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867章

作者:误道者

施掌门道:“看来这次收获极大啊。”他看着惠道人,道:“贵派的于道友看来这次做得好。要他做正使还真是挑对人了。”

惠掌门道:“行了,这些话可以为再言,诸位,既然这位陶上师拿出了足够的诚意,那我们也不能让这位不得回报。”

诸掌门都是点了点头,他们再是商量了一下,在达成了共识之后,就各自回去了。

施掌门回到门派之中后,令底下弟子点检了一下门中的祖石。

祖石其实有不少,当初手来的时候,大小足有数百枚,不过张御既然要,他也没有吝啬,索性就将自己手中的祖石都是一并送了出去。这些石头这么些年放在门中,根本没人能弄出个什么究竟来,还不如就此做个人情。

十数天后,这些祖石被顺利送到了阳都城中,交至于道人和乌袍道人的手中。

乌袍道人看着这些大小不一的玉石,道:“把这些祖石给了出去,那位陶上师真的会答应不再帮熹皇么?”

于道人笑了笑,道:“我们修道人想要何物?”

乌袍道人一怔,道:“修道人自然是求道了。”

于道人道:“对啊,人世的富贵繁华如我于浮云,唯得超脱才是正理,其余一切都是此道之上的陪衬,陶上师也是修道人的,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他需要此物,说不定是此物有助于他们这些天人攀升功行。”

乌袍道人觉得道理,这时他又有些担忧道:“我们今日做得此事,想必熹皇也是看在眼中吧?不会出手阻止吧?”

于道人无所谓道:“既然陶上师对此无惧,那我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我们不过是假身到此而已,如今连元神都是没了,只是寄存了一缕意念,损失了又如何?好了,我看也不必等下去了,就将这些玉石尽快送去为好。”

为防夜长梦多,于道人稍作收拾后,将这些祖石收入法力之中,就往张御所在的居厅而去,不多时就到了地界之上。

方至门前,他就被仆役请了进去。来到大厅之内,他见到张御,执有一礼,便道:“遵循陶上师你的要求,已是将上师你所需的‘祖石’拿到了。”他法力一张,就将大小数百个祖石摆了开来。

张御看了几眼,上回他只是使者一提,倒没想到六派真能将这些东西送至面前,看来那份道册的作用还真是不小。他道:“劳烦于使者了。”

于道人道:“于某只是带了一个话而已,做决定的都是几派掌门。”他顿了下,“如今东西送到,于某也是完成了所托,使厅那边还有些事,这就告辞了。”

张御点首道:“那我也不留于使者了。”

于道人一礼之后,就告辞离去了。

张御待他走后,走入了那些祖石之中。

这些玉石有的大约有数丈之高,有的小如龙眼,有的表面如镜光滑,可鉴人影,而有的却是生出许多活灵活现,仿若鸟兽一般的云纹。有这么多独特的模样,还是天然形成,其中又似有些神异,也难怪会被六派之人搜集起来了。

他脚步没有怎么停留,直接从那些外表极是独特的玉石群中走过,就来到了一块半人高下的石块之前,与旁边那些玉石比较起来,其貌不惊人,个头较小,只是边角较为圆润,看去就像是经过打磨过一般。

可他知晓,这就是自己所要找寻的那一枚碎片。

随着他站到了这里,似乎是因为他的气机缘故,此石有一名一暗的光芒散发出来,似是发生了某种共鸣。

他这时深深吸了一口气,这一瞬间,大道玄章之上的那枚“启印”似是得以完满了几分,他也是随即将神元填入了进去,于是又有明亮光芒落照至他身上。

待光芒消散,他撤去大道玄章,再看那一枚玉石,虽然其还是原来的模样,依旧是那么圆润光滑,可此刻却好像少了几分灵性,在这一众祖石之中,愈发的不起眼了。

张御心光向外一放,待一阵光亮闪过后,殿厅之内所有的祖石都是一齐消失不见。

他又转过头,目光往北方看去,此前感应到的三枚启印的碎片,已有两枚取拿到了,如今剩下的,就是烈王那里的那一块了。

……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卷云定旧契

自又得了另一枚启印残片之后,张御正身继续定坐闭关,分身则是在外继续布置阵法。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这一日,正在平原之上分拨阵法的分身忽生感应,抬眼望去,就见密密麻麻的飞舟自南方天际涌现出来,由远而近,再自头顶之上飞跃而过,一直往北方飞驰而去。

此刻已是晚幕时分了,这无边无际的舰队非但没有使得天穹更为黯淡,反而因为每一艘飞舟身上绽放的灵性光芒,使得天地更为明亮光耀起来,朝夕仿佛在一瞬间颠倒了。

在经过近两年的准备后,熹皇终于对北方动手了。

张御看了一会儿后,他收回了目光,继续用心于大阵之中。

现在他的阵法已然布置到了第五重上,距离最后他所预想的六重大阵,也是只差了一层了。

阵法每过一重,威能增加一倍,但要加到第七重,他非要再用上数十上百年不可,不是不能做到,而是没必要再等这么久,也没那个时日让他等那么久。

要是他能在这里无止限的修炼下去,那么迟早是能到达并超越“上我”的层次的,可要是这样,那么上法就那么凶险了。正如他之前所想的那样,“上我”既然比他道法功行更高,那么先一步突破更上层也是有可能的。

这里是多久,他不知道。可现在既然有一定的线索和把握,那就不用迟疑,当果断去做!

他如今已是在考虑,为了确保不出意外,是不是应该将“至善造物”搬了过来,先行摆放到这里为好。

熹皇这一次的军势规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是庞大,此回乃是兵分两路,由他亲率主力军舟由阳都出发,自北而上,直指煌都;另有诸宗亲率领一支不弱主力多少的分舰队,由光都出发,由西向东,威胁烈王侧翼。

除了舰队之外,上层力量也是极为重要,这一次熹皇几乎是调度了境内六成以上造物炼士和修道人。又一次摆出了一战而定的架势。

为了应对熹皇军队的汹汹攻势,烈王麾下的军部也是及时做出了相应的布置,由军中统帅率领主力军势正面迎击熹皇大军。辅授长老则带领另一支分舰队,负责对付另一路攻势。

因为是内线作战,烈王即便军力不及熹皇,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六派也知道烈王不能被灭去,否则这几百年来根植入昊族的努力就白费了,故是此前已然派遣了大量的上层修道人来到了烈王疆域之中。他们围绕着南北分界线构筑一整条防线。

六派修道人还用山河易势之法,一重重千仞高山拔地而起,以往平原之地也是变得千口万壑,并在半空之中布置了无数造物浮雷,位于山巅的一座座堡垒紧紧抓住下方的山形,彼此凝合成一处处气壁。而在气壁之下则是盘踞着无数阵禁。

绝大部分的造物工厂、矿场、农田、河流等等几乎都是转入到了地下,由小型造物日星提供源源不绝的灵性力量。

此可以说是造物派和修道派第一次紧密结合,使得整个北方全境几乎变成了一座庞大的军事要塞。

熹皇的参议在一开始还探讨是否利用手中的力量,越过前方的防线直接攻击煌都,从而达到迅速击溃烈王的目的。可是在见到这样的守备力量后就不再提及此事了,要想收复北方,剩下唯有正面强攻这一途可走了。

而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军势,烈王那里自然不会没有察觉,双方的先头部队已经在漫长的边境上展开了激烈交锋,后方的造物工厂则日夜开工,源源不断打造出更多的战争兵器,用以弥补前方的消耗。

如今的形势,熹皇无疑裹挟优势而来,也是掌握主动的一方,进退都是容易,烈王一方只能坚持,利用自己的守御优势坚持到熹皇一方承受不住消耗退去,这也是他们目前看来唯一的胜算。

西方军垒群的上空,辅授长老通过舟舱看着对面一眼望不到边的敌对,哪怕只是一支分舰队,也是他们这边军力的两倍有余。好在处于守御的一方的他们,哪怕面对数倍以上的军势都能一战。

他转身回到案前,看着下方所有的参与军议的军尉参议们,道:“大敌已至,诸位有何意见?”

于是在场众人纷纷发表了意见,大多数人都认为当以稳妥防守为主,但也有少数人要求打一个守御反击,理由是防守永远没有结果,不打出去只能挨打,拼人口拼消耗不一定拼得过熹皇。

其中有一个年轻军尉铿锵有声的提议道:“辅授,我们必须设法击破这支分舰队!”

辅授长老道:“韩军尉打算怎么做呢?”

年轻军尉道:“虽然熹皇正面军势如今已经与我接触了,并且逐渐有了交锋,但有属下有留意到,由于熹皇军势过于庞大,后续部队还未曾投入战斗,仍在调整。而如今西边那一支威胁我侧翼的军势却已然先到了。”

他目中放光,不无激动道:“这是一个短暂的空档!是他们出现一个疏漏!我们可以抓紧这个时机,从正面抽调军势,加强侧翼,如此我们就能在这一面形成优势,争取迅速击溃此面之敌,然后整个战局便就活了!”

辅授长老沉声道:“军尉可曾想过,抽调正面军势,可能导致正面空虚,我们不能因小失大,烈王也不会同意。”

年轻军尉却是据理力争道:“辅授,我们不必抽调正军,在后方还有我们大批的预备队按压未动,辅授若能说服殿……陛下调用过来,一样可以形成优势!”他无比认真道:“属下知道这虽然是冒险了,可也是取胜的唯一途径了。”

辅授长老道:“然后呢?”

“然后?”

年轻军尉一怔,他握紧拳头,大声道:“那自然趁势深入到上域腹地,冲到熹皇的后方去,去搅乱他们!如果熹皇不回军,那么再掉头北上,与正军前后夹击,覆灭他们!”说着,他重重一拳砸到案上,引得在场不少年龄相仿的军尉一阵激动。

辅授长老摇摇头,他沉声道:“韩军尉的想法虽好,可是任何时候,决定一切走向的都是上层力量,这一战我们就算赢了,我们也没有能力打出去。

一旦出了我方的疆域,因为上层力量的缺失,我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有可能没有办法顺利回来,更何况,我们不可能将有限的力量投入到与熹皇的比拼消耗之中。”他加重语气道:“决战,正是熹皇想要的,而我们不能给他们!”

年轻军尉却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他也是力图反驳,这一场激烈的军议一直持续了一天,辅授长老暂时压服了麾下这些年轻军尉。

辅授长老在所有人走后,坐在主案上,揉着额角,舒缓疲惫的身心。心腹参议走过来,道:“辅授,说服这些年轻人不容易吧。”

辅授长老道:“但也是说服了。”

其实真正的军议早就开过了,所有的策略也都是布置了,各种预演也都是做过了,策略早已定下,今天只是各军中的年轻人一个发声的机会罢了。

面对咄咄逼人的熹皇大军,烈王不得不进行了数轮扩军,这导致进来了太多的少壮派,而这些人都被塞到了辅授长老这支防守侧翼的军队中来,他自己带来的百万军舟则是被堆集到了正面。

那参议问道:“辅授,这一战,我们是不是就赢不了了?”

辅授长老停下按揉的手指,缓缓抬头,他道:“不,还是有办法,但是需要等。”他目光深远道:“会有办法的,再等等就好了。”

煌都王殿之内,烈皇一人坐在内室之中,昨日他已经进位称皇了,只他还不习惯自己身上的皇袍皇冠,感觉太重太沉,压得自己踹不过气来。

此刻他正看着面前的那一只匣子。

这是辅授长老交给他的。本来他能感觉到这东西对自己的抗拒,怎么也没法打开,可是在进位称帝之后,这种感觉便就消失了。

他很好奇这里面放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自己登上皇位后才能打开。他伸手出去,这一回,却是轻而易举去了匣盖。

里面厚实的软布垫上,端端正正放着一枚宽大洁白的海贝,被打磨的非常光整,上面密密麻麻刻了一些朱色的小字。

他拿起详细看下来,那是一条条经过严密涉及的契文,下面盖有了长老团的所有印章,还有前代皇帝的皇印。

他看了下日期,不出所料,这一切就是那位安排的。

他面色有些复杂,从契文上面看,长老团的确不怎么干净,而且心思也太多,可是现在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时,他们却又不得不照着这个来了。

他又看了那一条条的契文,叹气道:“这还真是为难我了,我没得有多少好处,却要付出许多。”

他有心再是等等,但是他清楚,自己到最后仍是要做出决断的,说不定遭人逼迫,被动去做此事,与其如此,那还不如早点下决心,还能少点损失。

心中念头一定,他一咬牙,也没再犹豫,拿出手刀,在手指上一划,下来便以指代笔,在海贝上面写下了自身的名姓!

……

……

第一百八十八章 沉灵一朝起

烈皇虽然是被半架空的,可行事还是很果断的,他也懂得取舍。这从他被于道人劝说后,立刻就将咒器交给六派就可看得出来。

在他手指按下去的时候,能感觉到自己的鲜血正疯狂被吸收进去,这一瞬间,他感觉自己好像被抽干了。

他心中还是在想着,明明是长老团弄出来的事情,现在却要他来承担。可现在他不去做这等事,或许最后只能被熹皇抓起来杀死,比起这样的结局,他还不如做出一些牺牲,至少还不会马上要了他的命。

渐渐的,他感觉浑身发冷,头晕目眩,而那枚海贝却是变得鲜艳起来,那些朱色文字一个个浮凸出了几分,仿佛都要渗出血来。

许久之后,他感觉吸扯之力终于停下了,可当是由于少去了大量鲜血和精气的缘故,他脸色已是变得苍白无比。

他离开了案台,踉跄了几步,跌到了软椅之上,颤抖着从衣袖中透出几枚丹丸捏碎放到嘴里,随后伸出手去拿杯子,可是眼花无力之下几次都没拿住,最后丹丸时和着口水用力咽下去的。

少顷,感觉浓郁药力化开,他这才缓过了一口气,又是一会儿,脸上也是恢复了一点血色。他长长舒出了一口气,浑身瘫软在软椅上,叹道:“当真是半条命没了,希望能有用吧,千万不要再来一次了。”

而与此同时,就在阳都城域之内,皇殿的最深处,熹皇曾经去过的那个密厅之中,巨大的金色椭圆形卵舱内,漂浮在其中一直沉睡不醒的人影忽然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神格外凌厉,就在恢复意识的那一刹那,飘散在外的灵性光芒慢慢收敛进身躯之中,他也从悬飘的状态之中退出,踏实在了地面之上。

他迈着从容的步伐从里走了出来,厚实的琉璃舱罩似乎没有能够阻拦到他,他像是薄雾一般从那舱壁上面轻易穿过,来到了外沿。

他看向一边,凭空拿过了一枚亮金色的铜扣,往右肩一扣,霎时一身庄严华贵金色的罩衣从肩部落下,垂落在了华贵的地毯上面。

与此一同落下的,还有他的黑色长发,他只是随意系结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