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844章

作者:误道者

张御身前正悬浮着那枚移方圭板,这是驾驭外间那方大阵最重要的东西,只要炼化了此物,那么此阵就可彻底他们所用了。

当然当日这阵法不止阵势本身,还应将阵中诸多造物炼士和修道人,乃至环厅飞舟以及一众军士算入进去,这些人或物的法力和灵性力量也是大阵的一部分,亦能相助推动阵机。

眠麓的上层力量比起熹王带来的军势自是不如的,不过他的心光造诣和道行修为也绝非林老道可比,所以驾驭起来阵法当会更为精微玄妙,力量上相比也不会弱了。

只是用了半天时间,他就将这枚法器彻底炼化,他用的不是“双真教”和林老道出身的“容由教”的法门,但是凭借雄厚心光和高深修为足以做到此事。

但这里面稍微一些不谐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熹王不来攻打,那么眠麓依靠这外阵和内阵已是足够守御了。

做完此事,他将这东西收起,继续定坐修持,至于其余安排下去的事机,相信那些同道自能处理妥当。

此时此刻,师延辛已然是来到了光都之外,在他外面放出约定的符讯之后,便被熹王立刻请入了进去。不过他没去见熹王,而是化拟出了一份文书,令接待之人将此转呈给熹王。

熹王待看过之后,当即写了一封文书,把那名造物炼士唤了过来,交给其人道:“照此安排。”

造物炼士看过之后,躬身一礼,便出去了。过了许久,他方才转了回来,执礼道:“殿下,属下都是安排妥当了。”

熹王道:“很好,向下通传,令所有宗亲诸侯在半月之内来我这处议事。”

待是造物炼士奉命退去后,熹王从座上起身,可这个时候,他忽然一皱眉,因为感觉到一阵阵针扎般的感觉。

这是因为虽然换了一具身躯,但是咒力的影响对他不等于不存在的,为了不让神魂过早衰亡,所以还是以身躯分担了一部分。

虽然这令他很是不痛快,这同样了迷惑下咒之人,让其知晓他依旧存在着,若是他神魂灭去,那么对方一定会感觉到,从而判断出熹王已非熹王了,而在夺取到昊族最高权柄或者将全力交托出去之前,需尽量不让人怀疑太多。

他从王座上来后,走到了顶上的那团光亮之下,抬起头,缓缓向上伸出手去,似是像要虚虚握住什么。

不一会儿,一枚似有光芒凝聚的玉符出现在了他的手中,正是那枚御使万灵所神异生灵的牌符,他把这东西拿到身前,五指用力一握,牌符上的尖刺霎时穿透了手掌,有鲜血自里流淌了出来,沾染到了玉符之上,并往里渗透进去。

那玉符一震,一丝丝光亮冒了出来,可见大厅之中漂浮出来一头头身躯庞大的神异生灵的虚影。都是大殿之中居高临下静静凝视着他,他只是低头看着玉符,并没有抬头去看,而随着他手掌一松,在一瞬之间,伴随着灵光的消失,这些虚影也是一并不见。

这玉符自得授予他之后,认定的就是他的血脉和神魂,两者缺一不可。所幸他这具身躯就是用自己的血脉打造的,再加上神魂亦在,所以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有着这个东西,哪怕失败次数再多,他就还有着足够的底气和长老和烈王两家对抗,不过若是他这回能够整合底下的力量,使得所有人众志一心,那么或许就能在真正意义压过对面了。他暗忖道:“就等半月之后了。”

另一处,朱宗护这些时日以来除了处置城内的事务,就是设法与外部势力交好,同时也是在随时留意东面的动静。

现在他的压力依旧很大,熹王所掌握的人力物力实在太充裕了,一支军势灭去,随时可以再拉一支出来。故是他丝毫不敢放松。

这个时候,唯一让他还能放松一下的,就他随时关注那艘的王舟排查和修复。这也算是他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了。或许是因为这些年来四处奔波的缘故,他对这种有着极为坚固守御之力,并且还能四处挪动的天舟极为之喜欢。

只是他之前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心中的担忧很快并一股荒谬所取代,在阴奂庭某一日到来与他说了一番话后,他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后者,道:“阴先生,你是说熹王,也就是我那位叔祖……已是被我们控制了?”

阴奂庭纠正道:“这话并不确切,应该说熹王还是那个熹王,可是这个熹王对宗护你是抱有无限善意的,现在熹王的使者应该已在路上了,只要答应了熹王的册封,那么宗护你是真正的宗子了。不管是名义上还是实质上的。”

朱宗护一时倒不知该作如何反应了,他锤了锤额头,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若是阴奂庭所言为真,那他就免去了与熹王的对抗,将来或许还有可能登上昊皇之位了。

深吸了一口气,他尽量让心情平复下来,同时望向阴奂庭的目光有些复杂,他没想到阴奂庭和背后这些天人竟然会是这么坦承,照理说对方完全可以不告诉他,甚至可以把他甩开。至于盟约这东西,对于无惧生死的天人真的有用么?

他想了想,认真说道:“阴先生,我想问一句,贵方为什么告诉我这些?我想听真的答案。”

阴奂庭笑了一笑,十分坦然道:“我们与宗护一直是盟友,也当是遵守盟誓,座上那个人可以改换,但是道义却是需坚守的东西,我们还希望,这是能一直可以传继下去的。”

朱宗护点了点头,又道:“那么,贵方到底想要什么呢?我可以给你们什么呢?”

阴奂庭道:“我们每一个人的想法不同,但多数人只是要能一个安稳修行,并不受干扰的地方便好。至于余下少数人,我想他们不会去破坏大多数人所努力取的成果的。”

朱宗护再次点头,他郑重道:“贵方遵守道义,那么我亦会遵守自身的道义,不论我将来在哪里,是何身份,又坐于哪个位置之上。”

阴奂庭看他片刻,抬袖行有一礼。

这时王道人声音在外响起道:“宗护,城外来了一位熹王派遣来的使者,说是带来了熹王的谕旨。”

朱宗护道:“请他进来吧。”

因为事先已然有了准备,这位使者到来之后,并没有引起多大动静,朱宗护也是平静的接受了熹王的宗子册封。

不过这件事暂时还不会宣扬出去,因为眼下局势不变才是最稳妥的,还有眠麓城域也需要保持与长老团和烈王那里的联系,让他们试图支持自己。

使者在得到准确回复后,也是很快离开了眠麓,暗中回转了光都。

这一来一去之间,很快半月时间过去,诸多权贵宗亲陆陆续续来到了光都。

熹王由于这一战败得太快,再加上眠麓至今仍被大阵所包围,里面情形还少有人知,所以他们也想知道,此战结果到底如何,当然他们更想确认的是熹王本人怎样了。

虽然听说熹王成功脱身归返光都,可是也有传言说熹王中了咒术,命不久矣。然而在看到熹王的那一刻,所有人却发现他精神旺盛,面色红润,看去安然无恙。

有些人为此感到失望,有些人心中惊疑不动,有些人则是不动声色,可不管如何,所有人面上都是做出一副欣喜神色,而且不少人甚为夸张。

熹王与众人打过招呼之后,先是坐定,这才令所有人都是坐下,他先是言道:“此次攻伐眠麓受挫,那是受到了一些宗派和其余势力的干扰,导致功败垂成,不过这不要紧,眠麓丹丸之地,随时可灭。”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这是熟悉的风格。

熹王是不会承认自身有错的,而且这个人表面豪爽,内里多疑,若是记恨上了某人,那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但是总算熹王对待其他宗亲和权贵都很慷慨,不吝惜给予一定的好处,所以诸人也愿意从附于他。

且熹王也不算说大话。虽然眼下吃了一个败仗,但对于熹王的确算不了什么,这些折损一年半载之内就可恢复过来,也就是上层力量没可能这么快补充回来。但熹王除了这些,还掌握着万灵所的神异生灵,这方才是他的根基和倚仗,故是损失也不像想象中那般严重。

而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师延辛就立在熹王的后方。他静静的站在那里,但是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幻术不仅仅可以营造虚幻乃至真实的感应,还有是可以通过扭转对方认知来达到目的的。

现在大厅之中,每一个人的意识都是不知不觉间被他的神通手段所侵入,他们现在的表现和原来没什么两样,可是某些东西已然植入了心灵深处,日后在关键时刻做出某些决定时,会不自觉往更利于熹王这一边的来思考,而不是仅只从自己这里出发。

这样的改换是潜移默化的,也是非常高明的。除非有外来的灵性力量进行强行敢于,否则没办法再改变回来了。

在这一场议事结束之后,所有人都是陆陆续续退了出去。

熹王站了起来,望了一眼后方,师延辛对他点了下头,然后他一个恍惚,就发现后者身影已然消散不见了。

……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凝志战再启

年月如梭,自眠麓城下那一场那征战过后,已是过去了五载。

这五年来,熹王时不时得召聚那些权贵宗亲商议战策,师延辛则是潜移默化的改换他们的意识和认知。

除了这些人之外,他还对彼等麾下的一些重要人物和子嗣同样施展了手段。

这是因为这些宗亲权贵不仅仅有着自身的利益,也代表着身后一个群体的利益,他们本身也可以被推翻或者被他人替换继承的。

而当这些掌握大多数权力的人上层都被幻术所影响后,那么在某些事上就不会再反对熹王的意思了。

即便有一些人或势力恐怕会有例外,那也正好借机收拾清理一番,顺便将地域人口接纳过来。

所以数年下来,表面上熹王治下看去没有什么改变,可在不知不觉之间,内部的势力却是完成了一次整合。

而外部势力,比如长老团和烈王乃至天外宗派,在熹王折戟于眠麓之后,都一直关注他的动静,可令他们遗憾的是,经过了一次失败,熹王似乎短时内没有再去征讨眠麓的打算了。

倒是眠麓这几年一直在积极备战,诸方势力都是乐于见到熹王身后有着这么一个势力存在,故明里暗里都是给予支持,得益于此,这些年来眠麓城域也是逐渐壮大。

而在经过了六年多的休养,熹王治下已然恢复了一些元气,而他本人也是完成了战争准备,故是决定再一次攻伐中域。

与原先互相推牵扯不同的是,这一次底下的宗亲权贵都是狂热的表示,会全力支持此回征战。

或许可以如此说,经过了改造后,此辈打进中域的念头已然变得极端强烈,是所有欲求中第一位的,远远高过了自身其他欲望。

熹王在战前依例召开了一次军议,在此次议事过后,他在众人目光注视之下拿起杖鞭,往身后舆图之上指去,先是点在了灵角城域之上,随后再是往东方划去,待到了中域阳都,便在那里重重点了一下!

而随着他所指,数日之后,铺天盖地的飞舟往灵角城域进发,并在此间停留下来,准备以此为前沿进攻中域。

尽管长老团这几年来为了守御熹王大军,也在通往中域的道路上修筑了大量的堡垒工事,可这完全没有办法和苦心经营数十年的灵角城域相比,而这回,熹王所动用的军势更是超过了上次,看着分明表露出了一举解决中域的决心。

长老团为此又是一次发书前去烈王处,双方在过去的年月也不是没有龃龉,但是在面对更强大的熹王时,他们也只能放下暂时的争端,再度联手对抗这位大敌。

同一时刻,两家还分别派遣使者去熹王治下的宗亲和权贵处,暗中给予支持,允诺好处,并说服这些人在后方设法牵制熹王。

当然这里面他们也没有忘了眠麓,其他地方还好说,眠麓是有击退熹王的前例的,以熹王的性情,是怎么也不会放过他们的,所以他们可以放心给予眠麓更多的支持。

又是三月之后,数百万飞舟完成了在灵角城域的集结,并且对通向中域的堡垒发动了进攻。

此次与上回不同,由于大部分上层都是有着覆灭长老团的决心,故是相互之间的军事步调一致,配合得当,攻势极为锐利。长老团布置在前沿的堡垒防线被节节突破。

熹王麾下的一些参议乐观认为,若是照这么下去,那么大军打到阳都城下,恐怕用不了半年时间。

熹王这时乘坐王舟,来到了灵角城域的一处隘口所在,对着一旁的师延辛道:“上尊,便是此处么?”

师延辛看有片刻,道:“就是这里。”

熹王道:“我会用一切力量配合上尊的。”

师延辛默默点头。

这一回,他将这里布置一个大阵,一个以幻术为主,可用来诛杀上层力量的大阵。

因为此次征伐,熹王这一方,已是准备再让两方的上层力量进行对峙了,而是准备设局将对面的造物炼士和修道人一并剿杀。

以往的熹王没有这样的决心,是因为他的上层力量主要需用于防范和威慑底下之人,但是现在,诸宗亲和权贵因为认知的扭转,不能说他和完全一条心,但在征伐中域这个立场上却是完全一致的,甚至是不惜付出代价的,故是他敢于一搏。

既然如此,那么决定拼上一把,若是成功,那定能给予对面以重创,同时再用己方的上层力量覆灭对面的守御力量,再在同时,将军势快速突进到光都城下,与长老团进行决战!

突袭这一步在内部整合之前,同样也是不可能做得出来的,光是计划的拟定就不会那么顺利通过,执行之中肯定又是各怀鬼胎,最后多半是不了了之,但如今这些掣肘都不存在了。

整个计划的重点,就在于一个快字,趁着烈王军势和上层力量未曾发动之际,以最快速度攻到光都之下,再以最快速度攻灭长老团。

若是按部就班打,双方无非就是比拼人口和战争潜力,一个个堡垒防线啃下去,最后还有号称无法被攻破的阳都,可是突袭战不一样了。长老团和烈王绝不会想到这一点,足可以达到出其不意得目的。

熹王看着对面防线上空的点点光亮,甩了甩杖鞭,道:“此战之成败,全系之于上尊大阵之上了。”

而前方大军交战之际,眠麓这里仍是在巩固之前的成果。

朱宗护如今已经不在城中端坐了,而是坐到了熹王的王舟之中,每日也是改在了这里处理公务。

他在批复完了所有文书之后,不由舒展了一下身躯,王道人适时言道:“宗护,那位薄道长又来了。”

朱宗护想了想,道:“请吧。”

不一会儿,薄道人自外进来之后,对他执礼道:“宗护有礼了。”

朱宗护回有一礼,客气道:“薄道长请坐。”

礼貌对言几句之后,薄道人便即道出来意,说是常生派有意与眠麓继续结好,并言称掌门已是决定给予眠麓更多的支持。

天外六派的绝大多数修道人都是愿意把筹码放在烈王身上,但是仍有一部分坚持支持眠麓的,其中就以常生派的掌门和傅长老秉持这种意见。尤其是在眠麓城域在近乎不可能情形下击败了熹王的进攻后,他们更是坚持了自身的想法。

他们认为自己需要加大与天人还有眠麓之间的交流,并要求薄道人修复因为祖长老之故与眠麓上层隐隐疏离的关系。

薄道人若是空口白话,朱宗护自然也就是客气几句,好生将他请出去了,可是随后薄道人给出的条件却是让颇感兴趣,薄道人言称常生派擅长推算天机,并且愿意派遣擅长此道的修士来此襄助眠麓。

常生派的天机推算一向是很准的,且也很有用的。不说玄渺莫测的天机大势,具体到征战对抗之上,在迟疑之间若能够做出更为准确的判算,那可以帮助他们在各个方面占据优势,再加上有天人配合,那作用将会更大。

朱宗护想了下,展露笑意道:“那却要多谢贵派好意了。贵派与我结合,我思量之,也欲往贵派派遣一名驻使,未知可否?”

薄道人一听,却是心下一喜,道:“如此甚好,宗护若欲如此,我常生派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