里跳。因为成为宗长是他唯一摘取上乘功果,并且借此攀渡上境的途径。

诸世道之中,为了确保每一任嫡传,都会举行法仪来扭转天机,以配合嫡宗子的修行,其中还会将绝大多数修道宝材和资粮倾注到其身上,哪怕资才平庸,也能把你的道行给提升上来。

说白了,就是你不适应天地,那么我就让天地来适应你,以确保道法的传续。

当然这只是嫡宗子可有的待遇,因为每一次举行法仪消耗都是不小,扭转天序更需要其他三十三世道中至少一部分世道的配合。

年轻道人之所以不服气慕倦安,那就是自己的功行虽然也靠了族中的助力,可大部分是靠自己修炼的,可是他这位兄长,就是因为出身,却是依靠了法仪凌驾到了他之上。

平心而论,他更具才能,同样也是嫡子,只是因为非是长宗,这才次了一等,而未来更可能在覆灭天夏后是慕倦安得了终道的好处,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的。

他凝思许久,把心腹亲随从叫来,道:“有一件事需你去办。”

那亲随道:“少真人请吩咐。”

年轻道人道:“我要你去告知那位天夏正使一些话,”说着,他传声过去。

那亲随听罢之后,心中一凛,随后惶恐道:“少真人,这些话……”

年轻道人看了看他,轻声道:“你觉得我元夏与天夏这一战会输么?”

那亲随连连摇头,道:“那定然不会。”

年轻道人道:“既然如此,那你又怕个什么呢?传给他们的消息并不妨碍大局,你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那亲随低下头,咬牙道:“少真人,这件事交给属下吧,属下会安排好的。”

年轻道人漫不经心的嗯了一声,道:“去吧。”

那亲随重重一礼,便走出去了。

而在另一边,慕倦安正在看底下递上来的呈书,曲道人则是侍立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