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816章

作者:误道者

阴奂庭道:“陶先生,阴某要请教一事,不知那位熹王中的是什么法咒?先生若是给了他缓解之法,那他是否能真正化去法咒呢?”

他适才留意到,张御说自己给出的办法只是进一步缓解咒法,而并没有说能彻底解决这个东西。故他敏锐意识到,若是掌握有这个利器,或许还能以此利用对付熹王。

可要是熹王有了这缓解法咒的办法,那是不是能够凭此进一步化去法咒?终究熹王身边也是有不少能人的。

张御道:“据我推断,这位熹王当时所中法咒,应该源自于某个修道宗派的上乘法器,这里面最苛刻之处在于下咒,而一旦成功,就急难祛除。若无意外,应该是熹王某个亲近之人所为,这法咒不是那么容易解去的,只要那法器不坏,就不会消失。”

阴奂庭琢磨了下,道:“熹王身边上层力量亦是不少,能下此咒之人,莫非是天外六宗?”

张御道:“被绝灭的宗派亦有可能,宗派可破,人心难定,有些法器也是灵的,其若无所顾忌,也远远比人危险的多。”

阴奂庭凛然点头,天夏有些真修的法器也的确是有灵的,而这些东西若是不受人管束了,也的确是非常难对付的,哪怕是邪派修道人还稍微讲究一些天人之道,法器之灵可不见得会管这些。

不过确定了熹王一时半会拿此咒无法,他回去还可以再慢慢思索能否利用此咒的办法。

除此外,还有一件事他觉得需与张御商议。

他抬头道:“陶先生,熹王以前攻打灵角城域,无不是两到三载便即撤回,故其这回若攻之不下,那么两到三载之内会来寻我。

这时日太短了,我们力量还不足,但阴某认为,若是熹王能攻破此城域,那么就不会把注意力转到我处,下来他不管是选择是进攻还是稳固所占领的城域,最少都要用上数载时日,故我在想,是否要助其一臂之力。”

张御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这次熹王军中有一千余名玄修跟随,其中更是包括林禀等人在内,要是用些独特的手段,包括直接借取大混沌之力,那么在上层力量不曾介入的情形下,的确能造成极大破坏。

而上层力量加入的话,或许那样在阴奂庭看来更好,可以有效削弱昊族的力量。

不过他不认可这个做法。当一方势力越来越习惯使用大混沌之力的时候,那么已然是不自觉受其引偏了。

还有,大混沌的侵染,小规模还好,大规模必会遭受全地陆势力,甚至天外宗派的一致敌视,这是不利于下来行事的。这既不给别人留后路,同样也没给自己留后路。

他淡声道:“阴玄修,你们具体如何做我并不会做干涉,但是有些力量十分危险,并不是可由人任意拿捏的,哪怕眼下看起来很是有用。”

阴奂庭听了此言,心中顿时有数了,他郑重道:“陶先生提醒的是,阴某一定会思量再三的。”

十日之后,灵角城域前线,王舟主舱之内,熹王正在批复处置呈报上来的军书,他只是看一些重点,余下的细节他从来不多管,都是交给下面的参议处置。

这时一个军卒拿了文书送到了座案一侧的陈先生手中,他看了看之后,神情一紧,犹豫了一下,起身来到熹王面前,将书信摆下,道:“殿下,朱宗护寄来的。”

熹王漫不经心道:“怎么,是为封地的事?来书向我抱怨么?”他拿起书信看了起来,然而其中内容却是令有些意外。

片刻之后,他先是动作一顿。

陈先生偷偷看他一眼,只是其表情藏在书信之后,看不出来,只是见到其伸出手去,抓住了一旁的杖鞭。

过了一会儿,那书信被放了下来,熹王笑了起来,道:“真是长本事了,不愧是我的好侄孙,我还真没看错你。”

他的表情流露出一派让人十分放松的笑容,可是陈先生心底微颤,把头微微低下。

跟随熹王日久,他清楚这一位外表宽和豪爽,实则内里刻薄寡恩,每当如此表现出模样时,那就是他对人动某人动了杀心了。

“陈先生。”

熹王的声音在他耳旁响起,悠悠道:“你说我该我怎么回复这个好侄孙呢?”

陈先生抬头看了他一眼,又垂下目光道:“殿下的安危,还有眼下的大战更为要紧,不妨先应下,有些事情……等回来再处置。”

“当然,战事当然才是最紧要的。”熹王似笑非笑道:“陈先生这么紧张,莫非以为孤是有什么其他想法么?”

陈先生头垂低了,表现的略显惶恐道:“属下不敢,属下只是为殿下大事考虑……”

“好了,陈先生之心我自是明了的。”熹王笑着站了起来,他转身看着背后的舆图,挥了挥杖鞭,背对着他道:“各方都准备好了么?”

陈先生松了一口气,道:“都是准备好了。”

熹王他遥望着舆图,把杖鞭对着灵角城域轻轻点了点,那里霎时泛出了一赤红之色,“那就按照之前定下的谋划进军。”

阴奂庭在那日议事过后,又在训天道章之中与诸人商量,想办法协助熹王攻下灵角城域之事。

有人提出了一个看法,那就是请动投入其他修道宗派的同道,令他们设法说服那些宗派支持熹王。

要知道现在可不只是眠麓城域有玄修,除了这两处,烈王和长老团、天外六派,还有地陆上各大宗派,俱有玄修的身影。

因为大多数玄修弟子都可说是出挑的,所以二十多年来,在不暴露自身来历的前提下,都是在各自所投效的势力中拥有了一定地位。

阴奂庭采取了这个建言,由训天道章向各个同道发去传讯,请求他们相互配合。

不过还没等这些玄修发力,他们却是很快发现,这一次不仅仅是他们准备在背后推动熹王,还有其他势力也在这么做。

阻挡熹王去路的灵角城域并不是一个单独城域,而是有着大小上千座城域堡垒组成的军事防线,前几次熹王都是无法突破这条防线,但这一次却是意外的顺利,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有上百座城域及堡垒失陷,这可是极快的推进。

连熹王这一方也没想到进展会这般顺利,这极大的助长了各宗亲的战斗热情,在此等情形下,后方大批物资和后续力量在调运上来,准备一鼓作气突破此处。

而在接下来的时日中,随着熹王军势不断前进,整个灵角城域防线竟然是变得摇摇欲坠起来。

得知此事后,诸玄修都是大为高兴,这意味着熹王暂时没办法来理会他们了,但是有一个消息是令他们意外,尽管熹王不再提此事,可是那个宗亲朱延定派人接手封地的人却已经在路上了。

阴奂庭得知此事后,笑了一笑,安排人手去半路上处置此事,随后又在训天道章之中对诸玄修道:“诸位同道,我们需要尽早突破上层之境,不过需记得,大混沌太过危险,不要万不得已,勿要使用。”

众修对此表示赞同,他们心里自是明白的,此世之争只是一时之争,自己原身修为才是最紧要的,关键是要在此获得去往上层的经验,无论是建立势力,还是获得稳固修行之地,都是为此服务的,如何取舍自不用多言。

阴奂庭这时感到训天道章之中有一个意念传来,他心下一动,与众人断了牵连,便自里走了出来。

来到外间大厅之内,英颛正站在大厅之中,身上如墨黑火在那里无声飘动着,他执礼笑道:“英道友,久违了。”

英颛没有说话,只是用猩红眼眸看他一眼,随即眸中红光隐去,恢复成如墨染成的眸子,静静回有一礼。

阴奂庭心中微微一凛,他请了英颛坐下,道:“英道友,如今城域之中,尚缺不少参议谋事之人,不知道英道友是否有意……”

英颛静静言道:“我只为求法。”

阴奂庭点了点头,现在有不少修道人都是对属理俗务没有兴趣,英颛这般选择也多的是,他郑重道:“我们愿意给每一位同道都是提供帮助,只是希望这些同道在成就之后,还能留下来帮衬我们。”

英颛道:“就如此。”

阴奂庭露出笑容,道:“那不知英道友需要什么修道资粮?尽管开口,只要我们目前能够寻到的,都可为道友找来。”

……

……

第一百零一章 推波助狂澜

灵角城域前线,熹王军众的攻势十分猛烈,开战数月以来,他们几乎是势如破竹,仿佛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帮衬他们。

宗亲朱延定所负责的一方同样是进展顺利,这些时日他的军势每到一处,敌对方城域堡垒内部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他不断被推动着向前突破。

从各方面的迹象看,这很可能是那些天外修道宗派所为,目前就是为了使得他们昊族内争更为剧烈。

可是他不在乎这些,整个昊族损失与他何干?他又坐不上皇位,只要能打下来,自己把好处吃下去,能够壮大自己,那就足够了。

此刻他正坐在主舟之内,环抱双手看着舆图,这时有亲信军士紧张的走入主舱,对他执有一礼,道:“主上,急报!”说着,双手伸直,将一封书信递上。

朱延定接了过来,他目光一闪,诧异道:“全部失踪了?”他将书信递给身旁的参议,后者接过,语气肯定道:“主上,此事肯定与朱宗护脱不了干系!”

朱延定皱眉道:“有些不对劲,朱辨业现在哪来胆子违抗我叔父的命令?这里面肯定有其他事。”他心中狐疑,莫非是有人故意如此做,好挑拨他们互相之间斗起来?

他关照参议道:“许先生,你去叔父那里打听一下,看看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许先生躬身称是,便退出主舱,然则其人这一去就是半日。

在朱延定等得有些不耐的时候,其人终于回来了,并带来了消息,道:“宗护,属下去熹王那里打听,但是没有得到结果,熹王好像忘了对主上的许诺,后来又去了陈先生那里问询,才是听说……”

下来的话他没敢说出来,而是以灵性传声说了几句。

朱延定听完之后,诧异道:“还有这等事?”他嘿了一声,我以前倒未发现,朱辨业这小子胆子这般大。”

许先生道:“主上,熹王为了解咒,看来是不会把那封地转给主上了。”

朱延定嗯了一声,捏着下巴沉思起来,其实那块地他也不是志在必得,只是在拿了朱野横的好处后,顺便在熹王面前提上一句罢了。

但那既然已经成了自己的东西,哪怕自己什么都拿不到,他也不会允许这地方好端端掌握在他人手里。

他道:“许先生,请韩炼师去眠麓一趟,把那座城域给我夷平,哦,朱辨业不要伤着了,他对我那位叔父可能还有用。”

“是。”

许先生躬身应声下来,就往后走去。

只在这时,又有一个人亲信军士走了进来,来到朱延定身边,并以灵性传声对他说了几句话,同时递了一封军书上来。

朱延定接来看过后,眉宇陡然杀过一丝戾气,对着那尚未走出大厅的许先生言道:“慢着,不用去喊了,”他哼了一声,“算那小子运气好。”

方才那封军书中,熹王命令他明日配合掩护大军,进攻当前之城域,并且征调他所有的造物炼士负责压阵。

这样一来,他手中上层力量没有一个能够派的出去的。

联想到方才去打听这等事,熹王马上就来这么一个安排,这绝不是一个什么巧合。

他能猜到这是什么用意。

熹王既不愿意承担自己违诺的坏名声,又不愿意让人知道自身被侄孙拿捏了,同时也不想让他把这件事情闹大,弄得自己下不来台,所以把他麾下的战力都钉在了战场上,让他无法去寻眠麓城域的麻烦。

而且这一切是以军令压下来的,他也无可能违背,阵前违命那绝不是好玩的,熹王对待这样的人是从来是毫不手软的。

待许先生回来后,他将军书递过,道:“把这个发下去,我们明日需策应正军。”

熹王的攻势虽然一开始取得了难以想象的胜利,但是在战事进行到第十个月的时候,却是逐渐感到艰难了。

这个时候,他们大约已是攻破了灵角城域一半的防线,下来每前进一步,就要付出极大代价,就如以前所遇到的情形一般。

可是战事到了如今这一步,谁都没法退了。

若是熹王这一边退下去,那么先前拿下的战果就要吐出来大半,这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利益受损还在其次,他的威能也将大受打击。

而长老团这边同样如此,他们若是丢到了灵角城域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那么熹王就可以长驱直入,中域会直受到大军威胁,那自然也是要坚持守住每一尺土地的。

两边绞肉机一般的鏖战之中,每天都有数万以计的甲士,还数百上千的飞舟填入到这个血肉磨盘之中,双方虽然都知道这一仗背后有人暗中插手,可此刻唯有咬牙坚持下去了。

天域之上,常生派所在,中年道人和傅长老正在通过一面水镜观察着地陆上的局面。可以见到,灵角城域对峙前线,一条被破坏严重的,巨大的沟壑出现在了大地之上,这还是在没有上层力量介入的情形下产生的。

中年道人笑言道:“傅长老当年观察天机,说未来数十载有大利于我,确然如此啊。”

对于昊族之内战,天外六大宗都是乐见于此,现在他们都不下场,而是躲在后面推波助澜,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很有用。

傅长老道:“大利之应,非是在此,而是在于天人,掌门可曾发现,正是在天人到来之后,方才出现这等变化么?”

中年道人颔首道:“算来正是如此,只是至今仍无法证实此辈之来处啊。”

傅长老道:“老朽倒是越来越觉得,这些天人正是从那一位所去之地而来。”

中年道人道:“可是傅长老,与那些天人却未说及自己来处,更未稍有提及那一位。”

傅长老道:“老朽以为,此有二因,一是他们说不得,也记不得;二是高上境界之人,对下境修士乃可不观见之人,故而无可说。

中年道人不觉点头,不过看去虽然认同他的判断,却也是有所保留。他向身边的弟子问道:“现如今拜入我派的天人有多少?”

那弟子回道:“回禀掌门,知晓身份的大约有一百零三人,不过这些天人修行很快,修习道法之时,远胜我们的门人弟子,除了能死而复生,他们似还能……隔空交流。”