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946章

作者:误道者

毕道人点点头。

显定道人道:“其实你乘幽派这次运气不错,能与张廷执直接定约。”

毕道人请教道:“此言何解?”

显定道人呵呵笑了几声,语含深意道:“廷执和廷执也是有差别的。”

毕道人道:“这我知晓,天夏诸廷执之上还有一位首执,只是不知,现如今首执还是那位庄上尊么?”

显定道人摇头道:“庄首执退下了,如今执掌首执之位的乃是陈首执。”

“陈禹?”

毕道人了然点头,这也不是意外之事。当年天夏渡世,动静很大,他们乘幽派也是留意过的,庄首执下来就是这陈禹,这位名声也大,也难怪有此地位……这个时候,他也是反应过来,看了看显定道人,道:“陈首执之下,莫非就是那位张廷执了?”

显定道人笑着点头。

毕道人顿时明白了,按照玄廷规矩,如果陈禹退位,那么下来极可能就是张御接手,即便现在只是座次居于其下,却是举重轻重的一位。想到乘幽派是与此人直接定约,心中不觉放心了许多,只他还有一个疑问。

他道:“不知道这位张廷执是什么来历,以往似并未有过听说过这位的名声?”

显定道人悠悠道:“因为这位乃是玄法玄修,听闻修道时日亦是不长,道友自是不识。”

毕道人疑惑道:“玄法?”他想了想,不确定道:“是我知晓的那个玄法么?”

显定道人肯定道:“就是那门玄法,此法以往无人能入上境,可是到了这位手里,却是将此法推动到了上境,并为后来人开辟了一条道途,也是在这位之后,陆续有了玄法玄尊出现。”

毕道人闻言惊异,他在详细了解了一下之后,不觉肃然起敬,道:“了不起!”

似他这等一门心思修炼的人,深知此事有多么不易,说实话,在他心中,玄廷次执地位固然很重,可却还不如开辟一脉道法分量来的大,着实让他心生敬仰。

他感叹道:“看来天夏这数百年中变化颇大,我乘幽派孤立世外,确实少了见识,还有一些疑惑需道兄开解。”说着,他打一个稽首。

显定道人道:“道兄言重,今日便当论法就是。”

两人对话之时,乘幽派与天夏定立约言之事也是传了出去,并为那些最初坚持不与天夏打交道的宗派所知。

乘幽派在这些宗派之中影响颇大,得闻此事后,这几家宗派也是惊诧无比,他们在反复挣扎权衡之后,也只好拿出上次张御与李弥真交由他们的牌符,试着主动联系天夏。

若是乘幽派这次坚持不愿定立约言,那么他们也是不从倒没什么,感觉反正还有此派顶在前面,可这个明明以避世自居的大派立场一点也不坚定,居然就这么轻易倒了过去,这令他们忽然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同时心中也十分不安。

这种不安感促使他们不得不找寻天夏,试图靠拢过去,而当这几家之中有一个找寻上天夏的时候,其余几家自然自也是忍不住了。

不过短短两天之内,所有天夏已知的域外宗派都是一个个迫不及待与天夏定立了约言,不止如此,他们还供出来了两个尚还不为天夏所知的宗派。

张御在了解到了此事之后,这回他没有再行出面,而是通过玄廷,拜托风道人前往处置此事。而他则是令明周道人去将沈、铁、越三位道人请了过来。

不一会儿,三人便是到来,见礼过后,他请了三人坐定,道:“三位道友上次出了一个对策,如今乘幽派已是与我天夏定立攻守之约,而余下诸派也是愿意定立约言,这皆是三位之功,我天夏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他一挥袖,三只玉瓶现于面前,他道:“每一瓶中有五钟玄粮,权且当作酬谢,还望三位莫要推辞。”

沈道人三人眼前一亮,来至天夏这么天,他们也明白玄粮乃是上好的修道资粮,是求得求不来的,连忙出声感谢。

越道人这时迟疑了下,道:“张廷执,乘幽派与贵方定立的是攻守之约?那不知……我等先前约言可也能该作如此么?”

沈道人和铁道人稍作对视,也是略带期待看过来。

张御看了他们一眼,道:“看来二位也是有意另换约书了,”他见二人点头,缓缓道:“此事几位可是需考虑清楚了,若换约书,那就要与我天夏共同御敌,届时不可退缩了。”

沈道人想了想,咬牙道:“沈某愿意!”越、铁二人也是表示自己一样。

这些天对天夏了解愈深,愈是明白天夏之强大,他不觉得有什么敌人能真正威胁到天夏,要是连天夏都挡不住,那他们还不是任凭对方宰割?对方凭什么和他们讲道理?那还不如舍命拼一把,或能给宗门争一个未来。

张御却没有立刻应下,道:“三位道友不必急着做出决断,可回去再思量下,过几日再来寻我不迟。”

……

……

第三百一十九章 执持断事机

沈道人三人在退回去后,也并没有改变原先的主意,他们知道张御的意思是让他们慎重考虑下,不要仓促决断,后面吃了亏却又感觉自身无法承受。

可在他们回去重作商议了一遍,特别是在尝试用玄粮修持过后,却是更加坚定原先的念头了。

最开始只有他们三家一受天夏之邀,就立刻派人前往天夏,并答应定立约书。可当所有宗派都是定立约书之后,时间一久,也就显不出来他们与其他宗派区别了。

而约书内容的不同,在他们看来无疑也是象征着在天夏那里地位层次不同,故是执意改约。

这般那些古夏宗门若是也是因此改变,那也是受了他们的带动,相信天夏也应该能够看到他们在此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说不定还能有玄粮可得。

三人于是在一夜之后再来找寻张御,张御见他们坚持,也没有再说什么,这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于是与他们重立了约书。

不过元夏到来,要摧毁的是整个世域,所以此辈就算再退也退不到哪里去,终究是要奋身一搏的。

而且这些宗派不管自身想法怎么样,总是在关键时候愿意与天夏站在一起,那么天夏自会记得这等情分的。

这几家重改约书之事也未瞒着,不久就流传了出去。可那些古夏就出得夏地的宗派,这次却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长久以来的保守使得他们认为定下互不侵扰的约书已经足够了,他们不愿也没有勇气再迈出那一步,这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对自己清楚认知。毕竟攻守相助的约言之下,勉强能与天夏对等的也只有乘幽派。

张御不去管他们如何选择,只是在廷上静候风道人的消息,在两天之后,风道人便找到了这两家,但是其中一家在找到时已然彻底败落,门中除了一些精心保存下来的典籍书卷,就只剩下一具具干枯遗躯了。

另一家也未好到哪里去,只剩下功行最高的修道人以假死之法保全性命,两家全都是因为沉浸虚空过久,导致没有办法回到世隙之前了。风道人这次也是利用了张御给的法符,沿着过往行迹才得以寻到了他们。

待风道人将人与物都是带了回来后,此事到此算是告一段落。

尽管虚空中很可能还有散落宗派,但现在大部分宗派应该已是找回了,因为时间紧迫,所以接下来只需对此保持关注就可以了,不必再投入太多精力了。

张御处置完了此事,手边就只剩下了虚空异域还有那内层散修之事不曾了结了。

不过前者不是仓促之间可得办妥,需要慢慢寻觅,便是一时办不妥当也没什么,毕竟不是当面之威胁,所以他也没有去催促。至于后者,他心中已有打算,决定过几日若再无消息到来,那么他会亲自过问。

思定之后,他继续在道宫之中定坐修持。

这一坐便是五天过去,距离玄廷此前定下的时限愈发迫近。

而在这时候,他意外收到了一个消息,却是虚空那边传来的,说是通过此前线索,已然找到了异域之所在,而且一找便是到了两处。

他看了一下,其中一处乃是卢星介与昌道人寻到的,还有一处,却是薛道人与甘柏、常旸三人这寻到的。

他不禁点头。

他是上回廷议结束把这几人安排去了,这才过去半月左右,这么快就有了发现。

不过说起来,上宸天和幽城的这些修士确实比天夏修道人擅长在虚空活动,经验也更为丰富。毕竟这其中多数人这几百年来就在外层和天夏对抗,做这些事可谓非常熟悉了。

既然有了发现,那自当尽快处置。他唤来明周道人,道:“明周道友,劳烦你去把林廷执请来。”

明周道人稽首而去。

过不许久,林廷执便即到来了清玄道宫之外,张御自里迎出,将他请到里殿,待主客坐定,便递去一封呈书,道:“林廷执,御适才接到接到外层传报,接连发现了两处异域,其布置与在地陆之上发现的那处异域如出一辙,此也证明了我辈之判断,有许多本来以为源自虚空的神异生灵,实际就是从此中孕育而出的。”

林廷执接来呈书看了下,深思片刻,抬头道:“这两处,张廷执是否打算按照上回那般处置?”

张御看了看他,道:“林廷执可是有另有所见?”

林廷执谨慎道:“林某有一言不得不说,这些异域若是在内层之中,这般处置倒也无妨,用上回之法便可。

可是如今看来,虚空之中不少邪神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神异生灵才被牵制在了那里,若是此刻处置了,邪神少了资粮,必会他顾,说不定会转而加大对我天夏的侵袭。”

张御承认林廷执所言极有道理,要是少了两处异域,没有了那些神异生灵,定然会有一批邪神窥觊天夏。对他也是曾经考虑的过,可是他同样知道,为了长孙廷执的寄附尝试,陈禹已经准备打算抓拿邪神了。

若是邪神可祭炼为寄附之物,那么可以见得,接下来邪神当是作为一种修道资粮而存在,其若主动来天夏,那是求之不得。

而且他认为,偌大一个虚域,异域就算再多,也不可能满足所有邪神,所以只是少得一二处异域的生灭并不会引起太大变动。

只这些还是隐秘事机,还不便与林廷执言说,故他道:“我知林廷执奉庄首执之命一直在布置外层大阵,如今仍在继续加固,有此阵在,我等也无需畏惧这些邪神侵犯,这两处异域林廷执且继续按上回方法处置,其余之事,我自会与首执分说。”

林廷执见他如此说,便道:“既然张廷执早有安排,那林某这便回去安排一下,尽快将这两处剿灭。”

张御点首道:“劳烦林廷执了,稍候林廷执可至法坛与我相会。”

林廷执稽首一礼,便遁光回了自身道宫准备。

张御则是意念一转,将那一具体命印分身唤了出来,后者一摆袖,便即出了道宫。这次不再亲身前往,而是依旧决定派遣此分身前往处置此事,

攻灭异域有过一次经验,这一次无非是就是虚空邪神相扰,故他令命印分身可以直接调用在虚空之中的所有守正,还有包括发现异域的卢星介等五人,这样差不多有十位玄尊分别清剿周围邪神,这足以从容将这异域清剿干净了。

此时到时候诸多散修那边还无消息。他稍作思量,决定不再继续等待下去,而是插手处置,于是一挥袖,一道符诏霎时向下层飞去。

天夏疆域之外,焦尧身驻云海之中,抚须看着下方。

这些时日来,他便是在观察着这些散修的一举一动,只是此辈在接受了天夏的定约之后,还不曾做出什么出格之事。故他唯有继续盯着,所幸他耐性很好,故是很沉得住气。

这时有忽一道符诏飞落下来,到了他面前停下,他一见就知是张御传诏,赶忙双手接了过来,看有两眼后,往袖中一塞,当即借助元都玄图之助化一道折返上层。

随着他在清玄道宫之前站定,自有神人值司出来请他入内,他走入宫中,到得殿上,对着张御一个稽首,道:“焦尧见过张廷执。”

张御道:“焦道友这些时日一直盯着那些散修,近来可有收获?”

焦尧回道:“回禀廷执,焦某不得玄廷命令,不敢轻动,不过这些日子以来,焦某却把这些散修互相之间的接触往来都是设法记了下来,并录为卷册,还请廷执过目。”说着,他取出一份卷册,往上方一送。

张御待卷册飘至身前,伸手拿住,将之展开,见这上面罗列了所有散修的一举一动,里面包括各人名讳、大概来历、功行修为及可能之喜好,还有各人之间的交情深厚程度,可谓非常之详细。

这些记录下来的东西让人一目了然,很简单的就能弄清楚这些散修近来之举动,焦尧虽然这些天没什么成绩,可有这东西在,却也不能说他不用心,也不可能为此而苛责,怎么也能算是一个不功不过了,倒是符合这老龙的一向作派。

他合上卷册,道:“焦道友有心了。”

焦尧忙道不敢。

张御思索片刻,道:“从卷册上看,这些散修虽然平日各自分散居处,但其实令出一隅,应该是背后有一个主导之人。”

焦尧道:“廷执说得是,据焦某所见,这些散修分布各方,平日不见,只是通过祭神互通,其中为一人主导,这里明显有着上层修道人谋划的痕迹,凭那几个修为只及元神照影的后辈,根本看不了那么远。”

张御道:“焦道友观察如许之久,那人想必也知你之存在了。”

焦尧道:“回禀廷执,这是极可能的,虽然焦某自诩能隐能藏,可时日一久,只要是上境修道人,定是能生出感应的,不过此人却从未主动现身过。”

张御道:“只要有此人在便好,焦道友,你替我走一趟,设法找寻到此人,就说我要与他见上一面。”

……

……

第三百二十章 捉影治神法

焦尧很是知趣,对于张御的关照没问任何缘由,揖礼道:“廷执,焦某当会将话传到,只是此前未曾与那人接触,也不知此人之态度,也不知此人会否会跟着焦某过来,若是有所冲突……”

张御道:“焦道友只管把话带到,其中若见妨碍,准焦道友你便宜行事。”

焦尧得了这句话心中笃定了些,道一声是,就从清玄道宫中退了出去,随后这具元神一化,霎时落回到了藏于天云之中的正身之上。

他得了元神带回来的消息,琢磨了下后,便起身抖了抖袖子,看向下方,片刻之后,便从身上化了一道化影分身出来,往某一处飞驰而去。不过一个呼吸之后,便已站在了那一处早已盯上许久的灵关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