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824章

作者:误道者

他判别气机,来人并无战意,气息平和,显然不是前来邀战的,那自有朱宗护麾下的造物炼士和姚贞君他们去应付,他也没再多管,收神入定。

朱宗护听得灵性传声后,立刻唤人把阴奂庭等人都是请了过来,道:“来人自称是受长老团派遣而来,说与我有要事相谈,说要见面一晤,我亦有些话想问上一问,不知可能放了他进来么?”

阴奂庭道:“宗护放心,来人只是一缕化影,姚上尊足以应付,可以放了进来,”

朱宗护得他保证,不再犹疑,令人放开门户,没过多久,眠麓外间大阵放开一隙,一道光亮一闪,就自外进来一个模糊无比的修道人身影,面目不清,但是能看出一个的身量高长的男子,这人执有一礼,道:“在下丁节,奉诸长老之命,前来拜望宗护。”

朱宗护看着殿下那散发着光亮的身影,道:“丁上师来此有何事?”

丁节笑了一笑,道:“宗护莫非忘了,诸长老有维护宗法,庇佑宗族英才的权职,熹王既立宗护为继任之人,那么也在此列,只是诸长老此前听闻,宗护并不逾矩不义之举,熹王却屡屡苛待宗护,为正宗规,诸长老愿录宗护之名与宗谱之上。”

朱宗护一怔,哪怕以他的城府都是忍不住眼底泛出一丝喜色。

若是能把名字登上宗谱,那是长老团正式承认他为熹王继承者了。

要知道哪怕熹王一直进攻中域,可长老团一日在位上,就是一日代行昊皇之权,若是得有正名,乃等于是昊皇承认了。

而宗谱一旦登上,唯有昊皇和长老团一并同意方能再做改动,那他就不是熹王想废就废,想立就立的了,哪怕长老团想反悔都不行。

当然,熹王不承认他依旧是做不了继承者,但有了这个,以后接手熹王的势力,那就是握有大义名分了。

不过长老团显然不会无缘无故来做这等事,他道:“那么丁上师,诸位长老需要我做什么呢?”

丁节笑道:“朱宗护放心,我们不会让你做太过为难的事情,我们知晓,熹王几次能减弱咒术,就是靠了宗护身边的陶先生,宗护只要立誓,下来陶先生不再为熹王给出任何解咒之法,那么诸长老的许诺便就作数。”

朱宗护没有立刻回答,过了一会儿,他道:“此事我需要稍作考虑。”

丁节爽快道:“可以,我在里这等宗护一天。”他又一笑,“但是宗护需快点了,因为熹王若是提前剥去宗护的身份,那么诸位长老那里也没法违背宗规做此事了。”

朱宗护心头一凛,意识长老团可能要做什么,立刻道:“来人,去把陶先生请来。”

同一时刻,灵角城域前沿,熹王正看着陈先生寄来的书信,书信上面向熹王斥诉朱宗护种种不逊之处,并言对他毫无分对尊敬之意。

他料陈先生不敢欺瞒自己,但是这个侄孙如此强硬,好似一点不把他权威放在心上,这已然是显露出努力摆脱他的迹象了。

他心中不禁恼怒,不知道朱宗护哪来的底气,就凭着那些天人么?就凭着那些天人打退了一两次上层力量么?

简直可笑!

他手握昊族三大力量权柄之一的“万灵所”,矛头转过,顷刻可以将之覆灭,甚至不用他来动手,只要剥去继承人名位,就可叫其万劫不复!

正如此想时,他忽然心口一疼,传来一阵气闷之感,不由捂住胸口一阵猛咳,随即一团鲜血喷溅出来,洒的前面桌案纸张都是,旁边的侍从见状,不由惊惶上前,惊呼道:“殿下?”

熹王一下挺直了脊背,他一摆手,道:“不许声张。”对着门外侍立的护卫传声关照道:“去把卫上师请来。”

门外侍从应声而去。

熹王坐在那里,神色阴晴不定。

片刻之后,卫道人身影出现在了主舱之内,看他一眼,走上前来,倒了一些丹散出来,道:“服下去。”

熹王接了过来,毫不犹豫吞了下去,几个呼吸后,脸上顿时恢复了一点红润,他道:“我感觉咒法又动了。”

卫道人神色淡然道:“我早说了,咒法不根除,这是迟早之事。”

熹王神情阴郁道:“可是怎么会这个时候突然发作?”

卫道人伸指蘸了一点鲜血,算了一算,道:“有几个分担咒力亲族亡了,故而你身上咒力因此加深了。”

熹王顿时一惊,张御给了熹王的办法,是让亲族分担咒力,而这些亲族也早是被他控制起来了,并且分别化去神智,放在了安妥的地方,这里照理说应该不会出现纰漏的,他皱眉道:“是那几处出现问题了么?”

卫道人神情冷淡道:“这不奇怪,我之前曾说,那下咒之主的咒法时时在变,所以极难破解,也是如此,那陶生所献之法才是极为巧妙,任你万变,我自一法化之。

但这许多年过去,咒主见原法伤不得你,或许就会变化法门来攻,若真是如此,那么这一次你若再寻亲族分担咒力,也没有用了,需得另寻合适的解咒之法。”

熹王心中一惊,道:“卫上师,那我该是如何?”

卫道人道:“若要根除,自然是找到下咒之人为妙,继续用你之亲近血裔寻其源头,我或能推算到下落。“

熹王面颊微微抽搐,之前他不是没试过这个办法,但是最为靠近他血脉的几人如今都在寻得咒源之中祭命而亡,可以说,他这一支已然人丁凋零,再这么下去,他就真的只能从远支挑选继承者了,他将来谁来祭祀他?

他道:“还有别的办法么?”

卫道人道:“还有么,那个陶生既然能破此咒法,那说不定这回他还有办法可想,可去书一封,让他继续献上法门。”

熹王冷笑道:“我这侄孙现在心思很重,他可不见得肯听我的话。”

卫道人道:“那就给他好处,让他继续做你的继任,以安其心,在咒法未解之前不动他,自然,你若是不愿意,我走一趟,将人直接拿来,也是可以的。”

熹王没有立刻说话,似在考虑得失,过了一会儿,他道:“这几日我身上咒力还会有什么变化么?”

卫上师道:“若是其余分担咒力的宗亲没有再受到损失,那么你不会性命之忧,但是这几日你身上咒力反激当会越来越是猛烈,你如果不想让诸人看出什么来,那就尽量不要出去。而最好办法就是退兵,等到你调理好了再来攻打此间。”

熹王想也不想的否决道:“绝无可能!”

这一仗打了十多年了,现在他只差一点点就可以拿下真个灵角城域,他绝不甘心这个时候退下!若是现在回去,那么对面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继续加固城防,过后再来,那不见得再能有眼下这等机会了。

他在是考虑了一阵,阴沉着脸道:“我稍候去书眠麓,着陈先生传话,让眠麓把那个陶生送过来,若是不愿意,卫上师再出面不迟。”

……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明昭立宗名

朱宗护在将张御请来之后,便又召来了所有城域之内的参议及上层,一同参与商讨此事,因为这一决定无疑会左右眠麓之后的去向。

诸人都是确定,此事毫无疑问是长老团的谋略,目的就是要在熹王大军的后方制造矛盾,挑起他们与熹王一方的冲突。

恐怕是眠麓之前接连两次成功抵御熹王的压迫,被长老团得知了,也使得他们在长老团眼里有了被利用的价值,

但这于他们而言,也无疑是一个机会。

拥有了这个名义之位,假设熹王因为咒力发作而亡,那么他可以以大义来接收所有熹王治下的地域和人口以及军事组织,不止是这样,昊族的传统之中,继任宗子也有如何处置封地的权柄的,并不是都有宗王说了算的。

所以一旦成了熹王宗子,哪怕熹王现在分封更多宗亲,他也可以宣布不合宗法,不予承认,可以名正言顺的讨伐,这里好处实在太大了。

经过了一番讨论,最后决定答应下来,因为无论是否有这等事,由于前面两次冲突,熹王一定会出手对付他们的。

只是现在熹王身在前线,所以也没办法将太多力量从前方抽回,这样做反而会令联军以为后方出了什么问题。

可熹王一旦回来,那么结果可以预见。

既然如此,还不如答应下来,或许还能趁势向长老团索要一些好处。

哪怕拿不到这些多余的东西,只要获得了昊族宗谱的承认,熹王就算想剥夺朱宗护的继承权都没有办法了。

因为这等若是熹王、昊皇、长老团三方面都是承认之事,名分正的不能再正,从宗规上说,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直接夺取,除非昊皇醒过来并否认此事,但这是长老团决定不会允许的。

而不令张御给熹王提供破解咒法的办法,这点也是可以答应下来的,甚至巴不得熹王找不到破解之法。

在有了决定之后,朱宗护立刻便给丁节予以回复,后者也是爽快应下,说会尽快录上宗谱,并且明昭天下。

其实灵角城域正承受着熹王的压力,随时可能失陷,长老团比朱宗护更急,所以巴不得熹王后方出现问题,这件事此刻双方都是想着尽快做成事实。

而在丁节走后,朱宗护与诸人也没有放松,而是在设法做着准备,熹王在闻听此事后,纵然不会因此停下军势,可一定也是会做出反应的。

张御分身在商议过后回转了正身之上,他得悉此事,略作思索,倒是觉得没什么太大问题。

上次镇杀冯道人算是他第二次动用上层力量,但是依旧没有引起任何反应,再度证明了就算“上我”也留意不到其感应之外的一些变动。

其实在天夏,若不是有上层存在,他同样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留意到全地陆的事情,上我就算比他更为完满,也仍是在同一境界之内,肯定做不到此事的,哪怕有法器借助也一样。

这样的话,眠麓城域就算遇到更大的威胁,以他的力量足以护持住,当然一般的对手姚贞君足以对付了,但最好就是内部再多出几名玄尊,那就更稳妥一些了。

而另一边,熹王因为咒力原因,自忖耽搁不起,立刻命人向眠麓传书,因为这回事涉自己的性命,故这一次他所用措辞前所未有严厉和强硬,看去丝毫没有缓和的余地。

同时他则于暗中寻了一些落拓的宗亲过来,试图继续用这些人来缓解咒力,反正昊族有的是没落亲族,找几个人来重新分担咒力并不难。可是咒法的改变,意味着这个办法无可能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能缓解一时,是拿人命来换取他自身的完好。

这个举动似也在某些人预料之中,所以没过几天就有谣言散播开来,说是他中了咒术,其实一直未曾痊愈,如今旧疾复发,已然是命不久矣了。

这很明显是敌对者的手段,为了安抚军心,使攻势继续下去,熹王不得不时常出来露面,再又一次自外进入主舱后,他冷声言道:“眠麓那边还没有结果传来么?”

随从唯唯诺诺,不敢回应。

卫道人这几天一直在他身边,他淡淡道:“书信才发出三天,眠麓没有造物日星,一来一回,再快也要十天以上了,耐心等,太过急切容易引发咒力,不要让人看出你的不妥。”

熹王吸了口气,努力压下焦躁心绪,沉着脸回到了案后,继续如往常一般处理军务。

眠麓城域之内,陈先生此刻也是终于收到了熹王传书,他心中一惊的同时,也是第一时间就将之递到了朱宗护处。

朱宗护接到之后,立刻明白,肯定是熹王那里出了什么问题了,否则不必要这么急迫。只是此刻他还需要时间,能拖多久是多久,于是命人回告陈先生,说是此事太过重要,还需考虑。

陈先生之前各种手段之前都用过,知道逼迫没什么用,在留下几句强硬话语后,便只能回去焦灼等待了。

可是这一等就三天,久久没有得到回复,他几次催促也是推诿拖延,这下他知道彻底没有办法了,他也拖不起,只得硬着头皮修书一封如实回复熹王,为了朱宗护怕截断书信,他还特意动用了临行前带来的由修士祭炼过的灵签。

但即便如此,等熹王收到回书,也已经是过去半月了。

这段时间里,分摊咒力的宗亲又有几名死亡,虽然他又及时填补了几人性命进去,可知道这般下去是不成的,他既然找不到咒法的源头所在,那剩下唯一的办法,就只能让朱宗护把“陶生”送到他这里,看能否有办法缓解咒力了。

可收到回书之后,他心中怒不可遏,朱宗护所作所为,当真是藐视他的权威,他闭目想了片刻,睁开眼时已是冰冷一片,道:“把朱野横叫过来。”

侍从下去传命,没多久,一名表面二十许,身形高长的昊族男子走入进来,他皮肤白净,眉目温和,服饰工整,颜色搭配合理,发丝胡须梳理的一丝不乱,身上除了昊族传统的配饰,没有多余的东西。

他以此时最为合仪的方式执礼道:“宗亲野横,职宗武,见过熹王殿下。”

熹王哪怕知晓他心中想的是什么,听得他朗润之声,此时也忍不住生出一许好感,颌首道:“这里没有外人,只是你我叔侄之间的谈话。”

朱野横知趣回应道:“是,小侄见过叔父。”

熹王嗯了一声,坐在那里道:“你近些年来的作为,我也是看在了眼里,无论是治军、治民,都是颇有建树……”

朱野横心中不由动了动,这几天的事情他也是一直有所关注的,此刻听到这些话头,他立时猜出,熹王这是起了调换继任者的念头了!

尽管心中难免激动,可他表上仍是保持谦逊,问什么答什么,没有半点异样之色流露出来。

熹王与他交谈了长久之后,嘱咐要其要“戒骄戒躁,勇于任事”,这等于是明示了,最后道:“你且回去吧。”

朱野横恭敬一礼,退了出来,到了外面,他心中不由一阵大喜。虽然他很清楚,自己就算做了继承人,也只是熹王手中的一个工具,并不会真心把自己继任者,但是有了名义,他就可以做许多事了。

再看了一眼主舱,他就迈开大步离去了。

熹王在朱野横走后,没有再继续等下去,命人将此刻军中靠向他的同辈宗亲,还有一些比较近支的宗亲都是唤了过来。

待人到齐后,他道:“宗子朱辨业,自继宗子之名以来,桀骜不驯,目无尊长,屡犯过错,自甘堕落,故我决意,于今日剥去朱辨业宗子之名,改由宗侄朱野横接任,请诸位宗亲做一个见证。”

在场宗老先是吃惊,随后互相交换了一眼神,对于熹王选择什么人他们没办法干涉,而且朱宗护向来与他们没什么牵扯,也就没必要出面维护,底下交换了一下意见,便有一名宗老站起道:“殿下,我等俱无异议。”

熹王见无人否认,不由满意点头,当下准备让身边的参议拟旨,只要这旨意一颁发,那么就算正式废除朱宗护宗子身份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却是亲信披甲军士走入进来,道:“殿下,急书。”

熹王还以为是军务,神情一肃,但是等接了过来一看,脸色却是一下变得铁青,半晌,声音像是从牙缝中出来,冷硬无比的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

诸宗老面面相觑,等他们退了出来,又陆续收到了手下之人送呈上来的文书,这才是明白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