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943章

作者:误道者

铁道人想了想,道:“铁某同意越道友之见。若是这一家愿意到来,我们一起跟着来,头上也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屏护了。”

沈道人叹道:“只是有些对不住那些同道。”

越道人摇头道:“这是早晚之事,不必歉疚,天夏迟早能知此事,何况天夏并非那等喜好征伐的势力,对我尚且好好言说,对那些同道也不至于如何。”

铁道人道:“是啊,沈道友,你且想想,若是有别的那等摘取上乘功果的修道人,可能待我们如此和悦么?怕唯独天夏愿意善待我辈,既是如此,我等又何必为此顾虑呢?”

沈道人再是想了想,最终还是被他们说服了,他又道:“那此事两位又准备如何告知天夏?”

越道人道:“越某以为,我们还是求见那位张廷执,当面说清楚为好。”

三人商量了下,同意了这个想法。于是他们请来了明周道人,提出想要一见张御的请求,明周道人笑了一下,便答应安排此事。

于是他转至清玄道宫之内,向着定坐玉台之上的张御奏明了三人之所求。

张御略作思索,道:“明周道友可在云海洲岛之上安排一处会面之地,邀他们三位前往。”

他本来想在清玄道宫之内面见这三人。只此刻看来,这三位似是畏惧天夏之势,那就选一处闲舒之地,也好方便交谈。

沈道人三人很快得了明周道人明告,也是心下放心,安坐一夜之后,到了第二日,便在明周道人指引之下乘坐飞舟,来到了云海一处洲屿之上,这里花树遍布,大小流瀑处处,风光甚好。

三人在此安心等了不到半刻,就听到远空有阵阵清乐传来,忙是从座上起身,便见一道清光落下,随后光虹一分,张御自里走了出来,其一身宽袖道袍,脚下云芝玉台,身后星光洒散,如聚银河。

三人心中一震,赶忙站起一礼,道:“见过张上尊。”

张御抬袖回有一礼,便请了三人坐下,待三人小心回到座中之后,他问道:“明周道友言说,三位有事告知于我,不知是为何事?”

越道人看了看沈、铁二人,见两人点了点头,便再是一礼,道:“张上尊,我等不知贵方真正用意为何,心中难免忐忑,也有一些顾虑……”

张御静静听着,没有去打断,不过其能说这番,说明心中戒备已是放下了。

越道人继言道:“来到天夏之后,诸位同道待我甚厚,贵方以诚示我,我又怎能不示诚于贵方?贵方既然邀我等迁入天夏,那我等有一事不得不说,虚空之中有一家宗派很是势大,不知对方曾前去邀请过么?”

张御来了些兴趣,越道人来至天夏这几天已然有所见识,可却还言某派势大,若非夸张,那倒是值得重视,他道:“越道友说得是哪一家宗派?”

越道人叹了一声,道:“我诸多宗派身居虚空,十分不易,便是底子深厚的宗派,时间一久,也一样撑不下去了。因为仅靠着诸派间交流,终究无有产出,难以维持修行,我们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那是因为有一个不知来历的大宗存在,经常与我交换一些修道人资粮,此派名为……”

他说到这里,忽然一皱眉,抬手揉了揉自己的额角,似是一时想不起此派的名字来了。

沈道人也是认真一思,半晌才犹疑道:“‘乘幽’?”

越道人恍然记起,道:“对,对正是‘乘幽’!”

张御听得这个宗派之名后,不禁眸光微闪,道:“乘幽?三位可知此派来历么?”

铁道人回道:“乘幽派我等也不知具体来历,不过当也是夏地来的大派,我诸多躲避虚空的宗派每回可以从得来一些宝材,只需要我辈为其祭炼一些丹丸和法器、法符之物即可,而剩下多余之物就充作我等酬偿,也是靠着这些,我等才能在虚空之中支撑下来。”

张御点了点头,方才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但却记起了一件事,他尚还记得,神昭派镇道之宝为神昭三虫,其分别名为“吞天”、“食阳”,“服幽”。

若从表面意思上看,吞天之虫意即针对上宸天,食阳之虫自是对着上宸天,唯独那服幽之虫则无对应。因为涉及镇道之宝,他与李弥真交谈之时,也没有去多问,但是这个乘幽派,是否就是服幽虫所指的对象呢?

此事倒不妨求证一下。

他思考过后,道:“多谢三位告知。”

此时此刻,落在守正宫的张御分身把首一抬,思索片刻后,便一拿元都符诏,霎时一道金光落在了某处客阁之内,李弥真留在此地的一具分身顿有所觉,稽首一礼,道:“张廷执可是有事找寻李某?”

张御道:“是有一事问询道友,道友可知乘幽派么?”

李弥真想了想,含糊道:“似常常有所耳闻。”顿了下,他又加了一句,道:“廷执恕罪,有些事李某所知着实有限,无法道明。”

张御心下已是有数,道:“那也不为难李道友了。”言毕,他便敛去了那一道金光,与其人断开了牵连。

心下一转念,看来当初神昭派所炼法器,与他猜测得一般,乃是针对三个宗派。乘幽派能被与上宸、寰阳两派相提并论,看来的确不是什么小派。而神昭派立下如此志向,尚还能存续到如今,倒是一份本事。

他在原地坐了片刻,心意一转,霎时便落到了清穹之舟深处,他往台阶之上走去,不多时,过了一层光障,便来到了一处空域之内,对着立于台阶上方的陈禹一礼,道:“首执有礼。”

陈禹还有一礼,便请了他来至席前坐下,问道:“张廷执此行是为何事?”

张御将方才听到的乘幽派之事说了下,道:“首执可知此派么?”

陈禹眸光忽然深沉了一些,道:“此派我是知晓的,幽城那一位与此派便有些渊源,这一派以避世为旨,因避世并非绝世,偶尔也会与外交流。

可是此派会用镇道之宝遮掩自身,消淡世痕,且此派也从来不参与任何事,只是躲在虚空之中,那更是易让人忽略,故是时日一长,此派便会渐渐从我辈忆识之中淡忘出去,若不是张廷执今日提及此派,我亦不会去想及。”

张御思考了一下,道:“御有一疑,既然此派可以遮掩自身,消杀过往痕迹,那其以往做过的事,不拘是恶事,亦或善事想来都可除去,那时日一久,我等又如何知晓这些?”

此派连自身宗派都可隐匿,那由此推之,要是做过的一些事,不拘好坏,那么外人便是当时记得,其后可能也会随之而忽略,这便不是什么小事了。因为你以为他什么都没做,可实际上他早是什么都做过了,只是你再也不记得罢了。

若真是如此,足以可称得上可怕。

陈禹深思片刻,道:“我虽记起有关此派一些事,不过若是受了镇道之宝的遮掩,的确尚难判别其中之详情,张廷执所言也是不可不虑。”

他顿了下,沉声道:“若是以往,我也不欲去干涉过问,毕竟他便要做什么,也碍不到我天夏,可元夏将至,这一派倒是不能任由其在外飘渡了,不然难说会否被元夏所利用。此中既然涉及到了上层之力,那我当去五位执摄处问一个究竟。”

他道:“张廷执,请你在此稍等片刻,我去去便回。”

张御点首道:“御便在等候。”

陈廷执身上光华一闪,霎时间,玉座之上便已无了其人身影。

……

……

第三百一十四章 乘幽论迁议

张御在等候陈首执之时,目光转过,却见是空域之内有一个硕大的银星漂浮在那里,他自座上起身,走到平台边沿处,看着此物。

这东西看着是静止不动的,但实际上是在一种相当迅快的速度运转着,只是非常平稳,所以显得比静止更为稳固。或许也是因为如此,此物的力量没有半分向外泄露出来。

这个时候,背后光芒凝聚,陈禹再一次现出在了此间,他走过来两步,道:“这是在庄首执最早时候就开始祭炼的一件法器了,现在只是一个宝胎,不过暂留在此。”

张御听他这么一说,不觉反应过来,道:“镇道之宝?”

陈禹道:“现下还无法如此说,等到庄道兄成就上境,当会拿了回去继续祭炼,才可能有所蜕变。”

张御点了点头,上层大能若无镇道之宝,自身也难以立稳,看来庄首执谋划久远,早便开始有所准备了。

陈禹这时道:“我已是问过诸位执摄了,乘幽派以往虽有一些举动,但皆非什么大事,多数都是为了遮掩自身之存在,其派上下之道念便是居于世,而不涉于世,如何对待此派,执摄凭我等自决。只我还是希望张廷执能往此派走一趟。”

张御道:“首执之意,也是要说服此派入天夏么?”

陈禹沉声道:“先试着接触一二,乘幽以往与天夏不存在冲突仇怨,不用强求,好是定立约书,那是最好,其若不愿,张廷执可先回来,我们再作商议。”

联系乘幽派,主要还是为了对抗元夏,而不是要把同道搞成敌对方。与上宸、寰阳交手,那是因为彼此本来就是对抗双方,没有好生对话的余地。而乘幽派在那里好好修炼,不来扰人,那么他们也没必要咄咄逼人。

张御道:“也可,御会设法尽快找出此派所在。”

陈禹道:“不必如此麻烦。”

他向上一拿,自空域上方飘落下来一道灿烂金符,并道:“乘幽派躲在虚宇深处,寻常手段未必能够寻到,此是五位执摄赐下,张廷执可持此符前往,定能寻到此派,符中更有诸位执摄护持手段,故是张廷执行事之时不必有任何避忌。”

张御伸手接住了那金符,稍作感应,就将之放入袖中收妥。

陈禹道:“受得那寄物的附体的同道已是完全醒来了,如今正在运化调息之中,虽然他在元机之上有所缺陷,可是其求道之心甚坚,我给予他一些法门令其修持,目前除了功行法力稍逊,与寻常同道差别不大。只是一次成功尚且不够,长孙廷执如今在另外找寻一些无法突破上境的弟子,设法再作尝试。”

张御点头表示了然。这条路目前看来是可行的,或许在传统修道人看来这是离经叛道。可他不这么认为。从大势来看,伴随着天夏的强盛,各种技艺道法的诞生,入道门槛也将是随之降低,能让更许多人有可以入道的途径,这是好事。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利弊,故首先前提是可以驾驭得住这等力量。以玄廷的能力,此中倒是没什么问题。

他道:“这些愿意尝试的同道,依旧是让长孙廷执收在门下么?御以为,还是要早些定下一个规序才好。”

目前对于有意引入寄物的修道人,为了方便后续一系列事宜,也是为了某种补偿,长孙廷执直接收为弟子,可他认为,这个方法只是最初的权宜之计,既是天夏推动,全压在长孙廷执门下,既不利于大局,也不利于涉事之人。

陈禹道:“我已是令武廷执尽快拿一些律条出来,以规矩此事。”

张御道:“首执既然已有考虑,御便不再多言,御会尽快去往乘幽派,便先告退了。”

距离他们定下的界限不过二十余天了,庄首执具体会在哪一日成就不得而知,但差不多就在这个时段之中了,所以一些事情必须尽快解决。

陈禹道:“张廷执此行小心。”

张御应有一声,便与陈首执别过,他回到了清玄道宫,坐定之后,便拿出金符,往外一抛,金符飞去后,绽放出了一道刺目光芒,霎时撕裂了空域,与周围之世完全隔开,似是与找寻上宸、寰阳两派一般,要往前方硬生生凿出一条通路来。

他一具命印分身化显出来,跟随着光芒走入进去。这一家宗派不同于此前的小派了,背后亦有上层大能坐镇,需的谨慎为上。

张御命印分身顺光芒而行,在走到了金光尽头之后,他抬头看去,见自己前方一座矗立殿门之前,上显三列门道,只是此门孤零零矗立在此,除此之外,周围便是一片望不见尽头的深远虚空。

他走上前去,来到中间门道之前,望着高大门庭,出声言道:“天夏廷执张御,此行受玄廷之命,特来拜会乘幽道友。”

他出声之后,稍稍等了片刻,便见那扇大门化为一团闪烁明光,并有一个丰润悦耳的女声传出道:“原来是天夏廷执到此,我等有失迎迓,还请张廷执入内。”

张御抬袖一礼,便是走入门中,只是感觉身躯微微一顿,便是踏入了另一片天地之内,这里却是在一座海崖之上,蔚蓝色的海浪拍打下方的崖壁,撞出亿万点浪花,一道道彩霞虹光横跨岛陆,连接到周围座座悬空而飘的岛屿之上。

不过无论是脚下此岛,还是那些涌动海流却都是落在一只巨大的龟龙背上,其正埋身朵朵飘渺云团之中。

这里一点没有那等幽深晦涩之感,反是仙机盎然。这也是当然的,乘幽派虽是带有一个幽字,但却是乘于幽上,本身虽是避世,可却是真道大宗,不会把自己弄得乌烟瘴气。

这时那一座座浮岛之上有六道光芒亮起,六个五光十色,形如琉璃玉人般的虚影出现在了那里,只是看出大致身形,但却看不出具体的形貌。

正前方的形影乃是一名女子,她稽首一礼,道:“张廷执见谅,我乘幽有避世之法度,不染尘俗,不接承负,故是不好以正身与张廷执相见,亦不好报上名讳,还请见谅。”

张御则是还有一礼,此事或许是真如对方所言,或许也可能是防备,但这个不重要,只要能有与其等对面交谈的机会便好。

他听得出来,这说话之人就是方才邀他入门的女道,身份应是此间主事之人,他道:“此却无碍,御既至此,理当遵循贵派之法度。”

那女道身影道:“多谢体谅,不知道张廷执此来是为何事呢?”

其余座上诸人也是注意望来,他们避居世外,可也同样留意过外间变化,知晓自神夏之后,诸派并合成了天夏。也是夏地最大势力,以往一直没有什么交流,现在却突然找上了他们,却也是有些警惕。

张御道:“御此次而来,是受玄廷之所托,邀请乘幽派道友迁居天夏之地。”他顿了一下,又言:“我天夏于今时之所在以清穹之舟开辟了一方上层,入驻此间,修道之人可享永寿,任何夏地出声的修道人,但凡修得上层境,皆可带亲近弟子来此修行。”

那女道听闻之后,沉默了一会儿,才道:“谢过天夏诸位同道的好意了,我们也知,贵方最近在照拂各家宗派,有此好处,却也未这些同道庆幸,只是我乘幽向来避居世外,也有自身之根定,无意迁居天夏,还望张廷执可以谅解。”

张御见她虽然语气温和,可是拒绝之意十分明显,不过乘幽派向来避世修行,既然不愿,也就不用勉强,故他道:“此是贵派之择选,我天夏自不会强求,此行到这里拜访,除了闻知贵派之名声,因同为夏地一脉,故是登门致意问好外,也是为两家和睦而来。”

那女道言道:“我乘幽派与天夏从无冲突,本也和睦。”

张御道:“我天夏自是与贵派自是从无龃龉,只是天机变转,也非我辈所能尽测,贵派能守持心,但却无法安下他人之心。”

他这话一开口,左侧岛陆上一个修道人忽然开口道:“这么说来,是天夏有什么异样心思了?”

那女道斥责道:“乔师弟,莫要胡言,张廷执乃是尊客,你此言太过无礼了。”

乔姓道人道:“师姐容禀,我乘幽派自古夏以来,皆是避世而居,从无侵犯他人之举动,按张廷执所论,如果不是天夏难以约束自身,不然又哪来此等此事?”

张御目光看向那女道,道:“这位道友,世机变转不为人心所定,且世上诸势,也并不见得只有天夏与贵派。我天夏此前有大能推算,不久之后世机会有变化,到时候你我两家恐怕俱会卷入其中,故此才是登门造访,以使我两家免去日后之冲撞。”

那女道思索了片刻,态度也是郑重了许多,道:“贵方之意,是说寰阳,上宸两家么?”

张御淡声道:“御之所言并非是这两家,因上宸天如今已是迁入我天夏,受我天夏所约束,而寰阳派举派上下已在不久之前被我天夏所覆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