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921章

作者:误道者

可是为了对抗元夏,天夏后方不能再有任何波折,需要将所有可能的异动消杀,故是此辈要设法除去或者关押起来。”

武廷执不自觉的点头,显然他非常同意这个看法。

陈禹道:“张廷执可有具体方略?”

张御道:“我天夏曾向虚空深处放出数个警星,但只是以监察为主,为得是在诸派归来时能够报讯,但我等试着让他们寻找诸派退去之所在。”实则他手中还有一块关朝昇当时给他的牌符,不过是否能这东西找到寰阳派,现在还不好说。

武廷执沉声道:“只靠这几人恐还不足,武某可从镇狱之内调拨一些人手出来,加紧搜寻,务必将这几派退藏之所在找了出来。”

张御颌首道:“此事若得解决,那么剩下还有需要关注的,便是天机造物了。造物在那处层界之中,俨然拥有了上层力量,虽然变化不足,但却可作为我辈力量的补充。”

武廷执这时却是提出不同意见,他道:“张廷执,武某了解过那方层界,所有造物都非孤立,而是需配合起来,譬如那虫蜂一般,以莫大数目来对敌强横敌人,此意味着一旦将造物投入对战,就是比拼双方之消耗,届时子民之牺牲只会成为一个数目。”

他加重语声道:“我玄廷存在,是要遮护这些天夏子民,若是这场斗战令天夏子民也是加入,这是否不妥?”

张御坦然道:“武廷执,若是我们拥有足够力量,那么就不需要天夏子民上阵,可要是我们挡不住,那么任何人力量都要用上,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御并非是要送他们上战场,而是万一遇到连我们也挡不住的时候,他们也有反抗之力。

且无论是我辈,还是天夏子民,俱是天夏人,天夏面对真正危局之时,每一个天夏人都是有其承负的,五位执摄相信我辈之潜力,而我亦是相信,亿万天夏子民之潜力!”

武廷执不由默然,他也是知道的,要是万一他们势颓,那么恐怕天机造物是要顶了上去的,可是他更希望提升修道人的力量,一时间,他似是在深思着什么。

陈禹沉声道:“提升造物,做万一之准备,我是同意的,不过需以修道人为主,造物为辅。”

张御点头,天夏现在盘面不小,不可能所有的东西一并往前推动,是需要有一个主次之分的。这里细节可以放到之后再谈。

三人商议有半天后,将下来要做得事情一一定下,这才各自散去。

此刻白真山中。邓景正在空域大殿之内潜修,忽然他心中生出一阵感应,便见一道光亮自天外落下,直直照在山巅之上,不仅是上下诸弟子俱被惊动,连璃玉天宫和盛日峰也皆有所见。

琼英女道见到后,神情复杂,微微一叹,闭上双目,继续持坐。

玉航道人见得此景,笑了一笑,唤了一名心腹弟子过来,道:“将我准备好的贺礼送去白真山主处。”

那弟子道:“弟子明白。”

邓景这个正主此刻则是站起身,自内域之内走了出来,等了一会儿之后,便见光芒之中有一个道人身影落降下来,随后便见玉素道人手托着金光诏旨,另一手捧有玉圭,自这一道光柱之中行步出来。

邓景打一个稽首,道:“玉素廷执有礼了。”

玉素道人手托诏旨,站立不动,他道:“玄廷传诏,邓镇守,请前听谕。”

邓景再是一礼,道:“邓景领诏。”

玉景道人这才打开诏旨,将召他为廷执的玄廷谕旨宣读了一遍,最后合起此谕,使双手往下一递:“邓道友请接诏。”

邓景上前几步,将此诏书接过,随后直接打开了看了起来,扫有一眼后,却是心下微讶,他发现诸廷执的落印与以往有所不同,其中没有了庄首执的名印,倒是陈廷执之印位列最上。他抬头道:“玉素道友,玄廷上可是所有变化了?”

玉素道人道:“庄首执已经去位,陈次执接任了首执之位。”

邓景道:“原来如此。”不过他方才还是留意到,诏旨上面仅次于陈廷执的名印不是武倾墟,而是张御,显是诸位廷执的座次有所调整了。他把诏旨收好,侧过一步,道:“玉素廷执不妨入殿内一叙?”

玉素道人婉拒道:“不必了,诏旨既已传到,我便也是告辞了。邓廷执,下月月中廷议勿要忘记。”

邓景道:“届时必至。”

而此时在云海之上,武廷执与两人别过之后,回了沉勾道宫,他坐定蒲团,似在思索什么。许久之后,他起身出了殿门,站定不动,只是下一刻,他面前景物一变,却已是出现在了易常道宫之前。

似是感受到他到来,原本紧闭的道宫大门缓缓向内开启,他也是朝里走了进去。

长孙廷执正立在正殿之前相迎,见他过来,默默打一个稽首。

武廷执还有一礼,沉声道:“长孙廷执,那件事你做得如何了?”

……

……

第两百七十七章 运法辟异道

长孙廷执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一礼之后,转身往内殿走去。

武廷执也是沉默着跟了上来。

两人走到了里殿,再是经过一层禁制屏障,走入了一层里殿之内,那一个玉人依旧坐在那里,虽然能看出其非肉身,可是柔和的五官却是十分生动,像是在进行一场很的静坐,而不知何时就会结束并睁开眼睛。

实则若不是能一眼看清楚那朱红色的心脏,水晶般的骨骼,还有金色的血液在那里流淌着,几乎会以为这就是一个生人。

武倾墟对其凝视了片刻,道:“还差了多少?”

长孙迁道:“若是用在寻常人身上,还差了不少,用在稍有资质的人身上,已然有一定作用,但若是把原先的要求降低少许,倒是可以一用了。”

武倾墟沉声道:“可有什么危害么?”

长孙迁道:“毕竟这是从内到外的改变,如同下一味猛药,能挺受过去的自能得有机缘,挺受不过去,性命就难保全。”

武倾墟断然道:“不行,人命最是紧要,哪怕是造成一点危害都不允许存在,我们是为了能造就人,而不是为了随意牺牲人,若是主次颠倒,那么这件事就没有意义。”

长孙迁语声平淡道:“那你根本就不用急,我们有很多的时间来做此事,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进展,宝材也是充足,天夏现在也没有大的外敌,只需要慢慢探究,总是能完成的。”

武倾墟沉声道:“长孙廷执,你无需对我试探什么,具体事机我无法与你言说,但是我可告诉你,现在时间非常紧迫,我们必须要加快进度,而且还不能降低原先之所求。”

长孙迁沉默片刻,才道:“若武廷执你想加快进度,那就需要从别处进行弥补。”

武倾墟道:“镇狱之中以往关押的神异生灵,你可以有限度的利用,以往一样不能用的生灵我也放开给你,这样可能做到么?”

长孙迁摇头道:“我现在无法承诺武廷执什么,需要看过才是知道。”

武倾墟转身走了出去,道:“明日你来镇狱。”

长孙廷执看着他的背影,道:“陈首执知道这件事了么?”

武倾墟脚下不停,头也不回道:“清穹之舟上发生的诸般事宜,都是瞒不过首执这位执掌之人的。”

长孙迁目注着武倾墟离去,直到后者身影消失,他一挥袖,合闭了道宫大门,重新回到了内殿之中。他目注着那玉人,长思起来。

这玉人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个造物人,但其实并非是如此。

外在的东西只是表象,人形模样只是因为这东西最终是要用在人身上的,但是若用其他形状也不是不能替代,关键是最为内里的东西。

钟廷执、崇廷执二人一直在设法推动真修入世,因为他们意识到了真修的缺弊,特别是在天夏不断进取的情形之下,无论真法真修都是必须做出改变。

而他也是早便意识到了这点,不过道法不同,两边走得路也不同。钟、崇是从大势着手,从外部上去推动,而他则是打算从内部从根源之上进行更易。

身为玄尊,让他们摆弄出有一个资质的修士,那其实并不难,哪怕是让他们生造出一个人都是可以。可那等事没有意义。他所造之人也不可能超迈他本身的力量,更无可能跳脱出他自身的道法范畴。

他们要为众人寻找一条道路,而不是去重复自己的道。

长久以来他所专注的方向,主要是为了让没有资质之人也获得修道的资质,还有让资质寻常的修道人也拥有进窥上境的可能性。

他认为虽然每个人的资质是天生的,但是那么为何一定要依靠人自身去决定这一切呢?为什么能不能通过另一种生灵去推动呢?

眼前这玉人的身躯之中隐藏着某一种东西,这就是他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果。

这是一种他所立造的神异生灵,也是一种寄生生灵,其单独是无法存活的,必须依赖于合适的人体。

当此物进入人身之后,两者在相互促进之下,被寄生之人将拥有一定的修行上的长才,修为越高,这寄生生灵越壮大,反过来助长修道人修行,双方互相补益,向上迈进。

而这里最早的参鉴,却是来自于浊潮泛起之后,侵入青阳上洲的魇魔寄虫。

他早前便就留意到,这东西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本来,使人向着另一个方向而去,并且能够快速的拥有的神异力量,进而蜕变成另一个种族。

这便引起了他的关注。

尤其他发现,寄虫只能够影响寻常人,但是魇魔却是能够影响并改变修道人的,并且是从心神意识之中发生扭转,进而再影响到本体。

他对此种东西进行了深入的探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初下发到青阳上洲用以镇定心神,避免魇魔侵扰的观想图,便是由他亲手绘制的。

他为了能深入探研,亲自找上了武倾墟,道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并提出想用镇狱之内镇压的一些神异生灵进行改造尝试。

武倾墟同意了他的提议,但是规定对方只能是犯下无可赦免的罪则的神异生灵,但任何修道人都不允许他沾碰,哪怕是犯下了必死罪责之人。

这使得他进度十分缓慢,虽然目前取得了较大成功,可这东西究竟能到哪一步,到了上境是否会有别的变化?现在他还没法完全确定,还必须进行更多的尝试。

此刻心中忽然生出感应,转身走了出去,见是明周道人站在那里,问道:“什么事情?”

明周道人稽首道:“回禀长孙廷执,首执相召,议殿议事。”

长孙廷执道:“知道了。”他站立不动,但是身上分化出一道化影,意念一转,霎时落到了一处殿宇之内。

而在此刻,众廷执的分身化影也是逐个进入了这方议殿之中,众人见到,陈禹早已是先一步到了。

待见礼过后,陈禹言道:“请诸位到此,是有一桩要事需要安排,五位执摄此前出手,将那一处昊界转变成了一处我天夏修道人皆可意念出入的下层,若是修道人或甲士入此历练,则可获得绝大补益,但此事我意以谕令推动。”

顿了下,又言:“还有一事,上宸、寰阳、神昭诸派,遁逃在外,此辈始终是一个隐患,下来当设法找寻到此辈,必须加以剿除。”

众廷执不由相互看了看,陈禹从一开始留下张御、武倾墟二人小议,仅仅是半日之后就又召开分身聚议,这些举动如此匆忙,给人予一种十分紧迫之感,似是在抓紧时间完成什么事。

现在又提出此议,莫非是天夏又将面对什么重大危机不成?

陈禹并不怕众廷执看出一些什么来,反而这些是他有意做出的姿态,虽然无法明着告知众人元夏之事,但是可以通过这些举动去使得众人明白有迫切的事机需要去完成,而且还是不得不做的。

众廷执思索了一下。

有几位廷执为此提出了异议,认为玄修如今借由训天道章,深度参与民生各个方面,现在反过来促使其专注于修行,且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大部分都是如此,这样做是否会导致如今各洲民生治理的迟钝?

至于追剿上宸、寰阳,这是不是太过没有必要了?

陈禹则是回言,具体如何推动修道人去那方层界修持,可以详细拟定,但是小节上可以改变,但大方向上,此追剿上宸、寰阳诸派的策略一般,绝不可改。

他这话说完后,林廷执第一个站了出来支持。

这是因为早在庄首执去位之前,就曾向他交代过,陈廷执上来所做得事情要他尽可能配合,不必多问为什么。

他以往在玄廷上一直与庄首执走的最近,两者意见也可以视作同一人的意见。但身为廷执,他不是没有自身坚持的,只有对天夏有利的事他才会支持,不是他附和庄首执,而是后者一直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可由此两者之间也是建立了必要的信任,庄首执向他如此郑重交代,一定是涉及重要事机,只是无法暂时明说,故是他愿意相信一次。

张御这是提出这个策略之人,他来此之分身随后附议此事,风道人见状,则是立刻跟上。随后一个个廷执陆续表态,大多数人都赞同了此议,虽然少数几位没有附和,可又没有反对,于是几道谕令也被接连送达了下去。

虚空深处,一枚警星正在此处飘荡。

在此星之中道宫之内,自上宸天反正至天夏的薛道人正在打坐之中,而他的感应则是留意着各方的动静,除了防备邪神,他的主要就是留意上宸、寰阳等派是否有回来的迹象。

忽然他面前一道金光落下,自里面飘了出来一道法符。

他很是诧异,自流放这几年来,只有他传讯回去的,倒是很少有天夏那边主动传讯到此的,就仿佛他们是被遗忘了一般,此刻他接来一看,不觉更是惊异,居然要他们主动搜寻上宸、寰阳等派的下落?

他暗自惊疑道:“天夏这是腾出手来,准备了解逃走的顽敌了么?”他想了想,将这一月来负责联络的玄修弟子唤来,道:“请这位助我传讯常旸道友、卢道友、甘道友等几位,问他们收到了传讯了没有?”

……

……

第两百七十八章 追迹唤影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